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印度共产党继承了印度人民追求进步、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传统。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鼓舞,一小批决心反对帝国主义的战士于1920年创立了印度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党就把民族独立和基本的社会转变确立为自己的目标。党誓言为消灭阶级剥削和社会压迫、在印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
党忠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事业,坚持不懈地支持全世界反对帝国主义秩序的民族解放运动和争取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的斗争,这些运动和斗争是二十世纪的重要特征。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争取民族独立,争取实现社会主义并朝着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前进。印度共产党人在印度第一个提出完全独立的行动纲领,并在印度国大党1921年的阿迈达巴德年会上提出该议案。
印度共产党人在要求完全独立的同时,也强调通过明确社会经济变革的计划以赋予司瓦拉吉激进的内容,包括消灭地主所有制、结束封建统治、消除种姓压迫。
印度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参与了为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与此同时,党还努力组织工会中的工人、工农党中的农民、学生会中的学生以及其他相应群众组织中的相应群体。有了这些努力,一些全国性的组织,如全印工农党和全印学生联合会建立了起来,全印工会国大党也得到巩固。印度共产党人领导建立了进步的文化组织,如进步作家协会和印度人民戏剧协会。
英国殖民统治者决心要扑灭印度的共产主义。他们对年幼的共产主义组织进行残酷的镇压,禁止共产主义文学作品的出版以防止革命思想的传播。他们谋害了一系列的共产主义运动年青领袖——皮沙瓦尔(1922);坎普尔(1924)和米鲁特(1929)。党在二十年代成立后不久就被宣布为非法组织,不得不转入地下工作了二十多年。尽管几经残酷镇压,党在动员人民进行完全独立运动和根本的社会变革方面仍然取得了稳定的进步。
共产党一贯积极地反对帝国主义的立场吸引了许多革命志士参加到党里来。他们中间有旁遮普的格达尔英雄,有巴加特 辛格的同志,有孟加拉的革命者,有孟买和马德拉斯的工人阶级战士,还有来自喀拉拉、安德拉邦和其他地区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大党议员。全国各地优秀战士的加入使党得到了充实。共产党一方面与印度国大党,后来是国大社会党领导的独立运动密切合作,一方面为把自己建立和巩固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汹涌澎湃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印度共产党在全国各地走在前列,领导了这些斗争。最有效的斗争是特巴加、潘纳普拉、瓦亚拉、北马拉巴、英勇的土著居民和特里普拉部落的斗争,最重要的是特仑甘纳农民进行的历史性的武装斗争。共产党在许多争取土邦自治政府的人民运动中也起了领导作用。党在组织和支持为法国和葡萄牙所包围的彭地吉里和果阿两地的解放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人、农民和学生的斗争浪潮,以及要求释放印度国大党犯人的斗争在1946年的水兵叛乱中达到了高峰。由于国际上法西斯主义的失败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国内面临着群众运动,英帝国主义和两大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达成了妥协。于是,国家被分裂,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国家,由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共同统治着。而民族运动受资产阶级领导这种事实促成了这种妥协。这样,全国性的主要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统治的民族联合阵线走向了解体。
即使国家获得独立之后,共产党仍然面临着压迫。1948年和1952年国大党统治者的疯狂进攻,特别是在特仑甘纳不断的镇压,西孟加拉、后来是特里普拉的半法西斯恐怖,针对喀拉拉和全国各地区共产党干部所进行的屠杀。这些都没能阻止党进行革命运动。当破坏性的分离主义运动威胁到国家团结时,党始终处于保卫民族团结的斗争第一线。成千上万勇敢的党员在同旁遮普、特里普拉、阿萨姆、西孟加拉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分离主义势力做斗争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共产主义运动从一开始就在印度政治生活中起着进步的作用。共产主义运动,由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实行替代资产-地主阶级(bourgeois-landlord classes)政权的政策,所以成为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力量。1957年在喀拉拉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共产党机构及其后来的接替者印共(马)和西孟加拉、喀拉拉和特里普拉的左翼政府通过实施倾向于人民的政策而显示了其伟大力量。为实施替代性的政策,这些政府在现存框架内实行了土地改革,进行权力了下放,恢复了潘查亚特制度,保证了劳动人民的民主权力,巩固了民主力量。在艰苦的斗争中,党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党坚持自我批评,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分析,坚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于我国社会具体条件的能力。
