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客栈
位于古城保定唐家胡同北段
与西大街相邻
据记载,因卢汉铁路通车
清末的时候,这里
“商贾肩踵相摩,车辙码头,络绎不绝”
是保定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而这间普通的客栈
却因为一件历史事件变得不再普通
它就是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第一客栈
1918年10月6日,25岁的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一同来到保定,看望在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学习的湖南籍学生,当时就住在“第一客栈”,这一住就是四天。在四天的时间里,毛泽东与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的李维汉、李富春、张昆弟等湖南籍同学促膝畅谈,同游了古莲花池和保定古城墙,并送别蔡和森等同学赴布里留法工艺实习学校学习。
这段经历,全部都记录在一本名叫《上谷日志》的日记中,这是湖南青年贺果在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求学时所记,又称“贺果日记”。1983年,贺果本人把这本日记捐赠给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为近现代一级文物。
第一客栈,在毛主席伟大的一生中,只是曾经的一个落脚点。但是,作为主席来到保定下榻过的地方,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见证了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节点,同时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湖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珍贵历史侧影,从另外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青年毛泽东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第一次走出湖南、北上北京、南下上海参加建党活动的历史事实。
第一部分
毛主席性格豪爽,幽默豁达,交友遍天下,尤其是对待老朋友,让人非常感动,很多人都说:“与润之交,如饮醇酿。”
数学家汤璪真是毛主席的老乡,也是同学,两人在上学时就意气相投,而且都喜欢游泳,经常结伴畅游大江大河。
后来,毛主席选择了革命这条路,而汤璪真则献身于学术,成为著名的数学家,两人20多年都没有再见面。
1949年3月,毛主席刚进北平,汤璪真就把电话打过来了。毛主席在电话里激动地说:“孟林(汤璪真的号),你还好么!咱们在北平还有哪些老相识,要见一见!”
汤璪真叫上了黎锦熙、黄国璋等人,都是毛主席的湖南老相识,大家想请毛主席吃顿饭,毛主席说:“你们不要麻烦了,今天我做东。”
毛主席请了两桌,大家边吃边聊,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尤其是大家看到毛主席衬衣上的补丁,跟他当年上学时一模一样,纷纷感慨地说:“毛主席不忘本,从补丁上就能看出来,共产党得天下,顺天理通人情!”
可惜的是,因为积劳成疾,汤璪真在1951年10月9日就去世了,留个5个孩子,最小的还只有几个月大,他夫人张敬之没有工作,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写信向毛主席求助。
毛主席得知后,立刻让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初步解决了汤家的生存问题。后来,毛主席还经常派人去汤家慰问,送钱送粮食,每年都不间断。
1960年到1965年,汤家的几个孩子陆续考上了大学,经济更加困难,毛主席就每年给汤家送600元,直到孩子们参加工作。
1925年8月,因为开展农民运动,毛主席遭到反动派的通缉。
一天,反动民团盯上了毛主席,紧追不舍,毛主席情急之下,翻进了一家人的院子里。
这家的主人叫张有成,和毛主席是朋友,当时,张有成正在院子里给几个伙计理发,见毛主席被反动民团追捕,就灵机一动,把毛主席按在凳子上,开始给他理发。
张有成说,你的头发太显眼,干脆给你剃成光头算了,保准没人能认出你来。
果然,等反动民团闯进来后,看了一圈,没发现异常,就问张有成,看没看到一个穿长衫、留长发的人?
张有成随手一指后山,说往那里跑了,反动民团叫嚣着追了过去。
毛主席安全后,还摸着自己的光头,对张有成笑着说:“我留了这么多年的头发,还想留着做个西式头发呢,没想到都被你给剃光了!”
