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决意继续独揽文化霸权
艾伦•赖丁
美国加紧在国外推行“公共外交”,极力修补其千疮百孔的国际形象。与此同时,它是否甘冒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遭到彻底孤立的危险,与反对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播放的呼声斗争到底?
最终答案将在下周揭晓,但结果似乎并无悬念:在教科文组织的近200个成员当中,美国将是唯一反对文化多样性公约的国家。
事实上,在围绕该公约进行的三项程序性表决中,美国已经是孤家寡人。其立场先后以1:54、1:53和1:158的比例与他人相左。
文化多样性有什么不好?
在美国看来,“文化多样性”构成了威胁。华盛顿认为,拟议中的公约不仅赋予各国政府控制文化的权力,而且授权它们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这些措施可能会限制美国的音像制品(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和电视节目)出口。其价值每年高达数百亿美元。然而,世界其他国家并不认为如此。有25个成员国的欧盟认为,公约不会对艺术自由或言论自由构成威胁。尽管英国不愿与美国唱对台戏.但仍然强调公约能推动理念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何时敦促华盛顿接受现有草案。
另一方面,国务卿赖斯致信教科文组织成员政府,表示对公约“深切关注”,呼吁推迟予以通过。她同时警告说,此举“只会破坏教科文组织的形象,引发混乱和冲突,而无助于合作。”迄今为止,双方互不相让。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下周再次投否决票也于事无补。一旦得到30个成员的批准,公约就自动生效。如同《京都议定书》和关于成立国际刑事法庭的条约一样,美国不会签署该公约,可能仍将是个不断提出批评意见乃至蓄意阻挠的局外者。
从另一方面来讲,一旦生效,公约对业已实现全球化的文化产品市场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但是,这场日益激烈的争论会留下政治创伤,对未来的国际贸易谈判和美国在教科文组织的作用产生挥之不去的影响。
今年春季,美国明确表示不接受该公约草案。它认为公约是欧盟破坏未来贸易谈判的花招,希望公约的条款与“国际条约相一致”。
美国的游说产生了一定作用。最终草案花费大量笔墨阐述公约的原则,但又指出,公约不能更改“签署其他条约的各方在该条约中的权利与义务”。
目前的关键在于,一旦遭到孤立,美国是否会采取报复性措施。比如减少向该组织缴纳的会费(目前占该组织预算的22%)。教科文组织在华盛顿并非孤立无援。其教育项目广受支持。但是,对联合国持批评态度的国会议员也许会因此感到扬眉吐气。
(《环球视野》摘自2005年10月12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