印度共产党(马)是在与修正主义的长期斗争之后组成的。它采用了1964年党纲,捍卫了该党纲提出的战略和策略,与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理解进行了斗争。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出现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倒退。这需要重新评价共产主义运动的国际发展和经验。我国在独立后的半个世纪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和发展。印共(马)回顾了1964年以来的发展和经验,并修改了其章程。
印共(马)在印度人民面前提出了革命运动现阶段利用革命力量可以达到的战略目标。党制定的纲领,将指导工人、农民、所有劳动人民和反对统治阶级的进步的民主力量获得人民民主,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
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二十世纪是世界发生急剧变迁的时代。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进行了整整一个世纪。以1917年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这个世纪经历了伟大的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一个重大事件,其中苏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革命,随后越南、朝鲜、古巴革命力量的胜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剧烈碰撞的结果。这个世纪也是民族解放运动的世纪,这些运动导致了各殖民地的政治独立。这些胜利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时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丰功伟绩。革命的发生、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为人类进步开启了前所未有的伟大繁荣景象。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为自己开辟了崭新的道路。随着苏联第一次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劳动人民开始生活在没有剥削的社会里。迅速的工业化、封建特权的消灭以及经济、文化和科学领域的全面进步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新生活,使劳动人民掌握了权力。贫困和文盲的消除,失业的消灭,覆盖卫生、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巨大社会保障网络,科学技术的大发展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些巨大进步是在资本主义不很发达、社会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完成的。社会主义克服社会经济的落后,抵制着帝国主义的入侵、颠覆和威胁,在艰苦的环境中建立了起来。苏联的成就对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影响。统治阶级被迫在自己的国家里为公民引进和扩大社会保障,并赋之以福利国家的概念。
然而,在没有路标的道路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苏联和东欧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犯了严重的错误。错误在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缺乏正确的理解;对党和国家的作用有着错误的认识;在经济和管理中没有及时进行变革;没有在党内、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深化社会主义民主;官僚主义滋生蔓延;意识形态的侵蚀。这些都使帝国主义颠覆社会主义的持久努力变得更加容易了。然而,这些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反过来只能说明这些国家偏离了革命的理论与实践。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以及东欧的倒退导致了一种新情形。二十世纪末,社会主义再一次面临着帝国主义的猖狂挑战。印共(马)相信,虽然出现倒退,但共产主义运动和革命力量将从中吸取教训,重整旗鼓,迎接帝国主义和反革命力量的挑战。
尽管有曲折和挫折,有成功和失败,但二十世纪的发展,特别是1917年之后的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斗争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中有着深刻的影响。革命性变革使历史产生了质的飞跃,为现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社会解放和向社会主义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历史已经表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经过紧张阶级斗争的过程,即使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也是这样。
