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防外交

“不安”倍增的日本

陈言 · 2014-08-06 · 来源:南风窗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如果扪心自问后依然认为别无他法,即使众人反对也将矢志不渝。”支持率跌至谷底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7月19日在山口县下关市引用外祖父岸信介的座右铭,就内阁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决定称:“作出了经得起历史批评的判断。”

  日本首相府前,连日来不少国民打着“不安倍增”这个双关的口号游行。安倍上台一年零7个月后,日本不仅经济上失落依然,还因为安倍内阁过分强调集体自卫权,过度追求强化军力,让承平日久的民众感觉“不安”倍增。

  集体自卫权带来的不安

  “日本没有做任何对外作战、发动战争的准备。”著名军事评论家田冈俊次对笔者说。田冈从事军事报道40余年,对日本军事动态了如指掌。直接接触军方人员,去实地看军备状况,是田冈发言前的日常功课。

  笔者在东京街头,也未看到一个穿军装的现役军人,更不用说军车出没了。安倍虽然顺利成立国安委,立法加大对泄密惩处,增加军费和军队编制,解除武器出口禁令,但他解禁集体自卫权遇到非常大的反弹,而日本国债总额已突破千万亿日元,安倍想继续扩军、发军火财,困难同样很大。

  日本的报纸这样写道,日本的集体自卫权“剑指”中国及朝鲜,安倍甚至想象在某个第三国家,发动对敌对势力的先行攻击。《琉球新闻》在7月3日刊登评论文章说,安倍要保有的集体自卫权,就是要“提高抑止中国的能力”。

  从7月9日《朝日新闻》针对安倍内阁以扩大对宪法的解释来获取集体自卫权所做的调查看,在东京发行的六大报纸中,《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东京新闻》持反对意见,而《读卖新闻》、《产经新闻》及《日本经济新闻》支持安倍的观点。在地方上,40家地方报纸持反对意见,只有3家报纸表示了赞成。

  “让自卫队员保卫日本国土,这是非常自然的事。现在还多了一个参加救灾活动的新任务,从事这项任务,也是自卫队员义不容辞的义务。但年轻人在报名参加自卫队的时候,没有做有一天出国打仗的准备。”田冈说。

  民众不愿出国作战,国家以草率的方式强迫士兵出国,不符合日本这将近70年所贯彻的和平主义。二战以后,日本士兵没有在国外执行过杀人任务,没有因参加维和行动死过一人,但现在怎么安倍内阁说改变对宪法的解释,就能让士兵出国作战了呢?

  既然是日本军队参加的战争,按照安倍的设想,在不少场合日本军队要先发制人进行攻击,对方的反击也在情理之中,日方将士阵亡将无可避免。但安倍对于将要发生的阵亡问题,一直不肯做任何解释,就在最近被反对党议员追问时,也只是说“我是自卫队的最高指挥官,我会考虑这个问题的”。

  走向更深的孤立

  安倍重新上台后,以每月必定外访的高频度,展现标榜价值观的“地球仪外交”,并不断试探中韩等国的底线。7月12日,安倍刚结束对南太平洋三国的访问,又在筹备月底出访中南美五国,还想9月访问孟加拉国,为日本竞争安理会“非常任”席位游说。看似安倍外交无远弗届,其实在东亚留有很大空白。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对于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东亚多国采取的是“我们不说,日本不忘”的态度。虽然日本战后对世界和平的贡献得到美澳等国称赞,但在东亚这一近代史问题盘根错节的地区,主动谈慰安妇问题,为日本侵略战争哪怕做一点点象征性的辩护,都能破坏东亚各国与日本交往的默契。

  “从军慰安妇问题不存在强迫性。”安倍多次在回答日媒采访时这样说。安倍还反复表示,对1993年时任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关于慰安妇问题的发言,需要重新审视。安倍认为,在二战前娼妇制度普遍存在,包括朝鲜半岛出身的一些娼妇为日军提供服务,不存在强迫问题。早前,安倍为了在荷兰会晤韩国总统朴槿惠,承诺不会发表一份新的谈话来否定河野谈话,但背后他又组织了一个河野谈话五人检证小组,暗指河野谈话是日韩政府共同炮制的,具有许多的不可信因素。

