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本人没去过朝鲜前线,对战况了解有赖于下级的汇报。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期提出“零敲牛皮糖”的战术,就是他在接见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和志愿军4位军首长时,依据战场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
1950年12月,号称“美军隆美尔”的李奇微走马上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上任不久,他便发现志愿军受“肩上后勤”所制,每次攻势只能维护7天左右,于是制定出“磁性战术”,让志愿军啃不动又甩不掉他们。
面对战场形势的急剧变化,毛泽东在彻夜灯火通明的中南海菊香书屋里,认真地思考着破敌之策。1951年5月的一天下午,毛泽东笔走龙蛇,习惯性地在白纸上写着调查研究纲目。
原来,为进一步了解前线指挥员的作战实践经验,毛泽东决定让长期负责前线作战指挥的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邓华率第一批出国的4个军的军首长回国,详细汇报战况和个人的体会。
5月底,第四次战役刚刚结束,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率第三十八军政委刘西元、第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第四十军军长温玉成、第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到达北京,毛泽东让他们先好好休息、看病,同时又写好了准备谈话的题目,要他们在住处做好准备,然后分别谈。
毛泽东先让邓华汇报了一天,了解志愿军对美军作战的形势,以及改善后勤供应和轮换部队等问题。后来接见了4位军首长,同他们一起谈了半天,并在中南海的家中请他们吃了饭。随后,按部队番号顺序,分别和刘西元、吴信泉、温玉成3位军长分别进行了谈话,最后和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长谈。
毛泽东接见吴瑞林,是由总参谋长聂荣臻陪同的。吴瑞林不知是太激动还是紧张,直冒热汗。毛泽东亲手给吴瑞林摘下军帽挂到衣架上,让他脱掉上衣,并给他和聂荣臻各递上一把蒲扇。
“吃梨吃梨。”毛泽东挑一个大梨给吴瑞林。聂荣臻拿起一个梨给毛泽东,自己也拿一个,大家吃着梨谈笑起来。
毛泽东点燃烟抽一口,放到烟灰缸上,说:“你们都是四川人。‘天府之国’人多出人才。朱老总、伯承同志说,川军能吃苦。诸葛亮就看好四川,未出茅庐‘隆中对’,给刘玄德出主意:取西蜀做根据地,有个‘家’,很有战略眼光啊!”
“四川人的白布包头帕儿,就是给诸葛亮戴孝兴起的。”聂荣臻说。
毛泽东摇着大蒲扇,见吴瑞林放松了些,说:“言归正传,我要问你些问题。”
毛泽东问吴瑞林的问题,就是那份调查研究纲目,大体有以下10项:一、四十二军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怎样认识的?二、四十二军出国前在军事、政治方面,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三、四十二军3个师、配属的炮八师和运输车辆,一夜之间跨过鸭绿江,是怎么做的?四、四十二军怎样教育部队尊重朝鲜的党政军领导,搞好两国军队团结,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五、四十二军怎样以劣势装备打败现代化装备的美军?六、四十二军怎样组成中朝联合游击队,到敌后找到人民军?七、四十二军怎样突破“铜墙铁壁”的三八线?八、四十二军一二四师尖刀连小分队,两条腿撵过敌人汽车轮子,有什么经验?九、四十二军艰难到什么程度?十、你对今后作战有什么打算?
针对毛泽东的提问,吴瑞林据实回答,聂荣臻也不时插话,越问越深越细致。吴瑞林废寝忘食准备的汇报提纲和一些统计数字,全都没有用上。
长谈中,毛泽东几次表扬了四十二军:
“你们也是调查研究嘛。‘三个臭皮匠,等于诸葛亮。’我历来主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嘛。”
“四十二军素质好嘛……打一仗,进一步……”
“土办法对付洋东西,这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嘛。我们的老经验嘛,要及时向下传达。”
“凡是从敌人手里缴到新装备后,送回国内,研究研究;缴到新武器也要送到国内仿造,给我们研究,这是走捷径。彭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这样办好。”
“你们打了四次战役,还有那么多人,那么多炮,还有完整的三七二团,紧紧抓在手里,打仗要有预备队,以防万一。战场情况千变万化,万一出现漏洞,有个团抓在手里,可以随机应变,用来补漏。你考虑得很周到!高级指挥员要有各种应变能力,这是非常必要的。”
谈话中,毛泽东专心到忘了抽烟,一支刚点着的香烟在烟灰缸上燃光了。当吴瑞林汇报到四十二军占领军事要冲——关系东西两线及我国辑安、临江两条战略运输线安全的熙川时,毛泽东说:“我看了彭总的电报。好啊!高级指挥员在现场了解情况,若遇威胁全局的问题,就应当机立断。兵法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是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又是个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我从来就是采纳下面的意见的。你们这次一面执行,一面报告,不是等批了再执行,这样做是对的,不然就会耽误大事呀!”
