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队企业”小考
社队企业,中国农村人民公社及其所属生产大队经营的各种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统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自1983年起改称乡镇企业。
与许多人“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只在城市发展工业而农村一直贫穷落后”的认识不同,中国农村曾经在集体经济的框架下建设了大量的社队企业,而这些社队企业则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本文拟对集体经济时期社队企业的发展进行简单的梳理总结,以供参考。
01
社队企业因为主要由公社或大队一级建设管理而得名,其起源于农业合作化时的一些互助合作社,大量兴起于“大跃进”时期。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地方兴建这类小型工矿企业的首要目的是提供农业现代化所急需的工业品而非所谓“发展重工业”,更非“赶英超美”去一味追求钢产量。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1],59年下论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2]。这些发展思路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的。新中国在建立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和人口大国,尽管依靠土地革命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地主剥削而解放了农民,但是如果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与耕作技术以及足够的劳动组织能力,仅仅依靠获得有限土地的小农自身的积极性,是不能真正改变农民和农村的命运的。另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相对大量增加(城市人口增长30%而农村仅增长9%)[3],粮食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发展农业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势在必行。出于这样的考虑,地方开始大批建设小规模钢铁、化肥、机械(小型农机)、水泥(水利、基础建设)和能源等企业,因而又得名“五小”企业,其生产的工业品直接就近用于农业建设或者其它地区建设。以水泥为例,根据1975年国外考察队调查,小型工厂生产的水泥有70%直接用于水利[4]。这些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便于就近收集且技术简单,投资成本低,方便在农村大量推广。
02
社队企业因为主要由公社或大队一级建设管理而得名,其起源于农业合作化时的一些互助合作社,大量兴起于“大跃进”时期。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地方兴建这类小型工矿企业的首要目的是提供农业现代化所急需的工业品而非所谓“发展重工业”,更非“赶英超美”去一味追求钢产量。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1],59年下论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2]。这些发展思路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的。新中国在建立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和人口大国,尽管依靠土地革命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地主剥削而解放了农民,但是如果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与耕作技术以及足够的劳动组织能力,仅仅依靠获得有限土地的小农自身的积极性,是不能真正改变农民和农村的命运的。另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相对大量增加(城市人口增长30%而农村仅增长9%)[3],粮食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发展农业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势在必行。出于这样的考虑,地方开始大批建设小规模钢铁、化肥、机械(小型农机)、水泥(水利、基础建设)和能源等企业,因而又得名“五小”企业,其生产的工业品直接就近用于农业建设或者其它地区建设。以水泥为例,根据1975年国外考察队调查,小型工厂生产的水泥有70%直接用于水利[4]。这些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便于就近收集且技术简单,投资成本低,方便在农村大量推广。
03
在工业中,集中化、规模化会带来包括先进技术在内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可以很自然的提出这样一些疑问:小规模企业的生产效率是否低下?是否缺乏技术研究所需的足够规模?在研究这些问题前,先来说明当时中国的生产层次结构。对于从规模最小的社队企业到规模最大的城市国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可以用“自力更生”来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即低层次的企业要尽量不依赖高层次的企业输入的工业品来进行生产。较高层次的企业会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地方的社队企业拥有更大的决策自主权,在决定企业的主要事务时无需向上级层层汇报。在生产计划的制定上,大型国营企业会供应更大范围的地区,而社队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区的需求,并且存在着保护政策,如相对农产品较高的工业品价格,来保证他们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可以使高层次的企业和更专门的人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先进技术的研究中,同时鼓励社队企业在生产上进行创新。而对于采用更先进技术的企业,由于简单的零件生产、维修,原料处理包括产品的测试等都在小企业中进行了分工,从而也降低了成本。可以看出,这与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是类似的。这些小型工业相比发达水准仍然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但是它们也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大量的劳动力(通常占1/4以上)[11]不直接从事生产,而是进行设备维护、升级、建设,这会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看起来降低。但是并不能简单将其说成盲目扩张,因为就此时的中国农业平均发展水平而言,所需的工业品仍然是远远不足以进行农业现代化的。最后是生产技术问题,毫无疑问,社队企业的建设之初,就是来自其他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的。各个集体之间的技术交流是很充分的,一个企业中的技术进步可以很快在其它企业进行“复制”而没有壁垒。另外从更高层次上也会对这些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以北京农机研究所为例,所有研究人员每年会花费至少三个月时间在各地农村进行劳动或研究以改良各类机械[12]。如果地方需要,国家会尽量解决这些企业遇到的技术问题。
04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发展社队企业的重要影响:
(1)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社队集体有能力集中力量,建立超出小农范畴的小型工业企业,以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其它先进农业技术。在社队企业发展的几十年间,大量的工业技术投入到农业中,而前文已经提到这些小企业占据了相关生产的重要份额,因此可以说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离不开这些“小作坊”的。全国获灌溉的耕地面积从30年代的4亿亩上升到77年的7.5亿亩以上,占总面积超过50%;机械化水平(用农机、水利设施的功率表示)从57年的平均每公顷0.01马力上升到78年的0.87马力;化肥产量增长尤其突出,在1957- 71年间,全国估计每公顷土地化肥的施用量从3.4千克上升到38.8千克,并且产量还在一直加速增长,到78年化肥的产量已达到了4800万吨,相比76年翻一番,等等。这些改变对于农产量是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化肥,它的大规模施用和良种等一起造就了全球范围内农业的“绿色革命”。中国的农业产值年增长率3.4%(人口增长率2.2%);主要粮食(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等)产量基本翻倍。水稻的平均亩产超过250千克,小麦超过120千克。这些数据都优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包括南亚农业自然条件更好的印度等。