  “参拜靖国神社,本来安倍可以自己一人去,但不是这样。他要让媒体知道,要大力宣传,要表达在战争问题上向周边国家示强的态度。”日本媒体同行告诉笔者,安倍要显示在战争问题上日本意志坚决,随时可以和周边国家战争,阵亡的将士和战前一样,最后会回到靖国神社,成为诸神中的一员。

  日本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也被奥巴马念兹在兹。乌克兰危机中,安倍不甘心“背弃”普京,派安保局长访俄,遭美方警告;MH17坠机前一天,安倍派外长访乌,又得罪普京。为弥补外交损失,安倍宣布解除对朝的部分经济制裁,提升日朝关系,但除了解决绑架问题,日本民众对平壤并无太多期待。

  “对中韩两国高层的交往,很多日媒用冷嘲热讽的态度报道,但对中韩经济交往愈发密切后日本如何维系、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媒体说得不多,安倍没有给出一个说法。”曾在华工作的一位日本企业家对笔者说。

  选择离间中朝关系,让朝鲜成为日本的候选友国,安倍内阁为此付出甚多。但中朝关系的疏远拉近了中韩关系,日本对华贸易额逐年下滑,在中国空出的市场多半被韩国产品占据了,日本在东北亚陷入了更深的孤立。

  不安的安倍首相

  数月前在日本采访时,看到在国会争论时安倍脸上洋溢着自信,在经济、外交问题上侃侃而谈。7月14日,再在电视上看到安倍时,觉得好像变了一个人。他不再脱稿发言,身后的秘书飞快地翻阅几个有5厘米厚的文件夹,迅速抽出一张纸来交给安倍。安倍听着反对党议员的质询,然后拿起秘书递来的文稿,一字一字地念起来。自信满满、顾盼自雄的安倍,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东日本地区的灾后复兴还在进行中,我们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严重缺乏劳动力。”在日本经产省,一位课长对笔者说。

  应该说,这些年随着媒体广泛宣传安倍经济学的魔法作用,在心理上日本市民渐渐地摆脱过去少消费的特点,愿意去商场“血拼”了。今年4月日本消费税税率从5%提升到了8%,明年10月还有可能提升到10%。安倍要逼迫民众消费,以此拉动经济的发展。但“好不容易盼来了经济复苏的机会,工作却又缺少人干了”,经济评论家山田厚史担心,日本劳动力的缺乏,一开始在劳动强度大、工资低的领域(如建筑业、餐饮业)首先出现,接着会慢慢波及其他地方,原来只使用最年轻、优秀劳动力的地方,以后逐渐地使用普通、老化的劳动力,日本产品、服务质量能否维持,将成为很大的问题。

  安倍回答不了如果行使集体自卫权发生日本军人伤亡后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对在老龄化愈发严重、劳动力严重不足、企业创新变慢后开经济药方也非常为难。通过历史问题、集体自卫权问题向周边国家示强,能满足一些人在心理上比其他亚洲国家高一筹的自豪感,但这种自豪感并不能换来经济上的繁荣。当人们对这种所谓的自豪感感到厌倦的时候,安倍的支持率也就开始下滑了。

  刚刚上台时的安倍,支持率曾超过75%,奥巴马今年4月访日时,还在自嘲不如“晋三”人气高,但到了7月中旬,不论多么支持安倍的媒体,也不论怎么做调查,其支持率也只在50%以下了。日本生活党党首小泽一郎甚至称:“安倍政权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尽管安倍没有放弃通过架空宪法最终实现修宪,但这也变得愈发困难了。7月1日安倍内阁通过承认集体自卫权的决议后,因为国民的“不理解”,因为接下来推动国会修改相关法律还会继续拉低内阁支持率,安倍显得愈发苍老、精神欠佳。

  “出国访问的时候,安倍能在飞机上歇上几个小时,或者十几个小时,也只有这个时候,没有人骚扰他;在日本的话,就没完没了地见人,没完没了地解释自己的政策,安倍快烦死了。他希望每个月借访问的时机,去国外喘口气。”一位采访过安倍的日本同行对笔者说。

  而日本市民对安倍内阁的态度,已由淡淡的期望变成了某种沮丧。安倍也在考虑9月上旬前后改组内阁,更换逾半数阁僚。今后数年,日本会否持续“不安倍增”,要看安倍首相能否识“民意流水”而及时转舵。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3.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8.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9.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