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美国次级债风波引发经济地震

郭雪莹 · 2007-12-29 · 来源:华夏时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美国次级债风波引发经济地震

2007年12月29日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郭雪莹 上海报道


  2007年12月份,在美国加州的安大略市市郊,人们发现了一座住满失去房屋家庭的“帐篷城”。这座“帐篷城”坐落在一块荒地上,飞机和火车不时从不远处呼啸而过。

  2007年7月份,第一批约20个人在这里扎营。现在,人数已经增加到200多人。由于交不起月供,越来越多家庭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境遇,帐篷城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

  帐篷城的出现,是拜来势汹汹的次级债风波所赐。从2007年2月份抵押贷款的高风险初露端倪,到夏天的时候全面爆发,对冲基金神话破灭,按揭公司接连倒闭,信贷市场萎缩,失业人数大规模增加。如今,美欧央行已经不得不联合出手救市,这场使美国经济饱受打击的次级债风波,到目前为止,已持续了十个月之久。

  次贷引发经济地震

  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著名的五大投行定义了今日的华尔街,但眼下,他们的境况就像住进了“帐篷城”的人们一样,买了超过自己经济能力的房子。曾经带来高利润的市场,如今已经轰然坍塌,受伤不轻的各大投行,现在进入人们视线中心的是高管们一个个黯然离去时的寂寞背影。

  2007年10月24日,美林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美林在次级贷款以及抵押债券等业务上形成了高达79亿美元的巨额亏损,造成公司第三季度整体亏损高达22.4亿美元,是美林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为其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季度亏损,创下美林93年历史上最为糟糕的业绩。

  三季报公布完后的短短一个星期,美林宣布了其CEO斯坦利·奥尼尔的退休决定。华尔街出现了第一位直接因为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次贷危机影响而丢掉饭碗的首席执行官。

  奥尼尔离开美林尚不到一周,11月4日,花旗集团董事会在紧急股东会议上,接受了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的辞呈。根据花旗10月中旬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因受次级贷款问题影响,集团当季减记资产及次贷损失总额为65亿美元,这使得集团盈利同比大跌57%,并且公司将再进行80亿美元至110亿美元的资产减记。作为CEO,普林斯自然难辞其咎。

  从各大金融机构中传出的“晴天霹雳”还在继续。作为华尔街涉足债券抵押较少的一家投行,摩根士丹利身处风暴中心,也难逃一劫。11月7日,该公司的业绩报告中宣布,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由于次级抵押贷款业务导致其损失额达到了37亿美元,在截至8月份的第三财季中,因收购融资承诺而冲销了9.4亿美元,因定量股票交易损失了4.8亿美元,而且抵押贷款证券业务的损失也使其债券业务收入减少了10亿美元。

  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早在8月份的时候,就因旗下两只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金倒闭,而使负责该业务的共同总裁和共同首席运营官沃伦·斯佩克特闪电辞职。11月14日,贝尔斯登再次宣布,在10月30日结束的本财年第四季度里,公司因次贷危机蒙受的损失将再添12亿美元。

  华尔街投行高盛日前发布公告说,根据以往经验,主要抵押贷款机构的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相关损失“粗略”估计将达4000亿美元。如果在4000亿美元的损失中,杠杆投资者承担2000亿美元,那么他们预计将被迫削减放贷额度2万亿美元。

  “这对美国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高盛表示,如果上述情况持续一年,美国经济将出现“显著衰退”;如果持续2至4年,经济将长期处于增长缓慢状态。

  中国银行业的机会

  美国次级贷风波给了中国银行业展现魅力的舞台。

  与花旗、摩根士丹利受制于次贷风波不同,美国银行由于2005年参股中国建设银行而幸免于难,对美国银行来说,建设银行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

  2005年6月,美国银行投入30亿美元成为建设银行的战略投资者,现在这些股权按市场价格计算已经上升到190亿美元,从账面价值来看,增加了160亿美元。而按照当初的协议,美国银行还可以选择将在建行持有的8.5%的股权上升为19.9%,这个选择若兑现可折合约160亿美元。两者相加,美国银行在建设银行的潜在获利共约为320亿美元,而次贷造成的损失只有40亿美元。美国银行首席财务官普莱斯表示,目前的损失完全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次贷风波造成了美国银行业的萧条惨淡,而中国的银行业趁机在全球掀起海外并购热潮。

  2007年7月,国开行决定斥巨资入股巴克莱银行。10月初,民生银行宣布,拟投入至多3.2亿美元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9.9%股权,并计划未来进一步增持至20%股权。10月中旬,工商银行又传出消息,正在亚洲、欧洲、美国、南非和中东地区寻求小规模收购,目前已与泰国ACL银行商谈购买部分控股权的事宜。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5.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6.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7.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8.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9. 泰缅绑架更多内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贪心自找么?
  10. 双石|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西路军基本解体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