世界资本主义不能解决影响人类发展的基本问题。运用科学技术进步而带来的生产力的极大增长,导致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却没有就业的增长,反而凸显了收入与财富的巨大不平等。通过剥夺提高了的剩余价值率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财富永久地集中在少数个人和跨国公司手里。历史已经证明,帝国主义具有掠夺性和破坏性。二十世纪里,帝国主义使人类经受了两次野蛮的世界战争灾难,夺去了亿万人的生命。军事工业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一环,导致军火总需求居高不下。主张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新自由主义大规模地削减了工人阶级和普通公民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失业增加、劳工伤亡、收入和财富差距的扩大都是明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体系的虚假繁荣,经济发展的迟滞和低增长率,资源利用中日益增长的非理性和浪费行为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危机的表现。跨国公司贪婪的趋利性和富裕国家的过度消费破坏了环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第三世界的生态环境。资本主义日益扩大的社会化大生产和不断增加的剩余价值私人占有之间的根本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金融资本的集中和国际化在现代资本主义阶段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全球活动的金融资本正在侵蚀着国家主权,不可遏制地追求着经济上的超额利润。支持金融投机的帝国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为自由流通扫除了一切障碍,为投机资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维持着这种不公正的后殖民时代的全球秩序。投机资本的新霸权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增长缓慢。对第三世界来说,它导致了剥削强化和债务不断增加的恶性循环。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技术转移、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服务部门都被迫服从于帝国主义资本的利益。帝国主义制度把世界分成两部分:富裕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在20世纪最后二十年急剧扩大。随着帝国主义驱动的全球化的启动,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随着苏联解体,自殖民体系瓦解后就在追求新殖民战略的帝国主义加紧进行全球统治。美帝国主义正利用其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向全球扩张,建立其世界霸权。北约东扩和全球的军事干预,支持着帝国主义发动的全球化,意在推行帝国主义秩序。面临着军事关系变迁所带来的不利条件的中国、越南、古巴、朝鲜和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帝国主义竭力颠覆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经济和政治领域对这些国家进行着残酷的战争。控制着国际传媒的帝国主义利用全球传播媒介极力侮蔑和压制反资本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
虽然二十世纪末的国际力量对比有利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通过先进的新科学技术力量继续发展生产力,但帝国主义仍然是一个压迫、剥削、不公正和充满危机的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唯一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因此,这个时代的主要社会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在新自由主义全球扩展的背景下迅速激化,正在趋于白热化。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就会继续存在。劳动与资本之间矛盾加剧,并具有上述特点。所有这些矛盾继续尖锐化,并在全球发挥它们的作用。
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在理论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武装自己,发动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剥削制度的无情斗争。全世界的左派、民主进步力量必须联合起来同帝国主义作斗争,打败努力维持现存不公正的全球秩序的统治阶级。作为建立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之上的政党,印共(马)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霸权的斗争,团结全世界所有反对帝国主义全球化经济秩序、为和平、民主、社会主义而战的力量。
三、独立与独立以后
广大的印度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由斗争并已经获得成功。爱国主义激励着人民,他们期望着自由的印度和新生活。他们期望结束贫穷与被剥削的悲惨生活。对人民来说,独立意味着土地、食物、公平的工资收入、住房、教育、医疗保险和就业。自由意味着从种姓制和教派仇恨等社会邪恶中解放出来,在民主制度中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
由于工人阶级、农民、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妇女、学生和青年广泛参与,民族独立运动获得了胜利。但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领导新国家的大资产阶级拒绝完成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印度社会的再生之路在于打破对生产力的阻碍。寄生的地主阶级必须被消灭,土地要分配到农业工人和贫穷的农民手中。不受外资控制的工业发展将为我国发展成为自给自足的先进工业国家奠定基础。由于惧怕彻底的民主革命带来的后果,大资产阶级同地主阶级建立了同盟,同帝国主义达成妥协。国大党统治者的政策就反映了这种资产-地主阶级同盟。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了独立后几十年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特点。
