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4日,北京时间19点36分,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突然地光闪闪、地声隆隆、地动山摇、天崩地裂。
这是该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强度达到了里氏7.3级,震中区面积750平方公里,震源深度16-21公里,区内房屋及各种建筑物大多数倾倒,铁路弯曲,桥梁坍塌,地面出现裂缝、陷坑、喷沙、冒水,烟囱几乎全部摧毁。
众所周知,辽宁省是我国当时的工业基地之一,而地震又发生在工业集中、人口稠密的辽东半岛中南部。在地震烈度7度区域范围内,仅鞍山、营口、辽阳三座城市就有167.8万人口,还有海城、营口、盘山等11个县的660万人口,合计人口834.8万,人口平均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而且,地震又发生在冬季的晚上,按照当地多数人的习惯,震时都已经入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像2008年的汶川地震一样,人员伤亡必定十分惨重。
出乎全世界意料的是,这场强烈地震,虽然摧毁了大多数房屋和建筑物,但人员伤亡却只有18308人,仅占地震烈度7度区域内总人口数的0.22%,其中,死亡1328人,占总人口数的0.02%,重伤4292人,轻伤12688人,轻重伤占总人口数的0.2%。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确切地说,是因为一个人下了一道强硬的命令——所有人都睡到旷野去。
这个人就是沈阳军区政委、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毛远新。
从1974年底开始,辽东半岛中南部就断断续续出现了上百次小地震,甚至在2月3日,还出现过好几次。不过,虽然是实打实的地震,但由于震级低,并没有什么破坏力,只是有感而已,所以大家都对地震习以为常了。
1975年2月4日早上,辽宁省委办公厅收到了省地震办的一个预测意见报告,报告指出,最近营口、海城区域可能会发生五到六级地震。
因为地震达到六级就是强震,会造成严重破坏,所以省委办公厅主任不敢怠慢,马上就把这个重要情况报告给了辽宁省委书记李伯秋和革委会副主任毛远新。
毛远新和李书记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省委会议,商量怎样有效引导群众避震。
在会上,毛远新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破坏性地震可不是小事,为了群众安全着想,我提议用广播直接给群众发警报,让群众马上从房子里出来,哪怕是晚上也别待在屋子里。”
此话一出,马上就有人表示反对。
有人说:“地震什么时候发生还不清楚,如果让群众马上从房子里出来,那让群众在外面躲多长时间呢?现在外面天寒地冻,群众肯定会有怨言,这个责任谁来担?”
有人讲:“要是广播说有地震,结果地震没发生,群众在室外要是被集体冻病冻伤,那可不光是在全世界面前闹笑话的事儿,群众那边又该怎么安抚呢?”
毛远新明白这些同志的担心并非多余,可是人命关天,不能因为害怕担责任、怕被人笑话就置群众的安危于不顾。他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地震预报肯定得发,不过要以稳妥的方式来发,可以用电话、省内有线广播之类的方式去传达避震预报。”
随后,他又下了一道强硬的命令:
“今天晚上开始,海城、营口的所有人都要睡到空旷的地方,说啥也不能在屋里睡,哪怕是农村的牲口也不能留在圈里。出了事我负责!”
既然有人肯出面担责,大家自然无话可说。
于是,省委当机立断,通知海城、营口等市县各级组织和干部采取紧急行动,向群众进行紧急动员、避震疏散的宣传工作,让群众尽快转移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并用大喇叭不停地广播。
说实在的,毛远新因为地震办的一个预测报告,就让群众离开暖和的屋子到冷得滴水成冰的室外去过夜,这困难不言而喻,这责任更是重于泰山,一旦强震不会降临,别说群众有怨言,就是上面都会有意见,到时候,只怕所有职务都保不住。
然而,正是他心系群众生命安危而不顾自己职务周全的担当,挽救了百万群众的生命。
而海城地震,也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在正确预测地震的基础上,由官方组织撤离民众,明显降低损失的唯一成功案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