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关于财政发布会

星话大白 · 2024-10-13 ·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今天,市场最关注的自然是早上10点举行的财政发布会,主题是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这个主要还是过去一周,A股是高开低走,从涨停开盘后,基本是一路跌到了周五收盘。

  这让不少追高的股民,自然会对这次财政发布会,抱有超高的期待。

  这也使得,对于这次财政发布会,外界对发布会结果的预期,是比较两极分化的。

  外媒基于唱衰,在发布会之前,就写了小作文,认为发布会将不及预期,认为新增的经济刺激规模只有约2万亿元。

  而追高的股民,基于狂热的超高期待,对这次发布会的预期是无限拔高,甚至有预期新增经济刺激规模得超过10万亿元。

  在狂热情绪的人眼里,只要新增经济刺激规模不超过10万亿元,就是不及预期。

  这也是比较典型的缺乏个人预期管理,才会出现这样过于拔高预期,导致不管出现什么结果,都会认为是不及预期,从而从一个极端,滑向另外一个极端,从盲目乐观,一下就变成过度悲观。

  其实,我看市场比较理性的预期,基本是认为这次经济刺激规模大约在3万亿-5万亿元之间。

  不会太多,但也不会太少。

  而这次发布会,并没有具体提及有多少新增的经济刺激规模。

  记者有提问“市场传言将有几万亿的财政政策安排,刚才您也提到要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债,能否对此进行确认?”

  对于这一点的回答是,“关于你提到的具体资金数量安排问题,经过法定程序后,会及时向社会公开。”

  其实倒也不是不想说具体数字,而是这个数字确实得经过法定程序后,才能公开。

  根据《预算法》规定,进行预算调整,最终是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一般是双数月下旬,最近一次可能就是10月下旬。

  也就是最快,可能得10月下旬才会通过预算调整,到时候才能公布具体的新增经济刺激规模的具体数字。

  现在还没通过,自然不能具体说数字。

  另外,发布会上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回答记者的时候,有小声说了一段话,比较模糊,但也让外界有比较多的猜测。

  这个我是建议没必要去瞎猜。

  我看到有一个用比较肯定语气去说的,文章已经没了,所以我这里肯定是不会去瞎猜。

  其实不用去捕风捉影的猜,因为这次发布会,还是说了很多“最大”、“加大”之类的描述性词语,虽然说得比较模糊,但还是给人不小的想象空间。

  那么,来看看这次发布会的具体内容。

  (1)化债

  存量的一些财政成果,我这里就暂且不提,主要着重说一下有哪些增量措施。

  比方说,今年1-9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万亿元,这个属于存量的。

  而且也提到,今年后三个月各地共有2.3万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可安排使用,这个2.3万亿元,也属于原本计划内的,这个也仍然属于存量范畴,不是新增的经济刺激规模。

  发布会上提到的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时,有具体提了数字。

  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以我们现在经济体量,这个增加的1800亿元,1000亿元,显然是并不多的。

  但在答记者问时,有重点提到一句“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这也仍然还是给不小的想象空间。

  特别是这个中央财政有较大的举债空间。

  这是我们化解地方债风险的一个重要举措。

  就是发行大量国债,然后通过财政支付转移给地方,这等于就是把地方债的风险,转移到了信用度更高的国债。

  这样做的基础是,我们当前的国债总量是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我们的政府债务,过去十几年是集中在地方债,而国家层面发行国债规模并不大。

  我们2023年底的国债总额是30万亿元,仅占GDP的23.8%;

  相比之下,美国国债总额是超过35万亿美元,占GDP总额是130%;

  日本国债占GDP比值则是260%;

  所以,我们通过发行国债来化解地方债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都不太担心地方债问题的主要原因,因为实在不行,还是有发行国债这一招。

  我们之前之所以比较慎用这一招,主要也是不想地方形成这种习惯于中央兜底的错误思维,需要给地方这种乱花钱的问题一个深刻的教训,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们是不会发行国债来化解地方债压力。

  而现在开始要用这一招,也说明化解地方债,已经到了一个需要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已经拖不下去了。

  发布会上是介绍,“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

  这次发布会的重点还是在于增量政策举措,具体有4个方面。

  1、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地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

  2、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3、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4、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然后还重点说了句:“我再补充一点,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跟9月24日的发布会一样,介绍的时候都说得比较模糊,具体还是要看答记者问。

  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段话,就是下面这段。

  “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需要强调的是,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这一段其实才是正常发布会,增量经济刺激“”措施里,最核心的“增量措施”。

  就是在原本化债计划基础上,“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这个具体是怎么置换呢?就是发行国债,来进行债务置换。

  虽然这一段是说了,“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

  但也强调了“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

  所以,虽然整场发布会并没有提到具体的增量措施数字,但至少是明确说是“近年来支持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