毛主席临走时,张有成还塞给他5块大洋,给他当路费。
转眼20多年过去了,毛主席已经成了新中国的主席,张有成非常高兴,就写信给毛主席,说想去北京看看他。
不过,张有成心里也很忐忑,毛主席日理万机,还会记得自己这个老朋友吗?没想到,毛主席很快就回信了,请他们兄弟去北京游玩。
见面时,毛主席一眼就认出了张有成,紧紧握着他的手说:“张一哥,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张有成等人足足在北京玩了一个月时间,临走时,毛主席还特地请他们吃饭,让孩子们喊他张伯伯,毛主席知道张有成喜欢喝酒,还给他买了一箱茅台,让他捎回去。
1952年,张有成家里生活困难,写信给毛主席诉苦,毛主席就每个月给他寄50元钱。
那个时候的50元钱,购买力可是相当高的,张有成有了这每月50元,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逢人就说毛主席的好。
这就是毛主席与老朋友的故事,并没有因为地位的差距、时间的久远而产生隔阂,而是历久弥新,如饮醇酿。
第二部分
很多人都说,毛主席对待旧友无微不至,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友谊。
很多人都知道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创作过《天涯歌女》《游击队之歌》等等经典作品,其实他还有一个哥哥叫贺果,曾经是毛主席的同学。
贺果是湖南邵阳人,与毛主席是湖南省立一师的同学,因为两人都喜欢锻炼,成为相交莫逆的好友。
1918年秋天,贺果想继续读书,可家里没钱,只好辍学。没几天,他就收到了毛主席的来信,建议他去法国勤工俭学,不用他花钱。
去法国之前,留学生们要在河北保定学习一年,这期间的生活费怎么办?毛主席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每人可拿3块大洋的伙食费。
那么,毛主席哪里来的钱呢?就是他与蔡和森去华法教育会申请来的。
等到了法国之后,贺果等人备受法国人的歧视,心情很郁闷。毛主席对他们非常关心,经常寄去很多书籍,让贺果的心情放松了下来。
书是要花钱买的,不用问,这些钱都是毛主席筹来的,至于毛主席自己的生活,他曾经说过:“那段时间,我活得就像一个叫花子。”
后来因时局混乱,毛主席与贺果失去了联系,直到建国后,毛主席见到了贺果,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你是贺果!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我还以为你不在了呢!”
一见面就说“我还以为你不在了”,听起来不大好听,但只有最好的朋友之间才会这么说,毛主席与贺果之间就毫无芥蒂,这也让贺果非常感动,没有想到毛主席还能记得自己。
时间回到1913年春,贺果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师范,恰与毛泽东同在新生第一班,两人意气相投,相见如故。第四师范后来合并到湖南第一师范,两人恰好又一同被编入第八班,同窗共读,朝夕相处,长达五年半之久。贺果是毛泽东同班时间最久的同学之一。
体育运动常勉励
五年同窗显真情
“你有锻炼的兴趣,这是可贵的。但不要只偏重一两项,搞畸形发展,还应该懂得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以便有充沛的精力去搞好学习,担负起改造社会的大任。”几十年后,毛泽东这一番铿锵有力的话还清晰地镌刻在贺果的脑海中。
贺果(1896-1990),字佩钦,号培真,出身于邵东县九龙岭镇绿汀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1年冬,贺果毕业于邵阳东湖小学,1912年1月就读于驻省邵阳中学,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报到当天,贺果与毛泽东被安排在同一间宿舍,而且做了“铺邻”。贺果看到宿舍铺邻是位高个少年,也正在忙活,相互介绍才得知少年叫毛泽东,和自己同班。因相似的家庭背景和自学的经历,两人十分投缘,相谈甚欢。
毛泽东和贺果在四师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体育运动。四师校内有一块操坪,每当课余时间,他们常相约去操场上或打球,或跳高、跳远。翌年,四师与一师合并,贺果仍与毛泽东同班。在一师,毛泽东对运动更有所得,他倡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各项运动他都爱好,冷水浴、日光浴、风浴、登山、露宿、体操和拳术等都是他锻炼的项目。他习惯于把体育活动与磨炼意志和耐受力结合在一起,并深刻领悟到体育的精髓要义,公开发表论文《体育之研究》。毛泽东写道,“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并提出体育、德育、智育三育并重。
