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似乎熟悉了美国一些政客在大选前拿中美贸易逆差等经济问题说事,但当这种将贸易摩擦和经济纠纷政治化的做法出现在与我们一贯友好的非洲国家时,还的确多多少少地让我们吃了一惊。
应该看到的是,中国制成品的输入弥补了非洲制造业的不足,中非经贸的快速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非洲近年来年均5%经济增长率的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帮助要依赖原材料出口的非洲国家获得了可观的外汇收入。中国投资企业的到来不仅使非洲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随投资而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分享也为非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即使是对非洲纺织和轻工行业造成一定冲击的纺织品贸易,也使非洲很多人,如批发商、零售商和广大消费者获益匪浅。不久前,南非零售商就成功向政府施压,使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实施日期从今年9月底推迟到了明年年初,因为南非纺织业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弥补市场产品空缺,对中国产品的设限会使圣诞节的商场货架变得空空荡荡。也正因如此,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都把中非关系的发展看成新千年非洲脱贫和实现复兴的历史“机遇”,而不是“威胁”。
但是,中国企业和产品进入非洲,也的确给非洲的同类企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事实上,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加深,中非经济合作出现些小摩擦是很自然的,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将经济问题片面放大和政治化,这对中非关系的健康发展将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由于非洲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步入了多党民主的政治发展进程,定期的选举、新闻自由和活跃强大的工会组织等等已编织成了一张利益交汇的大网。要想避免经济摩擦被这张无形的“政治之网”网住,最关键的还在于“釜底抽薪”,解决好经济摩擦这个源头问题。
从根本上看,与非洲国家产生的贸易摩擦必须纳入中非“全方位合作”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内来加以化解。毕竟,非洲是我们传统友好的外交基石,是我们在一系列重大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可以依靠的外交资源和力量。解决好双边经贸关系中出现的摩擦,就需要我们有长远的眼光,以有别于与发达国家的竞争方式,对非洲的纺织业等相关支柱产业采取一定的保护和让渡措施。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访问南非时宣布,中国决心采取自我限制纺织品出口配额的措施,帮助有关非洲国家进行纺织品工业的结构调整,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此举不仅清晰地表明了我们对非洲国家相关利益的重视和关切,而且还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宽容和大度。
另外,我国政府还应积极引导我国具有优势的产业,推动其由粗放型向高附加值型转变,提高技术含量,给非洲国家相关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留出充裕的时间,帮助其逐渐提高竞争力。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在非洲投资设厂,帮助非洲国家提高产品加工开发能力,使其出口产品逐渐走向多样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非洲室主任、研究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