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继2010年,富士康员工14连跳的惨剧发生之后,从2013年4月24日到27日仅4天内,郑州富士康再有两名员工跳楼。这无疑使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变得更沉重。以下贴出旧文一篇,在这个本该是劳动者的节日祭奠与深思。
日前,翻读来自上海的《新民晚报》,看到退休的新华社记者赵兰英在2010年5月26日的该报副刊《夜光杯》上的文章:《21棉》。由于自己也在上海纺织行业干过,又和赵兰英有过一面之交,知道她在当新华社记者时,跑的是纺织、文化这一条线,于是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读完,甚为她笔底下文革期间的上海纺织工人的主人翁精神感动,这里摘录几段,以飨网友。
上海第二十一棉纺织厂是荣氏家族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棉纺织厂,当年有六千多工人,是上海乃至中国最早的现代纺织企业之一。
“今天,50岁以上的人,也许都记得,在他们的青春时期,最大的希望是进入国营大型企业工作,男生进钢铁厂、造船厂,女生入纺织厂、仪表厂。1968年9月,66届初、高中毕业生分配到电力、商业部门工作的同学,看到那些分到纺织、钢铁等大型企业的同学,还眼红。1971年,推荐优秀青年进大学。那时,复旦大学搞教学改革,有一支队伍正在21棉搞调研。加工车间一位叫江丽琴的青年女工很出挑,学校老师希望她进大学。可是,江丽琴的父母却不同意,说,上大学干什么?没有什么比在大企业工作更好的了。可以说,那时的工人队伍素质相当高,拥有各类人才。”(读到这里,我为赵兰英捏了一把汗,能这么为文革评功牌好吗?)
“几十年来,(21棉因应改革,在1986年关闭。------笔者注)这里不断有作家深入生活,有大学生蹲点,有机关干部搞调研。21棉的人,也算是见多识广的。工厂有文艺小分队,有工人夜校等等。年轻的、年长的,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赵兰英胆子够大。多少人控诉当年是精神压抑、左倾泛滥、一片萧杀。)
“多少年来,工厂隆隆的机器声,没有停过。即使是在文革中,也没有。(不是说当时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吗?赵兰英会否记错?------笔者注)相反,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布机车间的挡车女工,一天8小时,脚不停。眼不停,手不停。工厂有规定,午饭和晚饭,可关车半小时。可是,就是这半小时,工人们也不“遵守”。谁都这样,衣服一披,跑步到食堂,扒下几口饭,又跑步到车间,往往十分钟、一刻钟,车又开出来了。没有一分钱奖金,又为了什么?为国家多织一寸布!”(赵兰英写的是真实的。今天那儿还有这样的工人?而当初比比皆是。)
1986年21棉关闭了,“当国家需要时,他们又一次牺牲了自己。工厂关闭,有的提早退休,有的自找工作,至今拿着1500元左右的退休工资。他们埋怨了吗?没有。但是他们伤心。” “21棉消失了。不,没有,在每个21棉职工的心里,每月的21日,中山公园门前总会聚集着一群已经白了头发的男男女女。他们是21棉的职工。”
赵兰英最后深情地写道:“21棉,别人忘了,社会忘了,他们不能忘,他们是21棉人。21棉是他们心中的根。倘若,根都忘了,哪还有什么呢?(赵兰英指的仅仅是21棉吗?------笔者注)
巧的是,前一天也就是2010年5月25日的《新民晚报》A3版上,登载了深圳富士康又一员工自杀身亡的长篇报道。报道在分析那么多“连跳”事件的原因时写道:“深圳市总工会工作人员认为,富士康管理机制的半军事化、管理层级的壁垒化合把人当做机器的刚性管理手段,对员工的心理压力乃至伤害是明显的,客观上是导致员工自杀的一大诱因。”
在富士康采访,“时间管理精确到秒,产品不合格率控制到零,人工成本压缩到极限,在这个管理理念下,员工变成一架庞大生产机器中的一个个零件,时刻保证与庞大的机器高效运转。”
今年第一个自杀的19岁的马向前的姐姐说,“如果不加班只能拿相当于最低工资的底薪。八、九百元在深圳这样的城市,连生存都很困难。”
“在富士康,员工感受不到企业的温情,也体味不到同事的关爱,遭受挫折,只能自己扛。沉重的工作压力,加上严酷的体罚和责骂式管理,一些人扛不住了。”
“为什么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期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富士康有责任,同时也有深层的社会和结构性原因。”原因之一,“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依靠数亿主要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打造了一个出口导向型的世界工厂,实现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权利长期被漠视。”
看了以上文革中的上海21棉纺织厂和今天深圳富士康的文字,不知诸君有何感想。同样在中国,文革中的上海纺织工人为了给国家多织一寸布,可以将吃饭的时间省下来,可以不要一分奖金,这些今天讲给深圳富士康员工听,他们是绝不会相信,也决不会接受的。可就是这样的年代,我们直到今天还在彻底否定,还在无情嘲笑。同样在中国,富士康员工今年竟有12位选择跳楼来对脚下的这块土地的永远的控诉,而黄浦江边的21棉员工却是那么固执地年复一年地怀念过去的工作过去的生活。可就是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还在丑化她攻击她抹杀她。同样在中国,曾经有过的精神家园已经消失殆尽,曾经的国家主人翁已经堕落为机器人。当我们面临厄运的到来,我们才知道失去了什么。当我们知道失去了什么,我们才发现所能做的其实已经不多。悲剧刚刚开始,一个民族最痛苦的也许是,回头,已经晚了;朝前,不知路在何方?
