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周三发布的2013年年报称,未来一段时期,将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转变外汇管理方式,推动对外投资便利化,从重行政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微观管制转变为重宏观审慎管理,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
以下为中国央行2013年年报中题为“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专栏全文:
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相对于“十二五”规划和十八大报告“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提法,无疑是一个重大进步,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工作在思想认识上的深化,在推进策略上的转变,为下一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工作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开始进入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新形势下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意义重大、任务紧迫。从长远看,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关系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关系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投资需求,提高人民福祉;关系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关系到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在重塑国际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看,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助于解决和处理中国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包括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降低通货膨胀预期;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促进资本流出入基本平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经济活力等。
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面临相对良好的国内外条件。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平衡;金融业改革成效显着,金融部门整体稳健,抵御风险能力大幅提升;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为最终实现可兑换打下了良好基础。从国外看: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趋好,整体上有利于中国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此次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上普遍认为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有弹性和调整空间的制度安排,实现可兑换后也可对资本流动进行必要的管理,显然有助中国妥善应对资本项目开放后的潜在风险。
未来一段时期,应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转变外汇管理方式,推动对外投资便利化,从重行政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微观管制转变为重宏观审慎管理,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对于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投融资行为,实现汇兑环节按实需原则购汇和支付。逐步提高境内企业向境外提供人民币和外币信贷及融资担保的便利程度。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条件成熟时,取消资格和额度审批,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研究建立境内外股市的互联互通机制,逐步放宽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限制。
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提高可兑换条件下的风险 管理水平。综合考虑资产负债币种、期限等匹配情况,合理调控外债规模,优化外债结构,防范外债风险。加强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方面的管理,保持对非法资金跨境流动的高压政策,同时防止过度利用避税天堂。加强对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特别是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特殊情况下,可采取抑制短期资本大进大出的宏微观审慎政策。建立健全相关监测体系,实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化和收集有效信息的统一。(完)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