印度拥有足够国家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巨大自然资源,拥有大量的可耕地和灌溉潜力,各个地区都有种植各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发电潜力。印度的人力资源,印度人民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和智慧构成了发展的巨大能源库。掌握国家权力的大资产阶级,不是发展这些能力,而是进行了有利于自我狭隘利益的资本主义式的发展。
独立之后,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在与帝国主义的冲突和勾结中暴露无遗。掌握了国家政权的大资产阶级采取了特殊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它与帝国主义相妥协,维持着与地主阶级的联盟。它利用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加强其统治,一方面镇压国内人民,一方面通过压力、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努力解决与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这一过程中,它与外国垄断资本家建立了巩固的联系,与地主阶级分享权力。通过自由化,大资产阶级坚决支持对外国资本的经济开放,同国际金融资本建立巩固的联系,这是他们支持公营部门及所有经济部门私有化的主要动力。
印度独立后的初期,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不公正对待,印度资产阶级转而求助于苏联。他们采用国家资本主义方式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开始利用两大阵营——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存在,同双方进行讨价还价以巩固自己的地位。经济计划也用来作为发展资本主义的一部分。预算和总体经济政策主要根据剥削阶级的狭隘利益来决定。在私营企业不能提供大量投资的重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发展起公营部门。而这些公营部门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工业化,克服对帝国主义垄断经济可怜的依附。
在印度这样的欠发达国家中,经济计划得到资产阶级掌握的国家权力的支持。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下,许多可利用资源可以得到更有效地利用,这肯定能够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速度和方向。这些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工业发展中,特别是在国有/公营部门中某些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建设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些成就由于在社会主义国家,主要在苏联的稳定支持下成为可能。国有部门由于财政部门像银行、保险、石油、煤矿的国有化而得到扩大。
其他政策措施,虽然有点半心半意,但也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比如重视研究与开发、采用《新专利法案》,限制外国产品和外国资本的进入,保护小工业。在印度过去的发展中,所有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都克服了经济的落后和对帝国主义势力可怜的依附,并为工业化创造了科技基础。
伴随着公营部门和国家有限计划干预的发展,历届政府所实行的政策都加快了财富的集中和垄断的迅速增长。在大资产阶级的领导下,公营部门本身成为建立资本主义的工具。公营金融部门的大部分信贷为大资产阶级所垄断。历届政府的预算和税收政策都是用来把资源从人民手中转移到少数资产-地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大规模的偷漏税行为产生了巨额的黑钱,成为促进私人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普通群众、工人、农民和中产阶级在资助资本主义发展计划的名义下遭到残酷的剥削。由于缺乏基本的土地改革,国内市场仍然有限,国内工业在没有外国资本的支持下就难以发展和扩大。巨额的国内外借贷支撑着这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的增强和外国金融资本的日益渗透成了这种发展道路的明显特征。
统治阶级从五十年代开始采用的这种特殊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注定是危机重重,并终于陷入僵局。大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勾结导致国内市场的萎缩,因为农民的购买力没有得到充分增长。为了支持工业化和国家开支而日益增加的对国内外信贷的依赖导致了一场国际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严重危机。财政危机最后导致国大党政府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条件。印度资产阶级试图通过与外国金融资本的紧密联系和经济的对外开放来解决这一危机。