贺果却有所偏好,最初只爱打篮球和跳高。受毛泽东的影响,贺果常和他去散步、郊游、爬山,逐渐成了一名全能型的体育运动选手。1917年,第三次远东运动会预备会在上海举行,湖南选派7名代表参加,其中一师就占了4名,即学生贺果、彭道良、刘培基和附小教员陈绍休。临启航赴上海时,毛泽东匆匆赶来,将新购的一部《石头记》交到贺果手里,并对他说:“你把它带到船上,好让大家消磨时间。”贺果双手接过《石头记》,毛泽东体贴入微的关心,使他内心十分感动。
不遗余力助留学
身隔重洋心相系
1918年秋,贺果从一师毕业后,经毛泽东介绍来到保定育德中学赴法预备班补习。贺果在保定学习的一年里,仍和毛泽东书信往来频繁。毛泽东还曾特意从北京到保定看望,并帮助贺果等人处理赴法的具体事宜。贺果等人家境贫寒,每月伙食费都难以筹出,也是毛泽东与蔡和森多次到华法教育会去申请,解决了贺果等人每月3元钱的伙食费。伙食费有时接济不上,贺果只好去买烧饼充饥。北方的冬天很寒冷,贺果缺衣少食,没有棉裤,就穿着三条秋裤过冬,是毛泽东的支持和鼓励,使贺果战胜了种种艰难困苦。
1919年冬,贺果等人在毛泽东的帮助下,远赴重洋来到法国。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日子里,毛泽东和贺果互相通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20年,贺果、罗学瓒等在法国发起组织工学世界社。毛泽东得知后,赞扬说:“我们总要有主义地进行,在法同学组织的工学世界社革命团体,那办法就很好!”
在贺果留法期间,毛泽东不仅编印了《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还曾利用《湘江评论》刊登贺果的通信稿件、来往书信。1920年12月24日,他在北京《晨报》、湖南《大公报》等报刊推荐发表贺果的《我作工的感想》一文,并写了一段400余字热情洋溢的“编者按”,说:“培真君在工厂半年多之后的这段文字,内容比那些笔墨运动家说的没有那样好听好看,可是一锤子一笔,一凿子一字的,我们觉得沉痛一点罢。”可见毛泽东对贺果勤工俭学的认可和赞誉。
同窗之情仍如昔
笃念旧交解危难
1921年底,贺果因参加占据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法国政府强送回国。归国后,他即赴贵州投身革命斗争,并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遵照党组织指示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后,先后在安源煤矿、共青团长沙市委、邵阳老家、长岳游击司令部筹备处、南昌北伐军政治部、中共海丰县委等地从事革命工作。
1930年,李立三左倾错误时期,贺果因不赞同冒险盲动主义而遭受迫害,当地党组织不给他组织关系介绍信,致使他被迫脱党。此后,贺果在瓮安小镇从事教育工作。他生性耿直,洁身自好,宁可终老偏僻山乡,也绝不向国民党反动派卖身求荣,生活十分艰难。1949年,瓮安解放时,他积极联络当地进步人士,为瓮安解放竭力献策。这段时期,因革命形势所迫,贺果与毛泽东的联系时断时续。
贵州解放后,贺果奉调担任贵阳市教育局长一职,在北京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时,毛泽东多次接见他。老同学多年之后相见,百感交集,毛泽东握着贺果的手说:“你是贺果,我以为你不在了!没有信来,我还不知道你还在呢!”当毛泽东得知贺果曾被开除党籍时,毛泽东安慰他说:“开除了倒好,不然,你一定完了!”
虽然毛泽东以无所谓的口吻安慰老友,其实他了解贺果为革命所作的贡献和当年受到的打击,他对贺果的政治命运十分关注。在他的过问下,1953年中共贵阳市委给贺果恢复了党籍。时隔23年,贺果重新投入党的怀抱。
毛泽东笃念旧交,情真意切。1952年,贺果将自己的工作情况写信向毛泽东作了汇报,信中还表明了对毛泽东出访安全问题的担忧。当时,正好有一位外国总统访问中国。报载,这位总统邀请毛泽东回访,贺果看到这个消息便十分担心毛泽东出访中的安全。1952年12月5日,毛泽东及时回了信,信云:“贺果兄:惠书敬悉。告我以中小学情形,极为有益。我暂时不会出国,请放心。情意勤恳,极为感念。问你好!”1956年4月29日,毛泽东又亲笔给贺果复信:“给我的信收到了,感谢你的好意。我情况还好,盼你保养身体。便时望将你的情况告我为盼!”
