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从山西到海南,从蒲韩到老谭:乡村振兴之路应该这样走

卢书怡 俞双颖 · 2018-12-07 · 来源:人民食物主权论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11月初的山西永济市韩阳镇下寺村,党叔家捂了半月的柿饼冒出了白霜,拿一个柿饼撕开放到嘴里,口感软糯,味道蜜甜…… 这是盛产柿子的蒲州立冬后的明星食物。

党叔家刚出霜的柿子  图片来源:蒲韩青年谭波

  而此时,海南儋州市一个离海不远的村庄老市村,谭村长从玻璃罐中舀了几勺夏天就腌制储藏好的酸角,给我们泡了一壶酸甜可口的酸角汁,在11月还穿着短衣短裤的海南,瞬间神清气爽……

  酸角酱泡的饮品

酸角酱

  喝着酸角汁,这位30岁出头,几年前回村任职的谭村长,给我们聊起了他正在当地筹划的“本土未来”永续社区发展计划:书馆学苑、生态盐田复育、可持续养殖示范、生态农业体验、在地集市、环保课堂……

老市村的孩子们在新建的足球场上踢球 图片来源:罗一鸣

  听着村长的讲述,我回想起不久前赴山西参加以“生态农业与合作经济实践”为主题的会议时,会议举办地蒲韩乡村带来的启示和震撼。蒲韩乡村是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和韩阳镇40多个村庄的统称,这个联合社区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早已成为乡村依赖内生力量重建社区的典范。

蒲韩社区下寺村的清晨︱图片来源:卢书怡

  不同于我们提及乡村时常常对应的“衰败、凋敝、空心”,蒲韩给外人的直接印象是:产业丰富,本地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利用,社区有活力,每个人包括老人、青年、小孩看起来都非常积极和自信。

杜阿姨觉得外面卖的馒头不好吃,所以自己动手蒸馒头︱图片来源:蒲韩青年谭波

  由内而外,社区内部力量的觉醒

  蒲韩完全由内部发展起来,蒲韩乡村带头人—— 原来的小学教师,如今的蒲韩社区联合社社长郑冰老师,便是土生土长的蒲韩人。从最初意识到农民在使用化肥时的盲目因而组织技术培训,到后来组织十几个村的妇女跳舞将社区凝聚起来,社区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乡村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外部市场的进入有时是对内部原有好的产业、文化秩序的破坏,获利的往往也不是乡村本身。乡村的发展,必须由乡村来主导。成立联合社,开展统购统销、信用互助、技术培训等经济服务,提供学堂、手工艺等公共服务,是村民出于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出于提高生活环境,丰富精神文化的需求而进行的自我服务、自我建设。

蒲韩儿童私塾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国学教育 图片来源:人民食物主权公众号

  培养农村自信,吸引返乡青年

  同许多“空心化”的乡村不一样,不少年轻人回到蒲韩,蒲韩联合社的工作人员更有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里的年轻人,不是把乡村当作“进城失败的退路”,而是认为,在水好空气好的乡村才是真正的“生活”,他们的价值也因服务社区、建设家乡而得到最大的发挥,社区提供的许多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也开阔了村里年轻人的视野。

蒲韩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 图片来源:俞双颖

  从老人和小孩洋溢的笑脸上,我们也能看到社区每个人对家乡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让每个社区成员重新发现农村,主动寻求改变……

  探索本地最适宜的发展模式

  蒲韩联合社被设在村里,联合社辅导员作为连接村民与消费者的角色,定期与社区成员挨家挨户沟通,充分了解社员的动态及需求,如带头人郑冰所说,“社区的所有服务, 都是从社员需求产生,而不是外部想要投入什么,或者联合社觉得他们要做什么”。

蒲韩村民自制的生态农产品︱图片来源:卢书怡

  带头人郑冰老师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社区发展的所有产业都是适合当地的,且绝对不只是发展单一产业,而是非常多的小产业,比如,黄豆,可以做成豆腐、豆豉、豆腐脑,柿子晒成柿饼、打成柿子醋—— 种什么,社区就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所有产品都先在当地消化,再供应到市场。

  注重文化和社区公共服务建设

  乡村振兴不光是经济上的,更是整个乡村的社会生活、教育、文化的综合性发展,因此,合作社的服务也不只是生产性的服务,而是走进每个家庭,关注老人、小孩、妇女等不同需求:开展自然美育、亲子活动、国学启蒙的儿童私塾;制作传统服饰,传承传统手工艺的红娘手工坊;组织老年人纺线织布、识字学习的不倒翁学堂;聚集乡村老艺人吹拉弹唱的戏迷屋……

  联合社通过服务教育社区成员,又在教育中培育出乡村自我发展的新力量。

蒲韩社区红娘手工坊︱图片来源:俞双颖

  构建城乡消费网络

  蒲韩扎根于乡村社区,又不仅仅局限于乡村社区,联合社在永济市、运城市成立消费品店,直接链接生产端和消费端,并开展食物教育、夏令营、农耕体验、农场品品鉴会等活动,带动生态农产品的销售,更让城市的消费者了解农产品是怎么来的,建立起城乡之间的信任关系。

智渔俞双颖(左三)与蒲韩联合社工作人员

  蒲韩成熟的乡村社区发展模式源于它的天时、地利、人和,尽管没有绝对“可复制”的模式,但回到海南老市村,对同样出生在本地,想要开展乡村建设的谭村长来说——联合村里的青年骨干,通过挨家挨户的细致沟通开展社区工作;建设书馆和足球俱乐部,通过各类文体活动激发村庄活力,尤其是培育小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挖掘村内各种自然和文化资源,盐田、酸角豆、珊瑚石建筑开展生态旅游;复育湿地,重建养殖塘开展生态渔业体验…… 都能从蒲韩借鉴一些经验 。

  已经在村里盖了一间公益性“平民书馆”的谭村长也认为,社区发展不是靠几个项目就能完成,而是长期持续的发展建设,通过文化建设凝聚社区,通过教育激发村民改变的意愿……

  农历十月初十,外出务工的后生、外嫁的闺女都回到老市村,全村人聚集在庙前的大广场上庆祝妈祖的诞日,热闹的拔河比赛后,妇女们又手拉手唱起了儋州调声。

老市村村民举行拔河比赛︱图片来源:俞双颖

  平民书馆里,几位穿着校服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趴在酸角树下的书桌上读着绘本。

图片来源:卢书怡

  老市村委会会议室,谭村长架起了投影仪开始和村干部们讨论永续社区发展规划……

  在这个不到100户村民的小村庄,可能性正在萌发。关注渔村转型发展的智渔,也正在和谭村长一起,深入海南渔业社区,了解老市及其附近渔村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我们希望带着更多“内部视角”出发,关注渔民真正的需求,调动渔民主动参与、组织起来参与到自身社区发展中。

  党叔说,他家的柿子还要再捂捂,再出点霜才更好吃。

  我们和谭村长干了一口酸角汁,加入了村民唱跳的队伍…….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小石头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到底谁“封建”?
  6.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9. 掩耳盗铃及其他
  10. 从历史工人运动到当下工人运动的谋略——(一)历史工人运动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3. 与否毛者的一段对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5.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6.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7. 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着
  8.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10. 到底谁“封建”?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红色旅游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