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黑与白》东北读友群讨论会记录(一)

刘铁征主持 · 2024-08-05 · 来源:人境院|微信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会议时间: 2024年8月1日20:00-22:00

  会议方式:企业微信群会议

  主持人:刘铁征

  参加读友:幸福草、River、爱莲说131、会飞的鱼、阿丹

  记录人:阿丹

  会议内容:就小说《黑与白》进行第一次讨论

  刘铁征:大家好。我们群里参加今天讨论的有六个人。六六大顺。请问大家都是什么时间读完《黑与白》的呢?

  会飞的鱼:大概几个月前刚读完。

  幸福草:刚读完。我眼睛不好,是由别人替我读,我来听,读了几个月。

  刘铁征:这是我们第一次讨论会,不设讨论主题,自由漫谈。如果有什么感想、体会、困惑等等,都可以与大家分享。

  幸福草:我年纪最大,今年71岁。过去喜欢读书。今年五月刚买了这套书,体会还不深。记忆深刻的有两点:

  一、这本书非常有生活,其中的事、人都活灵活现。比如里面的东江钢铁厂,下岗工人进行维权,结果死了一个人,顾小乐被判刑。现实中通化钢厂就真实发生过类似事件。看到这我哭了。我也下过岗。书中情节就如同发生在身边一样。又比如官商勾结将岛屿化为私有,农民失地无法维权,杜威唱样板戏(影射前央视主持人唱戏侮辱伟人)等事情,我们都看过、听过。

  二、很困惑。小说的结局让人感觉很沉闷:陈沂蒙被调走了;王晟出狱,只有顾筝去接他等等。不知道为何刘继明老师如此书写结局?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能有更光明的结尾。

  刘铁征:您分享得很好。很多读者都没有过类似书中的亲身经历。

  幸福草:我经历过文革。虽然在文革中,我父亲挨过处分有十年,可是他依然相信党中央,相信毛主席。毛主席曾说过,有很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些人革命一旦革到自己身上,就不再革命了。资产阶级法权即是特权,毛主席提出这种资产阶级法权是一定要消灭的。现在形势比以前更严峻,人民所受的委屈更大。

  刘铁征:很少有作家触碰这一题材,曹征路老师算一位。另外还有工人作家,曾写过通钢事件,书的电子版在网上已经找不到了。能写出来,已经很了不起。大家也可以谈谈对幸福草分享的想法。

  River:我也很有感触。比如资产阶级法权。老百姓对于跨越阶层有着强烈渴望。在书中,武伯仲对大小姐是真爱,从他见到她的第一刻到他生命结束,他对大小姐全心服务。大小姐身上的魔力,就是阶级的魔力——比老百姓身份高一点,达到更高阶层的渴望。不幸的是,很多文学作品无法清晰表达这一点。强行跨越阶层的结果往往是悲惨的,武伯仲和杜威最终都被更高阶层所抛弃,沦为弃子。相反,王晟坚持留在本阶级,也得到了本阶级的认可。刘继明老师很恰当地展示了这一点。生活中,一些穷人、革命者在改开后跨越阶层,成为了买办、资本家。然而这种阶层跨越的良好感觉往往只是表象,他们自身感受未必如此。我的亲戚有过类似经历,就像杜威一样被更高阶层抛弃,东窗事发后所有的后果由我亲戚来扛。刘继明老师对此表达恰当,值得我们思考。

  刘铁征:栗红的父母也是牺牲品,为了保护大人物,他们被牺牲掉了。梁晓声,他是文革期间的工农兵大学生,1974年去复旦读书。他父亲只是哈尔滨的普通工人,如果没有毛主席,梁是不可能成为大学生的。毛主席使他有机会成为一名作家,实现了阶层跨越。但是,梁却背叛了人民群众。类似的知识分子很多。向敌人投降叛变要交投名状。而亲自出谋划策、抓人,特别用力的叛徒,是为了让主子相信他的忠心。但叛徒毕竟是叛徒,最终还是会被抛弃。人人都想实现阶层跨越,背叛自己的阶级。所以,鲁迅先生指出人民是阿Q。在此之后,毛主席又从另一个方面鼓励人民,说人民群众是英雄。

  会飞的鱼:我前几个月刚读完,印象深刻的有几点:

