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罗岗:幻灯片•翻译官•主体性 ——重释幻灯片事件兼及鲁迅的历史意识

罗岗|徐展雄 · 2012-02-15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摘 要: 以往对“幻灯片事件”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一事件在数十年间穿梭于不同的历史语境以及被多种媒介挪用、移 植和旅行的“重述”经历,因此,跨语境、跨媒介的互文性阅读不失为重审“幻灯片事件”的一种方式。以这种阅读方法为研究 途径,在细读《呐喊•自序》《藤野先生》等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 2000) 再次进入“幻灯片事件”,可以澄 清“国民性话语”研究中某些被忽略和简化的问题,重返鲁迅基于“震惊”体验构筑的“历史意识”和“历史主体”。


导致鲁迅“弃医从文”的“幻灯片事件”,一方面固然在 他个人生命史 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 色,另一方面则经由《呐喊•自序》《藤野先生》等 文本的不断 重 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 的“起 源 性 事件”,进一步引发了诸多研究者的争论,甚至关 于导致整个事件的那张关键“幻灯片”是否存在, 也有不同意 见。① 然而大多数研究者或借助各种 各样的“史料”或引用形形色色的“理论”一次 次 重读“幻灯片事件”时,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一 事件在数 十年间穿梭于 不同的历史语境以及被 多种媒介挪 用、移 植 和 旅 行 的“重 述”经 历,而 每 一次重述 都和鲁迅的原 初叙述构成了对话和紧 张。因此,跨 语 境、跨媒介的互文性阅读 不 失 为 重审“幻灯 片 事 件”的 一 种 方 式。本 文 便 以 这 种 方法为研究途径,试 图 在 细 读《呐 喊 • 自 序》《藤野先生》等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 2000) ② 再 次 进 入“幻 灯 片 事 件 ”,进 而 澄 清“国民性 话 语”研究中某些被忽略 和 简 化 的 问 题,重返鲁迅基于“震惊”体验构筑的“历史意识” 和“历史主体”。

一 “主体”如何生成: 作为“小客体”的“幻灯片”

在研究“幻灯片事件”的众多文本中,近年来 引起较大关注的当属周蕾 以“技 术 化 观 视 ”( the technologized visuality) 和国族认同为视角进行的 阐释。[1]周蕾在影视媒介与书写媒介二元分立 的前提下,将“幻灯片事件”解释为第三世界知识 分子在直面新兴视觉媒体的暴力之后,退缩至直 线性的 文 字 书 写。 这 一 论 述 别 立 新 说,打 破 了“文字”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的界限,颇具启发 性。但或许由于太过偏重“视觉”和“女 性”的 角 度,周蕾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作为叙述者的鲁迅与 作为观看 者和被观看者的鲁迅之间的张力。由 于这种疏忽,她简单地将这次视觉性遭遇的意义 概括为“意识到他及其国民是在世界的关注下作 为一种景观而存在”这一被动状态,从而以“反东 方主义”的学术话语复制了“东方主义”的话语暴 力。事实上,如果我们意识到作为叙述者的鲁迅 的介入姿 态和在叙事迷 宫中不断分裂的鲁迅主 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得到的鲁迅就势必超越 周蕾笔 下 那个退缩的第三世界男性知识分子。 正如刘禾所指出的: “叙事者鲁迅,在这件事中是 一个无意间被迫看幻灯的观众,这个身份十分重 要。如果要 充分了解鲁迅讲述的这个复杂恐怖 的故事,则不仅幻灯画面,而且画面外的观众,还 有无意间 加入观看后来 又成为文字记叙者的鲁 迅,都应该被考虑进去。”[2]张历君的《时间的政 治》接续周蕾的问题意识,却又有力地反驳了她 的具体论述,将“技术化观视”与“教导姿态”联系 起来讨论,极大地 拓 展 了“幻 灯 片 事 件”之 于“鲁 迅世界”的意义。[3]但其文章的重点落实在鲁迅 的杂文写作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的探讨上,周 蕾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在“幻 灯片事件”这一震惊体验中生成的到底是一个怎 样的主体? 这一主体本身与国民性话语有着怎 样的关系? 通过动用国民性话语,他又希望达到 什么目的? 他又是如何在跨语境之中反省、操作 国民性话语的? 我们必须带着这些问题,重新进 入文本的缝隙和历史的瞬间。

《呐喊•自序》是鲁迅叙述“幻灯片事件”的核 心文本,但以前对它的解读往往局限在描述这一事 件的那段文字上,因此很有必要将鲁迅对这一事件 的具体描述放到《呐喊•自序》的整个文本中,而 非将它抽离、提取出来孤立地阅读。众所周知,《呐 喊•自序》以一种回忆的口吻开头: “我在年青时 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 并不以为可惜……”紧接着“说梦”的便是关于忘 却和记忆的一段议论: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 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 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 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4]( P. 437) 对“记忆”与“遗忘”辩证 关系的强调,似乎提醒读者注意写作“自序”时年

