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舆论战争

小红书上的“脱敏”战争

北方朔风 · 2024-09-04 · 来源:新潮沉思录|微信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只不过在这个脱敏的过程中,不免有些人会大惊失色红温破防,毕竟有些东西人吃了没事,但狗吃了会死。 这大概也是一种重度过敏吧。

  我们昨天的文章《“看到国人就想到没素质,就想到坏规矩,就想到丢人”》中说到当下碰见同胞就自卑,回避同胞的交流,觉得同胞低人一等的国人仍然不少,在小红书平台上比较有代表性。有读者评论说为啥要上小红书发贴,其实太刻板印象也不必,里面确实很多实用性的生活攻略和经验分享,而且也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互联网观察样本。

  而且虽然该平台长时间风气确实比较那个,但这两年能看到正常用户也是越来越多,只不过正常人声音肯定没极端群体声音大,比如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往往要极端用户发言足够逆天之后,正常用户才会开始大量发言回击。

  这个趋势在某书上的中西生活方式争论的相关贴子中体现的很明显。比如前些日子有美国博主说,女儿来到中国之后,花生过敏消失了,有人觉得这件事情很有趣,也有人不相信觉得这是炒作,当然了,还有极少数人转进到什么转基因,阴谋论之类的东西。因为某书上育儿话题非常多,所以讨论也是格外激烈。能看到虽然还是有不少以洋为尊的发言,但脑子清醒的评论也不少。一个原因可能 是小红书上确实有很多有在国外生活经验的用户。

  从科学来说,在美国花生过敏,来中国就不过敏了其实并不奇怪,甚至非常合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花生过敏的发病率是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的。

  来中国之后过敏消失,有几种可能的原因。一是国内环境可能让花生过敏者自然脱敏。几年前FDA批准一种药物来治疗花生过敏,这种药物的成分是花生提取物,通过少量接触这些东西,来实现脱敏——这是在过敏治疗中是十分常见的策略,通过接触少量过敏原来实现脱敏。

  而部分儿科指南也认为,在婴幼儿时期接触少量花生,可以降低长大之后花生过敏的发生率。当然,这一脱敏过程也可以通过自然摄取的食物来完成,只不过更不稳定一些。从国外治疗脱敏疗程的经验来看,来中国几个月之后是可能实现自然脱敏的。

  但是欧美网络上和国内网络上都有不少人反映,一些没来过中国的欧美人在吃了中国人带去的花生制品后并没有出现过敏问题。这就引发两种猜测,一是食物过度精加工的问题。实际上这类情况不止出现在花生身上,有大量的统计数据足以证明,发达国家的过敏与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这一情况很可能与食物的过度精加工有一定关系。当然这样的结论并不是要让人放弃现代化的食品工业,而是需要让我们从更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让现代人更健康,这显然是任重道远的挑战。

  另外一种猜测是欧美农作物对农药的过度使用,这种声音在欧美和国内网络上也有广泛支持。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和研究,暂时还没发现能支撑这一猜测的直接证据,这里仅转述一下。

  老外来中国之后花生过敏消失了这个话题能引发激烈讨论,显然不是一个纯科学问题,相关讨论很快就扩展到了中美育儿方式的优劣。有的觉得美式育儿太不靠谱,怎么能让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接触呢?有的觉得中式的育儿不科学,要是过敏出了问题怎么办?要是总宣传来了中国不过敏这种新闻,岂不是更多人都要抛弃欧美那一套育儿方式了?诸如此类争吵升级后,又扩散到中美生活与教育方式的优劣高下上。

  当然,这种高下优劣的争论显然不是今天才有的。今天国内的舆论确实已经正常多了,上网的人多了,有出国经验的普通人多了,真正睁眼看世界,而不是跟西方搭上线就以国人启蒙者自居的正常人多了。

  比如关于过敏这个问题,看美剧的朋友应该见过抢救急性过敏的肾上腺素笔是美国学校的标配。笔者在十几年前第一次了解到肾上腺素笔时,就记得某个在那里大呼什么美国学校是如此保护学生,中国学校需要学习这种傻缺言论。相比之下,如今的讨论已经正常很多了。

  花生过敏在在美国是常见病,在中国是罕见病,中国学校不准备肾上腺素笔非常合理。然而当年在崇洋思维下,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也想不明白。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生活方式,代表了一种优越性。在我国有这样的思潮,很大程度是历史的结果,近代史以来的屈辱使得向西方学习成为了整体层面的正确,最近的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人没有时间去思考,不管是哪方面的东西,都一股脑的学了过去,这样的思维,形成了路径依赖,同时也在舆论场构成了许多话术。

  如今我们虽然在很多领域依然和发达国家有着差距,但是也是时候去思考西方的生活方式哪些更应该去学习,哪些属于该被抛弃的了。这也是我们这两年在包括小红书在内的互联网平台上能看到的,这种思考确实在广泛的发生,虽然思考的方向有时候也不一定对,但总归迈出了摆脱长久被霸权幻影笼罩的第一步。