  王晟被劳改教育,很痛苦;而骆正多年来却不断维权,有信仰才能坚持下去。

  轮椅(洪太行)们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实,先富起来的就是他们自己。燕山会就是现实的影子。没有想到敢写这些现实事件。我很震撼。这本书出乎意料,让我开始质疑以往的认知。

  幸福草大哥认为结局很难过。我认为,没有权力就是棋子、牺牲品,很正常。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很震撼,每次读感受都不一样,想再重看。

  刘铁征:我们今晚读友的年龄层分布很有意思,正好跨越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开后的时代(幸福草:1954年;river: 60后; 刘铁征:70后; 阿丹:1983年; 爱莲说131:1987年; 会飞的鱼: 1989年)。我们70后对文革的印象很少,小时候感觉是很快乐的。但后来被纠正为文革是“十年浩劫”。1989年很重要……我们进入了不可言说的时代,物质变“丰富”了。猪肉自由供应了,不用再凭票买了,可是肉里面注水、激素越来越多。人人都住上了大房子,可是都变成了杨白劳。

  阿丹:这本书我是去年读完的,距离现在有一段时间了。刚才在会议开始前,我又翻了一下,也看了一遍目录。去年读的时候并没有太强烈的感觉。现在回顾起来,书中的情节基本上都可以现实生活中、在我自己身上找到影子。首先,最有感触的也是小说结局。自己一直期盼着王晟、顾筝能够联手战胜邪恶势力。可是小说结局却没有这样。大概自己太理想化了。结合现实生活,别说正义战胜邪恶了,身边像王晟、顾筝这样有良知和正义感的年轻人甚至都没有。刚刚幸福草叔叔提到下岗经历,我自己也是下岗工人的子女。我们厂之前是兵工厂,1994年从辽西搬迁到营口开发区。营口开发区那时经济比较发达,当地老百姓生活相对富裕,瞧不起我们厂子的人,还编了一首顺口溜来嘲笑我们。后来厂子经营不行了,我爸妈都下岗了,在劳务市场打零工。我记得我爸爸很辛苦,夏天在外面干活,被太阳晒得后背起了一大片水泡。

  看完小说之后,还有个感觉是很迷茫。无论书对自己如何触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来。可是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以及自己能做些什么。这个时候,就会陷入到无力状态。

  刘铁征:阿丹的分享让我想起之前的经历。有次去看牙,还有另外一个女孩也在看牙,是个90后。我们聊到吃玉米面的话题。我说我公公国为小时候玉米面吃多了所以后来不爱吃。女孩说她小时候总吃玉米面。她的父亲那时是大连某厂的临时工,她好像还有个弟弟。他们甚至去菜市场捡菜叶吃。我没想到,九十年代了还有这种事情——都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问题出在哪?大家都很糊涂。

  《黑与白》人物关系图谱(网友绘)

  幸福草:阿丹父母的事情,我也经历过。我17岁参加工作,2002年下岗。起初单位的厂子很小,从一片空地开始建成了一座现代化大型国企,出口十几个国家。八十年代以后,厂子的党委、工会形同虚设,但老厂长有点像小说中的老校长和骆正,不贪,一心为了大家。我们厂当时每年创造一个亿的利润。地区一些领导想把他们的亲友安排进厂,但老厂长不干。1996年老厂长被提前退休了。

  九十年代政府办企业,逼着我们厂子做担保,后来厂子又被迫还贷。某位大领导上任后,逼着厂子扩建。以前八十年代,厂子的利润、税收都是上交国家的。但后来“拨改贷”,扩大再生产,国家却不拨款了,而是让厂子向银行借贷。如果我们企业不扩大,就会导致设备老化无法升级。而向银行借贷,又使企业经营苦难,导致工人下岗。最后价值7个亿的工厂只卖了2个亿,买方却不给钱,不交税,也不管下岗工人。最终三分之二的工人都回家了,很多人打零工,连玉米面都吃不上,加上后来医疗、教育、住房商业化的重重压力,厂子一百多人未能熬到退休就去世了。送走他们的时候,我们真是眼在流泪,心在滴血。

  读这本书,我对结局不喜欢,想改结局,内心渴望正义感。历史总是螺旋式发展的,目前这种情况是短暂的,90%的工农不会答应。不过看到现代年轻人的现状,又觉得我们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年轻人需要好作品的引导,不然真的没有希望了。