已 42 岁的鲁迅如何筛选和阐发着自己对青少年时 代的回忆。由此问题接踵而来: 鲁迅 为 什 么 选 择 “父亲之死”作为他叙述的起点? 一般认为,“父亲 之死”象征着传统价值的崩裂,而鲁迅这个现代之 子的放逐之旅正是以“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 故了”为起点的。但紧接着“父亲之死”这一创伤 性事件的并不是子的狂欢; 相反,按照精神分析理 论,“父亲之死”反而使得父亲“因父之名”( in the Name of Father) 而成为“象征性”的存在,使“子一 代”生活在更加严格的律法规训中。这种在阉割焦 虑下的“侮蔑”感被适当地转化为拯救“像我父亲 似的被误的病人”的冲动。值得关注的是,“父亲 之死”在鲁迅的追叙中还被描述为一个中西医潜在 冲突的场域,而中西医的冲突显然在他的书写中一 以贯之地具有“超医学”的意义———在《呐喊•自 序》中,西医启动了日本明治维新; 而 在《父 亲 的 病》中,中 西 医 的 差异被理解为孝子观的不 同[5]( P. 298) ……两者虽有差异,但无论是“维 新” 还是“孝道”,都可以被理解为关乎种族延续和更 新的关键性实践,只不过一是从政治的角度,一是 从伦理的角度———在其后的叙述中,用西医医治中 国人的身体和“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被鲁 迅当作一个并行不悖的“美满的梦”提出来,直至 “幻灯片事件”发生打破了这一“美梦”。竹内好同 样通过文本细读,发现了“医学”和“文学”之间的 紧张关系: “他由父亲的病和南京所受到的新学的 影响而立志医学,以救助国民; 又由于知道了精神 比肉体的重要,便弃医从文。我想,这些恐怕都是 实情……如果再附加一句的话,那么,鲁迅使这段 文章包含了象征意义,即医学代表了实学、维新、光 复这些当时的风潮,而文学则命运般地连接着他的 发现孤独之路。”[6]( P. 55)

既然透过父亲的“病”与“死”可 以 挪 用 精 神 分析理论来讨论父子关系,那 么 阐 释“幻 灯 片 事 件”也不妨进一步借鉴拉康的说法,这 一 事 件 的 关键在于研究者能否意识到,并不是鲁迅那被多 重欲望和焦 虑 所 纠 缠 的“凝 视”( gaze) 导 致 了 这 张“幻灯片”的扭曲与变形,并由此生发出还原原 初场景、寻找真实照片的学术冲动,而 是 将 幻 灯 片在某种程度上看作承载鲁迅欲望 的“小 客 体” ( object petita,a small object) ,只有穿透欲望和焦 虑的“斜视”( looking awry) 才能将幻灯片这一“小 客体”看得分明。然而“欲望”与“小客体”的辩证 法却是,“小客体”只能被为欲望所扭曲的凝视所捕捉,它就是此一扭曲的物质化,就 是 欲 望 所 分 泌的紊乱混沌的剩余物在客观真实 ( objective re- ality) 中的痕迹。就像齐泽克所阐明的那 样: “在 拉康的理论 中,幻象指主体与小客体 的‘不 可 能 的’关系,主体与欲望的客体 - 成 因 的‘不 可 能 的’关系。幻象通常被设想为可以实现主体的欲 望的场 景。这一基本定义是相当恰当的。但 这 样说,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我们要在字面意义上谈 论它。幻象所展示的,并非这样一个场景,在那里, 我们的欲望得到了实现,获得了充分的满足。恰恰 相反,幻象所实现的,所展示的,只是欲望本身。精 神分析的基本要义在于,欲望并非是事先赋予的,而 是后来建构起来的。正是幻象这一角色,会为主体 的欲望提供坐标,为主体的欲望指定客体,锁定主体 在幻象中占据的位置。正是通过幻象,主体才被建 构成欲望的主体,因为通过幻象,我们才学会如何去 欲望。”[7]( P. 9) 假若“幻灯片”是所谓的“小客体”, 那么“幻灯片”时间就成为了连接“主体”和“小客 体”之间“不可能的关系”的场景,在这个意义上, 对“幻灯片事件”的研究就应该从“幻灯片”转 移 至鲁迅这一 在 分 裂、弥散中生成的主体,并 讨 论 影像、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正如刘禾所强调的,“鲁迅这段文字描述的震撼 力”在于将“叙述主体”加以“问题化”: “谁是叙事者? 谁被描述? 谁在阅读这些描述?”[2]( P.172) 很显然,鲁 迅对“幻灯片事件”描述的吊诡之一就在于,他自 己也成了叙述者冷眼观看的对象。在《呐喊•自 序》中,此时 尚 未 成 为“鲁 迅 ”的“周 树 人”“竟 ” “忽然”看到了 这 张 幻 灯 片,而 且 不 得 不“常 常 随 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 ”。简 言 之,在 这 个 类似窥视的遭遇中,他分享了观看暴力阉割的快 感。但这种受虐式的产生 于“小 客 体”的 剩 余 快 感( surplus enjoyment) 却 很 快 被叙述者转换为令 人憎恶的行为———在《藤野先生》中,当听到日本 同 学 的 欢 呼 声 时,“我 ”觉 得 “特 别 听 得 刺 耳”。③ ———鲁迅紧接着作出了著名的“国民劣根