谢谢赵兰英,让我们知道退休的新华社记者并不全是杨继绳;也谢谢《新民晚报》,作了如此巧妙的编排,让我们从比较中看到了过去,看到了当下。
附:郑州富士康4天内2人跳楼身亡 原因不明
新京报讯 (记者申志民)4月24日及4月27日,郑州富士康一新应聘24岁男工及一入职半年23岁女工在公寓楼相继跳楼身亡。郑州富士康工会管理人员及政府管理部门证实“二连跳”,死因及善后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2010年,富士康全国各地工厂陆续出现十多起员工坠楼事件,引发全国关注。
爆料
男工面试2天后跳楼
“郑州富士康,两名员工相继跳楼身亡”,4月27日晚,网友“野夫刀”发微博爆料称,郑州富士康园区的一名24岁男工4月24日在富士康豫康宿舍楼跳下身亡,跳楼原因不明。相隔三日,4月27日下午6点多,郑州富士康女工金某从富鑫公寓9栋6楼跳楼,当场抢救无效死亡,“入职才半年,现在富鑫公寓戒备森严。”消息一经发布,引发网上热议。
“我的弟弟去富士康打工没几天,就这么走了”,昨日,记者联系到跳楼男子的亲属姚先生,姚先生称,他的弟弟今年24岁,未婚,河南许昌县人,中专学历,毕业已有七八年。
姚先生称,今年4月21日,在同学介绍下,弟弟来到郑州富士康打工,22日进行面试并体检,23日参与富士康员工培训,“弟弟几日来入住在豫康36号宿舍楼,24日凌晨从宿舍楼六楼跳下身亡,警方称已排除他杀。”据姚先生介绍,他弟弟一米七多身高,性格不算内向,如果有压力或心事,会讲给家人。
“千真万确,23岁女工跳楼身亡”,昨日,郑州富士康多名员工称,23岁河南籍女工金某27日下午在富士康公寓楼六楼跳楼身亡。
回应
具体善后正在处理中
据姚先生讲述,他弟弟跳楼身亡后,亲属多次找富士康管理人员讨要说法,但“富士康管理人员并没有出面,将善后委托给作为管理部门的郑州航空港区的政府部门,至今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昨日,针对网曝“二连跳”,郑州富士康工会管理人员证实近日确有两人在公寓楼跳楼身亡一事,“已分别对两个逝者家属进行安抚,具体善后在进一步处理中。”
善后问题协调处理人员,郑州航空港区IT产业园第一社区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王继跃也证实称,4月24日凌晨,应聘郑州富士康男工的24岁安某从富士康宿舍楼6楼跳楼身亡,跳楼前尚未签署劳动合同,也尚未正式上班,不算富士康入职员工;4月27日下午,入职半年的23岁河南籍未婚女工金某从公寓楼6楼跳楼身亡。经调查俩人均排除他杀。
■ 追问
跳楼因公司推行“静音模式”?
官方否认,称具体死因还在调查
关于郑州富士康二连跳死因,男性死者亲属称,“刚去几天的弟弟也许是因为培训过程中受到刺激或压力导致。”也有网友称,两人二连跳或与今年4月初郑州富士康推行的“静音模式”有关。
据了解,所谓“静音模式”是郑州富士康员工从进入车间开始不允许说任何与工作无关的话,否则就可能被开除。
针对两员工死因,郑州航空港区IT产业园第一社区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王继跃否认了与“静音模式”有关的说法。“24岁安某进厂才几天,具体跳楼原因不明,经初步了解,或因在厂区外与人发生矛盾等原因所致。”
关于女工金某的死,王继跃透露称,金某跳楼身亡前曾旷工三天,或与在车间与同事关系不和有关。
“在富士康旷工三天意味着自动离职。金某已旷工三天,是否是因制度导致金某面临辞职压力,继而选择跳楼?”针对记者提问,王继跃称,在富士康的确有“旷工三日意味着自动离职”的说法,但“具体死因在进一步调查中。”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