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十年质疑声声 山西“撤点并校”政策踩刹车
来源:三晋都市报 2012年02月21日 10:42
山西省教育厅要求慎重对待学校撤并,防止出现新的“上学难”问题
推行了近10年的“撤点并校”政策今年踩了刹车。省教育厅在安排全年教育工作时明确:在推进均衡发展过程中,各地要根据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状况,科学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慎重对待学校撤并。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表示,撤点并校要充分考虑学生上学、下学方便,交通安全,以及寄宿学校条件等多种因素,注意防止因学校撤并出现新的“上学难”问题。要特别做好山区和偏远地区学校布局工作,如果群众和孩子有需求,一些办学点就要坚持办,并要办好。
从2001年开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旨在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的撤点并校风潮: “村不办小学,镇不办中学”、学校向城镇集中。有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10年底,我省小学数量由3.74万所减至12776所 (其中单人校1687所),每年平均减少2500多所。而如果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一年,我省小学数量减少1946所。初中学校数量也由2001年的2900所降至2010年的2221所 (包括普通初中、职业初中)。而这一数字,在2009年为2356所。
撤校风潮——改变农村教育的最佳途径
让我们回望2001年。肇始于这一年的撤点并校的风潮,其初衷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适龄上学人口也在不断减少,“村村有小学”显然有些浪费。当时主流意见为:从办学体制上看,农村小学传统的“村村办学”的办学格局将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有专家列出了撤点并校的数点理由,包括:农村学校布点分散,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质量令人堪忧;教育经费紧缺,软硬件设施差等等。
从现在来看,这些观点并非错误之言,当时我省农村小学的现状也确如所言。记者在大同市数个县区进行采访时,看到过许许多多简陋到了极点的学校。在阳高县一贫困山村的学校里,一位民办教师撑着一个只有十几名学生的学校。这个学校只有他一位老师,身兼校长,以及所有科目、所有年级的老师。在仅有一间的教室里有前后两块黑板,上课时一块黑板用来给高段学生讲课,另一块给低段孩子讲课……这样的学校不止一所。在这里,你如果再谈什么课程标准、教学质量,似乎都有些遥远。现状急需改变,但短缺的教育经费,却很难惠及到这样的学校。因此,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实行集中办学、寄宿式办学一时成为突破农村基础教育惟一之路。
据此,全省各地开始对中小学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撤销、合并一批规模过小的初中、小学和教学点。其时,省教育厅要求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重点调整一批复式小学和单人校,压缩教学点。除贫困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仍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外,其余地区对小学教学点积极进行调整合并,学生数在7人以下的学校必须撤,10人以下的逐步撤。积极创造条件,新办一批小学高年级寄宿制学校,使全省贫困、偏远地区每个乡镇都有1所到2所寄宿制小学。初中按照相对集中、适度规模办学的原则,1.5万人至3万人口乡镇设1所初中学校,人口超过3万人以上的乡镇可设2所以上的初中。人口不足1万人的偏远乡镇由县统一安排布点,可以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可以数乡合办初中学校,或者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到其他乡镇初中学校就读。
当时,大部分人都认为:撤点并校是贫困山区教育通向现代化教育的最佳捷径,再加上与“撤点并校”随之而来的大量补贴资金的推动,风潮迅速席卷全省。在2005年,有媒体曾报道吕梁市撤点并校工作时这样写道:“2005年为‘教育重点年’……短短两年时间,其中农村小学由 2003年的205所调整为现在的94所,农村初中由15所调整为7所,共计撤并农村中小学119所,复式班和单人校全部取消,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由分散办学向规模办学,常规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区教育史上投入资金最多……直接受益的农村学生达20000余人。”
政策反思——各种质疑声音陆续出现
如果说一项政策可以改变我们生活的话,撤点并校无疑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村里没了学校,孩子远赴他乡读书,陪读、陡然增加的上学成本等问题随之而来。这些改变,让已经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一时无法适应。原本平淡却充实的生活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一下子变得动荡、焦虑。他们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走完从家门口到校门口——这段以前在蹦蹦跳跳中就可以走完的路。
最近几年,在全省许多地方,因为孩子要上学,出现了这样的单向“流动”:村里人带孩子到了镇上;原来镇上的,经济条件稍好的,就向县城周围集中。上学的路越来越远,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家里负担愈来愈重……各种质疑的声音陆续出现。
早在2007年,就有部分网友反映布局调整导致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随后,教育部就此进行了回复,要求“今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在回应中教育部也承认,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有的地方在工作中存在简单化和“一刀切”情况,脱离当地实际,撤销了一些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造成新的上学难;有的地方盲目追求调整的速度,造成一些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教学质量和师生安全难以保证;有的地方寄宿制学校建设滞后,学生食宿条件较差,生活费用超出当地群众的承受能力,增加了农民负担;有的地方对布局调整后的学校处置不善,造成原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等。“这些问题,造成了一些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子女上学的不便,违背了布局调整的初衷,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然而,这一声音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011年。接连发生的校车事故,引起了人们对撤点并校这一政策的再次反思,但明显不同的是,这次反思之深刻、质疑之强烈,远远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除了直接相关的负担问题、上学问题、安全问题、寄宿制学校问题,许多人都开始深思: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当务之急——做好寄宿制学校的管理
现在反思撤点并校政策,如果全盘否定,显然并不是实事求是。曾担任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现任省康乐幼儿园园长的郭晚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说:“当然,撤点并校提出整合教育资源也没有错。最初撤并整合山庄窝铺学校、单人校等也没有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当一些地方把拥有上千人的村子学校也撤了时,问题就开始出现了。”
显然,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一些地方在执行政策时“一刀切”、“过了度”,没有顾及或考虑到城乡经济水平和群众的现实需求。问题在于“撤点并校后,一些地方学校布局不合理,许多小学没有住宿条件,小学生每天要跑四五里路上学;山区一些寄宿制中小学,学生上学路程多数在15公里左右,有的甚至有30多公里。为了安全,有的孩子由家长常年接送,有的由母亲随同租房陪读,有的家庭举家搬迁,既影响生产,又增加负担。也有一些农民干脆劝孩子退学,务农或打工。”
在今年的全省教育工作会上,分管基础教育的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专门就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重点安排。他在会上表示说,中小学布局调整始终有争议,“解决争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他要求所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要“带着感情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可以揣度,在他看来,在推行了10年以后,再去争论撤点并校的对与错,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现在我们能做的、需要做的,就是把集中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的吃、住、行等问题解决好。因此,他在安排2012年的此项工作时表示,省教育厅将出台寄宿制学校学生吃、住、行的标准和制度,并且将“吃、住、行标准化建设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验收,力争‘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这项工作”。
省教育厅表示,今年将积极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设备配备和县、镇学校扩容改造工作,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宿条件,缓解县镇学校“大班额”现象。
让错误得到停止,让过度得到纠正,让已经集中在寄宿制学校的孩子吃好、住好,安全、幸福、快乐地成长,应该比争论对错更有现实价值。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