大资产阶级,由于其资本基础比较薄弱而支持国家干预建立资本主义发展框架,几十年中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依靠国家支持的发展和补助养肥了自己。八十年代中期,大资产阶级准备进入国家保留的核心部门,接管了公营部门,并通过与外资的合作进而扩展到新的领域。伴随着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危机的这一过程构成了国内自由化的基础。而外部,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政策转变和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指示的接受过程。
从拉吉夫·甘地执政的八十年代中期起,经济开放和自由化的压力已经带来了经济政策的转变。进口自由化和不断增加的短期债务导致了巨额财政赤字。这和变化了的国际环境一道造成的结果是,为了得到结构性调整贷款,1991年国大党政府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条件。自由化政策在印度人民党掌握政权时进一步推进。1991年以来历届政府追求的自由化和结构调整政策,已经导致了经济上的对外国资本的开放、公营部门解散和进口自由化。长期为国有/公营部门保留的领域已经向外国资本和印度垄断资本开放。为了清偿公营部门的债务,公营部门的股份被减持,以低价卖给了私人垄断资本。通过降低进口税,本国新产品被外国货物所替代,导致大规模的企业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被抛到失业大军中去。国际金融资本为了打开财政部门而不断地施加压力。银行业的私有化和保险部门的开放已经得到了优先考虑。1994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使印度不得不接受世界贸易组织的体制。《专利法》的变化和服务部门的开发都是服务于帝国主义的资本利益。所有这些都导致了经济主权的被侵蚀。
自由化和私有化道路已经使大资产阶级得到巨大的利益。新的商业家族的进入进一步提升了资产阶级的地位。排名前22位的垄断家族的总资产从1957年的312.63千万卢比上升到1997年的1,58,004.72千万卢比,增幅达五百倍。在自由化政策下,通过所得税率的降低和其他税如财产税的免除,主要的受益者是大商业家族和富裕阶层。这些政策使富裕阶级更加富裕,并扩大了他们所需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商品由国内与外国资本合作的企业生产或者直接进口。不加选择地引进外资正在影响着国内工业的命脉部门。跨国公司正在全面收购印度公司。即使一部分非大资产阶级似乎情愿同外国资本合作,但大部分的中小资本家则遭到自由化的沉重打击。
自由化时期出现了内债外债的增加。主要的财政开支是用来支付利息。公共投资和开支每况愈下,影响了各种发展性活动和扶贫项目的进行。自由化政策严重加剧了社会、经济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即使根据官方统计,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不断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最为严重地打击了穷人,尤其是在削减公共分配体系的背景下。对教育、卫生、就业和福利等社会部门开支的削减给劳动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工人阶级承受着资本家和政府带来的沉重负担。不断上涨的物价使工人的实际工资收入没有提高。随着工业危机的加深,工人们面临着工厂倒闭和被辞退的冲击。本为保护工人权利的劳动法漏洞百出,即使这样也没有得到实施;企业主的违法行为司空见惯。通过秘密投票承认的工会和集体讨价还价的权利遭到否定。自由化和私有化的攻势已经使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而且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可以依赖。劳动力市场的无规则是自由化政策的一部分。工人通过斗争获得的利益和权利逐步丧失。长期性工作变成了契约式或短期性工作。女工工资低下,而且在解雇工人时首当其冲。童工不断增加,并屈服于最恶劣的剥削形式。那些非组织部门中成千上万的工人得不到劳动法的保护,甚至被剥夺了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非组织部门中男女工人的窘境只是悲剧的一幕。他们为微薄的收入进行着长时间的工作,常常处于没有社会安全保障的危险境地。正是工人的不懈的劳动和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为资产阶级、大承包人和跨国公司提供了利润。
农业问题一直是摆在印度人民面前的最重要的国内问题。农业问题的解决要求革命性变革,包括激进而彻底地在农村中进行消灭地主阶级、高利贷剥削、种姓和性别压迫的农业改革。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联合统治在印度的破产到处可见,因为它不能用进步的、民主的方式应对农业问题,更谈不上解决这些问题。
独立之后,国大党统治者不是消灭地主阶级,而是实施把半封建的地主转化成资本主义地主、发展富农阶层的农业政策。为清除封建地主而制定的法律却允许他们获得高额补偿并保留大量土地。租佃法律的实施,让地主以自耕为借口重获土地,却导致了数百万佃农失去土地。土地最高限额法为保有大量土地留下了足够的漏洞。上百万英亩的剩余土地既没有被收回,也没有分配给农业工人和贫苦农民。国大党的这种行径是对农村变革历史机遇一次最大的背叛。现有法律框架内的土地改革仅在以印共(马)为首的左翼政府领导下的西孟加拉、喀拉拉和特里普拉地区得以完成。
国大党政府及其继任者的农业政策在投资和政府贷款的资金分配上都是有利于地主和富农的。银行与联合信贷为他们所垄断。从六十年代末,科技的应用,小麦、水稻等高产新品种的引进和化肥的投入大大提高了粮食和非粮食作物的产量。伴随着农业增长的是更大的不平衡。虽然印度生产了更多的粮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但成千上万的人仍然没有充足的粮食,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状态。
在农业生产关系上,主要趋势是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具有以下特征:大量的乡村农民无产阶级化,作为农村人口一部分的农业工人数量大大增加;农民的分化加速;为市场进行生产;持有传统租地关系的佃户被大批地驱离土地;乡村富人,特别是地主,提高了对农业及其相关活动的再投资水平,从而为资本再生产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打下了基础。