性”论断: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 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进而给出了如 何“疗救”的“药方”: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 改变他们的 精 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 那 时 以为当 然 要 推 文 艺,于是想提倡文 艺 运 动 了 ”。 由此,“医学生”周树人蜕变为“文艺家”鲁迅,“弃 医从文”成为了一段“传说”。如此一来,作为“幻象”的“幻灯片事件”似乎成为了“可以实现主 体 的欲望的场景”,也 即“周 树 人”放弃救治身体的 “医学”,转而从事启蒙精神的“文学”。然而,“幻 象所实现的,所展示的,只是欲望本身”。竹内好 结合《藤野先生》中 的 相 关 描 述,发 现“幻 灯 片 事 件”并非指向“欲望的满足”: “幻灯事件本身,并不是 单纯性质的东西,并不像在《呐喊•自序》里所写的 那样,只是走向‘文学’的契机”,而是“展示了欲望本 身”,“他在幻灯的画面里不仅看到了同胞的惨状,也 从这种惨状中看到了他自己。这是怎么一回事? 就 是说,他并不是抱着要靠文学来拯救同胞的精神贫 困这种冠冕堂皇的愿望离开仙台的。我想,他恐怕 是咀嚼着屈辱离开仙台的,我以为他还没有那种心 情上的余裕可以从容地去想,医学不行了,这回来弄 文学吧。”[6]( PP. 56 -57)
尽管竹内好 对“幻 灯 片 事 件”的 讨 论 不 是 基 于对鲁迅的 心 理 分 析,而 是“关系到鲁迅文学解 释中最根本的问 题 ”,也就是从鲁迅 的“屈 辱”中 揭示他的文学本质上是一种“赎罪的文学”。④ 但 是具体到《呐喊•自序》,确实又涉及从“医学”到 “文学”的转 换,从“医 学 生”周 树 人 到“文 艺 家” 鲁迅的变化,直至结晶为短篇小说集《呐喊》: “我 偏苦于不能 全 忘 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 现 在便成了《呐 喊》的 来 由。”因 此,需 要 追 问 的 是, 从“周树人”蜕变为“鲁迅”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 为何“在幻灯的画面里不仅看到了同胞的惨状, 也从这 种惨状中看到了他自己 ”,没 有 让“周 树 人”成为一个精 神 病 人,却 使“鲁 迅”成 为 了 中 国 现代文学 的 创 始 人? 又是什么赋予了鲁迅批判 国民、亦批判自己———“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 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8]———的权力 呢? 答案就是“语言”这一象征机制( symbolic or- der) 。“鲁迅”所决意从事的“文艺运动”,某种程 度上医治了“周树人”“癫狂的凝视”。正 如 刘 禾 所指出的,《呐 喊 • 自 序》和《阿 Q 正 传》的 叙 述 者以及其所使用的国民性话语都能从“跨语境实践”的 角 度 得 到 理 解。她 认 为,national character 一词通过外来词而翻译成汉语,恰恰是将“翻译” 看作一个“历史事件”的范例。正是这个事件催生了 另一个重要事件,按照鲁迅的看法,就是中国现代文 学本身的诞生: “在跨语境实践的过程中,斯密斯传 递的意义被他意想不到的读者( 先是日文读者,然后 是中文读者) 中途拦截,在译体语言中被重新诠释和 利用。鲁迅即属于第一代这样的读者,而且是一个 很不平凡的读者,他根据斯密斯著作的日译本,将过 敏性理论‘翻译’成自己的文学创作,成为现代中国 文学最重要的建筑师。”如果再考虑到传教士将“国 民性”话语译介入东亚的这一时期,鲁迅正在进行《域外小说集》的翻译,他的翻译“尤其注重于短篇, 特别是被压迫的民族中的的作品”,其后的创作 又“倚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 医学上的知识”[9]( P. 525) ,那么,显而易见地,这位中 国现代文学的“创”首先应该是一位“翻译者”。

将鲁迅理解为一位翻译者,在此并不是要简 单地考量他一生的翻译成就,而 是 在“翻 译 的 政 治”这一语 境 中,将“翻 译 ”看作主体性内 在“断 裂”的实践,从而历史性地思考鲁迅所从事的翻 译实践与文 学 场 域、政治空间之间的张力,特 别 是透过“幻 灯 片 事 件 ”所 显 示 的“视 觉 ”与“文 字”、“启蒙”与“文 学”之 间 的“翻 译”,以 及 通 过 “国民性话 语 ”所 展 现 的“西 方“与“东 方”、“精 英”与“民众”之间的“翻译”。对于这一长期以来 有可能被忽 视 的 问 题,我们希望通过对电 影《鬼 子来了》的讨论而得到进一步展开。具 体 来 说,《鬼子来了》与《呐喊•自序》、《藤野先生》和《阿 Q 正传》形成了有趣的对话关系,围绕着“幻灯片 事件”和“国民 性 话 语”,导演姜文通过设置一个 “翻译官”的角色,使得在鲁迅文本中被遮蔽和搁 置的“翻译”问题彰显出来。

二 三重视角的“凝视”: 《鬼子来了》“重写” “幻灯片事件”

电影《鬼子来了》将故事带到 1945 年那个敏 感的年代,在 这 个 年 代,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各 种权力的角逐还胜负难分、悬 而 未 决,作 为 这 场 角逐的症候,“普通话”———当时称“国语”———还 未获得其后支持和推行它的国家意志,只不过是 影片众多语言中的一种,它被其他的“方言土语” 所包围: 河 北 话、广 东 话、四 川 话 …… 甚 至 包 括 “日语”,即使当它被“说”出来时,它也 很 少 能 取得“北京话”的标准形式,反而经常被其他语言所 干扰,因此影片中的“普通话”在很大程度上不应 该被看作一种“普遍性”的而应该是“地区性”的 表征形式。

故事发生 的 地 点 ( 山 海 关,因为长城的始端 而闻名) 、时间 ( 将 近 农 历 新 年) 以及第一个事件 ( 主角马大三和年轻寡妇鱼儿做爱) 都 暗 示 着 种族问题是电影的潜在焦 虑。“看”的 主 题 在 一 开 始便被 引 入,马大三在做爱过程中想旋开油灯 “看一看”鱼 儿。可 是 他 们 很快就被突然的敲门 声给打断了,马大三警觉地问: “谁啊? ”门外用标 准的“普通话”回答道: “我。”我们不应该把这个 贯穿影片 前半部分的回 答仅仅当作一个黑色幽 默来看待,这个屡次出现的“我”应当被看作关乎 主体表达可能性的问题。在后来,这个相同的问 答被五舅姥爷和小碌毒重复了两次,都得不到真 正的回应; 而在马大三所说的“我怕这个‘我’啊” 中,似乎又能感觉到他面对自我表达时的尴尬处 境。在五舅姥爷对翻译官的审问中,又有如此有 趣的对话:

五舅姥 爷: 那 你 给 我 说 说,“我 ”是 谁啊?
董汉臣: 这您老可难住我了。连 您老都 不知道自己是 谁,那 我 怎 么 知 道 啊?