吴瑞林对毛泽东一再提问“四十二军艰难到什么程度”,只说了一句“在牛背(山脊梁)上打仗”。因为,此前周恩来已详细问了四十二军的艰难,并已作出解决的决策,周恩来还特地嘱咐过吴瑞林:
“对于你们的困难,你不必向主席提了。主席在考虑全局战略问题。你可以向主席说,我已找你谈了。主席一定要追问,你可以说,‘和总理谈过了,他已经办理了’。”
家常便饭后,几人又在灯下继续长谈。当时,毛泽东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志愿军为什么一次难以歼灭美军一个团。于是,他问吴瑞林:
“你们集中一个营消灭美军一个连,可不可以?”
“可以,我们干过。”
“集中一个团消灭美军一个营可不可以?”
“可以,也干过。”
毛泽东摇摇大蒲扇,说:
“‘零敲牛皮糖’,采取消耗敌人的战略!不打大的,消耗敌人,杀伤敌人,疲劳敌人,叫他不能休息!紧紧把他拖住,积极地打,必须打,不打拖不住,消灭一个算一个!”
“四次战役,美军在你们四十二军防线面前一天只能前进不到1公里,我们伤1人,美军要付出27人的代价。你们干得不错!把美军‘敲’得不轻,‘敲’得他哇哇叫啊!”
“‘零敲牛皮糖’!我一直在考虑,要向前线指挥打仗的人调查研究一下,从你们4个军在前线的一些打法和这次个别谈话,已得到解决!这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战争!”
“零敲牛皮糖”是中国老百姓的口头语,是指将凝固绵密、粘连、咬不动的糖,一小块一小块地敲碎食之,偌大一块牛皮糖,也会被零零星星地敲光。这极为普通而鲜明的语言,生动表达了毛泽东伟大的制胜韬略!
第二天,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志愿军回国汇报的全体人员。他站在地图前,即兴发表一席演讲:“杜鲁门、丘吉尔之流,与中国蒋介石一样,从来不把中国人民看在眼里,那蒋委员长只好跑到台湾去喽,美军及其帮凶军队从鸭绿江滚回洛东江去了。但他们不服气,又增兵回击,还想回到鸭绿江边来。那个麦克阿瑟是一门大炮,他吹牛皮说,要圣诞节到鸭绿江边饮马。美国那个第八军军长沃克坐汽车被摔死了,换来了一个什么李奇微,看起来他是个少壮派,还要来和我们较量较量。”
听了这番风趣的话,大家都笑了。毛泽东接着说:“我们新入朝的部队没有经验,吃了一点小亏。彭老总要你们回去,制止这个新来的少壮派……”最后,毛泽东谈了国内形势和面临的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大体时间。然后,他指着吴瑞林说:“根据你们四十二军在四次战役中的经验,打下去,对我们是很有利的。你们要好好总结经验。邓华同志,志司派人帮助他们总结一下,这对今后作战有好处。我们的作战方针是‘零敲牛皮糖’。”
5月26日,毛泽东电示彭德怀:“历次战役证明我军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
5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即将赴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副司令的陈赓和参谋长解方。他充满自信地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军事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战争中,我们不能抱着老的作战经验不放。我们在国内战场上连续打了20多年的仗,取得的作战经验毕竟来自现代化程度不高的国内战场,我们用老办法打歼灭战就不适应新情况了。美军不像蒋介石那样笨拙地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很注意保持战线的连续和完整,必要时不惜放弃汉城,也要发挥其有效的机动性。李奇微接受了教训,动了脑子,发明了什么‘磁性战术’来对付我们。美军的‘磁性战术’,就是企图让我军吃不掉他们又甩不掉他们,以达到疲惫和消耗我军力量的目的。我们也要来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湖南家乡用稻米精制的一种粘力很强的传统糖块,一般是几斤或十多斤一块,名叫牛皮糖,糖味很甜,群众很喜欢吃,但必须用铁锤一小块一小块地敲下来,才便于吃。”
就这样,李奇微实施“磁性战术”,志愿军则坚决贯彻“零敲牛皮糖”的原则。在巩固战线的同时,集中兵力打小歼灭战,一块一块地“敲”敌人。四十二军自1951年6月8日至1952年末,约10个多月未接敌,也“敲”掉美军、南朝鲜军5027人。全军狙击英雄张桃芳,参加“冷枪冷炮杀敌运动”,33天用442发子弹,“敲”掉美军214人。上甘岭之战,志愿军“敲”掉美、李军2.5万人。朝鲜停战前夜,志愿军“敲”掉南朝鲜军4个师大部和美军1个重炮团。“敲”得他们惊慌失措,内外重伤。
“零敲牛皮糖!”中朝军民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支持下,“敲”得“联合国军”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老老实实地签了字。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