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给哈佛大学捐款的事已发酵几天了,似乎仍未走出公众的视野。
对此,决不能看作是小题大做、没话找话。在批评者和辩白者的交锋中,无形中形成一些多数人认可的“规矩”,有助于富人如何对待、百姓如何看待给国外捐款这一敏感问题。
下面开列几条“规矩”,算是抛砖引玉。
●富人捐钱应捐在国内,“捐赠无国界”的说法不可取。这在陈光标给美国穷人发钱的作法广受质疑时,就几成定论。绝大多数中国富人的钱是在国内赚的,是中国消费者喂肥了他们。他们要反哺感恩的该是中国父老乡亲。不给国内需要救助的穷苦人雪中送炭,却大老远地给外国人锦上添花,于情于理都讲不通。有网友这样讥讽个别给外国送钱的富人:吃中国的草,挤奶给外国,把屎拉在中国。这说法,话糙理不糙。
●“钱是人家自己挣的,爱咋花咋花”,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值得商榷,富人不可当成金科玉律。实际上,它成了某些发了财的人不当消费的挡箭牌。有的人红白喜事失去理智地大操大办,修坟墓、盖寺庙恨不得向宫殿看齐,摆阔炫富,败坏社会风尚。富人,特别是那些有钱有名、粉丝多的人,怎么花钱往往产生示范效应,应该比普通人更多一份社会责任。至于向外国捐款,还有个政治和民族感情问题。有网友以潘石屹为例说:他若向津巴布韦或莫斯科某所大学捐钱,不会有太强烈反映,可他是给经济、军事、科技力量世界第一、又处处为难中国的美国的大学送钱,不遭谴责才怪,他要是捐钱给日本大学,那还不炸了锅?
●不可把个人给外国捐款与中国对外援助相提并论。将二者等同会误导富人,使他们把向外国捐款行为神圣化,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援助不发达国家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何况援助是相互的。中国对外经济援助有助于带动出口,从受援国得到所需要的资源,更不要说它们给予中国的宝贵政治支持。富人给外国捐赠,获益的也就是小圈子里的人,岂能同国家的对外援助混为一谈?(是环球网特约评论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