  刘铁征:您的切身经历,我感同身受。曹征路的小说《那儿》,我都不能读第二遍,感觉真是比旧社会还让人难受。

  幸福草:那时候就是那样。挨了老板打骂也得忍。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要让家人有饭吃,为了活下去。党中央是否知道这种情况呢?之前回避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自己退休了,孩子大了,老人也走了。想起往事,感觉很辛酸。毛主席带领大家打江山,牺牲了几千万烈士,他们的血不能白流。要引导零零后懂得这些道理。希望刘继明老师能写得光明一点,给我们希望。

  River:困难的时候总在想,党在哪?如果指望救世主引领大家走向光明的未来,是不太现实的。希望在新一代身上,中国会有生机和未来。本书中,陈沂蒙力挽狂澜,不深刻也不现实。真正的党,他们过去斗争、奋斗的记忆,未来会在新一代身上复发唤醒。现在不可能有救世主。

  刘铁征:前段时间我去黑龙江大庆。据说有人上台后,禁止宣传大庆,唱衰大庆。九零年我上学,就听过这种说法——东北不行了,大庆没有石油了,要靠往里打水才能出油花。可三十多年过去了,大庆仍然在发展。

  东北一直被唱衰。当年《冬天里的一把火》这首歌走红,说明全国人民都没心没肺,这形成了一种“势”,把大兴安岭烧了。“下岗”为什么从东北下手?因为东北太重要了。中国的希望在东北。当年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就在东北。在东北赢了,解放军南下才势如破竹。孔老师说过,什么时候哈尔滨成为文化、经济中心,中国才能真正发达振兴,如果东北落入敌手,中国就没有希望。当年日本人拿下东北后,再打国民党,后者不堪一击,说明东北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

  微博上总有人宣传谁谁谁是好的,这是人民太傻,太傻必然要吃苦头的。

  爱莲说131:我在四月刚读完这本书。里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让我很震撼。我之前读过曹征路老师的《那儿》,也感觉很震撼。王晟、顾筝、骆正这样不背叛自己阶级的人少,而杜威、武伯仲这样的人却很多。我对武伯仲印象最深。他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一肚子男盗女娼。武伯仲曾欺骗了杜福、宗天一、聂长海等人,最后却不了了之。我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他们没有揭发武伯仲呢?对于小说结局,我是可以接受的,“正压邪”与现实不符。

  刘铁征:宗天一也想举报,但举报无门。

  River:武伯仲给我的印象最深,这种人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刘继明老师这部作品注重细节刻画。以前看过他的《江河湖》等作品,感觉比较粗放,像大写意。而《黑与白》细节刻画更深刻。武伯仲在小说第56页出现。我在学习中医。56在中医中是阴数。武穿着黑衣,上面绣着白花,让人知道他是黑暗人物。56也让我想到五运六气。而武是中医大师,无所不“治”,甚至能控制人的身体。小说中每个人出现的页数安排也许不是随便的,小说刻画得很细腻。武的外形是男生女相,没有胡子,但性功能强大,对女性很有吸引力,这一点也很有趣味。

  幸福草:武伯仲在小说中所占篇幅很大,刻画也很细致。我对他印象很深的地方是名字。他声称自己是武则天的后代,很奇怪。而“伯仲”二字,代表着老大和老二。他虽然看起来呼风唤雨,但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是他与宋乾坤、郎涛、巴东/洪太行的合作。有这三家人坐镇,他才做大。而这三家人的共同特点是体制内的,高官、改革新星、红二代。刘老师描写了这些人物。正如毛主席说过,搞资产阶级的人,就在党内。小说的结局让我感觉很沉闷。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七十年代,我刚参加工作。那时虽然拮据,但是生活很稳定,买了很多书。像1974年的时候,文艺很繁荣,戏剧、歌曲、电影都很多。现在,我经常让年轻人看那个年代的书和电影。他们看完后说,没想到那个年代的电影那么热血,很幸福。我想让年轻人知道历史,也明白打江山多么不易。我们要有信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没有过时。如果离开它们,我们可能比俄罗斯更困难。不能让年轻人堕落。我现在尽量帮农民工维权,帮他们写诉状,无论结果成功与否,至少能让他们在法院立案。我希望以自己来影响年轻人。我眼睛不好,参会时间久了不行,先下线了,谢谢同志们。

