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78年,为了向即将到来的新中国成立30周年大庆献礼,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巨片《大河奔流》,谢铁骊执导,张瑞芳主演。
《大河奔流》讲述的是黄河岸边一位母亲的故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与母亲,形成了一种复调与共振,很好地揭示了故事主题。
《大河奔流》反映的时间跨度,从1938年到1958年,长达20年,涉及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改、合作化运动等重大事件,是一部年代剧、史诗剧。
用今天的话说,这部电影可谓明星云集。张瑞芳、王心刚、葛存壮、张金玲、李秀明……均为一时之选。
在筹拍阶段,《大河奔流》就引起各方瞩目,豫剧大师常香玉主动请缨,希望能够出演女主角李麦(因为故事的发生地就是河南),赵丹也希望能扮演周总理。
遗憾的是,他们都未能如愿。
然而,《大河奔流》可谓生不逢时。上映不久,就遭到一些人的指责和抨击,很快销声匿迹,成了一部被遗忘的电影。
为什么呢?
因为就在拍摄完成并且上映的1978年,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转向,影片因此显得不合时宜了。
比如,在影片中做为负面形象“农村搞自发”的那些人,不久就以新时期英雄,乃至殉道者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从文化及历史的角度看,《大河奔流》仍然采取了“人民革命推翻三座大山”、“民族革命赶走帝国主义”、“革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等叙事框架。
而这个时候,伴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传统VS现代”的叙事框架即将成为新主流,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已蓄势待发。【点击阅读】
不过,几十年后,拂去历史尘埃,重看《大河奔流》,我仍然被感动,甚至震撼。
是的,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是母亲和母亲河的历史,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
影片中有一些细节意味深长。
比如,刚刚参加革命的李麦,让新四军宣传队员宋敏(李秀明 饰)把“斗争”两个字写在手上,宋敏写好后,李麦说:“这不像两把钥匙吗?”
秦队长(王心刚 饰)插话道:“对!一把要打开我们身上的枷锁,一把要打开新中国的大门。”
再比如,刚刚获得解放并参加革命的李麦,要连夜从许昌步行到洛阳传送情报。
已经参加新四军的儿子天亮(刘衍利 饰)送她到村口,听说天亮带的一本书上有毛主席像,李麦坚持要看。她把手中的竹竿做成了火把,看到了自己心中的救星,流下了热泪,然后就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踏上了漫漫征程。
当年,这一细节被人指责为“公式化”。今天再看,却发现无比准确地表达了渴望解放的人民,在暗夜中寻求力量和指路明灯的心情。
还有一些情节,在当年并不罕见,今天的人们却已经很难理解。
解放后,做为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李麦担任了县妇联主任,是脱产干部。
她到青岛探望已经是海军军官的儿子天亮,意外发现国家正在南粮北调,要向黄泛区发救济粮。这令她彻夜难眠,回来后就向组织申请回铁牛村当一个不脱产的干部,和乡亲们一起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改变落后面貌。
村里的落后分子趁机造谣说,她是犯了错误被下放劳动的。李麦则缓缓地说,“他们不明白,共产党人不为做官,而要为革命。”
李麦是一个革命者,也是一位母亲。
《大河奔流》的可贵之处在于,将李麦做为母亲的一面也塑造得真切感人。
1938年,蒋介石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后,洪水泛滥,灾民流离失所,李麦和自己的女儿嫦娥失散了。
十几年后,流落到青海,解放后在西宁毛毯厂当了女工的嫦娥(宋晓英 饰),终于回到铁牛村寻找母亲。
在相见的那一刻,李麦嘴唇颤抖着说,“黄泛区认错人的事很多,认错了多不好。我的女儿我有记号,我要先看一看。”女儿于是跪下,让她看看自己脖子上的胎记,李麦把女儿抱在怀里痛哭失声……
应该说,张瑞芳的表演极为出色,她真的进入了角色,把一位母亲在这一关键时刻的焦虑、担心、期盼、大悲大喜的情绪……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河奔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绝唱!
从此之后,中国电影就转向伤痕、文化反思……直至学步好莱坞,转向商业大片了。
02
读了一点社会主义国家电影史,发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现象:都曾以浓墨重彩的方式,表现“母亲参加革命”这一主题。
1906年,高尔基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
在这部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小说中,母亲尼洛夫娜像千百万受压迫的俄国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
但是,为了营救因为领导工人运动而入狱的儿子,尼洛夫娜走上了革命道路,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积极、勇敢的革命者。在被沙皇密探逮捕时,她庄严宣称:“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母亲》被多次拍成同名电影。影响比较大有被誉为“电影艺术之父”的普多夫金在1926年执导的默片,以及马尔克·顿斯柯伊在1956年执导的有声片。
在我们的近邻朝鲜,1969年拍摄了电影《血海》。
影片表现一位普通朝鲜母亲在反抗日本殖民者压迫的过程中,逐渐觉醒、成长的曲折历程。
这部由金日成将军亲自编剧的作品,已经成为和《卖花姑娘》具有相同地位的朝鲜革命文艺经典,朝鲜最有名的歌剧团,就以“血海”命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工也创作了很多以母亲为主角的电影。
1956年,凌子风执导了电影《母亲》,张瑞芳、金焰主演。
影片讲述一位母亲,在丈夫因劳累过度工伤死亡,儿子被捕后毅然参加革命的故事。与尼洛夫娜不同的是,母亲最终迎来了解放。
1962年上映的电影《槐树庄》,1965年上映的《苦菜花》,都同样真切感人地讲述了“母亲参加革命”的故事。
……
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不一一例举了。
03
回首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我们会发现,爱和恨,同样都是革命动力。
阶级仇,民族恨,会把许多人引上革命道路;
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的爱,同样会把许多人引上革命道路。
《白毛女》中的喜儿、《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等等,都是“女儿”。女儿们走上革命道路,主要是因为恨——喜儿被黄世仁侮辱、琼花被南霸天迫害;
在以“母亲”命名的影片中,在《苦菜花》《大河奔流》中,母亲们走上革命道路,主要是因为爱——她们爱自己的女儿、爱自己的儿子、爱自己的故乡……
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母亲们拿起了“斗争”这把打开解放大门的钥匙,甚至直接拿起了武器!
无论在任何文化背景中,母亲都是慈爱的象征。
做为中国革命最主要的领袖,毛主席从不讳言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他给好友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亲就是这后一种人。”
母亲的温厚谦和与慈爱,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一生,并通过他,塑造了整个中国革命的精神气质。
雷锋生前,最喜欢的一首歌,这样唱道,“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也许我们可以说,在本质上,革命是一种爱!
既然如此,就再没有什么形象,能够比母亲更能体现革命的这一本质。无论是在革命中还是在家庭中,母亲都是付出最多,索取最少,“损己而利人”的人。
在1956年凌子风版的《母亲》中,女儿和母亲在解放区重逢,她又惊又喜,紧紧地抱住母亲,流着眼泪说,“我真不知道,人没有母亲该怎么活……”
这句话,让我落了泪。
(谨以此文,致敬天下所有的母亲,也缅怀我在2022年的今天溘然长逝的母亲!)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