如果正像 有 人 指 出 的 那 样,这 个 真 正 的、却 无法被马大三“看见”的、再也等待不来的“我”可能是一位共产党员⑤,那么问题便更加清楚了: 这 些说着河北话的农民们只有在习得了 这 个“我”的语言———虽然 这 个“我”说话的主要部分并非 普通话,但是有趣的是他的话以普通话的“我”开始,以普通话的“你”结束———后才能合法地表达 自己。这也提醒我们,这群农民并非只是处于日本军和国民党军的角力之下,另外还有一股未名 的力量潜在地引领、制约着他们。多种语言在 影 片中的存在使 得“翻 译”成 为 推动剧情 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翻 译 官董汉臣在 日本人和中国 人之间起到了中介的作 用,却一次又一次地有意误译,不仅使得意义无 法有效地传达,而且中日之间的权力关系时常被颠覆过来。这在“大哥大嫂新年好,你是我的爷, 我是你 的 儿 ”的翻译中最夸张地 显 现 出 来。 其 时,花屋小三郎让董汉臣教他骂人的中国话来激 怒马大三以 求 一 死,他不仅认识到在中国,最 恶 毒的骂人话关乎“他们的祖宗”,而且对言语的杀 伤力有着清 醒 的 自 觉: “我要把你教我的骂人话 变成子弹 向 他 们 开 火。”但 是 董 汉 臣 教 给 他 的 中 国话不仅无法使他中伤中国的种族,反而戏剧性 地将他自己置于中国种族链的下方: 无论是实际 说出的“爷”还是“儿”对 应 的“爸”,“儿”这 一 能 指对“爷”或“爸”表示不容颠覆的 臣 服。此 处 最为精彩的是,无论是言语的发出者还是接受者 都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误译: 对花屋小三郎 来说,这句话所指对应的是日语中对祖宗的咒骂 而显然是恶 毒 的; 对马大三和鱼儿来说,这 句 话 显然只 能 在 中 国 语 境 中 被 接 受———尽 管 他 们 意 识到花屋小三郎话语和表情的不一致,但 很 快, 这种接受的犹豫被董汉臣所提供的 对“日 本 人” 的本质 主 义 想 象 所 掩 盖———从而使得他们能够 在被日军 统治的同时享 受片刻这一来自统治者 的臣服。这 句话所涵盖的种族问题不仅使我们 联想到鲁迅从中西医区别中引申出来的关于“孝 子观”讨论,更指向他最著名的小说《阿 Q 正传》。 在《阿 Q 正 传》里,被 当 作“国 民 性 ”标 本 的 阿 Q 具有一种“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胜利法”正是 基于对父子关系的想象性颠 覆: “我 总 算 被 儿 子 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10]( P. 517) 从这 个角度看,在《鬼子来了》中,花屋小三郎反而应当 被看作一个中介,话语的两端连接的是为了求生而 讨好的董汉臣和显然接受这一快感的马大三和鱼 儿,而这句话正警示出“国民性”批判即使在一个 世纪之后仍然有其必要性。当这句话在影片的后 半部分被董汉臣重新从中国话正确地翻译给日军 陆军将领听时———此时的董汉臣业已重获自由,得 到统治者的支持,他已经没有必要再次误译这句重 返日本语境的话———日军陆军将领显然被激怒了, 军民联欢会于是变成了一场大屠杀。

日本的投降和国民党军队的到来使 得 这 场 权力的角 逐 更 显 复 杂。讲着广东话的国民党将 领似乎暗示着国民党的政治起源,而时刻伴随他 左右的美 国兵又泄露了 此时国民党权力的真正 源泉。 但 是,观 众 对这位将领的扮演者吴大 维———他的表演往往以搞笑而著名———的 期 待 视野、他有意或者无意的蹩脚的普通话以及时刻

突发打断 他的发言的荒 诞事件都将此人所代表 的权力意志放在了被嘲笑的位置。影片的最后, 当马大三 因为村民报仇 杀害日本俘虏以扰乱治 安的罪名被送上广场等待处决时,正是这位国民 党将领主持处决仪式,并且从道义上———而 不 是 在法律上———谴责了马大三的行为:

有人或许 会 说,马大三杀的是日本 鬼子,是抗 日! 何 谓 抗 日? 与 日 军 浴 血 战场驱敌寇于国门之外者乃真抗日之 壮举。像马大三砍杀 手无寸铁丧失反 抗意志之日俘者,乃伪抗日之劣行……

