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理论与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候已经有很大不同了,信贷的不断发展使得马克思所论述的产业资本危机不再以“倒牛奶”那样简单粗暴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更加突出的表现在金融领域。
但是,金融领域的危机根源是否逃出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基本原理呢?
完全没有。
一切危机的根本,仍然是生产的相对过剩与消费的绝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我们从这几天楼市的几个重要刺激举措,来看看这个矛盾是怎么发生作用的。
这些举措被总结为“三个大招”。第一,降首付,首套住房首付比例降低到15%,二套降低到25%;第二,降利率,取消了商业银行房贷利率下限,由商业银行自由发挥,理论上银行想降多少都可以;第三,央行提供3000亿再贷款,用于保障性住房。
前两条大家都很好理解,第三条其实就是大家吵得很火热的国家亲自下场买房,把买来的房用作出租或者保障性住房。3000亿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它的意义是什么?后续国家还会不会加大购买?这些问题可能不仅与正在考虑买房的人有关,对于很多喜欢研究经济问题的人,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当下的一些经济形势。
我们读过《资本论》的话就知道,一个商品的价格首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也就是商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一辆汽车再贬值,也不会按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卖给你,当然,我说的是普通的自行车,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就行。同理,一套房子再贬值,也不会真按一棵白菜价卖给你,这只不过是个比喻。
但是,在价值的基础之上,商品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供需关系了。
供当然就是供给,供给过多就是指产能多,库存也多。而需就不是单纯的指需求了,而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经济学上常说有效需要。每个人当然都想住好一点的房子,至少有一个房子,但是这在商品经济中不是需求,充其量只是一个梦想。什么是需求?你想买这套房的同时,你还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买得起,这才叫需求。
放到房子这件商品上去看,买得起的意思除了全款之外,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指的就是一个首付+未来20年的贷款。如果你要贷30年或者15年,也是一样,总之就是首付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稳定预期的收入。
所以结论就很清楚了,商品房的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指的就是具有首付的同时,并且还具有对未来20年的预期收入十分稳定的那部分人不足。毕竟20年的房贷,是需要以后每个月的工资去还的。
这一点到底足不足,其实可以从大家的信心中反映出来,现在有多少人能拍着板凳说,我未来20年的收入只涨不跌,至少是平稳?其实往前7-8年的那个阶段,大家的信心就完全不是这样的。从那个阶段工作过来的人都清楚,那时候哪怕是一个基层员工,你能在大一点的公司里面工作两三年,你跳到一个同行业的小公司里面去,一般都能升个小主管,工资也会涨一些。只要在公司里稍微努力点,办事利索点,你去离职的时候,人事多半还会劝导劝导。总之,是不太缺少工作的,也不太担心失业,大多数时间考虑就是怎么才能进步,能升职加薪。
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况?可能不用我说,大家都能感受到。
所以从去年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刺激政策,降利息,送车位,赠面积,取消限购等等,今年又是取消公摊,降低首付,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甚至国家亲自下场买房,然而目前大家仍然还是持观望态度。
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始终还是马克思说的,生产相对过剩与消费绝对不足的矛盾引起的。
那么,央行那3000亿的再贷款能不能消化一部分库存,以改变供需关系呢?很多人把这个政策解读得很重要,很有意义,到底意义在哪?我们不妨看一下。
我查了一下数据,目前我们的商品房库存大约在7.5亿平米,这还是在建和已经建成的,但还没卖出去的部分,不包含之前烂尾的那部分。我们仅仅只是按照1万元一平米计算,就能得出一个很清晰的数,要消化这些库存房至少得7.5万亿资金,所以3000亿比起来简直就是毛毛雨。更何况,实际上的住房均价远不止1万一平,也绝不是7.5万亿就能搞定的。有人估算过,要消化这些房子,得十几万亿起步,这一点楼市行业里的可能很清楚。
所以如果只是从供需关系上去看,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不管是降首付,降利率,还是央行再贷款后由国家消化一部分库存,都远远不够从根本上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那么这些“重磅”刺激是不是就没啥意义呢?也不是。
我们还有一部分家里有“余粮”的,也就是说,不管有效需求多么不足,总归还是有一部分人是符合首付+未来贷款预期这个条件的,只要这些人还没买,就总还是有市场的。降首付和降利率算是一种鼓励,而3000亿托底的贷款则更具有宣传意义,什么宣传意义呢?就是告诉这一部分还具备有效需求的人:你们不要持币观望了,房价不会降的,国家关键时候是会出手托底保房价的。
这就是3000亿的意义,它在向市场传递一种信号,实际上也就是向那些还有“余粮”的传递信号,告诉他们国家会出手保房价,放弃降价的幻想,赶紧上车。
因此你也可以那么理解,3000亿是一种承诺,一种保房价的承诺,没有这个承诺,大家都买涨不买跌,各个持币观望,那些还有条件买的也持币观望,房价就真保不住了。
这又让我想起了《让子弹飞》里面的一段场景,哪一段?大家自行体会吧。
那么回过头来,另一个值得继续深思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3000亿的宣传效果不好,怎么办?
