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战争危险就有军事假想敌
——评《美日不是中国军事战略假想敌》
张志坤
正当南海风急浪高时,中国发布了国防白皮书,可谓恰逢其时。这部白皮书虽然远说不上是什么宣战书,但毕竟响亮地发出了中国准备打仗,必要时不惧一战、可堪一战并且有信心赢得一战的强音,不管有无新意,都振奋人心,直如久旱之甘霖,滋润一切具有爱国情怀的中国人。
但遗憾的是,有的人则不是这样,不是同仇敌忾,而是急于表白输诚,这见诸于《环球时报》5月28日一篇题为《美日不是中国军事战略假想敌》的文章
这篇文章以驳斥日本媒体的“谬论”起手,强调指出“美日是中国假想敌”的观点是错误的,因此要予以澄清。
该文承认中国正在“遭遇战略打压”,也承认“近年来中国东海和南海出现较为复杂的斗争局面”,因而承认“中国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但是坚决否认这是以美日为假想敌的,理由是中国奉行了“不联俄”、“不拒美”、“不仇日”的“三不”政策,最后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悲怆诗句收笔,直有泫然欲滴,委屈得掉泪的意境。
现如今的中国真的一点都没有与美日作战的打算吗?这恐怕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
第一,有战争危险就有假想敌
当今中国是否面临战争的危险,这曾经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一些人认为,崛起的中国所面临的战争危险与日俱增,而另外一些人甚至一些权威的军方高级人士则认定,当今中国的战争危险微乎其微,中国的安全环境无比宽松,这都是有文字为证的。现在看来,实际情况是,即使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是围绕中国的局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为此中国必须做好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准备,也就是说,中国是有战争危险的。既然有战争危险,那么在军事战略上就有假想敌;战争的危险来自何方,假想敌就在何方,这是基本常识,简单得如同“一加一等于二”一般。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明白无误地强调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特别是要做好海洋方向的军事斗争准备,敌人大概不是海龙王,更不可能是鲨鱼,而是制造“中国东海和南海复杂局面”的人,这些人是谁,难道还用说吗?
第二,“三不”政策构不成理由根据
现在的问题并不是中国要同美日打仗,而是美日正在动用军事手段对付中国,为此中国不得不做好相应的军事准备。难道中国“不联俄”,美日就能放过中国吗?中国“不拒美”,美国就原谅中国了吗?中国“不仇日”,日本就不再与中国为敌了吗?难道当年日本侵华是因为中国仇日吗?战争的主动权从来都没在中国手里,中国所要做的只是有朝一日人家打来的时候不要再像当年鸦片战争或者甲午战争那样一败涂地而已,最好也不要像抗战那样弄得国土糜烂,失地千里。为此中国必须认真做好准备才行,难道时至今日,中国连谁也想打自己都不知道吗?既然知道谁要野心勃勃地打自己,难道军事战略上还不以人家为假想敌吗?
以什么“三不”政策作为“美日不是中国军事战略假想敌”的根据,简直荒唐透顶!
其实,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军事大国都有军事战略上的假想敌,要么是特定的对象,要么就是全般的对象。如果什么时候有哪个战略大国说没有特定的假想敌,那就等于是说,所有的他人都是假想敌,“全无”等于“全是”。不仅如此,甚至连设计武器装备都有特定的目标,中国过去有老“三打三防”,现在有新“三打三防”,目标指向非常清楚,难道为打航母而开发设计的弹道导弹,不是针对特定目标而是用来放烟花或者远距离钓鱼的吗?
国防大学的教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真的让人无语。更让人无语的是,这样的文章居然能刊登在《环球时报》这样的官办大报上。我们不仅要问,现在的中国真的需要极力表白自己不以美日为敌的心迹吗?
窃以为,当下的中国所迫切需要的,是强烈的敌人意识和强烈危机意识,应该让一切内外压力转化成为崛起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捶胸顿足地去表白什么“问心无愧”!萨达姆完全可以说问心无愧,而且他可能真的是问心无愧,但现在他只能躺在棺材里自言自语了。
附:美日不是中国军事战略假想敌
这两天不断有外媒针对中国新版国防白皮书发表评论,其中不乏对部分内容的曲解。较典型的如日本《产经新闻》关于“中俄合作对抗日美”“美日是中国假想敌”的观点,我们应对这类错误观点予以澄清。
其推论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正确考察白皮书观点的实践前提,没有准确的事实把握和是非判断,逻辑颠倒。白皮书中强调海上军事斗争准备的意义,其背景是近年来中国东海和南海出现较为复杂的斗争局面。观察中国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这一行为,应根据复杂斗争形势的成因判断,究竟是由于中国逞强扩张,还是由于中国遭遇战略打压。西方媒体容易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它们已经习惯于美国主导的舆论宣传,也习惯于从对抗的角度认识形势。它们看待新兴大国的崛起,经常歪曲解释后者的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抉择,而不顾后者的军事战略是基于威胁应对的防御性战略逻辑。
认识中国军事战略的防御性及与各国之间的战略关系,需要从支撑和平发展战略的外交政策入手,即防御性的证明要从外交政策中去找。因为军事战略的首要问题是威胁利益和敌友判断,外交政策在此基础上制定,保持着与军事战略的内在联系。中国从和平发展的需要出发,推行和平外交政策,表现为周边睦邻外交、大国协作外交和区域一体化政策,也表现在与俄、美、日三国的关系中。
中国不盟俄。两国有建立多极世界和维护地区和平的共识,也有广泛的合作利益。中俄坚持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且不针对第三方。
中国不拒美。中国不排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相反中国坚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亚太格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愿意与美国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不仇日。虽然对日本一部分人歪曲战争历史和拒绝悔过的言行极为愤慨,对日本极右翼政客可能复活军国主义表示高度警惕,但我们维护中日友好大局的政策不动摇,坚持在东盟10+3框架内发展自由贸易区,推动东亚迈向区域一体化。
有这“三不”,加上“睦邻、安邻、富邻”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国军事战略可以问心无愧。可惜中国没有得到对等外交和军事战略回报,中国的安全观遭遇冷战思维,充满和平精神的战略宣言遭到曲解。
中国无奈某些日本媒体的曲解,一如无奈日本政坛更偏向与美国发展TPP,明知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也暂时无意加入亚投行。一如无奈日本坚持依托日美安保条约,单方面打破搁置争端的默契;修改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意图在超出日本主权安全之外的地区支撑美国的军事行动。全世界都知道美国遏制中国是地区矛盾升温和对抗加剧的根本原因,日本愿意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卷入南海争端,增添亚太乱局。
无奈之下中国选择明示自己的心迹,就是公布军事战略白皮书——中国版的军事学说,表达坚持和平发展的军事战略决心。“知我者谓我心忧”,心忧和平发展之路会否被无端打断。“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谓我或有结盟对抗甚至扩张称霸的企图。心中无愧,自然也无所惧。《产经新闻》说“白皮书展示了中国海军从近海型走向远洋型、空军从领空防护型走向攻防兼备型变更的必要性”。从战略空间被挤压、主权被侵犯、安全上经常被霸权国家及其代理人无端挑衅和迫不得已必须做出回应的角度看,似乎也不无道理。
关键是,这一“道理”来自于不同的逻辑,以冷战思维臆测中国的军事战略性质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杨育才,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