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生的奇文
《》范老师转发给我一篇奇文:《为什么历史上的均贫富总是造成普遍贫困》,华生。以下简称“华文”(注1)。
或问:华文何奇之有?
答曰:诸位看官,华文这题目是不是有点儿奇葩?
范老师也被华文触动,附言道:“曾任华侨大学校长,东南大学校长。敬请阅读,约稿评论。谢谢!”
大致阅读之后,坦率讲,华文的基本观点并没有什么新鲜内容,几乎都是之前就流行过的车轱辘话: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不必也不需要表现在其比例和数量上,而且要采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实现形式”。
——“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的通行证”。
——云云……
对于这些车轱辘话,我没兴趣评论。然而,华文为了证明这些车轱辘话是宇宙真理,给出了很奇葩的证据——华文的题目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回敬范老师的信任和抬爱,加之华文的奇葩证据有一定影响(估计范老师约稿之意也在于此),所以,在酷暑高温下,我只好按捺骑摩托进山穷游的冲动,宅在家里写了这篇短文。
二、奇葩证据
为了证明车轱辘话是宇宙真理,华文端出来的奇葩证据是:
第一,“要知道,历史上所有付出巨大社会代价的均贫富努力,并没有带来普遍富裕,相反却总是以普遍贫困而告终”。
第二,“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物竞天择是所有生命体包括动物和人类社会的铁律。竞争是从最小到最大的一切已知生命体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方式”。
第三,“我国的基尼系数与贫富差距……实际上都与私有经济没有直接关系,反而与我们的公有制和延续下来的国家管理体制安排有关”。
第四,“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等富裕”。
华文的证据都是大白话,为了聚焦,我归纳一下:
第一,历史上的普遍贫困,都是“均贫富”造成的;
第二,如果没有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猴子就不能就进化成人;
第三,贫富悬殊是公有制造成的,与私有制无关;
第四,大家别想多了,共同富裕绝对不是“大家同样富裕”。
我为什么说这些证据很奇葩?各位看官想想,断言“贫富悬殊是公有制造成的”,如此颠覆三观的检举揭发,难道不奇葩么?
三、为啥“均贫富”?
对于历史上出现的“均贫富”,华文的指控逻辑是:“均贫富”是原因,普遍贫困是结果。
在华生看来,历史上的“均贫富”都是吃饱了撑的,是一群泥腿子穷光蛋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闲得无聊整岀来的“开历史倒车”。
华文说的是事实么?完全不是。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均贫富”,总是和农民起义联系在一起的。搞清楚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原因,也就搞清楚历史上为啥“均贫富”了。闲话少说,一起来重温一下中国农民起义的历史:
陈胜吴广为什么揭竿而起?因为“天下苦秦久已”,900多个可怜且无助的黔首,在戍边途中遇暴雨受阻,按秦律:“失期,法皆斩”——他们活不下去了。
黄巾起义为什么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因为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百姓走投无路——他们活不下去了。
黄巢起义为什么喊出“天补均平”的口号?因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连年水旱灾害,朝廷催粮逼税,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他们活不下去了。
王小波起义为什么喊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的口号?因为士族豪强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官家巧取豪夺,“日进纲”强征民夫,旁户(佃户)缴纳重赋,百姓生路断绝——他们活不下去了。
李自成起义为什么喊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因为明末天灾人祸不断,明廷精简机构裁汰驿站,赋税徭役日益严重,陕西大旱,饿殍载道,白骨蔽野——他们活不下去了。
太平天国起义为什么喊出“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因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外国工业品大量进入国门,中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横征暴敛,地主阶级大肆兼并土地,民不聊生——他们活不下去了。
老百姓反正都是死,死大义者可乎?于是振臂一呼:“等贵贱,均贫富”!
四、不“均贫富”,行吗?
鲁迅说:“宁作态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中国古代老百姓造反的目的是什么?既不是为了“先富起来”,也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为了“活下去”。
问题是,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世界,老百姓若不“均贫富”,又怎么可能活下去呢?
反过来说,老百姓若要活得下去,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世界,又何以出现呢?
历史上的“均贫富”,无一不是被权贵地主统治阶级给逼出来的。
拜土地兼并和两极分化所赐,中国老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会冒着“灭九族”的风险,去“等贵贱,均贫富”。
1958年,毛主席在上海观看《白蛇传》,当看到法海和尚把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时,毛主席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站起来高呼:“不革命,行吗?!”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真实的因果关系是:因为压迫太深,所以不得不反抗;因为“普遍贫困”,所以不得不“均贫富”。
反观华文所谓:“历史上均贫富的结果,总是造成普遍贫困”——这不就是在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么?
请问华生:难道历史上的剥削压迫,都是劳动人民的反抗造成的?难不成必须“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穷人们才能富裕起来么?
(未完待续)
————
注1:华生《为什么历史上的均贫富总是造成普遍贫困》,载《宏观经济智库》2024年8月20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