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江苏无锡等地一些公社机械化程度达到90%,水稻亩产达到450-650千克[13](同样位于东亚的发达国家日本在75年的平均亩产为400千克[14])。到改革开放时,尽管中国的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同时,这一时期打下的扎实工业基础也为之后农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缩小了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这种不平衡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都是难题。资本主义下,资本更青睐工业、金融业等而非回报周期长、利润率低的传统农业。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苏联模式下,采用先工业化再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方式,在工业化阶段过度剥夺农业,集中在城市发展重工业,采用过分降低农产品相对工业品价格(即工农业“剪刀差”)的手段。同时,城市供应给农村的工业品也严重不足。这样就使得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分化日益增大。这种不平衡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动摇社会主义的根本——工农联盟的团结和支持。在新经济时期后期这种矛盾开始尖锐的爆发出来,后来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国在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之后,就十分注意在发展工业之后及时反哺农业,除了着力缩小剪刀差,另一方面就是建设反哺农业的社队工业企业,与苏联模式相比可以称为“去中心化”的发展道路。在农村发展工业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在一些地方如河南林县,社队企业的产出已经超过了工农业总产出的一半,从而有更充足的资源推进建设。除前文提到的数据外,人口也可以反映问题。如果集中发展城市,城市就会不断扩张,在地区的核心更会形成人口和资源非常集中的大都市,而外围发展落后地区则会出现人口的流失。根据中国50-70年代的城市人口数据,大城市的人口增长一直是相当有限的(当然为了限制城市人口增长存在各类措施),而许多中小城镇的人口则随着地方企业带来的工业化得到了很大的增长。例如在上海等原有的工业中心附近发展出了很多地方工业发达的公社、大队[15]。
(3)全面改变了农村的面貌。落后的小农经济受季节等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农民在冬季有很长的农闲时间,事实上处于失业中,从而农民的收入也很难提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的年平均劳动日只有119天,到70年代中期,这一数字上升到250天[16]。这一方面得益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地方企业的出现在农闲时期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从1957年到1975年,农村地区非农业劳动力人口从4230万人增加到超过1亿人,其中工作在“五小”企业中的劳动力约有4500万人[17]。另外相比于农业,工业的附加值更高,在工厂工作也可以获得更多更稳定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社队企业的工人工资一般在30-50元左右(城市工人为50-70元)。这些小型工厂为了吸收农村的劳动力,会进行文化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这也是上一点中缩小城乡差距的体现。另外,由于这些小型企业对于体力等要求相比农业低很多,大量的女性也可以在其中工作,很多企业中女性职工的比例都达到了20%-30%[18],在棉纺等行业则更高。这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农村中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女性也有更多的机会在工厂和男工一样学习技能拿到工资,提高了自身的地位。另外农民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农村中发生这样大的变革是小农经济下难以想象的。农民不再排斥机器等新事物,而是提出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土到洋”的口号,展现了希望掌握先进生产力的决心。
05
当然我们仍然要指出,社队企业是在中国落后的农业和工业化基础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社队企业过分分散的工厂会降低效率,增加污染。另外这样的层次分工体系仍然会存在不平等。根据原先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农村社队企业的发展程度也很不同。随着整体发展水平的上升,这些小型工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积累和先进的技术,同时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水平也在提高,此时它们的规模可能就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阻碍。结合历史,社队企业的发展也多少受到政治风浪的影响,缺乏合理的发展路线和正确领导,许多社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放弃了农业基础,反而影响了农业;各种浪费、贪污行为也时有发生,而这背离了集体共同富裕的目标。
考察中国农业的合作化历史,从小的合作社,逐渐向大队、公社发展,依靠的是合作化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随着各级的集体能够支配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合作化的层次也会不断提高,也就能够进行更大规模的农业农村建设工作。而社队企业的蓬勃发展可以大大促进这一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社队企业继续快速发展,自1984后,许多社队企业也转型成为成功的地方、乡镇企业,为中国在新时代的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社队企业的例子为城乡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第371-374页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第四卷),第33页
[3] Thomas G. Rawski,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4] Dwight Perkins, et al. Rural small-scale indust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pp: 179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1962年5月
[6] 朱万悦:《江苏省社队企业发展始末(1958—1984)》,载《中国档案》第2019年第8期,第86页
[7] Agriculture in China's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pp: 130
[8]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China, pp: 63
[9] Rural small-scale indust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p: 233-234
[10]《江苏省社队企业发展始末(1958—1984)》,第88页
[11] Rural small-scale indust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p: 110-116
[12] Rural small-scale indust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p: 136-142
[13] Rural small-scale indust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p: 92-122
[14]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https://www.fao.org/faostat/zh/
[15]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China, pp: 26-28
[16]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China, p: 7-8
[17]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China, pp: 171
[18] Rural small-scale indust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p: 40
(本文转自公众号“清华大学求是学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