1973年1月,已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的贺果进京,将自己的危难处境,以及胞弟贺绿汀被“四人帮”迫害身陷囹圄的情况转告毛泽东。毛泽东十分关心,一天,他当面责问张春桥:“贺绿汀怎么样了?不要整了吧!”在毛泽东的过问下,贺绿汀终于从上海的监狱里放了出来。贺果闻讯,感激万分!
毛泽东与世长辞后,贺果耄耋之年曾两次进京瞻仰毛泽东遗容。
第三部分
近代以来,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毛泽东同志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在青年时期积极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并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为解决湖南学子赴法经费,毛泽东给罗学赞写的信。信的内容如下:
荣熙学长鉴:
接蔡君信,知兄已发函复我到京。
赴法二百元能筹,旅保一百元无著是一问题。
旅保费,俟弟至京与蔡商量筹借,或有著未可知,有著之时,再函知兄前来可也。文凭须即寄来,由邮双挂号不误。
弟又有一言奉商者,兄于从事工艺,似乎不甚相宜,而兄所宜乃在教育。
弟与蔡君等往返商议,深以同人多数他往,无有几个从事小学教育之人,后路空虚,非计之得。
近周君世钊就修业主任之聘,弟十分赞同、欣慰。
前闻兄有担任黄氏讲席之说,不知将成事实否?
往保固是一面,然不如从事教育之有大益。
性质长此,一也;可便研究与性相近之学,如文科等,二也;育才作会务之后盾,三也。
有此诸层,似宜斟酌于远近去住之间,而不宜冒然从事 (南洋亦系教育,暂息以候南信,亦是一法)。
以后与兄商量之处尚多,此亦其一也。余不具。
弟 泽东
八月十一号
1918年4月,新民学会成立,其学会宗旨为:砥砺品行,革新学术,改良人心风俗。5月,接到杨昌济的来信,得知赴法勤工俭学的消息,大为振奋。
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就青年出国留学问题,特别是“新民学会会员怎样出国留学的事,进行了数次较为具体的研究,并决定交由会员集体讨论。”
6月,新民学会召开会议,确立了“会友向外发展”的方针,还决定由蔡和森、萧子升负责,“尽快进行”有关赴法勤工俭学事宜。
8月,毛泽东等14名湖南青年抵达北京,毛泽东在动员、组织湖南青年和新民学会会员赴京事务方面起到很大作用。罗学赞在家信中写道:毛泽东“此次在长沙招致同学来此组织预备班出力甚多,才智、学业均同学所佩服。”
毛泽东此次北京之行,使湖南青年赴法事宜取得重大进展。同年冬天,华法教育会湖南分会由杨昌济等人首倡成立;侨工局答应将湘生贷款名额增至70余名;专为湖南青年开设留法预备班,附设于北京大学;按照毛泽东的计划,新民学会与华法教育会商定,由萧子升以华法教育会秘书身份先期赴法,以协助组织安排并广为宣传。
同年10月,毛泽东为看望湘籍学子专程来到保定,下榻西大街的第一客栈,在贺果日记中记载:“十月六日,是日下午长沙初级班三十余人到此。余等在此同学多到站欢迎。搬运行李。分寓第一栈、泰安栈。萧君子升、毛君润之、蔡君和森自北京来。十月七日,下午湖南全体学生在莲池摄影,本班与初级班及北京数人济济一时,晚与如笙君、芝圃君住第一客栈,与毛、蔡诸君谈一时许,归时已十时矣。”这是毛泽东、蔡和森到保定最早的文字记录。
馆藏文物“贺果日记”
在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组织、推动下,湘籍青年参加赴法勤工俭学逐渐达到高潮,后成立“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又一开创性举动。毛泽东虽未赴法,但确是因为留法勤工俭学一事,走出湖南北上北京。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始终鼓励和支持青年人在道路选择上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
在130年后的4个月,让我们学习伟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