  刘铁征:好的,您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我也买了文革期间的一些报纸、杂志和文艺作品。我发现那些《考古》《文物》杂志办得很好,并非天天闹革命。《文物》那本杂志是康生题词,他是书法大师。

  我上次的黑龙江之行,曾看到一个地方挂着一块牌子——“资本之鹰”商务会所,下面写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人民是很容易背叛人民的。所谓武伯仲骗成功人士,其实是这些成功人士在骗自己,他们是用武伯仲身上的东西来骗自己,大家需要武伯仲这样的人。人们都把“魔”当成“神”,那么装神弄鬼就有市场。

  River:武伯仲最后牺牲了自己,他是个狠人物,坚强有毅力。无产阶级如果品质不如他,就很难斗争胜利。小说很深刻。旧社会武伯仲是个小人物,改开前他行医,后被取缔。改开后,他却成了大师。“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武的身上,有很多东西可挖。毛时代人民有赤脚医生,武施展的空间小。改开后,人们普遍精神空虚身体差,武施展的空间就大了。这一点对应我们的现实。

  刘铁征:毛主席在世,他老人家就是大佛。而毛主席不在了,小鬼、老妖们就都出现了。人们的精神被解构了,对鬼神也有需要。

  《黑与白》中反革命者老谋深算,而革命者太纯洁,无法与其PK。正义的事业,需要我们有和坏人一样做坏事的能力,但却不做坏事。正义阵营里如果好人太天真,就无法与敌人抗衡。要对人性有足够的认识,不轻易对人抱有希望,对政府抱有不切实际地幻想。很多人对陈沂蒙,是带着“青天大老爷”的幻想,这是不行的。从来就没有什么神仙、皇帝、救世主。做正义事业,难就难在让自己学“坏”,学狡猾。很多毛粉就只会唱唱红歌、样板戏,反动派怎么会怕你呢?本书中,到处都是阿Q,包括宋乾坤——阿Q上台,就成了赵老爷。很多左派混得不好,对当权者不满,他们希望革命,是希望自己能上台。他们是投机分子。

  阿丹前面提到的迷茫和无力,是自己总想干大事。比如自己明明只能举50斤重量,却想举80斤、100斤甚至上千斤,那肯定会无力。想要社会变好,自己也要量力而行,这样就不会无力。无力,是因为希望过大。

  阿丹:书中宗小天的命运,我有点看不懂。他跟顾影很登对,男才女貌,也很相爱。可是后来为什么会出轨,又下落不明?书中好像没有交代得很清楚。

  刘铁征:看完这本书后,我曾试着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写《宗达传》,从象征意义去理解宗氏家族内心的冲突。我向孔老师请教,宗达为什么那么爱吃牛奶面包呢?它们哪有中式早点丰富美味啊!孔老师说,宗达骨子里还是崇洋的,他是留欧的。中国最终是留洋派胜利了。反而是安娜对革命很忠贞。宗达如果活到革命胜利后,或许他也会成为走资派。

  (《黑与白》图书海报)

  River:宗小天是个矛盾人物,他身上流淌的是旧贵族的血液,资产阶级的血液。他跟妻子顾影的无产阶级是不同的。他们之间的情感维系很脆弱。宗小天从未放弃自己的阶级,但是赶上了动荡时期,人物命运很飘忽。

  刘铁征:顾影的外婆曾经在菜市场卖菜,她是劳动人民。而顾影的妈妈却很浪漫,是个艺术家,在顾影小时候就送她去学芭蕾。宗小天有小资梦,比较桀骜不驯,这很吸引顾影。宗小天的身份复杂,父亲、母亲、继父都被打倒,导致他对自己的定位很冲突,通过“性”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愤懑和矛盾,而无法转化为对理想的追求。而顾影从小性格被动,需要被狂野主动的人引领。她其实根本不了解宗小天,她爱的只是他的虚像,无法跟他产生精神共鸣。

  继父对宗小天的影响,好像只是给了他一本《金瓶梅》,而没有从父亲方面对他进行引领。顾筝的小镇上很多人都与宋乾坤的父亲有关联,这有很深的象征意味——革命者、投机分子都是从老地主那里分化出来的。本书值得思考,无论是从现实意义,还是从象征意义方面。宗小天的父亲是宗达,母亲是安娜,他是中外结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结合,跟毛泽东思想,也是中外结晶。而改开后,西方价值观涌入,鼓励人们包括宗小天只追求欲望。也是“中外结晶”,——现在,人们对于喜儿没能跟黄世仁在一起,会感到很遗憾。

  宗小天的内心比较冲突,有很多待解决的任务,但他比较消极,活得不真实。他与顾影的关系并不是突然就破裂的。

  爱莲说131:我的疑惑是宋乾坤到底叛变了吗?

