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集体土地所有制相矛盾吗?

桂华 · 2016-10-16 · 来源:新乡土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普通农村生产之难,恰恰反映一家一户农民拥有的土地产权过于分散细碎,而非相反。解决农民种田难的问题,关键是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

  桂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不久前,一家英国媒体报道我国安徽小岗村土地制度改革状况。报道称,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又走到了十字路口,中国农业现代化与集体土地所有制存在矛盾。英媒引用当下一种流行的观点:随着城镇化推进和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去,农业生产将出现危机,因为农村年轻人都到城市去打工,他们不愿意种地也缺乏生产技能而不会种地。因而,中国农业就需要新的经营形式。这家英国媒体引用小岗村农民的说法,“农民需要被慢慢地赶出来,成为劳动力的来源”,然后将土地交给“农业企业家”经营。

  国内媒体转载了英国媒体关于小岗村的报道,“农民出去、资本进来”的改革主张在国内也比较流行。报道中,英国媒体借用小岗村的的一位从农民那里流转土地的“农业企业家”看法:“中国农业发展刚起步。它需要由企业而非政府推动。就规模和规划而言,美国的昨天或者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农民不会种地,或者说将来没有农民来种地,所以需要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比如打破集体所有制,由企业或者其他资本主体来从从事农业生产。问题是,农民真的不会种地了吗?

  2016年,我们开始了一项国有农垦系统的调查研究活动,发现全国很多地区的农垦也同样存在普遍是老年人种地的情况。对比发现,在国有农场种地要比农村轻松很多。当前我国大部分农垦也实行职工生产责任制,将一定规模土地交给农工家庭经营,与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有一定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农垦的职工不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职工按照农场要求一年一承包土地,并且要按照农场的作业保准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很多农场向职工收取“共同生产费”,用于渠道、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实施统一育种、统一耕翻、统一播种、统防统治、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等作业。因为做到了各个生产环节的“统一”,作为生产责任主体的农民(农工)既可以按照农场制定的作业标准自己投入劳动从事生产,也可以将这些作业环节交给市场服务主体,比如育秧合作社按照农民(农工)要求,提供供种、育种、机插秧的一条龙服务。

  有了“六统一”做基础,农民(农工)从事农业生产十分轻松。仅剩下“一把铁锹”成为农民(工)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分散的农民(农工)可以组织起来与市场服务主体对接。调查发现,在同一个地区,普通农村的水稻收割可能需要80元/亩,而农场只需要50元/亩,原因是农场的土地是集中的,而农村一家一户土地分散细碎,提高作业成本。在农场中,年轻一点的农民(农工)可以多承包一些土地,比如100亩,并且自己投入劳动完成主要生产作业任务,每年除掉上缴农场费用还可以获得4—5万元纯收益;50多岁的农民(农工)则可以将大部分作业交给市场,也能获得一定收益。农场的各级管理人员同时还是农业技术人员,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不断筛选试种推广最优品种,将最新技术向农场转化,实现管理与技术的有机融合,保障农场农民(农工)种植的高产稳产。另外,农场不仅制定“统一”作业标准,而且还督促农民(农工)落实,比如该喷洒农药时,队长(相当于农村的小组长)就会通知,并上门要求农民(农工)执行。拥有农业生产经验的人都知道,田间管理的关键是做到统防统治,否则就会大大降低病虫害防治效果(喷药不同步,会将一块田的虫子赶到另外一块田,待药效丧失又飞回)。

  农场的管理人员说,在“统一”的基础上,除非是丧失劳动力或者智力不健全的人,种田几乎变成“傻瓜式”的,人人都可以进行。原因是,一家一户之外的农场组织,将农业技术环节都统筹起来,农民(农工)只需要按照统一作业标准种植即可。“别人晒田你也晒田,别人下种你也下种,不懂的可以咨询技术人员”,在农场种田相当简单,经过一两年就可以成为种田熟手。随着社会化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六十岁老人只负责看水等田间管理工作,其他重体力劳动都可以机械化,由市场服务主体完成。老人种田也并不难。

  相较而言,在普通农村种田则要难的多。原因是,普通农村土地分的很散很细碎。我们到广东省清远市调查,当地一个农民不到十亩地,居然分散为五六十块。这样的土地着实没有办法进行耕种。当年很多农村进行土地承包采用远近肥瘦搭配方法,土地分的很散,后来通过改革又不断延长土地承包期限并通过确权等不断固化这种土地细碎插花局面,造成现在农民生产困难。

  普通农村土地细碎,极大增加生产难度。比如农田水利灌溉,一个村几百户,很难自发合作起来统一解决水利问题,就形成家家户户打机井或者靠天收的局面。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六七十年代形成的农村水利系统迅速走向破败,农业生产的抗自然风险能力大幅度降低。国家投资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又遭遇土地不能够调整,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到法律保护等障碍,分散插花的土地上进行统一公共物品建设,难度很大。再就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也因为末端技术服务体系与千家万户分散农民的交易成本太高而效果不佳。

  在农业技术日新月异和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的今天,我们的农业经营体系开始走向一家一户原子化状态,很显然,这才是造成矛盾的关键。对比农村和农垦的状况可以发现,农村种田之难,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存在于这种单纯强调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虚化集体所有权的土地制度改革思路,与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存在巨大冲突。

  从生产技术上讲,种田不难,尤其在集体统筹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普通农村农民种田难,原因是土地细碎造成公共品供给困难,土地承包经营权固化造成国家投资无法落地,一家一户原子化经营主体与公共技术服务无法对接。由于缺乏统筹,面对高度分散插花的土地,机械不能下田,就需要农民肩挑人扛去完成重体力劳动;由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就造成农民需要一家一户解决用水问题;由于农民不能组织起来对接市场服务主体,就造成普通农村的生产作业成本提高。普通农村生产之难,恰恰反映一家一户农民拥有的土地产权过于分散细碎,而非相反。

  一些媒体担心的下一代年轻人不会种地,或者担心中老年人种田难,并不是真问题。因为只要做好了统筹,真正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系落到实处,种田技术基本都可以由基层公共服务组织以及社会化服务主体去解决。纵然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必将维持数亿人生活在农村的局面,农民将依然是农业经营主体。所以,很难说美国今天的农业就是中国农业的明天。解决农民种田难的问题,关键是做好统筹,而其中关键是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过去十多年,农民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权利,而农业生产难度却也越来越大,这才是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症结。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到底谁“封建”?
  6.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9. 掩耳盗铃及其他
  10. 从历史工人运动到当下工人运动的谋略——(一)历史工人运动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3. 与否毛者的一段对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5.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6.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7. 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着
  8.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10. 到底谁“封建”?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