  现实教育人,如今的欧美让最头铁的殖人去了也不得不说实话

  还是以花生过敏为例。治疗过敏反应的肾上腺素笔在美国舆论中其实不是一个好角色,一支需要几百美元不说,关键是这个产品垄断在迈兰一家公司手里。这家公司并不以研发新药见长,而是以仿制药和垄断产品见长。为啥这家公司能垄断呢,因为它的前总裁叫希瑟布雷施,她的父亲正是臭名昭著的美国议员乔曼钦。

  你看,不管是因为食物过度加工还是因为农药问题,导致美国人花生过敏高发,然后就有这么一家公司能实现相关治疗产品的垄断,让价格降不下来,这产业是不是很闭环?这背后的事情实在很有意思,而且肾上腺素笔垄断这个事只是美国医药资本吃相的一个缩影。

  这两年司美格鲁肽爆火,相关公司股价一飞冲天,导致美国地方医保部门哭穷说减肥药报医保会把美国医保拖垮。这种哭穷虽然夸张了些但不是没原由,毕竟美有着极其可怕的肥胖率,食品工业中超量的糖和脂肪对美国人民的健康影响极其恶劣。然后更美国特色的事情来了,生产司美格鲁肽的诺和诺德是丹麦公司,这药在在丹麦一个月用量的售价是186美元,在美国则是809美元。你看,是不是又闭环了?

  然而这两年我国网络上一些人怎么吹的呢?说“白人饭”健康,说中国人爱午睡是因为吃主食碳水多,白人中午不吃碳水所以下午不困;说中国人喝粥是喝糖水,是劣质饮食习惯;比如知乎上曾经的大V勃勃就非常热衷吹美国罐头食物是先进的生活方式……

  在饮食领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并非只是一句谚语,各地的人群饮食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适应差异过大的食物。这本来也应该是一个基本常识,很遗憾,双眼被蒙蔽的人根本看不到常识。

  类似的问题不光是饮食,还包括保健领域。这些年一大堆欧美日本的“神药”在互联网上面流行,但是如果观察一下就知道,这些往往都是一些当地的OTC和保健品,常常有质量问题,有的甚至有违禁成分,导致健康问题。

  西方的医疗确实有许多先进的地方,但是绝没有体现在这些东西上,而这类药品的流行,也正说明偷换概念的危害,把西方医疗尖端的先进带入到了某些三无产品上面。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思考,当别人告诉我们,要学习发达国家科学的一面的时候,要想清楚,到底该学习什么,这些偷换概念的人才是站在科学对立面的一边。

  应该有不少读者知道这款止疼药这几年在国内火到什么程度

  仅从科学角度来说,实际上关于生活习惯的科学研究,很多时候都并不科学。我们常常能看到某些研究说,某某生活习惯对于健康有如何的影响,这类研究的质量大多数相当糟糕,可能不是研究者的问题,而是现实社会之中,无论是对于个人健康的影响,还是对社会整体的作用,种种变量实在太多,多到可能一个研究者要用整个学术生涯来控制变量。

  更不用说健康问题的研究往往跟现实利益关联,这在资本主义国家太常见。比如比如说含糖饮料与代糖饮料的种种研究,就包含了厂商之间的利益斗争。而最近十几年,一些关于咖啡有多有利于健康的研究,背后也存在某些利益关系。关于茶有利于健康的研究更少,恐怕并不是因为它对于健康的效果没有那么好,而是中国搞茶叶的企业,对于如何作用于国际学术界的流程不太熟悉罢了。所以你要是看到某些喝咖啡喝出优越感的人跟你说喝咖啡多健康,大可听听就算了。

  涉及到生活方式的领域,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悲哀的现状,存在无数自相矛盾的研究,只要你想,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部分去佐证自己想要的。当有人说一个东西是经过科学研究的,并不代表这个结论一定是正确的,它只是代表了基于一定数据的结论,是否能覆盖更广的现实世界,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当某些人拿着一些研究来试图说明西方生活方式的优越感的时候,一定要去思考分辨。

  最近日本米荒,有些人就洗地说大米是劣质碳水,日本人不稀罕吃……

  另外,很多西方生活方式吹捧者也不是因为讲科学,在文化霸权光环下,他们会觉得西方的生活方式更时髦。就像国际大牌里那些很猎奇甚至很丑的设计,他们就要说好看;或者看看tiktok上面那些欧美人自己看了都离谱的“白人饭”,他们就要强行说这些东西好吃。

  流行文化终究是被塑造出来的,举一个例子,1976年的“巴黎审判”,这不是什么司法事件,是一场发生在巴黎的高级别葡萄酒盲品比赛,在这场比赛中,美国的葡萄酒被拿来和法国的葡萄酒进行对比,结果出乎意料,当时被认为是不如欧洲三流酒庄的美国葡萄酒,战胜了法国的顶级葡萄酒。