  刘铁征:孔老师曾经说过很多人革命是“两头真”,他们革命时为真,叛变时也为真。宋参加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他父亲霸占了他喜欢的姑娘。这是革命复杂的地方。很多人参加革命的初衷是很复杂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管革命者的出发点如何,他们射向敌人的子弹都是可以杀死敌人的。一旦革命成功后,就会涉及到甫志高的问题。孔老师说,叛变的甫志高不是最危险的,没叛变的甫志高才是最危险的,因为他们依然在党内。即使宋乾坤最初的动机是好的,不代表后来他不会背叛革命。曾经有一首长诗《将军,你不能这样做》,批判的就是功臣在革命成功后成为利益集团,威胁国家。毛主席没有杀他们,而只是斗一斗他们,结果是被骂。人民站在利益集团的一面,这是革命的复杂之处。

  即使觉悟了,也不保证一辈子都有觉悟。我们身上有邪的一部分,如果不修炼,正就不能压邪。如果多数人都能够反思自己,才能做到邪不压正。

  时间差不多了。

  会飞的鱼:这种视频形式的讨论会是OK的,希望能够半个月左右讨论一次。

  River:希望能够以人物为线,设专题进行讨论,比如专门对左派、跨越阶层的人进行专门讨论,将小说不断细化。或者按时间跨度来讨论,比如文革期间,改开前后等等。

  阿丹:后面怎么安排?

  刘铁征:原打算后面就读其他作品,这样的话,就计划在群内用三到四个月左右的时间继续讨论《黑与白》。未来选取其它作品讨论,比如《创业史》、《那儿》等等。

  River:对比其它作品,阅读这本小说有个优势。刘继明老师有微博,我们有更多渠道来了解的想法,还可以与沟通,向请教等等。

  刘铁征:我们谈人物,也可以在群内进行讨论。可以一周定一个主题,提前做预告,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

  爱莲说131:同意。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克言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知道老百姓们不好骗,干脆连装都不装了!
  2. 人间恶魔
  3. 这两天发生了一些大事
  4. 这里的局势,感觉真不太妙
  5. 张黎平:嗅到一种可怕的味道——对纪检监察机制体制的思考和建议
  6. 关于“黑猫与白猫”论
  7. “你们为什么要报道武汉的事情?”
  8. 知道不好骗,所以开始硬抢了!
  9. 他们,并非只藏在暗处……
  10. 你是毛主席派来的吧
  1. 剑云拨雾 |政治契约:从司马懿洛水之誓看“先富带后富,十个如果” 后果有多严重?
  2. 祁建平|一个落在人民的后面的东西
  3. 林彪:毛主席意见受不到尊重,事情就要出毛病
  4. 陈先义:毛奇这号人
  5. 这不是恶心,而是阴谋!
  6. 好多有钱人润了
  7. 就业率崩的越来越离谱了
  8. 拍案称奇之毛奇佩霞
  9. 下岗女工的最后自白
  10. 夏小林|臆造“民企主体论”严重歪曲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兼谈人民日报发文“拨乱反正”
  1. 对大会的十个看法
  2. 张文木|毛主席叮嘱年轻人,“阶级斗争都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学毕业?”
  3. “断子绝孙”已成现状,官方穷尽方法也无奈了,此局该如何破
  4. 对这46年出现不良现象进行反省
  5. 庐山会议整倒彭德怀的真相(不要被骗了)
  6. 这下好了,退路也断了
  7. 上海拆伟人像,官方的答复令人不解
  8. 捂不住的大事
  9. 两个实名举报,戳穿了两个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10. 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后,毛刘辩论,伟人就是伟人!
  1. 你是毛主席派来的吧
  2. 脸抽的最疼的,还真不是给开幕式洗地的
  3. 祁建平|一个落在人民的后面的东西
  4.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5. 下岗女工的最后自白
  6. 下岗女工的最后自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