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朝花”时下怎么样了?——致解放日报陈颂清总编

赵元三 · 2014-08-22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1级学生写关于解放日报经营管理的学术论文,向我采访,我给他们写了一个书面答复。意犹未尽,还想写点感想。

 

  解放日报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日发行三十五万份。六十至七十年代,日发行量六十六万至八十万份。在全国省市报纸中,是唯一的一张能自给自足、自负盈亏并上缴国库利润的报纸。

  现在情况如何呢?前几年,据说只有二十余万份。现据发行科朱长元科长给我介绍,2014年7月统计,平均日发行三十二万份。据解放日报编务主持人介绍,每年由国库补贴七千万才能运行。其中,二千万是专项基金,五千万是国资委拨款。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总的来说,是同时代发展有关的。互联网的出现,抢了纸媒的饭碗。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课题。我曾写过一篇万余字的学术论文探讨过这个问题。

 

  然而,对于一张具体报纸而言,还有它自身的原因:报纸版面的内容和质量办得怎么样?

  我认为,不论什么时代,报纸版面的内容和质量是报纸生存的第一位的问题。换言之,报纸版面的内容和质量是报纸生存的生命线。

  有人说,不,现在报纸生存第一要赚钱,要商业化运作。商业化运作,我并不反对,并且认为,对报纸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两个前提:A、商业化运作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报纸版面的内容和质量。版面内容与质量上不去,商业运作就如木失其本,水失其源;B、怎么商业运作法?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否则,就会滑到舍本求末,唯钱就干,最终急剧滑坡的歪路上去。

  前几年的解放日报经营管理,令人存疑:

  解放日报在外滩附近的新闻街汉口路上,有三幢大楼,包括老申报大楼,自己用不了,却搬到郊区莘庄去。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一把手在莘庄新大楼里,曾给我们这些退役新闻兵做报告说:向银行借了八个亿,在莘庄造了三幢大楼,大楼刚封顶,就变成二十亿,净赚了十二个亿。沾沾自喜,溢于言表。但仅过了几年,就下落到要国库每年贴七千万了。十二亿利润哪里去了?汉口路三幢大楼每年出租的租金还有七千万,哪里去了?

  这期间,编辑、记者大都不去新址莘庄大楼去上班,三幢新大楼实为空楼。读者凋零,极少光顾。在自唱空楼计。

  这期间,报纸版面办得不怎么样,有些问题。这正是发行量下降,继而引起财政不济的直接原因之一。

 

  鄙人曾在解放日报从业新闻四十年,虽然行将就木,但未敢忘忧于这张报纸。报社给我们订了报纸,每日浏览,总有些感想吧。这里,我不想给这期间的解放日报的全部版面做全面体检,我只想,解剖一只麻雀,或者说做一个切片,对解放日报“朝花”副刊综合版发表几点看法,抛砖引玉,仅供业界方家参考、切磋。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我曾在解放日报文艺部及“朝花”工作过七年,做文艺记者兼朝花编辑。人手不多,但每周出四期。每期有一篇杂文,是副刊的眼睛。体现中央和市委的最新、最重要的精神,以及上海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当时叫“吃透两头”。

  文章老中青、名家与工农兵相结合。主要以文质取舍,而不是以人名取舍。那些名人的空洞文章,一概不登。有个“车间随笔”栏,专发工人评论。

  那段时间,“朝花”培养了多名工人作家,给“车间随笔”写文章的,有的调人民日报,有的成了省级团刊的主编,有十余人出道,其他多数成为工厂骨干。

 

  相比之下,近几年的“朝花”,有些问题,令人不解,诸如:

  1、打着组稿名人、吸引读者的旗号,把工农兵普通知识分子排除在象牙塔、艺术宫殿之外。这期间,名人用稿和普通用稿比例是多?这期间,朝花发现、培养了几名新?