  这一事实实际上说明了,诸如红酒之类的奢侈品的品质问题,很多时候并不存在于现实中,而是存在于某种文化概念里。而如今过去了几十年,可是如今哪怕是美国人自己,大多数人依然觉得美国红酒远远不如欧洲同行。

  实际上,只要有相当的经济基础,各国的生活方式都能被包装的十分具有仪式感,而对于时尚这种东西来说,仪式感无疑是大于实用性的,日本就是这方面的好手。当然,日本能把这一套玩的花样百出,很大程度来自于曾经的经济繁荣。

  事实也证明,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美食,服饰,建筑还是各种器物,这些生活的各个部分,只要经过系统化的包装,都会表现出超越时代的美学与时尚感,只不过终究我们富起来的时间还是不够长,依然需要光阴去进行打磨。拿已经打磨好的东西和还没有打磨的东西进行对比,然后说本土的生活方式是无趣的,保守的,这仍然是一种深刻的自卑。

  除了硬吹西方的生活方式,还有一种常见的情景是替西方人编造生活方式。比如吹美国人全是住大豪斯吃大牛排,比如曾经的知乎大V立党的一美元炸鸡和勃勃的工业化烤箱……

  总得来说,就像开头说的那样,这几年来尤其是20年之后,真正睁眼看世界的普通人是越来越多的,像立党和勃勃这类有着强烈思想钢印和优越感的高华大V在国内平台都已经混不下去了。像小红书这样的平台有一个明显趋势是,对外国的吹捧往往显得比较物质和朴素,不会像殖人那样有多少思想钢印。同样,一旦外国变得不好,你也能迅速在小红书平台看到反馈。

  毕竟,传统上中国人在生活方式的问题上面是十分实用主义的,在摆脱西方霸权光环带来的幻觉之后,也就会逐步回归实用主义。在今后,西方优秀的有趣的东西我们仍然会喜欢学习的,只不过我们已经过了囫囵吞枣的阶段,有理性有空闲去思考思考,哪些东西更适合我们。

  像在小红书以及其他平台上发生的关于中西方生活方式优劣的争论,其实也是一个治疗”过敏“,进行”脱敏”的过程,要脱敏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所谓的松弛感,还有那些以“东亚原罪论“形式包装起来的用来PUA中国人的话术,随着国人自信的增强和眼界的进一步开阔,这些都会在争论和争吵中一一脱敏。

  只不过在这个脱敏的过程中,不免有些人会大惊失色红温破防,毕竟有些东西人吃了没事,但狗吃了会死。

  这大概也是一种重度过敏吧。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克言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大快人心,又一个反毛的人渣被抓了!
  2. 家贼,还是家丁
  3. 两起通报,看得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4. 揭开修正主义分子的画皮
  5. 如何看待青岛女子开路虎逆行插队打人
  6. 菲律宾越来越嚣张,怨谁?怨美国日本?
  7. 为什么有些人极力否定前三十年?
  8. 说说流氓无产者
  9. 犹太人对中国恨之入骨,源于斩断了它的两次下黑手
  10. 她还没写下自己的人生篇章让世界知晓,就被残忍杀害
  1. 那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原因是什么?
  2. 那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问题出在哪里?(坏人钻了空子)
  3. 大快人心,又一个反毛的人渣被抓了!
  4. 为啥车陷入泥潭老百姓袖手旁观无人帮忙?
  5. 30亿!终于判死刑了!
  6. 通稿爆发舔外黑中,持续升级到中国人都要饿死了
  7. 郝贵生|谈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几点看法
  8. 赵磊:“均贫富”何罪之有?(上)——评华生的奇文
  9. 文革后的邓小平与陈永贵
  10. 张杰致李锐:请与历史对质!
  1. 越南新书记为何高调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2. 崔永元怎么奴到这个程度了?!
  3. 总设计师的各种战略和策略
  4. 主张“免费医疗”的李玲教授有多“罪大恶极”?
  5. 又有国家被颜色革命了,中国有危险吗?九点看法!
  6. 叶方青:吸取苏联教训,清除险恶的人,废弃错误的路
  7. 网友立功了,发现大内鬼!
  8. 剑云拨雾|女法官之死
  9. 天眸:听李鸿章一段录音之感受
  10. 任治侯:“运十”飞机的研制成功与下马真相
  1. 文革后的邓小平与陈永贵
  2. 大快人心,又一个反毛的人渣被抓了!
  3. 那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原因是什么?
  4. 1.7万人的国民党铁军,伤亡1.5万人才停战
  5. 她还没写下自己的人生篇章让世界知晓,就被残忍杀害
  6. 欧洲金靴|深圳湾下,北极的鲶鱼,折翼的燕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