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括湖南衡阳等多地宣布将“取消公摊”,专家点评称此举有助于提高买房信心,增强购房积极性。
孩子死了开始用药了。之前房价暴涨的那些年,老百姓天天呼吁取消公摊,没人搭理。现在房价下行,房子成了烫手山芋,惠民措施终于出来了。此举能否扭转大局?
第一,看诚意。众所不周知的是,早在2003年,北京就宣布“取消公摊”,按套内面积进行预售。最后结果怎么样呢?是平抑了楼市的暴涨,还是规避了后来的暴跌?之所以这么没有存在感,因为它本来就没有存在感。仅在销售环节要求按套内面积,但是房产证依然按建面,契税、物业费、取暖费等相关收费也依然按建面。而开发商为了避免套内单价显得过高,在销售宣传时也依然按建筑面积计算。这个套内面积仅仅只在签合同时你才能见到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如果买房时你没有一字一句读过合同,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是买的“无公摊”房子。所以仅仅就是个文字游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近期多地宣布的“取消公摊”,和二十年前的有区别否?很不幸,没有看出任何区别。没说税怎么收,没说物业费怎么收,没说房产证怎么登记……那就是什么实际意义都没有,就是买房时加一道换算程序而已。
第二,“取消公摊”是否等于100%得房率?——本来不想这么细算,但有专家先把这个牛给吹出来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中新经纬表示,这几年关于公摊的批评就是得房率太低了,导致买房权益受到影响。政策接连出台说明取消公摊是2025年的一项重要工作,100平方米的房子得房率可能达到100%),那就不得不掰扯掰扯。
什么叫做“得房率”?按直观理解就是咱们能摆家具能住人的面积。然而多地宣布的计价方式是“套内建筑面积”,还包括墙体、阳台、烟道、管井……管你能不能住人,反正只要是你套内的投影都算面积。所以100%的得房率就是胡扯。你能住到烟道井里吗,还是能住到墙里?
所谓的“无公摊”也有很多版本,目前宣布的依然是我们的特色版本。真正的无公摊是什么样的呢?譬如美国等地,指的是使用面积,俗称地毯面积,也就是能铺地毯能住人的地方才算面积。不仅墙和管道井不算,连阳台、地下室、车库等不住人房间都不算,都是赠送的。按我们的算法,那可能是150% 的得房率。
所以呢,建议消费者保持冷静。一个缺乏实质意义和配套措施的字面改革,能否扭转楼市大局,很成问题。目前我们的楼价依然处于高位,不管怎么算都不划算。面对未来人口缩减的大势,依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对于市场的预期,最好就是尊重规律。物以稀为贵,过剩则不值。房屋短缺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房价不可能再因稀缺而看涨。我们要把买房看做消费,而不是投资,这是一个根本观念的转变。
在新观念下,坚持房住不炒,有居住需求才买,无需求不买。不为儿女提前买房,不为投资买房,不超越自身能力买房,尽量不贷款买房。总之,按照买车的思路去买房,就不大容易掉坑。而那些违背规律的教训也摆在眼前:贷款超百万上车,结果房价腰斩,现在打工30年还银行的,是已经跌掉消失的钱——这个人生冤不冤?你还不敢断供,房子不够还贷款,银行也不要房子,就要你还钱,法拍完不够还要继续还。一旦买到连年下跌的负资产,一辈子要为它买单,没有别人共担风险。
所以这么重大的事,一着不慎就毁掉一辈子的事,一定要想好。闭眼上车的年代过去了,永远过去了。发达国家不会再推倒重来一遍,发展阶段永远转换了。而建议相关部门,也应顺应趋势,合理引导,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鼓励理性消费,别再忽悠人硬上车。至于公摊取消不取消,大家其实也不在意了,别让大家误会楼市还能回头就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