  其实说到这里就已经够了。

  我经常跟大家说预期管理,把事情说模糊,但又有方向性,其实也是预期管理的一种。

  美联储搞预期管理,经常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给一个方向,然后让市场自己去猜。

  这个市场自己去猜,就会有比较大的分歧空间,而分歧,就容易让市场产生不了合力,避免市场有过激反应。

  其实9月24日的政策力度虽然很大,政策也很好。但从预期管理角度来说,其实做得并不太好。

  首先这样的重磅政策,是突然释放,之前缺乏一些提前的预期吹风,这让市场在缺乏预期的情况下,突然被这样一个重磅政策刺激,就容易让市场有一些过激的夸张反应,这个在过去这半个月的A股暴涨暴跌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而这次虽然很多人对这次财政发布会并不满意,认为不及预期,理由是没有具体说多少数字,但我从预期管理的角度,其实反而这次财政发布会的预期管理,做得还可以。

  先给一个方向,就是“近年来支持力度最大”,剩下的让市场去猜。

  乐观的人,会认为最后落地支持力度很大,可能就会用脚投票进场。

  悲观的人,会认为最后落地支持力度不会很大,可能就会用脚投票离场。

  这样市场不会形成完全一致性预期,就能让市场在一段时间里,去慢慢消化这个预期:“近年来支持力度最大”。

  预期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尽量避免市场形成一致性预期,因为当市场形成一致性预期,很容易让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而预期管理,就是要让具体事情落地时,尽可能降低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避免金融市场暴涨暴跌。

  不过也需要注意,预期管理也分好坏。

  好的预期管理大致可以分两种。

  1、兑现自己的预期,就是决策层在进行预期管理时,如实的去释放预期,并最终实现自己预期。

  这种情况下,一般会把一个明确的预期,分割成好几段,在一段时间里,去分批释放预期,让市场可以在一段时间里,慢慢消化预期,最终事情落地时,市场会因为实际结果符合预期,而避免市场有较大波动。

  这种预期管理,比较适用于利好型预期,特别是较大的利好。

  2、适当调低预期,就是在释放预期的时候,适当下调预期,这样最终事情落地时,市场会因为实际结果超出预期,即使实际结果可能并没有那么好,也会因为超出预期,而让市场比较能够接受。

  这种预期管理,比较适用于利空型预期,让市场增加接受利空预期的承压能力。

  而比较坏的预期管理,就是事先过于拔高预期,结果事情落地时,却不及预期。

  所以,在做预期管理的时候,是比较忌讳明知事情不可为的时候,让市场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

  这也是我们比较缺乏预期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比方说,9月24日重磅政策出来后,市场预期一下子打满了,股市直接就涨疯了。

  这使得后续不管财政方面出来什么政策,如果不能满足迎合市场狂热的预期,就很容易被狂热的市场认为是不及预期。

  但问题就在于,以A股之前的疯涨态势,财政出来的增量措施规模如果不超过10万亿,很可能就会被狂热的市场解读为不及预期。

  这并不是我们财政的增量措施力度不够,纯粹就是市场过于狂热疯狂,财政根本不可能满足这么大的胃口。

  市场的狂热,跟实际财政需要理性、节制,是格格不入的,这种落差比较容易因为缺乏预期管理,而被放大。

  这容易让本来好好的一件事情,变成出现不好的结果。

  而好的预期管理,能让不好的事情,出现相对较好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预期管理的缘故。

  (2)增量规模

  在这次会议之后,国内机构给出的增量规模预期,有说4万亿,也有说5万亿,也有说是“顶格政策支持”。

  我个人预期,最终实际落地的增量规模,可能是在3万亿元-5万亿元左右。

  所以总体来说,这次发布会至少是在我自己的预期范围之内。

  至于有没有在狂热市场的狂热预期里,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毕竟市场狂热起来,那个预期是直接打满,上不封顶,再疯狂的预期都会有人提。

  但我们最终是得从狂热氛围里脱离出来,去比较理性的面对现实。

  另外,我希望大家能对当前我国的经济体量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要一直停留在2008年4万亿元,对于4万亿这个数字过于敏感。

  比方说,假如这次落地增量规模是5万亿元左右,可能有人就会喊着要跟2008年一样。

  但实际上,以我们当前的经济规模来说,5万亿元规模,并不能起到类似于2008年4万亿元的效果。

  2008年,我国GDP是32万亿元,当年的4万亿元,占GDP比例为12.5%;

  去年,我国GDP是126万亿元,现在即使出来5万亿元的经济增量刺激规模,占GDP比例也才4%;

  这虽然确实是一个比较大力度的经济刺激规模,但不至于达到2008年4万亿元的效果。

  现在市场狂热的预期,是希望能出来又一次2008年的4万亿元,那么按照12.5%这个比例,以我们当前经济体量来说,起码得有15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规模,才能达到2008年的4万亿效果。

  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2008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虽然让我们摆脱了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重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这样的大规模经济刺激,也带来很大的副作用,这个大家应该也都很清楚。

  任何经济刺激,都是下猛药。

  这个药虽然可以治病,但是药三分毒。

  我们不能基于自己在股市里的利益,就盲目的希望我们动辄上规模过大的猛药,完全忽略副作用。

  毕竟副作用,最终都是会落到老百姓身上,会落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幸好,从这次发布会上看,我们财政仍然还是比较冷静的。

  我看这次发布会是提到了两次“紧日子”。

  其中提到“认真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腾出资金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和重点领域支出。”