如果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是全印度发展的明显趋势,那么同样清楚的是,农业关系具有较大的地区和次地区差异,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而另一些地区的农业资本主义较发达,商品性农业和现金交易主导着农村经济;有些地区旧式封建生产关系、租赁关系和古老的劳动服务、奴役和依附关系仍然是农业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全国范围内,种姓分化、种姓压迫、恶劣的性别压迫和高利贷者与商业资本对穷人的盘剥毫不减弱。印度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对旧式生产关系的彻底破坏上,而是叠加在各种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之上。“现代”的发展并不排除古代的继续存在:对于资本主义以多种方式渗透于农业和农村社会这一规律,印度便是一个巨大的活例证。
独立后的五十年中,由于资产-地主阶级的农业政策,70%的农村居民是缺乏生产资料、低收入、过着悲惨生活的穷苦农民和农业工人。印度农村的普遍贫困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印度独立后五十年,即使依据官方统计,也有285,000,000乡村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而且贫困有各种情形,不只是收入贫困,对于民众来讲,贫困表现在许多方面。乡村穷人得不到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土地集中和所有权的不平等没有大的改变。水利资源同样集中在乡村富裕者手中。农民和农业工人得不到利率合理的贷款,深深地陷入高利贷债务之中。低工资和不利于妇女的工资歧视是一个主要特点。农业工人的年平均就业天数少于180天。50%以上的农村人口营养不良,农村识字率过低,农村穷人居住在没有饮用水和卫生设施、卫生条件极差的住房中。
多数农村地区出现了地主-富农-承包商-大商人的强有力的权力纽带,他们是农村富有者。除了左派领导的邦以外,他们支配着潘查亚特机构、合作社、农业银行和信贷机构,控制着资产-地主阶级的农村领导权。这些阶层所榨取的剩余价值用于贷款、投机活动、房地产开发,并建立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农村地区的统治阶级利用种姓关系争取支持,并诉诸暴力恐吓穷人使他们服从。由于地主的反对,即使宪法宣传了五十年,也没有一届政府采用中央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农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并提高农业工人的生活条件与社会保障。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商业化,粮食和农产品市场急剧扩大。对农业生产的垄断经营权被逐渐收紧。随着自由化的发展,利用高科技与世界市场接轨的跨国公司对农产品价格进行有力的直接控制。通过不平等交换和价格的频繁浮动加深对农民的剥削程度已经是主要特点。结果,作为农产品卖方和工业品买方的农民受到双重剥削。
伴随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失败的自由化政策,导致二十世纪最后十年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走向危险和反动。这些政策包括对农业、水利和其他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下降;沉重打击了贫困农村家庭的正规部门信贷的急剧降低。农村就业和扶贫计划被削减。出口导向型的农业政策使土地利用和种植结构只是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求。淡化粮食生产以及对印度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的破坏直接威胁着国家主权。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体制下,所有对农产品的进口限制已经消除,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压力不断升级,要国家淡化对土地的最高限额,把土地租给印度大商业集团和外国农商集团。跨国公司正进入种子、牛奶和其他农业生产领域。在世界贸易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压力下,出现了出卖生物资源的独立开发权和取消农民与育种农户权力的政策。国家扶持的农业研究与扩展体系也被消弱。
国家支持的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地主、资本主义农场主、富农和他们的同盟者等农村富人与农业工人、贫农和手工业者等广大农民之间的深刻分化。随之而来的农业自由化政策进一步增加了农村穷人的负担。正是这种剥削体制导致了大众贫困。只要不打破土地垄断、结束贫农和农业工人的债务负担,就不会建立起国家经济和社会转变的基础。
帝国主义推动的全球化和印度统治阶级实行的自由化政策加速了帝国主义向我国各个领域的渗透。对跨国公司和帝国主义金融资本的经济开放是他们渗透和影响印度社会各领域的基础。官僚政治、教育制度、传媒和文化领域正在受到帝国主义的渗透。
社会主义的倒退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不断加强的原教旨主义和反动的种族沙文主义也对印度产生了影响。帝国主义努力利用这些势力的抬头来削弱国家的统一,从而使其影响和控制得到巩固。跨国公司控制的国际传媒力量的壮大使帝国主义能够直接干预和影响社会文化生活。通过跨国媒介提供的消费观念、利己主义和颓废的价值观直接对我国的社会产生影响。大资产阶级和其他商业利益群体系统控制的印度传媒也在系统地传播同样的价值观。健康、民主和世俗的价值观的发展要求同这种倒退的趋势作斗争。