在这里,马大三已经被剥夺了申诉自己权力的一切可能性。暴力话语通过整合、重新定义使得他 的行为沦为非法。国民党将领然后用基于“日本人 和中国人都是人”的逻辑话语引发围观的中国民众 的回应,使他们也成为这场暴力处决的合谋者。而 当塞在马大三嘴里的堵塞物被去除,我们只能听到 一声惊人的吼叫; 这种非语言的、传达着个体遭遇 历史暴力的恐怖真相的嘶吼随即被堵上并被否定: “他竟然学驴叫! 像这等败类,跟畜生有什么区别。 你不配做个中国人,甚至不配做一个人! ”个人在历 史中的惊醒只能成为死亡的祭品。马大三的嘴被 再次堵住,在影片最后沉默的几分钟里,视觉再次 成为超越语言诉说的首要因素。在国民党将领授 权的日本屠刀砍下之前,反打镜头捕捉住了马大三 和花屋小三郎的对视。这一次,在影片之前屡次失 效的马大三的双眼终于可以直视历史暴力的真相 了。随着日本军刀的挥下,摄像机惊人地剪接到马 大三的主观视角。我们的视角随着马大三的头部 滚动,并终于发现了一个彩色的世界。观众终于明 白,《鬼子来了》主体的黑白并不仅仅是一种对中 国以往战争片的戏仿,这种黑白两色的世界隐喻着 影片中人物和观众的蒙昧状态,而最后的浓重色彩 和摄像机采用的主观镜头则不仅使得由黑白维护 的现实主义世界被质疑,表征着马大三在死亡片刻 的惊醒,也提醒着观众必须透过黑白的历史面纱看 到其背后所有的龌龊和恐怖。然而这个彩色世界 很快被血色染红了,又一个剪接使我们面对血泊中 的马大三,他嘴中的堵塞物显得巨大而突兀……
不能不说姜 文 是 鲁 迅“幻 灯 片 事 件”的 出 色 解读者,只不过他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影像、用色 彩极其深 刻地把握了既 是观看者又是描述者的 鲁迅的矛盾 处 境: 面 对“幻 灯 片”式 的 场 景,我 们 到底是分 享了旁观者的 快感还是因为能在马大 三的头脑 里短暂居住而拒绝了这种快感? 我 们 应该取得哪一种视角? 是围观者的( 黑白) ,马大 三的( 瞬间的彩色) ,还是最后那个( 红色) ? 如果 按照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的表达,“看客”便成 为“愚昧”的代名词,与此相关的第一个“黑白”视 角早就被“启蒙”的自觉所拒绝。但问题在于,这 一段对“幻灯片”的描述,似乎将被杀的“示众者” 与围观的“看客”等量齐观,一并视为“毫无 意义 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而影片中的国民党军官在 宣判马大三死刑时,一方面声称“中国人和日本人 都是人”,获得了行使暴力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则将 “被杀者”也即“示众者”命名为“非人”的“畜生”, 仿佛同样遵循了把“示众者”和“看客”等量齐观的 “启蒙”逻辑。但是影片告诉我们,被审判的马大 三并非“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姜文用一个“被 砍头者”的主观镜头来反抗和质疑这种“被写体” 的命运,那颗滚动的头颅目睹的彩色世界所造就的 “震惊”效果,目的是让观众看到洞穿历史真相的 代价: 只有进入到第二个“彩色”的视角———影片 把它呈现为生命弥留之际的最后时刻,以显示其 “不可能性”,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拉康意义上“幻 象”的构造,其目的恰恰在于呈现“主体与小客体 的‘不可能的’关系,主体与欲望的客体 - 成因的‘不可能的’关系”———经由这种“不可能性”,才能 最后到达那个直面马大三的“红色”视角,也即真 正意义上的“启蒙”。
就其关 键 的“不 可 能 性 ”而 言,姜 文 构 造 的 “三个视 角”的影像世界对 应 着 鲁 迅 在《藤 野 先 生》中对“幻 灯 片 事 件”的“重 写 ”。

刘 禾 在 比 较《藤野先生》和《呐喊•自序》对于“幻灯片事件” 的描述后指出: “此段叙述与先 前《呐 喊》自 序 很 不同,在此 鲁迅强调他与日本同学之间的差异, 他无法如他们一样拍手叫好,同 时,也 无 法 与 中 国旁观者 认 同。他既是看客又和被观看者重合 ( 因为都是中国人) ,但又拒绝与他们任何一者认 同。”[2]( P. 173) 因为“他既是看客又和被观看者重 合”,所 以 鲁 迅“重 写 ”了 在《呐 喊 • 自 序 》中 把 “被观看者”视为“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的 立 场———所以竹内好一再强调“他在幻灯的画面里 不仅看到了同胞的惨状,也从这种惨状中看到了 他自 己 ”———但刘禾没有继续追问 鲁 迅 如 何 在《藤野先生》中揭示出“他既是看客又和被观看者 重合”这一悖论式的存在。细 读 这 篇 文 章,有 心 的读者不难 发 现 所 谓“漏 题 事 件”在 其 中 发 挥 了至关 重 要 的 作 用: “《藤 野 先 生 》里 有 个 发 生 在《〈呐喊〉自 序》所写的幻灯事件之前,但 在《〈呐 喊〉自序》里又没写的事件,这就是因藤野先生为 他改笔记而使一些同学歪推是否漏了题,因而有 意找茬儿的事件”[6]( P. 56) ,甚至可以说在文本脉 络中,“幻灯片事件”是作为“漏题事件”的余波和 结局出现的。本来从时间上看,“幻灯片事件”发 生在第二年,但鲁迅在行文中却有意 从“漏 题 事 件”引申开 来: “中 国 是 弱 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 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 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 国人的 命 运 了。第 二 年……”“接 着 ”然 后 就 是 “第二年”,衔接得颇为奇特,目的是为了突出鲁 迅在“漏题事件”中已经做了一回“示众的材料”, 并且感受到一个“中国人”作为“被观看者”的 屈 辱,“幻灯片事件”只不过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 受: “第二年……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 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 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这一段落对“幻灯片”的描述突兀地以“在讲堂里 的还有一个我”作 为 结 束,揭 示 出 不 仅“幻 灯 片” 上“被杀者”和“看客”构成了一种“看”与“被看” 的关系,而且“讲堂里”“拍掌欢呼”的日本学生和 “我”这个曾在“漏题事件”中做过一回“示众的材 料”的中国学生之间也构成了一种“看”与“被看” 的关系。因此,同样作为“被观看者”的“我”不可 能简单地将“幻灯片”中的“中国人”视之为“毫无 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竹内好指出: “幻灯 事件带给他的是和找茬事件 ( 按 即 漏 题 事 件) 相 同的屈 辱 感。 屈 辱 不 是 别 的,正 是 他 自 身 的 屈 辱。与其说是怜悯同胞,倒不如说是怜悯不能不 去怜悯同 胞 的 他 自 己。他并不是在怜悯同胞之 余才想到文学的,直到怜悯同胞成为连接他的孤 独的一座 里 程 碑。如果说幻灯事件和他的立志 成文有关,那么也的确是并非无关的,不 过 幻 灯 事件本身,却并不意味着他的回心,而 是 他 由 此 得到的屈 辱感作为他回 心之轴的各种要素之一 加入了进去。”[6]( P. 57) 这意味着倘若鲁迅依然坚 持其“文 学”的 立 场———或者用竹内好颇具神秘 感的术语来表述,“回心”而非“转向”的立场——— 这个立场必然需要经受如姜文所展示的“彩色视 角”———在《藤野先生》中,“我”经受“漏题事件” 的洗礼,而与“幻灯片”中的“被观看者”有了感同身受的“屈辱”———才能达致“红色视角”: “敢于 直面惨淡的 人 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 是 怎 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11]( P. 290)

