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6月4日《日本是中国崛起绕不开的坎》一文中提到,日本不服中国,是因为“日本人认为,历史上中国从未打败过日本”。日本人惯于玩“选择性遗忘”的把戏,自欺欺人,但史实是抹杀不掉的。中国8年抗日战争胜利暂且不论,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军队在“援朝抗倭”战争中就曾大败日军,侵略战争的始作俑者丰臣秀吉因此丢了霸业,气病而死。
这段尘封400多年的历史值得玩味,也发人深思。
丰臣秀吉出身贫寒,地位卑微,连姓都沒有,这个留在史上的名字还是后来天皇赐的。年轻时,他种地作买卖都不行,却是个会打仗的料。也算他生逢其时,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66国的大名,各自拥兵,征杀不己。丰臣秀吉投奔势力强大的尾张国大名织田信长,从士卒干起,一步步因功升迁,成了信长的左膀右臂。当织田信长将60多个大名灭掉一半时,自己却被部下杀死,幸运一下子落到丰臣秀吉的头上。他当仁不让地接过织田信长的家底和旗号,一鼓作气,歼灭对手,平定全国。
统一日本后,丰臣秀吉的野心更加膨胀,他不断念叨早年说给爱妾的一句话:“在我有生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他还对儿子说,“5年之内必定攻下明国,到时候你就是明国的关白(最高官员)”。他心目中的版图,除了中国、朝鲜,还包括印度和东南亚。他在写给家人的信中直言不讳,自己很快就要到大明宁波府居住,因为那里距印度较近,便于指挥征服印度之战。
像后来的一切侵略者一样,侵略中国拿朝鲜做跳板。1592年,丰臣秀吉向朝鲜王朝提出“假道入明”,遭拒后亲率16万大军进攻朝鲜,很快就攻占朝鲜京城(如今的首尔)和平壤。当时的朝鲜是明朝的属国,朝鲜国王向明王朝紧急求援。明遂发兵4万,抗击日军。日本兵虽然凶悍,但指挥官毕竟是“井底之蛙”,战术差,缺机变,加之武器相对落后,被明和朝鲜联军打得一败涂地,只好议和。
双方提出的议和条件差距甚大,怒羞成怒的丰臣秀吉于1597年出动12万军队再次攻朝。明朝出兵迎击,日军重蹈失败覄辙,灰溜溜地撤回日本。
据日方公布的数字和中国史书记载,日本在攻朝侵华战争中伤亡惨重,损兵折将不下四五万。中国学者的权威论断是:这场历时7年的抗倭援朝战争,以中国军队的彻底胜利和日本军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打了败仗的丰臣秀吉,千夫所指,气急败坏,一病不起,第二年便呜呼哀哉。其家族也随之衰落,德川家康家族取而代之。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日本的国民性中有两点很突出:一是富于侵略性,又对这种丑恶行为百般掩饰、否认、美化,为此不惜采取无赖手段。在日本历史书中,作为“日本征服亚洲运动的开创者”,丰臣秀吉被描绘成英雄。至于将二战时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说成“进入”,将掳掠谎称“解放”,把日本战败美其名曰“终战”,更是其一贯伎俩。
二是欺软怕硬,不打趴不服。对很多日本人来说,这已是基因遗传,千百年不变,于今尤烈。丰臣秀吉侵略中国失败,让日本朝野顿悟,明帝国虽衰像已现,但还是厉害,日本不是对手。从此,日本夾起尾巴近300年,不敢对中国耍横,直到明治维新日本自感国力日盛,才于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今天,日本人虽然对美国丢原子弹炸日本仍心怀忿懑,但怕美、哈美之表现,不减当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