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对《黑与白》中死亡书写的思考 ——以老校长和阿毛为例

依然妮妮 · 2025-01-02 · 来源:Black&White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读《黑与白》是2024年初的事,现在我仍然记得,当我读到这个段落时,我感觉我的心跳都加速了。

  在凤凰岛被省里定为国际旅游岛后,那些不愿意离开的人们,在岛上搭个草棚,宁愿吃糠咽菜也不肯离开,他们在老校长的带领下,发起了保岛运动,经常去省和市政府上访请愿,但每次不是被抓就是被驱赶回来。后来老校长搬出了凤凰小学,在岛上烈士墓园门口的一间石头屋里住下了。石头屋的墙上布满了苔藓,四周的荒草比墓园里的还深,不通电也不通水...... 这是小说《黑与白》中,田青青对梁天讲述的老校长的故事。

  石头屋的环境很坏,可以用恶劣来形容,但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老校长无比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常看的一本书就是《共产党宣言》,即使在他停止呼吸的时候,面前那本《共产党宣言》还摊开着。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自己的生活已经很不易了,但他还继续资助田青青的学费,这是老校长对未来的期许。他很清楚,他们这一代人追求的理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奋斗过程,必须有后来人的接替。

  从《共产党宣言》诞生到今日,为了那个崇高的愿景,多少人奋斗了一代又一代,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人死去了,但他们的死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英雄的死亡与太阳的西落相似”,太阳西落,它要奋力把最后的余辉洒向人间,让后来行走在黑夜里的人们,永远记住太阳的美丽。旗手可以倒下,但是那面旗帜,却永远飘扬在了每一个追求正义的人们的心中,他们会向着真理最后的胜利冲刺。现实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人,像魏巍老前辈,像曹征路老师等等,他们都是树立在我们面前的崇高形象。书中对骆正叔叔,王胜利,老校长等一系列人物的死亡书写,呈现出了巨大的悲怆感和悲剧美,让读者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要撕破黑暗的冲动。

  在《黑与白》中,还有一个人的死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阿毛。阿毛曾经是东钢分厂的工会主席,六级技工,劳模,性格好爽,为人仗义,有号召力,下岗后去当了摩的司机。为了保护工厂不被外资并购,他组织了抵制活动,愤怒之下打死了外资代表。被判死刑。阿毛在书中是一个非常次要的人物,对他的着墨不多,但他的死同样具有震撼力。

  如果把阿毛和东钢的工人看成一组群像的话,阿毛就是站在群像最前面的那个人。

  曾经有一群人,或许其中就有阿毛的前辈,他们以一个阶级的整体力量,在那面旗帜的感召下,反抗着来自内外反动势力的剥削和压迫。他们前仆后继 无数人死去了,许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最终他们挣脱了身上的枷锁,为后来的阿毛们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开始了属于他们自己崭新的生活。

  《黑与白》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现实主义的魅力之一来自其真实性,而真实性的核心就是“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现实关系是产生作品真实性的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一切将变得虚无起来。阿毛从工人劳模,到下岗后自谋生路的摩的司机,再到后来被判死罪的刑事犯,这期间折射出的现实关系以及变迁和错位,值得每一位读者去深入地探究和认真地思考。

  死亡是压抑的,尤其是作品中正面人物的死亡,更是令人痛心疾首。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毁灭”即“拯救”。正如孔庆东老师所讲,只有把祥林嫂写死,中国才能生。

  伟大的文学经典,存在着无穷的解读方式和路径,随着时间的变迁,可以永远解读下去,刘老师的《黑与白》就散发着这种魅力,每次阅读,都会给我留下新的体验,引发新的思考。我想,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心情表态

  • 1
  • 2
  • 3
  • 长篇小说《黑与白》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子午|这次我支持胡锡进
  2. 2025丨于无声处听惊雷
  3. 手越伸越长,伸进了老百姓的病房!
  4. 群众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谁不高兴了?
  5. 我国的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内卷,失业,学历贬值…
  6. 发展文化大革命中涌现的新生事物
  7. 郭松民 | 重看《大河奔流》:革命是一种爱
  8. 必须理直气壮地热爱毛主席、捍卫毛泽东思想一一2025年元旦献词
  9. 双石|“就地坚持”,凭什么靠什么?
  10. 殖人表示“殖人”两个字太侮辱人了
  1. 日,谁给山西大学的狗胆?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3. 全国2843个县的老百姓都是“刁民”?
  4. 愈演愈烈的失业潮
  5. 新冠爆发5周年总结,祸国殃民的专家名利双收
  6. 我们还等什么?
  7. 怒驳“那个年代的十大荒唐"(上)
  8. 为什么今天的心情格外沉重
  9. 怒驳“那个年代的十大荒唐”(下)
  10. 毛主席当年为何“暂停高考”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宁波这起事件,荒诞到让人不敢相信!
  3. 鹤岗市公安局局长会场指挥10余警察抓捕副局长
  4.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5.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6.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7. 谁敢说愿意回到毛泽东时代?
  8. 王泰俊:党建以挣大钱为目的,就是政治投机
  9. 这些新闻放一起看,难道没人觉得荒诞吗?
  10. 孔庆东:贾平凹的病相
红色旅游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