虽然我们相信姜文此刻运用“红色”在于让观 众看到洞穿历史真相的代价,但另一种解读却并不 是不可能: 马大三只有在红色所象征的潜伏在本片 之中的未来政权表述中才能被祭奠,而我们也只有 通过这层红色的过滤纸才能和他相视而对。然而, 另一种问法是: 我们是否也在马大三人头落地的同 时被阉割了? 如果正如王德威所说,鲁迅对“砍头” 的焦虑象征着“身体与精神、社会与礼教、国家与国 魂之间”[12]( P. 142) 的断裂从而隐喻着一个中国知识 分子在 20 世纪初的焦虑,那么《鬼子来了》是否也可 以说是在 20 世纪末新的历史条件之下,中国知识分 子无所适从的表征? 不管怎样,这都不应该被看作 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而应该是近一世纪前某些重大 问题的延续和发展。

三 “直面”无法直面的: 鲁迅的“历史主体性”

从很多方面看,《鬼子来了》和《阿 Q 正传》都 惊人地相似: 两个故事的地点都限制在一个典型的 中国村庄中( 一为挂甲台,一为未庄) ; 时间都设置 在中国命运悬而未决的年代( 一为抗日战争的最后 阶段,一为辛亥革命前后) ; 讲故事的风格都是黑色 幽默式的; 而故事的主人公都为典型的“国民性” 标本,他们也承受了相同的历史命运。但是,《鬼子 来了》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挪用传承自《阿 Q 正传》 的“国民性话语”,其决定性因素仍在于故事叙述 者的复杂性。虽然《鬼子来了》并没有一个显在的 叙述者,但镜头视点的变化却再次与《阿 Q 正传》 叙述视角的变化重合: 影片开始运用广景深角镜头 详细展示了挂甲台的地理环境和日本军队与当地 居民的关系,随着故事的发展,导演姜文频频使用 特写、手提摄影、快速剪接等技巧,造成镜头 /观众 是挂甲台村民中的一员的感觉,到了影片最后,当 马大三被砍头时,镜头一如《阿 Q 正传》的叙述者, 忽然中止了“油滑”的腔调,转而用悲怆哀痛的影 像自由地出入于马大三心里内外,从而使得对影片 意义的解读复杂化和问题化。

那么,是什么将《鬼子来了》和《阿 Q 正传》区别 开来了 呢? 正是翻译官董汉臣这个 角 色。在《呐 喊•自序》和《阿 Q 正传》中与叙述者重叠的翻译 者,在这部电影中,降格为另一个重要的“国民性”标 本: 他和阿 Q 一样苟且偷生,和阿 Q 一样为虎作伥,但是与阿 Q 不同的是,他是影片中除了五舅姥爷这 个旧式迂腐文人之外唯一一个懂得操纵文字的中国 人。阿 Q 最终在中国文化巨大的象征权威的书写系 统前瑟瑟发抖,而董汉臣却可以利用他的文化资本 和中介人、翻译者的角色苟且偷生乃至如鱼得水。 文盲的阿 Q 使得叙述者能够维持他高高在上的知识 地位,这个叙述者无论是批判、讽刺还是同情阿 Q, 都是以“上等人”和“下等人”、“知识阶层”和“无知 底层”的鸿沟为前提的。[3]( P. 184) 但是,在《鬼子来 了》这个世纪末的文本里,这一鸿沟,连带着翻译 者的这一角色,都被质疑了。指责董汉臣为汉奸 是过分简单的读法,我们必须意识到他的视角的 独特性: 他处 于 叙 述 者、以马大三为代表的中国 农民和以花屋为代表的日本军人之间,他比叙述 者 /观众知道 得 少,但却比剧中的其他人 物 更 加 了解事态 的 实 情。这一方面使他能够利用自己 特殊位置,为故事推动者的两端不断提供有关彼 此的错误想 象; 另 一 方 面,他又与马大三一起处 于叙述者 的国民性批判之下。作为剧情的重要 推动者,他的存在不仅在翻译话语层面凸现了中 日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而且暴露了国民性话语 的生产、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但在叙述者的关照 下,这一过程又再次被问题化,从而引出翻译者 在制造、挪用、改造国民性话语过程中的主体性 问题。作为 导 演,姜文的高超之处正在于,将 国 民性话语重新放置在跨语境的政治角力场之中, 从而将话语的生产、传播、有意或无意的挪用、误 用还原成一种“政治行为”,以对历史惊醒片刻的 再现,来撼动 将 话 语 神 话、软化与去意识形态化 的偏见,为观者提供再反思的可能性,而 这 又 恰 好与作为国民性话语的翻译者、运用者的鲁迅的 目的不谋而合。

当我们带着这种问题意识重新回到 对 鲁 迅 的讨论,不难 发 现,虽然刘禾在叙事层面详尽地 分析了《阿 Q 正传》中挪用“国民性话语”的叙述 者的有效性问题,但她却以“我感兴趣的,不在于 鲁迅的批评对象包不包括他自己,或他自己是否 能免于阿 Q 和未庄村民的国民性缺陷”为 理 由, 取消了在 实在层面讨论 鲁迅与虚构叙述者暧昧 关系的必要性,而是简单地将鲁迅的“主体性”归 结为“不仅创造了阿 Q,也创造了一个有能力分析 批评阿 Q 的中国叙事人”,这个“叙述人”神通广 大,“他的知识不限于中国历史或西方文学,而包 括全知叙事观 点 所 附 带 的 自 由 出 入 阿 Q 和 未 庄村民内心 世 界 的 能 力”。⑥ 刘 禾 没 有 更 深 入 地 分 析“幻灯片事件”中鲁迅“既是看客又和被观看者 重合”的悖论式存在与《阿 Q 正传》中鲁迅和“阿 Q”以及“叙事人”的复杂关联。