  那些寄希望于我们通过大放水,让体制内一下子摆脱“过紧日子”,是不现实的。

  但我们会巩固基层三保措施。

  三保就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现在由于地方债压力过大,一些地方甚至面临工资发不出去的困境,这种是我们会去解决的。保工资是基本底线。

  毕竟每一份工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要生活,要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其实化解地方债压力,就是要实现“三保”。

  所以,在巩固三保,就提到五个措施。

  其中第四条就是说环节债务压力,“更大力度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较大规模债务限额,履行法律程序后会向社会详细说明,并继续在年度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发布会提到几次这个“履行法律程序后会向社会详细说明”,都是在提到化解地方债时候说的。

  所以,这次发布会,其实核心就是化解地方债和房地产。

  这本来就是我们当前经济和金融里,最核心的问题。

  在房地产方面是提到了三个举措。

  1、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各地闲置未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多,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

  2、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

  其中是提到,“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

  这两个政策力度,我认为还是比较大的。

  这等于是说,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会加大发行国债的力度,置换地方债压力。

  同时,允许地方用专项债券去回收闲置存量土地和收购存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

  这都是为了配合9月26日关键会议里提到的“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除了化解地方债和房地产,这两个最核心的领域,本次发布会还是有很多其他一些比较惠民的细节。

  比方说,教育领域,对学生的支持力度加大。

  1、“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6万名增加到12万名;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3.5万名增加到7万名;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1万名增加到2万名。”

  2、“提高本专科生奖学金奖励标准。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5000元提高到6000元。”

  3、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平均资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

  4、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支持力度。额度提高,将本专科生最高贷款额度从每生每年1.6万元提高到2万元,研究生从2万元提高到2.5万元;利率降低,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70个基点执行。

  此外,“还将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并扩大资助范围。”

  相比美国高利率的助学贷款,显然我们的助学贷款还是十分优惠的。

  2023~2024学年,美国本科生助学贷款利率是5.5%,研究生贷款利率是7.05%;

  总体来说,这场发布会至少还是比较符合我自己的预期,因为我本来预期就并不高。

  其实,我们还是要做好个人的预期管理,不要因为市场的狂热,就过于拔高自己的预期,避免自己患得患失,要保持平常心。

  同时,我们也不可能为了迎合市场的狂热,就去出台不切合实际的经济刺激规模。

  我相信,这点战略定力,我们还是有的。

  更重要的,还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去出台适宜的经济刺激规模,太大、太小,都不行。

  这个尺度,自然是比较难把握的,特别是在当前这个金融战的节骨眼。

  更需要我们去全局考量。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有人抱团控制舆论,没人觉得不对劲吗?
  2. 美国政府真的不做人了!
  3. 王希锐:是谁改变了中国
  4. 华国锋时期,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最低级的造谣文章
  5. 不甘心,很郁闷
  6. 毛主席会同意毛新宇说的话吗?——“对于今日中国的发展成就,我相信毛主席会欣慰的”
  7. 长征91周年:虚假的红军在超市吃泡面,真正的红军已经在打土豪了12
  8. 这些“第一”,是王震带领他们创造的!
  9. 所谓“天才遗传”
  10. 赚钱养家和赚钱养资本家的个人所有制的区别
  1. 井冈山观心|毛新宇“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方法对不对?——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根本遵循
  2. 欧洲金靴|“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本主义复辟…”
  3. 毛主席铜像广场惊现特殊花篮:“杨子荣”童祥苓狂怼公知为伟人晚年辩护!
  4. 小庄:危机前的一些征兆
  5. 井冈山观心|林彪事件到底应该怎么看,他是毛主席忠诚的战士吗?
  6. 司马南:有人抱团控制舆论,没人觉得不对劲吗?
  7. 莫言参加一个招待会,瞧将羊鸣精神激动的!至于吗?
  8. 是谁在庸俗化长征?
  9. 美国政府真的不做人了!
  10. 郭建波|为资本张目,还是为人民呐喊? 评点华生的文章《为什么历史上的均贫富总是造成普遍贫困》
  1. 股市新政再次撕下伪经济学的画皮
  2. 郝贵生:为什么要删除毛主席重要文章中的第五点内容?
  3. 秦明|宋彬彬去世,卞仲耘之死的真相仍未大白于天下
  4. 6件大事件,验证了一个事实,九月能否发生重大变化?
  5. 如此治理,不危险吗?
  6. 农民要牢记1984年
  7. 郭建波| 关于七二○事件的历史考察
  8. 天眸|毛主席的思想路线对当今的拷问
  9. 许家印现身深圳,有什么玄机?
  10. 这次的“大放水”,到底有没有用?
  1. 毛主席铜像广场惊现特殊花篮:“杨子荣”童祥苓狂怼公知为伟人晚年辩护!
  2. 美国政府真的不做人了!
  3. 井冈山观心|毛新宇“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方法对不对?——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根本遵循
  4. 井冈山观心|毛新宇“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方法对不对?——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根本遵循
  5. 又见“独狼”?关于昨夜上海的无差别行凶……
  6. 林之辛:《辞海》里翻起的黑浪,触目惊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