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有一个热点: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多数人实现共同富裕。
人们带着殷切的期望,走向了九十年代。
到了九十年代,更是风起云涌,说是改革进入到了实质性阶段,许多改革项目涉及到了职工的切身利益,记得当时有个词,叫作“改革的阵痛”。
工人们越来越想不通了,这种改革的“痛”为什么要让工人来承担?
同时,理论界也出现了“姓资”与“姓社”的争论。
改革一度受到了阻力。1992年,小平南巡时提出了判断一切工作是非的标准,既“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发表了“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的重要讲话。
小平的讲话,似乎让人们看清了前进的方向,很快由南向北刮起了“改制”风。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在一个企业家年会上,有人介绍经验说:“国退民进是大趋势,我们那里对国有企业就是一个字:卖!”
随着国企改制的不断推进,人们看得越来越清晰了,所谓的改制,其实就是那个南方老板所言,把企业卖给个人。
一时间,很多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被个人收购,仿佛国有企业干不好的事情,到了私人手里便不是问题了。
那么,到底由谁来收购国有企业呢?
人们看得清清楚楚,收购企业的不是别人,正是本企业的负责人。他们摇身一变,由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成了地地道道的的资本家。以前那些拥有主人翁地位的工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打工仔。
我不由想起了毛主席说过的话,如果搞资本主义,老百姓没有掌握着任何资本,而那些资本都掌握在干部手里,他们会是直接的受益者。现在看起来,老人家的话真得很有道理。
当然,对国企改制,职工们是心存疑惑的,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国有企业在他们手里玩不转,难道到了个人手里就顺风顺水了?
面对这种质疑,有人解释说,国有企业要轻装上阵,就必须卸包袱,减负担。有些媒体也推波助澜,从多角度肯定这种说法。
为了让职工接受他们的观点,某些所谓“智囊团”的公知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出来“走穴”,大肆传播反动观点。有的公知干脆赤裸裸都讲:你们别太天真了,如果说你认定自己是国家的主人,那你到中南海去转转,看看让不让你进;如果你认定自己是企业的主人,那你把工厂的财产拿回家,看看会不会受到惩罚。
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这是一个骗局,他们所谓的“卸包袱”,其实就是卸掉社会责任,卸掉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卸掉职工的各种福利!
不可否认,这些人都是资本运作的高手,他们巧立名目,收购企业几乎都是空手套白狼,即便出点钱也是仨瓜俩枣。
我不由想起了前苏联,那个时候他们也刮过同样的风。那是美国人出的主意:国有企业私有化。于是,官员和国企的负责人便以“白菜价”收购企业,甚至出现过一美元收购成功的案例。
回头还说我们,开始的时候,那些人把眼光盯在了困难企业身上,随着欲望的膨胀,竟然把贪婪的魔爪伸向了运转正常的企业,并提出了一个漂亮的名词:“靓女先嫁”。
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在企业出卖前,对职工好话说尽,一点旦业到手,职工的待遇大打折扣,工资降低了,各种公假取消了,甚至劳动保险都不给缴纳了。那个时候,资本家残忍的嘴脸暴露无遗,会明确对工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你值多少钱,是由市场决定的。
最令人痛心的是有人拿到企业后根本就没有资金投入,而是以转产为由,让职工“买断”走人。然后,他们便出让土地,甚至搞房地产开发,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这叫不叫侵吞国有资产,是不是属于国有资产流失?
当然,这不是老百姓能管的事,多嘴多舌有点杞人忧天了。
总之,那个时候的“运动”接二连三,职工普遍都没了安全感。
对“运动”两个字我很敏感,不由想起有人说毛主席时代总搞运动。然而,现在的运动也不少,这或许是社会变革中的必然吧。
但是,两个时期的运动有着很大的不同,毛主席年代运动的对象都是领导干部,而现在运动的对象是老百姓。
记得九十年代初,社会上突然掀起“砸三铁”的热潮,既:砸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
这股风来势迅猛,但折腾了半天,铁交椅没砸掉,工人的铁饭碗却砸了个稀碎。
据资料显示,这些年已经造成了6000多万职工的失业;去年9500万人患了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也在逐年增加。
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一场“运动”,1998年,国家说纺织行业产能过剩,于是便下令砸掉1000万纱锭。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亲自拍板部署了这项震动全国的大项目。整个过程,几乎完全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来实施的。其力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社会震动之剧,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为确保落后产能的销毁,防止机器流入黑市,各级政府安排专职人员到现场督查。细纱机不仅要用大铁锤砸毁,还要送入钢铁厂高炉后签字确认,方可通过审查。
其实,被砸毁的纺纱设备都是正常运转的“热锭”,但为了执行国家的指令,只能忍痛割爱。记得当时的场面有些悲壮,成片的设备部件拆掉后码放在路面上,工人们眼里含着泪,抡起大铁锤,一锤锤地把它们砸毁。
有纺织工人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设备我们天天维护,性能非常好,硬把它们砸掉,真是心疼啊!”
在现场看得出来,工人们很是不舍,脸上的表情都很复杂,每砸一锤,仿佛都砸在了他们的心上。
国有纺织企业的产能就这样被强制性地压了下去。可滑稽的是,乡下一些作坊式的小厂见缝插针,疯了似的上产能。但他们购进的设备与国企砸掉的设备相比,自动化程度和新度系数相差得太多了。
国企产能下降了,必然要引起裁员。一批正当年的女工,拿着低廉的安置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工作岗位。
这些年,改革开放确实使国家强大了,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客观存在的问题,尤其要警惕那些企图颠覆党和国家政权的汉奸卖国贼,他们在极力鼓吹私有化的优越性,一步步蚕食公有制的基础,腐蚀年轻人的思想,稀释人们的信仰。我们必须擦亮眼睛,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与他们进行坚决的斗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