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 “古巴辩论”网站7月4日发表题为《金融资本主义在准备“衰退2.0”》的文章,为美国宾厄姆顿大学社会学学者瓦尔登·贝略。文章称,过去30年来,金融资本已经在主要资本主义经济体中占据统治地位,其实力和影响力超越了实业精英,这种演变使生产部门越来越受制于金融行业的波动。金融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中心地位体现为重大金融危机发生得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经济衰退。
文章称,经济金融化被认为是当代资本主义最独特的发展进程和最显著特点,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生产过剩危机。生产过剩的根源在于德国和日本二战后迅速而成功的经济重建,以及巴西和韩国等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体的高速增长。这带来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增长并加剧全球竞争,而各国内部以及国家间的收入不平等限制了购买力和有效需求的增长。这场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导致资本盈利能力下降。其结果便是经济金融化。
经济金融化有一系列关键特点,但必须强调的有三点。
第一,经济金融化意味着在人们身上创造大量负债以取代停止增长的收入,从而创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其主要途径是向大部分人提供风险很高的住房贷款。
第二,经济金融化涉及增进资本流动性的金融工程创新。其中最重要和最具危害性的一项创新就是证券化。它会使抵押等传统上不具有流动性的契据变得具有流动性和可转让性。可以转让的证券化抵押会导致原本的债权人-债务人关系消失。
文章称,当数以百万计的次级抵押贷款持有人因低收入而再也无力偿还贷款时,就会对在全球范围内交易的大量抵押证券造成连锁反应,导致持有大量此类证券的人破产,例如美国雷曼兄弟公司。
经济金融化的第三个特点在于,许多走在这一进程最前沿的重要从业者、机构和产品没有得到规范管理。
2007年的次贷崩溃表明,经济金融化的根本动力依赖于投机泡沫的产生和膨胀。其利润的获取来自于在实际价值或资本非常薄弱的基础上创造大量负债。
文章称,当奥巴马在2009年就任美国总统时,他的工作重点之一便是修复全球金融系统。十年后的今天,很显然,由于美国政府的胆怯和金融资本的抗拒,改革几乎没有得到推进。
第一,“尾大不掉”的问题更加严重。在2008年受到美国政府救助的大银行已经变得更加庞大。美国六大银行当前的存款总额比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增长43%,资产总额增长84%,现金总额增长了两倍。从本质上讲,它们已将曾在2008年摧毁银行系统的风险提高了一倍。
第二,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品仍然被当做交易品。其中包括约6.7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其价值得以维持仅仅是因为美联储购买了1.7万亿美元此类证券。美国各家银行共拥有价值157万亿美元的衍生品,这大约是全球经济总量的两倍,比2008年金融危机之初的水平高出12%。
第三,机构投资者财团依然在缺乏管控的情况下在全球网络上运营。它们在外汇和证券领域寻找套利机会,并确定各家企业的盈利能力以便进行可能的股票购入。作为超级富豪们的流动避税所,它们手中约100万亿美元的资产集中于20个基金。
第四,金融从业者正在各国央行制造的流动性海洋中积累收益,各国央行为结束由金融危机导致的衰退而释放资金的做法已经使全球债务总额增至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倍多。经济学家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这种债务增长不可能在不引发危机的前提下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第五,一些国家没有严密地管控金融行业,而是跟随资本主义经济体推动金融行业自由化。这种做法已经使可能导致金融崩溃的多种因素形成危险的组合。这些因素包括波动的股市、房地产泡沫和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系统。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