与此形成 对 照 的 是 竹 内 好,他 始 终 将“幻 灯 片事件”中的鲁迅悖论式存在还原为双重视野: “他在幻灯的画面里不仅看到了同胞的惨状,也 从这种惨状中看到了他自己”,由此展开了对“幻 灯片事件”更为深刻的追问: “我认为问题不是为 什么他要放弃医学,而是为什么他离开了仙台? ” 在竹内好看 来,鲁 迅 当 时 之 所 以 来 到“仙 台”,就 是希望逃离“东京这政治性社 会”,“就 像 南 京 之 行算是从家 里 的 逃 离 …… 能够推测当时已经有 总是想 要逃离环境的希求 ”,因 此“他 不 是 作 为‘弱国’‘中 国’的‘中 国 人’来 到 仙 台 的,相 反 为 了忘掉这个,为了从革命的和动荡的政治社会逃 避而来 的。…… 同班生给予的侮辱正击 中 了 他 的想要逃 避其实不能逃避的心理要害。他 后 悔 想要逃 避 的 自 己。来自现实的复仇。那 些 幻 灯 片造成了他彻底的失败,他在那些幻灯镜头里看 到了自 己。怎能还仍继续逗留在仙台? 现 实 是 不能 逃 避 的。”⑦“幻 灯 ”———也 可 以 视 之 为“幻 象”———与“现 实 ”的关系在这一刻发生 了“颠 倒”: 鲁迅本以为“仙台”可以给他提供“逃避”革 命和动荡的 可 能,其 实 这 只 是 他 的 一 种“幻 象”, 但因为东京的“现实”让他实在无法忍受,所以不 能不逃到“仙 台”这 个“幻 象 ”中 来。他 误 认“仙 台”的“幻象”就是“现实”,因此“现实”的“真面” 不能用“真 实 ”的 面 貌 出 现,反 而 要 以“幻 灯 ”( “幻象”) 的“鬼 脸”示 人,让 鲁 迅 不 得 不 直 面 他 试图逃避的“现 实”。借用拉康的说法,不 是“现 实”界定了人的 本 质,而 是“梦 境”规 定 了 人 的 本 质,只有 在“梦 ”中 人们才能遭遇 到“欲 望 之 真 实”,可惜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忍受梦中的“真实”, 赶快醒来去拥抱温暖的“现实”。而鲁迅在“幻灯 片事件”的 刺 激 下,清 醒 地 意 识 到“现 实 ”即“幻 象”,但“启 蒙 ”的 意义并非简单 的“唤 醒”,“文 学”的作用在于如何让被唤醒的人们时时刻刻意 识到必须直面无 法 忍 受 的“现 实”: “这 就 是 鲁 迅 对被叫醒状态的描述,也是对‘梦醒了无路可走’ 之‘人生最痛苦’的状态,对无法从要逃脱的现实 中逃脱出来的那种痛苦的描述 ……换句话说,所 谓‘无路可走’乃是梦醒之后的状态,而觉得有路 可走则还是睡在梦中的证明。”[13]( P. 205)

战后竹内好对鲁迅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不再像 战前那样执 著 于“鲁 迅 的 文 学,在其根源上是应 该被称 作 是‘无’的 某 种 东 西”[1]( P. 58) ,而 是 通 过重新解读如《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样的“寓 言”,竭力发掘鲁迅“抵抗”的资源,并在“抵抗”中 确立鲁迅的“主体性”: “奴才拒绝自己为奴才,同 时拒绝解放的幻象,自觉到自己身为奴才的事实 却无法改变它,这是从‘人生最痛苦的’梦中醒来 之后的状态。即无路可走而必须前行,或者说正 因为无路 可走才必须前行这样一种状态。他 拒 绝自己成为自己,同时也拒绝成为自己以外的任 何东西。这就是鲁迅所具有的、而且使鲁迅得以 成立的、‘绝 望’的 意 味。绝 望,在行进于无路之 路的抵抗中 显 现,抵 抗,作为绝望的行动化而显 现。把它作为状态来看就是绝望,作为运动来看 就是抵抗。”⑧正是在将“鲁迅”看作是一个“自觉 的奴才”的延长 线 上,竹内好意识到作 为“奴 才” 的“阿 Q”是否也有“自觉”的时刻,从而进一步领 会了“鲁迅”与“阿 Q”之间的复杂关联: “有一次, 我深刻地 理解了我的误解。我才认识到不应该 把作品看作为完整封闭性的,而领悟到应该由作 品所诞生 的时空的幅度和重量来观察。使 我 彻 底改变评价的契机的,就是自己翻译这作品( 《阿
Q 正传》) 的经验,它让我认识到鲁迅怎样由衷地 钟爱阿 Q。被鲁迅作为憎恶打击对象从鲁迅之中取出来的‘阿 Q’,其实被鲁迅所钟爱。此发现对 我来说简直是个神启。”⑨“阿 Q”既是鲁迅“憎恶打击”又是他所“钟爱”的“对象”,这种吊诡的态度对应着“幻灯片事件”中鲁迅“既是看客又和被 观看者重 合”的 悖 论 式 存 在。换 言 之,作 为 跨 语境实践者的“鲁迅”与作为跨语境实践者的“叙述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借用刘禾的说法,文本 叙述人对阿 Q 进行国民性批判的前提若是“他自己高高在上的和知识地位 ”的 话,那 么 这 道 横亘在“知识阶层”和“愚昧民众”之间清晰可 辨 的“鸿沟”将因为这种吊诡的态度,而在“鲁迅”与 “叙述人”之间轰然坍塌。从这“轰然”声 中 现 身 的“阿 Q”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一 个“积 极 人 物 ”: “把奴隶根性进行权力化描画的主人公阿 Q 不仅 仅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正如木山英雄将他读解 成一个‘积极的黑暗人物’那样,实际上除此以外( 除了自我变革以外) ,他也是可以成为肩负起中 国革命 的、不 具 备‘国 粹 ’性 的 主 体 的‘积 极 人 物’,正 因 为 如 此,此后作为小说家 的 鲁 迅 的 行 动,才自始至终以这样的‘国粹’来把接纳欧洲近 代‘人’显灵托魂,由此产生的变革主体不在正人 君子( 的国粹) 那里摸索,而在民众( 的国粹) 这边 摸索。可以说,这个构图一直贯穿始终”。

