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
《菩萨蛮·黄鹤楼》一词创作于1927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整个中国的局面既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也有烟云密布、扑朔迷离的阴影。大革命初获进展,北伐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北洋军阀及各种旧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已经开始酝酿针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排挤与镇压,一些摩擦已经开始。1926年3月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农业部主办的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但就是在这次全会上,蒋介石提出所谓“整理党务案”,为排挤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的所谓“清党”奠定了基础。
如何应对蒋介石对待共产党人的一系列挑衅?党内已经发生了一些争论。1926年12月,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农委书记身份参加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中央特别会议。会上,陈独秀主观、专横地批评各地工农运动“幼稚”、“过火”、“妨碍统一战线”等。陈独秀是毛泽东一直敬重的师长,可是在如何对待工农运动以及在中国革命中如何把握各阶级关系这些重大原则问题上,他们之间发生了分歧。
诗词在“自注”中说明此词作于大革命失败前夕,此时可能还没有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式的突然袭击,但大革命阵营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和争论,已经引起了内心的忧虑和沉思。
黄鹤楼的旧址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处,背依蛇山,面对长江,为旧时游览胜地,相传建于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清代光绪年间毁于火灾,实际上在近百年里,真正完整的黄鹤楼已名存实亡。1955年修筑武汉长江大桥时拆除遗留建筑物,1981年在原址南面500米处重建。传说古代有仙人曾乘黄鹤在此休息,黄鹤楼因此而得名,
茫茫,渺无边际的样子,形容长江水势宽阔而迷茫。九派,指长江有很多支流。九是虚指,表示很多。沉沉,深远的样子,形容铁路向远方伸展。一线,指的是京汉铁路。全句意为,渺无边际的长江及众多支流,流贯在中国的大地上;漫长深远的铁路线贯通连接了祖国的南北方。烟雨,指的是细如烟雾、迷茫一片的春雨。莽苍苍,本来指草木茂盛,这里指烟雨迷蒙,若隐若现。全句是描写迷茫的烟雨笼罩武汉三镇,以此形容1927年春季中国的政治空气,一种阴沉、压抑、莫测的气氛弥漫着中国的大地。汉阳的龟山和武昌的蛇山,两山隔水相对,夹扼着长江,好像要把滚滚的巨流也封锁起来。一个“锁”字,连接双山大江,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龟蛇夹峙的形势,而且暗写出乱石穿云、惊涛拍岸的江景,从而暗喻着激烈、复杂的政治矛盾。
诗词一开始从大处作眼,由远到近,层层展开,其中有精确的地理,这地理中暗示内心缜密的布局及经纬法度,这一切处理得干净简练,仅用“九派流中国”、“一线穿南北”、“龟蛇锁大江”这几个巧妙的对称,犹如围棋高手的布局一般显得严密而大度,同时也显示出对祖国山川的谙熟于胸。
站在古老的黄鹤楼遗址,想着一代又一代人,该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而今又作为游人的一员在此低回歌咏,心中不免生出世事沧桑、雪泥鸿爪之感慨:“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文采飞扬的诗人、一位笔走龙蛇的书法家,还是一位胸怀千秋史的历史学家。凭着丰厚的历史知识,深深地意识到:任何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愈是大的事业,愈会受到风浪的阻击,前无古人的中国革命更是如此。从对历史的回想又转到对现实的沉思:“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酹(lèi),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在这里以酒祭大江,是面对滔滔的长江,表示要与明显的和暗藏的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一个“逐”字,结合心潮与江浪,不仅生动地写出了浪花的滚滚催进,而且隐喻着内心滔滔不尽、汹涌澎湃的思绪,把激越、愤懑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全句意为,自己的心潮激荡,好像追逐长江巨浪一样,一浪高过一浪。伫立江边,看着滚滚翻腾的江水,把酒酹江以抒壮志,心中既有对革命严重危机的无比焦虑与忧患,更有渴求投身于战斗的伟大抱负和急切愿望。
黄鹤楼自古以来为众多诗人咏叹,写黄鹤楼要不落前人窠臼,实属不易,而毛泽东凌云之笔一下子就触击巅峰。这首词以黄鹤楼的悠久历史和长江的宏伟宽阔、巨浪滔天为依托,但不仅仅是写实景,而是以这样的实景来烘托内心思绪的潮水,悲愤与豪迈之情贯穿整首诗词的始末。作为一位政治家、革命家,自然将当时全国革命形势记在胸中,同时也对革命阵营内部可能出现的危机具有相当的敏感。所有这些思绪均借古老的黄鹤楼和雄伟的长江浪而涌出。所以说,这首词的关键在于“心潮”,在于客观形势与主观心绪的契合。
我们今天所处的客观环境,实际上也类似当年伫立于黄鹤楼遗址、面对滔滔长江的词所处的环境,沉闷、压抑、莫测的气氛笼罩,虽有雄心壮志而一时不得施展,且随时可能遭遇暗礁险滩。但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是消沉、失望?还是浮躁、盲动?都不应该。我们应该从伟人毛泽东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菩萨蛮·黄鹤楼》一词中,便可以领略他的境界、风范、思想和意志。
《菩萨蛮·黄鹤楼》一词,写革命事业遭遇内部外部险境,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写烟雨江山、莽苍胜景;写内心的忧虑和沉思,却没有唉声叹气,而是描写惊涛骇浪、泱泱大观。整篇诗词的主调虽然深沉、凝重,却囊括古今、收摄风云,既不消沉、又不浮躁,持重之余又志在千里,真可谓“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让我们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学习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