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社会民生

美国iPhone导致中国污染

Frank Ackerman · 2014-02-26 · 来源:世界邮报
十面霾伏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的同时,却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全球气候变化传来好消息:美国在2000年以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减缓,2007年以来,排放量甚至出现下滑。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欧洲传来的消息听上去更加美妙:1990年至2008年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降至或略超《京都议定书》预定的排放量。

  不过,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的同时,却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上是“外包”了碳排放。消费者对于制造温室气体排放的商品负有责任,如果这么说没错的话,那么,我们迄今为止并没有解决减排问题。我们只是把它变得更加隐晦、更加难以测量。

  问题在于:假设一家中国的钢铁厂出口钢材给丰田公司,然后丰田在日本造车,卖给美国人,那最终哪个国家应该为钢铁厂的温室气体排放负责呢?按照逻辑来讲,大概是美国应当负责。中国的碳排放是为了最终给美国人造东西、在美国使用。不过,按照统计标准以及各种关于减排的研讨会,碳排放却都算在中国头上。

美国iPhone导致中国污染

  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的同时,却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目前通行的办法是按生产者确定碳排放的责任人,这样做便于落实。每个国家都会统计工厂、交通工具等境内生产者的碳排放。而更加合理的办法则是把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计算到最终产品的消费国头上。这将要求以更加精细的手段来统计国际贸易。

  一些研究者已经在尝试按照消费品来计算碳排放。格兰·皮特斯(Glen Peters)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就职于挪威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奥斯陆总部,CICERO)。皮特斯与多位研究者合写的一篇论文http://www.pnas.org/content/108/21/8903 估测,2008年,世界各国为制造出口产品而产生的排放量(通常“体现”在出口数据中)比199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出20%。然后,皮特斯等人按照消费领域的标准重新计算碳排放,结果,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在这一时期继续增长,远超《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目标值。

  一些学者从贸易的角度计算了许多国家的碳排放量,发现几乎所有的高收入国家都是碳排放的净进口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后者表现稍差一些)是仅有的例外。这两个国家是高能耗的金属、能源等产品的净出口国。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是碳排放的净出口国。据皮特斯研究团队的计算,2008年,按照出口产品计算,中国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一半。中国经济的庞大体量当然是原因之一。按人均排放量计算,南非、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均超过中国出口碳排放量的至少一倍以上。

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的同时,却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中国成了碳排放的替罪羊

  低收入地区的碳排放量通常都是为了高收入地区的消费者服务,无论国内、国际,情况都是如此。以中国为例,最近的一项研究http://www.pnas.org/content/110/28/11654 发现,逾半数碳排放所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不是为本省居民消费的。内地省份80%的碳排放所生产的商品最终到了沿海省份消费者手上。

  上述估测都是基于复杂的贸易与碳排放模型,很遗憾,目前测算的标准尚未统一。一项研究http://www.lse.ac.uk/GranthamInstitute/publications/WorkingPapers/Papers/70-79/WP77-embodied-carbon-in-trade.pdf 表明,50个研究项目得出的贸易碳排放量结果差异很大。例如,中国2005年的出口产品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的比例从18到45%,各种结论都有。

  模糊的数据使得以消费品为标准的碳排放研究遭遇更多难题。但无论如何,其隐含意义十分明显:美国、欧洲和日本应对本国国境线以外的全球碳排放负责。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宗旨不应局限于本国境内,而应当创造国际间的低碳能源体制,尤其是在世界制造业的集中地区。

  数据还给我们带来更多意外。中国是出口商品碳排放总量最高的国家,但其出口商品含有的碳排放量比例却并不高。我在研究中http://frankackerman.com/publications/climatechange/CarbonChinaTrade.pdf 发现,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都是相对较低能耗的。中国在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是低劳动力成本和制造业经验,而非能源或原材料。中国庞大的出口总量中,很大一部分碳排放都是源于火电和某些产业的生产力低下。

  这一令人困惑的结果实际上对全球气候谈判是好消息。中国转型低碳能源还需要很多时间和金钱,但这不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最近,中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减少使用煤炭、降低碳排放量,这与其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并不会矛盾。

  想要说服其他出口碳排放量很高的国家,则困难得多。南非、俄罗斯等能源出口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基于碳足迹最高的产品,要想转型低碳模式,需要进行更加彻底的改革。中国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在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道路上可以走得相对轻松些。

  【英文原文刊载于美国《赫芬顿邮报》新闻评论网站《世界邮报》(World Post),2014年2月12日,观察者网朱新伟译。原文链接: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frank-ackerman/american-consumers-outsourcing-emissions_b_4777213.html?utm_hp_ref=world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3.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8.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9.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