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大于:怀念毛老师--用先进农民教育农民

大于 · 2015-01-17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怀念毛老师的第658条理由——“用先进农民教育农民”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的素质是决定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要问题。中国农民长期深受地主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文化专制,陷于贫穷和愚昧,承受着旧中国最深重的苦难,是全国各阶层中最广泛而又最弱的群体。毛主席对农民有着深切的了解和亲密的关系,他曾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最深,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最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但由于小生产者的地位,亦存在着狭隘保守和散漫等弱点。建国前夕,主席在他全面阐述新政权形态的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严肃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中国农民的特点是朴实善良,能吃苦耐劳;但又目光短浅,自私迷信,缺乏合作精神。毛主席的农民教育思想,首先是肯定农民的革命性,同时又看到农民的弱点和不足。在教育方式上,则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和愿望,采取了“帮”和“带”的方法。如帮助农民提高文化,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干部起带头作用,先进典型带后进等。其中,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就是让农民自己教育自己,用先进农民来教育农民。

  毛泽东时代,先进农民的典型也是层出不穷,有些事例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在大于的印象中非常深刻的有陈永贵的三件事。

  一件是新中国成立前解放区人民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纷纷办变工队、互助组,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时候。在大寨,最早组织互助组的人就是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贾进才,他的互助组叫“好汉组”,组里的土地好,牲畜好,可谓兵强马壮。有一天,陈永贵发现16岁的梁便良,一边在地里干活一边哭。就问他是怎么回事?梁便良说他很想参加好汉组。但是,因为年龄小,个头不大,挑不起担子,半天也干不下多少活,所以,没有人要他。这使陈永贵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村里的老弱病残,都存在无人帮助、难以致富的问题。显然,这些人缺一个带头者。于是,陈永贵对梁便良说:“你跟我干,听话就行。”经过与贾进才的沟通后,陈永贵毅然宣布退出好汉组,重新成立了一个互助组,叫老少组。他们专门吸纳村里的老弱病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而包括梁便良以及贾承玉、贾承联、赵小和等这些孩子,也就从此一直追随陈永贵,成为了他的得力干将。老少组成员村民贾承玉说:“大寨那时是六十来户,不上三百口人,那时是好汉组与老少组并存。我那时是老少组,为什么说他是老少组呢?老的老小的小,他是互助的。老少组的组长(陈永贵)说:‘老的有经验,小的是能长大,只要听党话,这路子走不岔。’”在这个老少组里,最初只有九户人家,其中有四位是年过半百的老汉,6位是8至14岁的娃娃,真正的强劳力只有陈永贵一个。但是这些人真的如同一个家庭一样,出力大小与获得多少并不很计较,各个奋力争先、闹得红红火火!当年秋,老少组平均亩产高达150斤,比好汉组多了30斤……

  第二件是1963年8月,陈永贵正在县里开会的时候,一场不停地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雨不期而至。这场灾难几乎毁掉了大寨人辛苦近十年的成果,人们的情绪降到了零度。陈永贵参加完县人代会后赶回大寨,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震动了所有人,即使是当年省委书记陶鲁笳,提到这件事情也是非常激动:“陈永贵不能开会了,他听到这消息马上就回到村里了!回到村里边,村里的人抱住陈永贵就痛哭流涕:‘永贵呀,你看这么大的灾,我们可怎么活呀?’陈永贵问:‘大水冲走人没有?’大家说‘没有,没冲走一个人。’‘冲走牲口没有?’大家说‘没有,一头牲口也没冲走。’‘没有冲走人没有冲走牲口,你们哭什么?毛主席讲过;‘人是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结果,陈永贵带着大寨人真是创造出了人间奇迹。当时,上级决定从国库中调出一批救济粮和救济物资,从地方财政上再拨一部分救济款,扶持大寨大队。但陈永贵和大寨党支部却作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决定——不要国家救济粮,不要国家救济款,不要国家救济物资;当年社员口粮不少,社员收入不少,上交国家的统购粮不少。1963年下半年,大寨大队的社员在陈永贵的带领下,抢修梯田,重建房屋,抢种庄稼,经过几个月的苦干,大寨在大灾之年夺得了大丰收。据统计,大寨在1963年的粮食产量非但没少,反而比上年增产,不仅社员的口粮充足,还能为国家上交余粮。

  再就是陈永贵当了副总理后,平时不能随便外出。据说有一次他想去王府井的东安市场,秘书请示保卫部门,说没法保卫,不能去。他还曾提出干脆去北京郊区的中阿公社劳动,因没法保卫,也不能去。他接近不了群众,听不到社会的各种声音,了解不到真情实事,又看不了许多材料,这样下去,时间长了,他觉得非变成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子不可。于是他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提出搬出钓鱼台,实行三三制:三分之一时间在北京,三分之一时间在大寨,三分之一时间跑全国。主席马上批准了陈永贵的要求,并赞扬了他。陈永贵就搬到了东城区交道口四条一个老四合院里。他回大寨,不让北京的警卫战士同行,他说:“我是个农民,回家劳动,你们还能给全国农民都派上警卫战士吗?”当了副总理的陈永贵,不改自己农民的本色。

  陈永贵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了中国农民优秀品质的老农民。据当年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回忆说:“陈永贵这个人可不是一般的农民,我跟毛主席报告就是这样讲的:我说我做一辈子的农村工作,我所碰到的农民没有一个能抵得上陈永贵——陈永贵是最杰出的农民!他这个人记忆力特别强。因为他经常传达毛主席的讲话,所有毛主席讲话他都能记得非常清楚,而且还能用得非常好。所以我说他不是一般的农民能够达到的,思想境界很高。我讲给毛主席,我坦诚地说:他是一个杰出的农民!毛主席听得非常有兴趣,一直听我讲。讲到最后,问‘你带了陈永贵的文件没有?’我说‘有’,把准备好的文件给他。”毛主席的农民教育思想当然喜欢这样的典型,他要用这样的典型来教育和带动广大农民,让农民自己教育自己,造就出一代社会主义新农民,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人民群众也喜欢和需要陈永贵这样的典型。据说那个年代人们把能看上一眼陈永贵,近距离目睹他的风采做为一种光荣。一次陈永贵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回家的途中,在列车上不知是谁走露了消息,同车人几乎都知道他坐在列车的一节车厢里,各个车厢为此骚动起来,都想看看这位从山沟里走出来的杰出农民,都怕错过这个良好的机会。列车长实在难于维持秩序,就领着陈永贵在列车上走了一个来回,满足了大家的愿望。可见那个时代先进典型对人民群众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用什么样的思想和典型来教育和引导农民,不仅表现出一个领导人的胸怀,也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民族的兴衰。面对如今已成为老大难的三农问题,一盘散沙问题,“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依然存在,毛主席的农民教育思想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17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3.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4.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5.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6.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7.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8.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9. 子午|是谁在鼓吹用连花清瘟防治流感?
  10. 中美共治?中美国?G2?要认清中美正在加速脱钩与对抗的现实,勇敢地直面碰撞!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