  2、门虽设而常关。读者联系无门。投稿无门。本来“朝花”有个公共投稿信箱,但早已成为死箱,并从版面上消失了。内部透出行情:编辑不看公共信箱。名人、关系户投稿,均由编辑提供个人信箱。

  3、名人放毒:公然歌颂叛徒。把一个被上海市两届领导机构定性的“自首变节分子”、“叛徒”,放在“朝花”头条,用了近两千字的篇幅加以吹捧,说他如何“骨头硬”等等。这真是莫大的滑稽与讽刺奇文!在中央整党、反腐的氛围中,发表这样的奇文,意欲何为?

  4、名人嚣张:公然非毛反共。这个变节分子、叛徒,1968年2月,在干校里写了一首歪诗,把中共领袖比作“希墨辈”。而这位名人却挽起舌头解释为是反四人帮的。但馅子马上露了——尽人皆知,1968年2月,中央还未形成“四人帮”!而过了数年之后才出现的“四人帮”,也还达不到“希墨辈”的级别,只配做个戈培尔辈。

  5、名人失态:公然自比屈原。2013年端午节,名人又登“朝花”文坛大显身手,发表大作惊呼中国是“官商勾结,垄断国计”。他又以三闾大夫屈原自居,说他忧国忧民到想投汨罗江了,但现在连汨罗江也干涸了,投江也无江了。屈原的对立面是楚怀王,这位当代屈原的对立面是谁呢?读者静思即可找到答案。有读者质疑:上海不是有黄浦江吗,从未断过水,这位当代屈原为什么不去投呢?

  6、紧跟中央乎?中央主要领导一再强调的精神以及战略性动作,“朝花”版面,特别是杂文栏,反映出来多少?早在2013年12月1日,媒体就爆出周永康被拘,中央媒体纷纷宣传中央反腐决心,刑要上大夫。有写了一篇杂文《认法不认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给“朝花”某执行编辑,此执编居然以“政治问题吃不准”为由打退票。这是一篇文质俱佳的稿件,后来刊登在中央和省级多家纸媒上。试问某执编:A、周永康的问题是政治问题吗?还是法律问题?B、中央媒体紧跟宣传,为什么上海主要媒体不能跟进呢? C、以上所说“朝花”上的某些名人的种种奇谈怪论,是不是政治问题?怎么接连大登特登在“朝花”版面上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乎?

  7、版面变成某些责编的自留地。朝花版面原主编同1、2、3有关,而原部主任同4有关。原部主任,是个画画的,他在朝花版面上,发了太多的与画及画有关的东西,以致版面内容有些畸形,读者胃口不佳。据传,他自己依托“朝花”这个自留地,办了数十次画展。

  8、上梁不正下梁歪,有的朝花“执行编辑”也向部主任、主编学样,把自己管的版面也变成自己的自留地、菜园子。

  9、分管文艺的数位副总编曾对我说过,朝花编辑,参差不齐,如有的太懒,有违“业精于勤”。

  10、有的执行编编辑太懒,把大批合格稿件枪毙在她一审门口,懒得送二审。一夫当关,万将莫过

  11、有的执行编辑的退稿竟然是千篇一律的笔头禅——“不大合用”。问她:“不大合用”详细界说?是否可解读为“小合用”?那“大合用”又是什么标准?她一概避而不答。忽悠。

  笔者做朝花编辑时,上面规定:退稿必须写明具体的确切的原因。否则就是偷工减料,渎职失责。

  12、有的执编不是把精力放在为“朝花”多发几篇好稿,而是热衷于去写大版广告。

  13、有的执编居然拒收信件、稿件。懒到极致乎,还是破罐破摔乎?

  ……

  这样状态下运作的“朝花”能办得好吗?能好看吗?能吸引读者吗?

 

  2014.7.31

  于上海

  简介:赵元三,解放日报资深记者、编辑,学者。上海新闻工协会会员。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新学科学会会员、理事。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3.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8.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9.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