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孙子兵法》曰:“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关于“取用于国”,曹操注:“兵甲战具,取用国中。”宋人梅尧臣亦言:“军之须用取于国。”【1】其实这段话的另一个言下之意,就是强调“国”必须有充足的“用”,才能够保证军需。这在近代世界体现得更为明显。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作战装备的不断进步,是否有先进、完备的工业体系,对于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的胜败至为重要。而另一方面,面对战争的威胁,要想保证国家的主权完整与国土安全,就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工业,让国内的工业产量不断提高,一旦出现战事,能够充分提供军事部门的各种基本需求。用李斯特的话来说,“当处于这样的时代,从政治观点来衡量,工业就比以前任何时期更加值得重视。”【2】这恰恰也是近代中国所必须面对的时代问题。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与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大吏开始购买机器、聘请客卿、创办军工产业、培养工业人才,希望通过提高中国的工业水平来抵御外侮,所谓“富国强兵”,从那时起便是一体之两面,这一口号也成为近代中国人不断追求的主要目标。而近代中国的工业,也正是在战争不断的年代里萌芽、成长。
在《战争与工业》一书里,希望通过讨论抗战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各种状况,分析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战争与工业发展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这本书最为引人瞩目之处,不仅仅是通过大量征引相关史料勾勒史事,呈现出抗战时期中国工业跌宕起伏的图景,而是在叙述的过程中具有充分的理论自觉,借助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特别是李斯特的基本框架,同时吸收社会学家桑巴特的观点,即“与国家形成过程相伴随的战争,从市场需求、技术诱发、组织变革等多方面影响了现代经济的发展。”【3】在李斯特看来,“政治科学是以历史为根据的”。【4】而历史所彰显的,恰是“任何一个国家,不幸在工业上、商业上还远远落后于别国,那么它即使具有发展这些事业的精神与物质手段,也必须先加强它自己的力量,然后才能使它具备条件与比较先进的国家进行自由竞争。”【5】另一位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罗雪尔更是明确指出:“历史方法的最高目的在于以科学的形式将人类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留给后代。”【6】按照的说法:“探讨战争时期的工业发展,对于中国的国家形成问题尤其是经济基础的打造,将提供有益之切入点。反过来说,要分析战争状态下的工业演化,也必须将其置于国家形成之宏观视野下,探究工业发展所无法摆脱的非经济面向。”【7】因此,中国的工业在抗战时期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它的发展过程能给今人怎样的历史经验,这就是此书所要着重讨论的。
二
首先从抗战前夕中国的工业发展状况谈起。近代以来,东亚地区开启了一场工业竞赛,中国有洋务运动、清末新政,明治时期的日本,同样着眼于大力发展本国工业。在与西方列强签订的通商条约里,日本政府一度禁止外国人在日本国内从事商业活动,其目的在于防止外国人越过居留地,通过对矿山、工厂、铁道、银行等行业的直接投资掌握经营权,以此来保护处于初生状态下的日本工商业。【8】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有感于欧洲各国在战争中的巨大消耗,日本军方提议建立“总体战体制”,集全国之力保护那些“在产业结构上或在国家安全保障上起到关键作用的产业”,【9】增进日本的整体国力,服务于未来的扩张行为。
相比于近邻日本,指出,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认识前者的狼子野心,开始筹划发展基础工业,加强备战,包括成立统一管理规划、管理战略产业的“资源委员会”、创办“中央机器厂”,但由于各种原因,成效其实非常有限。例如机器厂的资本有不少来自庚子赔款,这样导致其经营权不能完全自主,以至于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如此一来,“中央机器厂与一般民营厂商无异,将无法发挥国营大企业引领产业技术升级的战略功能。”【10】又如国民政府曾希望发展航空技术,但蒋介石却任命宋美龄为航委会的秘书长。在这位风度翩翩的蒋夫人看来,与其按照当时技术官僚的意见,采取“技术引进—本土仿造”模式,和美国合作生产飞机,不如“购买现成货”。在这一“造不如买”的思路下,中国的航天事业错失发展良机,这在后来的抗战当中遭受了十分惨痛的苦果。总之,由于国民政府的权力结构与当时中国的经济特征,抗战前夕的中国制造业虽有些许发展,但总体上不容乐观。
三
这几年来,史学界就“碎片化”问题争论颇多,依笔者之见,所谓“碎片”或许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为所研究的对象是比较微观、局部的,二为问题意识流于就事论事。若为前者,如果有宏大的视角、丰富的全局感,那么以小见大,并不“碎片”;若为后者,哪怕讨论的是一个“大议题”,但缺少充足的理论基础与丰沛的历史感,那么结果很可能是显得干瘪单调,这恐怕才是一种历史认识上的“碎片”。此书,资料丰赡有目共睹,更难能可贵的是,理论视野十分宏阔,中外比较随处可见,虽有微观考察,但绝不流于饾饤,而是体现出对近代中国工业化问题的全局性思考。在结论中指出:“后发国家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模拟战争为幼稚工业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包括终端产品的市场保护,以及主动为高端部门产品创造市场需求,但同时应促进知识与技术的生成与积极流动,积累产业人力资本,最终诱导本国工业结构的高阶化发展。易言之,由国家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是战争的替代品。”【18】而让笔者心有戚戚焉的地方在于,考察近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在理论层次摆脱了晚近流行于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顺口溜,不是拿中国的经验论证冷战后的某种全球意识形态如何“正确”,【19】而是从中国自身的历史处境出发,将域外理论为我所用,思考中华崛起之道。就此而言,本书堪称具有经济学意义的经济史研究。