1950年颁布印度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遵守的一系列指导性原则。它们包括:每个公民有充足的生活资料和工作权利;不会导致财富集中的经济制度;教育和儿童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工人的生活工资保障和男女同工同酬。这些原则没有一条得到实现。宪法理念与资产阶级统治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对独立后建立的资产-地主制度的强烈控诉。
四、对外政策
任何国家和政府的对外政策归根到底是国内政策的一种延续,毫无疑问,它主要反映的是领导政府和国家的阶级的利益。印度政府的对外政策自然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表现了与帝国主义妥协、合作与反对的对立。五十年的外交政策史充分说明了这种两面性。自独立之初到五十年代中期,印度政府采取一种取悦英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懦弱政策。但是,从五十年代中期以来,有了新的政策取向。世界分成了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脱离帝国主义阵营的趋势明显出现。对外政策的变化朝向有利于不结盟、反对军事集团、争取和平、支持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方面发展。
这一政策形成了与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然而,1962年与中国发生边界冲突,印度为要寻求军事援助,转而与美国和西方力量合作。这一时期过后,对外政策又朝向反帝国主义的方面发展。1971年对孟加拉国解放斗争的支持、与苏联签署的友好条约则标志着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始。七十年代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和平过程中,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对外政策的背景下,印度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在克什米尔问题以及美国利用巴基斯坦作为军事基地的战略上表现得很清楚。作为新独立国家中的大国,印度资产阶级率先提出了不结盟政策,基本上符合国家的利益。但由于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这种政策显得摇摆不定。支持外国资本的国内政策和独立的外交政策之间的矛盾永远存在。
随着苏联解体和国内政策的自由化,对外政策在二十世纪最后十年进入一个新阶段。长期坚持的不结盟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在纳拉辛姆哈·拉奥政府期间开始逆转。自力更生政策的转变和求助于外国资本与自由化的行为使帝国主义能够进一步压制印度,这在几种对外政策立场上有清楚的说明。九十年代,印度政府与美国签署了关于军事训练和联合军事演习的军事合作协议。1998年印度人民党领导的政府上台,倾向帝国主义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印度人民党政权试图成为美国小伙伴的政策标志着巨大的转变。为了满足美国全球政策的需要,政府已经放弃了许多长期坚持的不结盟立场。当美国长期酝酿的要把印度拉进反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同盟当中的全球计划实现时,对外政策就出现了真正的危险。建立在不结盟运动和反对帝国主义基础之上的、能够一贯真正地有利于印度人民利益的对外政策,不可能得到领导国家实行倾向于帝国主义经济政策的大资产阶级的贯彻与保证。
1998年5月在帕克兰进行核试验以后,印度人民党政府决定发展核武器标志着印度对外政策和核政策走向一个危险的新阶段。由于印度的核试验,在南亚次大陆形成了与巴基斯坦进行核军备竞赛的局面。侵略主义的核政策损害了长期坚持的不结盟与和平政策。这使印度在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压力面前更加软弱。
左派和民主力量面临着一场艰巨的斗争,来抵制那些倾向于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并确保外交政策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力,重新回到不结盟的基础和方向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印度重新获得世界事务中的独立角色,保护经济独立。
五、国家结构与民主
当前印度国家是大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和地主联盟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与外国金融资本的合作越来越密切。阶级本质决定国家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职能。
印度名义上是联邦制国家结构,而实质上多数权力和资源都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虽然资产阶级开始拒绝以语言为基础划分邦界,但群众运动和骚乱的强大压力迫使他们同意建立语言邦。而印度人民党领导的政府却又重新对语言邦原则进行攻击,他们支持管理方便的小邦的原则。这会进一步弱化联邦结构。中央一再利用反民主的宪法第356条解散选举出的邦政府和邦议会,那些条文成为推翻联邦制度并攻击邦自治的主要工具。各邦享有很少的权力,这使它们不得不依赖中央政府,从而限制了各邦的发展。
很自然,在这种状态下,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在这些矛盾之下,常常存在着大资产阶级与包括这邦或那邦资产阶级和地主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这一矛盾不断恶化。说明这一政治现象的是地方性政党的出现,它们反映着这些邦人民的语言-民族感情,总体上代表着该地的资产-地主阶级。
鉴于独立后资产-地主阶级执行的政策,民族团结问题也日益恶化。东北地区是大量少数民族和种族的故乡,但却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所导致的不平衡而受害最重。这为极端分子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们支持分离主义,为帝国主义代理人所利用。极端主义的暴力活动和种族冲突严重阻碍了发展事业和民主活动。