值得注意的是,在创作小说集《呐喊》的前后,鲁 迅陆续地翻译了武者小路实笃的《一个青年的梦》、 厨川北村的《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等来自 日本的作品,并为这些翻译作品写下了序跋,而国民 性批判始终是贯穿这些序跋的主线。似乎意识到若 干年后有人会在跨语境实践中重新讨论“国民性”问 题,鲁迅也引人注目地在中日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质 疑了作为神话的国民性话语。譬如在为《出了象牙 之塔》所写的“后记”中,他比较了日本的“遣唐使” 与中国的留学生、“做买卖军火的中人,充游历官的 翻译”的不同,然后指出:但是,他们( 指日本的“遣唐使”) 究 竟也太采取了,著者( 指厨川北村) 所指 摘的 微 温,中 道,妥 协,虚 假,小 气,自 大,保守 等 世 态,简 直 可以疑心是说着 中国。尤其是凡事都做得不上不下,没 有底力; 一 切 都 要 从 灵 向 肉,度 着 幽 魂 生活这些话。凡那 些,倘不是受了我们 中国的传染,那便是游泳在 东 方 文 明 里 的人们 都 如 此,真 是 如 所 谓“把 好 花 来 比美人,不 仅 仅 中 国 人 有 这 样 观 念,西 洋人,印 度 人也有同样的观念 ”了。 但 我们也无须讨论这些的渊 源,著 者 既 以 为这是 重 病,诊 断 之 后,开 出 一 点 药 方 来了,则在同病的中国,正 可 借 以 供 少 年少女们的参考或服用,也 如 金 鸡 纳 霜 既能医日本人的疟疾,即也 能 医 治 中 国 人的一般。[14]( PP. 270 - 271)

于此,鲁迅正好提出了一个与刘禾相反的意见。当后者 声称必须意识到在后殖民语境中生 产国民性话语的权力场域、必须揭露国民性神话 的起源时,鲁迅却说我们可以将起源问题给搁置 起来。但极 端敏感的他并不是无法意识到刘禾 所提出的 问 题,紧接着上段引文,鲁 迅 说 道: “我 记得‘拳乱’时候 ( 庚子) 的外人,多说 中 国 坏,现 在却常听 到他们赞赏中国的古文明。中 国 成 为 他们恣意享乐的乐土的时候,似乎快要临头了; 我深憎 恶 那 些 赞 赏。”[14]( P. 271) 显 然,鲁 迅 认 为 国民性话语的有效性不仅在于普遍意义上的“揭 出病痛”,而且在于通过策略性地使用国民性话 语使其自 身的文化立场 和现实政治处于不对等 的敏感关系 中,并在这种紧张状态中,不 断 重 新 建构自身的主体性。

而在为《一个青年的梦》所写的两篇《译者序》 中,鲁迅回忆起当初翻译的动机: 时值中日交恶之 际,他深恐翻译日本人的反战剧本“怕未必有人高兴 看”,但是当晚,他“想起日间的话,忽然对于自己的 根性有点怀疑,觉得恐怖,觉得羞耻。人不该这样 做,———我便 动 手 翻 译 了”。[15]( P. 210) 他 又 指 出: “但我虑到几位读者,或以为日本是好战的国度, 那国民才该熟读这书,中国又何须有此呢? 我的 私见,却很不然: 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 并没有诅咒 战 争; 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 并 未 同 情于不愿出 战 的 他 人; 虽 然 想 到 自 己,却 并 没 有 想到他人 的 自 己。”[16]( P. 212) 在 这 儿,鲁 迅 将 其 特有的否定悖反气质展露无遗: 通 过 翻 译 实 践, 他既否定了对现实政治的认同,亦 否 定 了“自 己 的根性”; 既否定 了“中 国 人 不 好 战”的 国 民 性 论 断,又拒绝得出另一个本质主义式的判断; 他 希 望通过“自我”、“他者”、“他者的自我”的不断辩 证,塑炼出一个历史性主体来,而创作和翻译对 他的独特魅力正在于此。对他来说,通过创作和 翻译策略性地使用国民性话语的要旨,并不在于 重新建构一个形而上学的主体,而是在创作和翻 译之中,使断裂、弥散、差异和不确定性成为主体的 生存方式: “历史是过去的陈迹,国民性可改造于将来,在改革者的眼里,已往和目前的东西是全等于无 物的。”[14]( P. 270) 因此,在线形时间的脉络里探讨国 民性话语的权力生产机制并不是要害所在; 作为一 个自我意识( self-conscious) 的翻译者与创造者和一 个国民性话语的策略式运用者与书写者,鲁迅将创 作与翻译看作一个历史的瞬间,通过断裂从中炸开 一个缝隙,使过去、现在和将来发生联系,在取消原 有问题主体的安定性的同时,不懈地寻求新主体的 可能形态。在我们看来,这恐怕也就是竹内好念兹 在兹的所谓“回心”吧:

我只能走 我 自 己 的 路。不 过,走 路 本身也即是自我改变,是以 坚 持 自 己 的 方式进行的自我改变 ( 不发生改变的就 不是自我) 。我即 是 我 亦 非 我。如 果 我 只是单 纯 的 我,那 么,我是我这件事亦 不能成立。为了我 之 为 我,我 必 须 成 为 我之外者,而这一改变的时 机 一 定 是 有 的吧。这大概是旧的 东西变化为新的 东西的时机,也可能是反基 督 教 徒 变 成 基督教徒的时机,表现在个 人 身 上 则 是 回心,表现在历史上则是革命。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9 月第 5 期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8.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