最后,本书研究的时间段是抗战期间,所以对于解放区的工业发展也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抗战时期,中共抗日根据地难以发展正常形态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装备制造业,毛泽东等领导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然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创造了太行山上建立兵工厂的奇迹,可以说是战争需求诱导工业发展的又一显例。”【20】正如所论,毛泽东对工业化问题十分重视。1944年他对博古说:“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基础是工厂与合作社,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21】在这一战略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展现给世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李斯特说,一个国家假如专心致志于工业发展,在那里“存在的普遍特征必然是竞胜情绪、自由意志和努力于身心发展的进取精神。”【22】但遗憾的是,李斯特却未能注意到在什么样的社会结构里,工业发展更能展现这些风貌。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整个社会结构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工人阶级的地位与解放前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政治文化话语。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了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23】与此同时,新中国还不断探索如何从制度层面来保证这一新的局面。比如著名的《鞍钢宪法》的核心要义便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管理者和工人在生产实践和技术革命中相结合。”它得到了毛泽东的大力支持。那是一个对比于解放前,广大工人真正有了翻身感,人们能十分自豪的唱《咱么工人有力量》,为天下穷人都能过好日子,中国人不再受列强欺负而不断奋发努力的时代。在那一时期,新中国在工业领域取得了国民党统治时期难以企及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让中国真正摆脱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在书中提及:“1949年后一个稳固政权的出现,使战时工业化的重工业偏好及国家强干预特性重新得到释放。不可忽略的是,1949年新中国一成立,就遭遇了朝鲜战争。因此,以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为背景,战争与工业的关系得到了延续。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24】忘记说了,是笔者的本科学长,我大一时,他读大四,十多年前在我们华中师大的博雅论坛上时常看到其高论,印象深刻。如今在母校工作,已经出版了5本专著,因此笔者相信,这“另一段故事”,以学长大才,一定能写出并且写得好。拭目以待。
本文注释
1.孙武撰,曹操等注:《十一家注孙子》,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2页。
2.(德)李斯特著,陈万煦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3页。
3.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4—15页。
4.(德)李斯特著,陈万煦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132页。
5.(德)李斯特著,陈万煦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5页。
6.(德)威廉·罗雪尔著,朱绍文译:《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6—7页。
7.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第16页。
8.(日)石井宽治著,周见、周亮亮译:《日本的对外战略(1853—1937):帝国主义思想的演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49—50页。
9.(日)石井宽治著,周见、周亮亮译:《日本的对外战略(1853—1937):帝国主义思想的演进》,第159页。
10.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第39页。
11.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第67页。
12. 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第85页。
13. 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第105页。
14.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第102页。
15.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第124页。
16.(德)李斯特著,陈万煦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396页。
17.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第186页。
18.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第376页。
19. 当然,这种意识形态如今也在全球范围内遭受到极大的危机,一言以蔽之,没什么人信了。参见(美)约翰·朱迪斯著,马霖译:《民粹主义大爆炸》,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第31—62页。
20.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第333页。
21.毛泽东:《致秦邦宪》(1944年8月31日),载《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8、239页。
22.(德)李斯特著,陈万煦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191—192页。
23.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载《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卷第1页。
24.严鹏:《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第371页。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