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一个无比庞大、无比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是任何文化最基本的核心价值,各民族文化表现的形形色色,无不有殊途同归的最终信仰原因(依据)。
一般而言,文化信仰越清楚、越纯洁,信仰就越能坚定,这就如同一个人看待(感觉)一件事物,观察的越清楚、越持久,就越相信它的各种经验联系;一件事物越独立、关系越简单,就越能看清楚;信仰是精神属性,因此精神越独立、越简单,就越能认识清楚精神;所谓精神独立,是精神超脱物质的羁绊,因此精神越是远离物质,精神就越单纯,越不会糊涂,精神就如同天马行空一样自由,精神信仰就因为没有物质障碍而越强大;精神所以能够独立,是精神具有支撑自身存在的内在理性逻辑,所谓精神信仰,就是信仰精神自身独立的逻辑概念体系,因此立足于理性逻辑因果关系的认识是信仰的最重要精神基础。
信仰本质是什么?是人的价值追求!
人的价值追求,听从于对价值的认识,对价值认识服从于对人本身的认识,即人是什么?人需要什么?人的意义是什么?
人的这些价值认识,是人的精神自我认知,西方著名的哲学名言“人认识你自己”,千古不朽,是因为它提示了人生命意义的真谛,这个真谛,就是人具有独立精神意义的属性,这句名言是追问人的独立精神在哪里?
人具有独立精神,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的独立精神,是人对精神的认识和信任,这种认识和相信就是精神的信仰,精神越是独立(超脱物质),精神就越清楚和纯洁,即精神越崇高神圣。
每个人天生具有独立精神,具有精神信仰的需求。但是人除了有精神独立能力和精神信仰需求,人还有最基本的如同动物生存一样的对物质的需求。
人同时具有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即灵与肉的需求,这两种需求矛盾、斗争、统一,当这一矛盾一方完全压倒另一方时,比如物质的需求完全压倒精神独立的需求,这时候人就表现为丧失或者被迫抛弃精神独立的追求,这时人虽然有精神,但精神不能独立,这种不独立,表现为精神被物质驾驭,为物质奴婢,即所谓精神的物化,这时候不再有独立精神的信仰,而是将精神依附于物质权力,即精神如同物质、如同野兽的认为金钱万难,人倒退到动物生存的意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中国传统名言,错误的将人视同动物。
在人类历史上,一些看似精神强大的信仰,其实也或多或少的带有物质功利目的,它们不论是宗教精神信仰形式,还是民族主义精神信仰形式,还是为大多数人利益服务的理想主义精神形式,它们都不是纯粹精神信仰,它们没有超然物外,它们都宿命的带上了功利的有色眼镜,它们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比如佛教、道教信仰的因果报应和静心养生的人的物质生存价值,比如民族主义信仰和物质竞争(战争是其最尖锐形式)的联系,比如穷苦黎民摆脱压迫的信仰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本质是物质利益斗争)的联系;但这些强大精神信仰的最高境界,又是在追求最纯粹的精神,这就是最普世的精神价值,比如佛教普渡众生的精神,比如民族自由解放的信仰走向世界大同精神,比如无产阶级解放的信仰走向全人类解放的精神。
因此,虽然精神信仰的属性是追求精神的独立和纯粹,但精神独立和纯粹是一个不能根本脱离物质的渐进上升的“量”的过程。这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人是灵与肉的统一,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人一半是野兽,另一半是天使,人处于上帝和撒旦两极的中间,人不能生活在没有物质的精神真空中。
人的生存依赖物质,人的幸福离不开物质的追求,因此人做不到纯粹精神的独立,如同水至清则无鱼,因此人的精神信仰不能绝对的独立于物质,但是为什么又说精神独立是精神信仰的最基本条件?
这就要求思想不能钻牛角尖,任何事情都是相比较而言,比如一个人相对某人爱干净,但是比较另一人又是不卫生的。
那么精神信仰比较的尺度是什么?很显然是和物质关系的紧密程度,精神虽然不能完全脱离物质,精神虽然始终被物质吸引,但精神可以并且应该和物质保持距离,这种距离的远近和亲疏,就是衡量精神信仰的尺度。
因此,所谓精神信仰,就是精神的独立性强,就是精神更加能够脱离物质而独立。
任何民族文化最基本的关系,都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一关系的不同表现构成各民族文化的根本特点。
一百多年来,和西方文化的交汇,才显现出中国文化一盘散沙的特征,在这之前中国文化也有这一属性,但是没有根本灾难性的显现出来,因为精神信仰更强大的西方文化还没有和它正面冲突。只有经过中西文化比较,才有中国文化信仰精神薄弱的认识。
在这之前,中国文化从不认为自己缺乏精神信仰,孔子说“匹夫不可夺志也”,文天祥豪言壮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为民请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史上这些精神信仰的思想数不胜数,正是依靠这些精神信仰,中国文化才延绵几千年。
但是,为什么西方文化一来,人们纷纷诟病中国文化精神信仰薄弱呢?
这就是文化比较和文化竞争的结果。
西方文化来临之前,中国文化基本关系天然的也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中国文化的精神信仰,也天然的是信仰能够独立于物质的精神,“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个“志”,就是一种独立于物质力量的精神,与这句话对应“三军可夺帅”,这个“帅”是物质工具的意义,“帅”的物质地位再高、再强大,它的意义也不及纯粹精神意义的“志”,尽管这个独立精神是表现在一个很微不足道的人身上。孔子以绝世的文学比喻,表达了中国文化精神信仰的经典思想;文天祥、范仲淹的上述名言,也是在推崇精神超脱物质而使得人生价值变得崇高的思想。
如若中国文化具有践行精神信仰的有效机制,就不能指责它没有精神信仰,可惜中国文化实践是盛行说一套做一套,理论和实践相脱离,这种脱离在开放的今天,还堂而皇之的招摇过市,在古代就更可想象出是如何牛头不对马嘴的分离。
这种脱离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矛盾,这一点我在众多文章中已重点分析批评。因为这种脱离的痼疾,中国宋明政治文化,提出精神信仰知行合一的问题,这一问题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文化的最基本矛盾。
如若中国文化解决了精神信仰知行合一问题,中国文化就能摘掉没有精神信仰的帽子。
西方文化也存在精神信仰知行合一问题,但没听说这一问题成为西方文化的首要矛盾,如若是这样,说明西方文化的精神信仰也是流于形式的。
中国文化精神信仰的理论,不亚于西方,但它们常常是叶公好龙,停留于书本上、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行动上;西方文化精神信仰的理论并不众多于中国,西方人口头上说它也不多于中国人,但他们却比中国人更信仰精神的独立,也更言行一致的将精神信仰付诸实践。
因此这样一比较,西方人和中国人都发现中国文化最缺少的是真诚的精神信仰,缺少精神的独立性,缺少精神的物质超脱性,由此必然表现了中国人精神的一盘散沙性,即中国人精神如同一个个分散的物质沙子,彼此没有超脱物质的精神引力,中国古代人说它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为什么中国文化理论和实际脱节?请阅读我已发表的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