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的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长达千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天险,打响了著名的渡江战役。
这时,在安徽省望江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回子沟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将一面绣有“伊斯兰的英雄”字样的锦旗,授予了“回民渡江突击队”。当时,第五兵团主力正在江南千里追敌,为什么要返回江北向回族同胞授予这面锦旗呢?这面锦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位于长江边的望江回子沟的居民大多数是回民,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的先人主要是在清朝道光初年由安庆、九江一带为躲避灾荒、战乱迁移至此定居的回民。
渡江战役前夕,按照《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将在枞阳至望江段渡过长江。可是,摆在二野面前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没有船只,没有水手,没有各种必需的修造船的工具和器材。当地的渔船不是被敌人沉入江底,就是在敌人撤退时被拖走,没有船就不能“渡”,更不要说“战”了。此外,当时的解放军战士大多是北方人,许多人不会游泳,江面作战不适应的问题同样暴露出来。
“家住回子沟,十年九不收。”受尽磨难的回子沟百姓长期靠一条破船在长江里打鱼为生,还要受渔霸的剥削压榨。1949年初,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专门派回族干部前往回子沟附近江边进行侦察。在侦察过程中,侦察员们与乡亲们建立了稳定的、互信的关系。在他们的宣传下,回子沟的村民们纷纷加入解放军的行列。青年船工马普清第一个报名,与回子沟民众以及附近的船工一起,组建了一支127人的“回民渡江突击队”。
上图:1949年4月,回民渡江突击队的部分队员合影,左一为董玉发。下图:2021年4月,合影中唯一在世的董玉发在旧地再次留影。新华社记者张紫赟摄
听说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缺少船只,“回民渡江突击队”队员们在白天训练之余,四处筹集木材作为船用材料,有的还把家中的寿材拿了出来。夜晚则与解放军一起,邀请回族老船工、木匠师傅讨论如何使船行驶速度快而又不用帆(使敌人不容易发现,用帆目标太大),终于研制出了一种用风轮鼓水的船只,而且在船上还安装了脚踏手攀车轮,拨动水轮,推动船身前进,这样不但不容易暴露目标,而且船速快了很多。军民齐心协力在极短的时间内,赶制了20多只这种新式的渡江船只。
为了将造好的船只顺利运到江边,“回民渡江突击队”主动请缨,协助解放军奋战两天两夜挖通了引水河道;又同战士们一起在堤坝边挖了长200多米的防空洞,用木桩撑住以防塌方;为了尽快打造新船只并修复损坏的船只,回子沟的村民还同解放军战士一道在江岸边挖了30多个船坞。
为了让战士们尽快成为能够驾船的渡江水手,“回民渡江突击队”帮助部队加紧训练有一定游泳技能的战士,同时将船只开到怀宁县苍蒲闸一带的夹江和官洲,与渡江部队一起参加战前训练。他们从服从指导员指挥开始学习,到逐步掌握了实战中怎样驾船、怎样躲避子弹、有效避让、船与船之间形成什么样的队形,行船的阵势等要领。
同时,回子沟的村民还组织了一支运粮队,在突击队队员董学洲、董学水的领导下,来回百十里地,从赛口、洪镇等地运送军粮。他们的肩被压肿了,脚被磨破了,但从不叫苦叫累。而那些在家的老人们则将砍回来烧饭用的茅草都贡献出来,作为军马的饲料,还把家中为数不多的黄豆拿出来为解放军做下饭菜。
4月21日夜,在指挥部的命令下,“回民渡江突击队”船工被分配到各条战船上,船工手拿划桨,紧握撑篙,掌牢舵把。随着一声令下,回族同胞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勇往直前。
解放军开始渡江后,敌人凭借着有利地形,集中火力向我突击船猛烈射击。船工马吉荣不幸胸口中弹,他捂着伤口,说了一句:“同志们莫管我!快,快,快!快顶上去!”说完便松开手中的舵把倒了下去;船工丁宪友大爷腹部中弹,子弹横穿过肚皮,肠子都露出来了,鲜血染红了船板。战士们要扶他进舱抢救,但他咬紧牙关说:“别管我,我能坚持!”用左手托着肠子,右手仍然紧握舵把。
1小时内,解放军一三六团、一三九团全部登上对岸,两个突击团并肩形成合力,重拳出击砸向敌防御阵地要害,相继攻占了大王庙北山、阜康圩南端、吉阳北山、军陈等敌阵地。3小时内渡过4个团,第二天拂晓前,渡过我军12个团4万余人。战役结束后,回民渡江突击队又驾着小船,在长江中寻找我军牺牲战士的遗体、遗物,共打捞上来13具烈士的遗体。
董玉发在接受采访时讲述当年的故事
胜利渡过长江后,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特意在回子沟主持召开了“渡江船工庆功大会”,将一面绣有“伊斯兰的英雄”6个金字的鲜艳红旗授予在渡江战役中立下不朽功勋的回民船工。这面锦旗可以说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追求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的见证。 (感谢望江县回民村王茂灯老先生提供的相关村志等资料)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