换句话说,有“余粮”那波学聪明了,不上套了,不管丈母娘怎么催,坚决先躺着,爱咋地咋地,这样一来之前的毛毛雨有没有可能变成倾盆大雨?3千亿有没有可能变成3万亿甚至更多?
因为其实大家心里非常清楚楼市一旦暴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大多数群众而言,资产构成的绝大部分都在房子上,而房子这个产业又上下关联着无数制造业相关的产业,同时还紧密联系着地方土地财政。楼市一旦暴跌,不仅是房地产,而且与其上下游紧密联系的若干产业资产都要暴跌。百姓手里的房子暴跌,他们不但不会再买,而且很多人会因为房子贬值而拒绝还贷,房地产行业以及上下游产业会因为资产暴跌,房子卖不出去而同样无法还贷,有的企业要破产,这个时候危机就会传导到银行。银行出现大量坏账,放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储户就会担心自己的钱打水漂,于是就可能引发挤兑风险,这时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就会来临。看吧,金融危机本质上其实还是生产危机,毕竟不管你怎样颠来倒去,金融利息本质上都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而剩余价值只能来源于生产劳动。这一点,始终还是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里面打转转。
只不过现代金融,派生出大量信用,金融与产业高度绑定,融为一体,所以危机的形式在金融领域表现得最为抢眼。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所以一直以来大家都默认了一个前提或者理论,那就是国家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房子暴跌。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价格在价值基础上,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那怎么做才能止住不跌呢?其实这次的几个“重磅”举措已经表明得很清楚,那就是国家买一批,以鼓励大家的信心,然后让还能买得起的人再买一批,消化一部分产能,再用政策止住一部分新增产能,比如暂时不批地,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整供需关系把价格稳住。而其中最关键的,不是国家那点杯水车薪,也不是一直靠地方不卖地,根本上还是要靠还能买得起的那批人来消化买单,那批人才是真正的大头。总之,一方消化少了,就必然意味着另一方要多消化。
所以,如果那批还能买得起的人继续持币观望,那么为了止住房价下跌,国家就必然出手加大购买力度。因此那3千亿还真的可能就只是开胃菜,后面还会不会加大力度,还得看后续宣传效果好不好,持币那部分人上不上套,有多少上套,能消化多少库存。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有效需求的不足已经超出了大家的预期,那部分原本应该占大头的群众,即使在各种降首付,降利率,各种保价宣传的基础上,仍然吃不下那么多库存,于是不得不大规模放水挽救楼市呢?
这里大家只需要搞清楚救与不救分别会有什么后果就行了。如果有效需求实在不足,于是放水救市,那么就意味着以前由地方、企业、居民负债的局面,将逐步转移到央行,或者说国家层面那里。因为现在地方债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前年遵义都展期到20年以后了,哪还有能力举债来去库存?这一点不仅是遵义是这样,很多依靠土地财政的地方都是这样,程度有差异而已,而居民本来就是因为负债才不买房,怎么指望他们再负债呢?因此债务只能向着上面转移。闸门一开,想要关上就很困难了,当你不断用放水来刺激经济的时候,水流就会止不住的越放越大,反正理论上只是账上增加了一笔数据,各个都指着上面靠印刷来解决问题,这就会把经济推进一个死胡同。这会造成什么样的经济局面暂且不说,一旦这样去做,就会发现处处都需要放水,处处都需要救市,就像搞凯恩斯基建一样,依靠举债解决问题,最后必然需要依靠更大的举债来解决债务问题本身。
这样的局面一旦出现,人民币信用就会降级,在中美金融博弈的关键时期,你的信用降级同时意味着的是人家的信用增级,美元的金融霸权会更巩固,收割世界的地位会更加难以撼动。
而反过来,你不放水,如果真的出现资产严重下跌,就会出现上面我们说的金融危机风险。而且资产严重下跌,各种优质资产也可能因为危机而只能打折贱卖,于是就避免不了被大资本和外国资本抄底收割,你看,这个更危险。
所以不管哪个选择,其实都是被动的,因此真正的策略当然是最好两个都不选,适当放一点水,宣传一下,希望还有有效需求的人出来“保家卫楼”。至于后面策略会有什么变化,就得看各位“保家卫楼”的决心和能力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这批还有“余粮”的人不少,也总有割完的时候,考虑如何变革生产关系,解决生产本身的问题,才是解决金融问题的最终出路。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