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激怒阿富汗民众的驻阿美军焚烧包括古兰经在内的宗教书籍事件,再次折射了美国人在文化问题上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和霸道。
世界文化丰富多采。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明和传统文化。它源于历史长河,累积着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智慧。也可以说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本无优劣高下之分。各种文化之间应该相互交流、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而美国政治精英们却认为,只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活力的文化,其他文化都是落后的、愚昧的、专制的,应该由美国文化取而代之。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曾说:“在东方国家存在着一种使人感到无聊和烦恼的文化。”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1993年提出“文明冲突论”。在亨廷顿看来,对西方文明——被视为“祟尚自由和平”的民主的文明——构成最大威胁的,主要是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联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要消除这种威胁,就要设法同化和演变这些文明,让美国式文明最大限度地被这些国家的人民接受。政治精英们的这些观点影响着美国社会。美国大兵焚烧古兰经可谓是对亨廷顿“谬论”的践行。
美国以高压态势对外输出文化由来已久。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反共思潮一浪高过一浪。配合反共,美国成立了以输出文化为主要任务的“和平队”。首任队长施莱弗毫不隐讳地说:“对于共产党统治的国家,我们可以利用哲学的、政治的和文化思想的力量促使共产党帝国内部和平演变。”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积极担当此任务并成为急先锋。1950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下于西柏林成立了“文化自由大会”,其鼎盛时期,在35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出刊物办展览搞演出,向苏联和东欧国家宣传西方世界的“自由、民主”和反共思想。该组织被认为是“文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杜鲁门总统启动“真理运动”。该运动旨在通过广播、图书、传单等非军事手段向苏联和东欧国家传播美国的所谓“真理”。1961年,肯尼迪政府在给好莱坞的一份备忘录中,明确要求美国电影进一步配合美国政府的“全球战略”。
前苏联解体后,美国不仅要对外输出文化,而且梦想用美国文化塑造全球文化,谋求世界文化霸权,为其称霸世界铺路。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一书中称,美国文化代表了惟一行得通的人类演变的模式。增强美国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文化“榜样”的力量,是美国维持世界霸权地位必须实施的战略。美国前国防部长助理、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其《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也称,美国维持世界领导地位仅靠经济和军事等硬力量远远不够。在当今信息时代软力量比过去更加重要。美国前商务部高官在这个问题上表现更为傲慢。他说:“未来世界文化一定要由美国文化来支配。”“如果世界趋于同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当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同一种共同的电讯、安全和质量标准,那么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念正在形成,它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1991年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调要按美国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2002年9月,布什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更加明确地提出,要通过文化把美国的价值观输送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1999年美国出版的《文化冷战:中央情报局和文化艺术界》一书披露称,中央情报局以资助国际大型文艺活动的方式试图影响人们的政治观点,培养人们对美国的亲近感,还收买了一些国家的文人,如编辑、记者、作家、学者,让他们从制度层面说美国好话,美化美国。除中情局和某些有中情局背景的非政府组织外,美国白宫、国会和五角大楼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谋划文化产业的对外扩张。如美国政府曾在同意中国享受最惠国待遇时,把中国不要干扰“美国之音”作为先决条件。在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美国谈判代表奉政府之命,强硬地要求中国开放国内文化市场,接纳美国各类影音制品。美国国会在《1995年中国政策法》中将开办“自由亚洲电台”列为重要条款之一。五角大楼派专人常驻好莱坞,为树立美国军人“高大”和“人道主义”形象对有关影片从剧本到制作到成品进行全面监督和审查,把侵略战争说成推行民主、自由的正义之战。多年来,美国还一直在寻求利用WTO进行文化扩张和对外宣传。如美国杂志曾占加拿大期刊市场80%份额。加拿大为保护本国市场出台了保护措施。美国认为加拿大违反了WTO有关条款,告到WTO,结果美国胜诉。今年2月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每年增加进口14部美国大片。
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输出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电视节目中60%以上是美国节目。美国电影自1987年就占据整个世界电影市场多一半份额,直到今日仍如此。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广播网、美国广播公司等西方媒体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发布的信息总量的100倍。
较之硬力量,文化这支“温和的”软力量,具有诱惑力、渗透力乃至趣味性和娱乐性。如有的国家与美国关系紧张,媒体大骂美国时,而民间仍有人欣赏美国摇滚乐,还有的国家,政府和百姓都反对美国,但有些年轻人白天喊打倒美国,晚上还忍不住去看美国大片。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美国文化中宣扬的所谓民主、自由和普世价值观。美国文化用洗脑方式为资本主义制度争夺人心。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不缺少美国文化传播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美国中央情报局元老艾伦•杜勒斯就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隨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着我们所需要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前美国自由电台委员会负责人本•瓦滕伯格夸耀美国对外文化输出时也说过“通过电视和电影院中的广告,通过漫画杂志,美国公司对墨西哥处于底层的一般人的思想影响,毫无疑问比墨西哥政府和墨西哥教育的影响还广泛。”
在“颜色革命”过程中,美国媒体也“功不可没”从对各国原政权进行抨击,到煽动“街头政治”,到支持反对派,到推动“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媒体可谓“一路高歌”。去年开始的“阿拉伯之春”也渗透着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今年初以来,美国一非营利组织制作的纪录片《科尼2012》(1986年科尼组织的“圣灵抵抗军”发动叛乱,残害儿童、杀害平民,惨无人道。科尼被国际刑事法庭通辑后,已逃离乌干达。)在YOUTUBE、脸谱、推特网上播放后,遭到乌政府当局和民众一致抵制,认为短片将昔日血腥场面搬上视频干扰了乌干达旅游和外贸,不怀好意。新西兰《独家新闻报》也评论称,好莱坞将历史事件搬上银幕,可能是要推动美国以人道主义为幌子对中非国家进行军事干预。
无数事实说明,美国以强大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为支撑,将对外文化输出作为维持世界霸权的重要手段。对此,不可小视。近年,作为媒介的互联网成为美国进行文化扩张无孔不入的工具,更应引起关注。目前,控制国际互联网的13台域名根服务器全部被美国所把持。2010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会见美国各大网络公司的负责人时公开表示,美国会利用网络推行“民主化进程”。美国政府希望利用网络达到政府目的。2011年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华盛顿乔治大学发表网络自由讲演时又称,美国国务院在使用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发送“推特”信息后,还准备推出中文及俄文的“推特”账户。并且,美国今年将花费2500万美元,用来保护网络,帮助他们突破网络限制。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