根据宪法第370条,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有着特殊地位和自治权。过去几十年中,自治权被削弱,该邦人民同国家的疏远情绪日益增长。这已经为巴基斯坦支持的分离主义力量所利用。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利用这一争端压制印度,并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干预。克什米尔问题和东北地区的问题一样,均说明资产-地主阶级没有以民主方式处理民族团结这一关键问题。
有着七千万人口的土著民和部落民,成了残酷的资本主义和半封建剥削的牺牲品。他们被赶出土地,被剥夺了森林资源权,成为承包人和地主的廉价劳动力。在一些邦存在着某些语言和文化部落,独立地居住在狭小地区。部落人产生了新的意识,即保卫他们发展的权利,以维持其民族身份和文化。由于相信其身份和生存受到威胁,而且资产-地主阶级统治者采取无情的政策,分离主义趋势在部落中逐渐形成。相邻地区和种族聚居区,地区自治能够保护他们的权利,所以成为民主和正当的要求。资本主义-地主-承包人的相互关系不断地破坏他们的传统团结,离间他们的领袖,拒绝他们的合法权利,用野蛮的手段压迫他们。
世俗原则是宪法规定的,世俗民主价值是领导国家的大资产阶级宣布的。但是资产阶级的世俗实践却漏洞百出。他们企图歪曲世俗主义的整个概念。他们要使人们相信没有完全的宗教与政治的分离,相信世俗主义表示所有宗教信仰都有干预国家事务和政治生活的自由。对于反世俗主义趋势,资产阶级不是与其斗争,而是经常对其做出让步并使这一力量越来越强大。对世俗主义基础的威胁已经很危险,并出现了以国民志愿团为首的法西斯教派势力的崛起,而且在中央拥有权力。系统的紧张使国家机构、管理机构、教育制度和媒介教派化。多数派的教派主义的发展会加强少数派的教派主义,从而威胁国家统一。大资产阶级对印度人民党及其教派平台的支持将给国内民主和世俗主义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党要发动一场彻底实施世俗主义原则的不可妥协的斗争。对这一原则哪怕最小的偏离都要进行揭露并与之斗争。党要维护每一个宗教团体的权利——不管是少数还是多数——以及那些在思想和行动上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个人、维护宗教信仰的自由权利,与此同时,应当与各种形式的宗教对国家经济、政治和管理生活的渗透做斗争,坚持文化、教育和社会中的世俗和民主价值。对取得一定地位、基于宗教教派主义的危险的法西斯趋势必须进行各个方面的坚决斗争。
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宪法赋予的少数民族的权利也没有得到实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都存在着机会的不平等和对穆斯林少数派的歧视。针对穆斯林的教派骚乱和暴力行为经常发生。国民志愿团及其机构不断地煽动针对少数派的仇恨情绪,他们也打击基督教团体。在这少数派中间普遍产生了疏远和不安全感,形成了原教旨主义趋势,弱化了世俗基础。少数教派主义者隔离少数民族,阻碍所有被压迫者的共同活动。保护少数者权利是巩固民主和世俗主义斗争中的关键问题。
资产-地主阶级制度也没有结束种姓压迫。表列种姓承受着最难熬的痛苦。贱民属于不可接触者,并受着其他形式的歧视,虽然这些都被宣布为非法。在贱民中间日益增强的解放意识正反抗野蛮的压迫和暴力。贱民具有民主意义的声明,反映了社会上最受压迫者的心声。在一个种姓占支配地位的社会里,那些落后种姓也纷纷坚持他们的权利。
同时,还存在纯粹的种姓呼声,总想维持种姓分裂,以达到巩固选举基础并使这些被压迫者远离共同的民主运动的狭隘目的。许多种姓领导人和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人利用种姓的两极化来达到狭隘的选举目的,并对发动所有种姓的被压迫者的共同运动抱敌视态度。他们无视劳动阶层的土地、工资等基本问题和反对地主所有制的斗争,而这正是推翻旧的社会秩序的基础。
种姓压迫和歧视问题有着长期的历史,深深植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资本主义发展之下的社会与现存的种姓制度相妥协。印度资产阶级本身也抱有种姓偏见。工人阶级的团结预示着反对等级制度和对贱民的压迫,因为贱民种的绝大多数是劳动阶级的一部分。通过社会改革运动,为消灭种姓制度和所有形式的社会压迫而斗争是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对种姓压迫的斗争与反对阶级剥削的斗争是相互联系的。
在印度独立过程中,印度妇女同样参与了自由斗争,她们希望从几百年旧的封建和性别压迫中解放出来。但是,不管社会如何进步,五十年的资产-地主阶级的统治在各个领域仍然保留着父权制。不论作为女人、工人还是公民,妇女在各个方面都受着剥削。自由化过程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带来了新形式的性别剥削,导致了更多的针对妇女的暴力。经济独立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独立角色是妇女进步的基本条件。反对这种不平等地位和妇女争取平等运动就成为社会解放运动的重要部分。
资产-地主阶级五十年的统治侵蚀了所有国家权力机构。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管理体制建立在高度集权的官僚制基础之上,权力集中在上层,由特权官僚所支配,这些人脱离人民群众而只服务于剥削阶级的利益。官僚队伍的逐渐扩大,与统治阶级的稳固联系和到处蔓延的官僚腐败都使民主的社会结构软弱无力。
司法在反对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中举足轻重。虽然在形式上,富人和穷人在原则上是平等的,但司法制度实质上却服务于剥削阶级的利益,并巩固他们的阶级统治。即使资产阶级关于司法脱离行政的民主原则也不能得到一贯坚持,司法从属于行政的影响和控制。坚持民主原则和宪法基本权利的司法判决也被统治阶级所推翻。没有任何有效机制能够保证法官的责任,某些腐败行为在司法部门中也有发生,这打击了人民对司法的信任。
独立印度的军队结构仍然具有殖民统治时的特征。军事本来是保卫国家疆土的,但统治阶级在自己的利益同被剥削群众的利益发生公开冲突时,就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武装力量和准军事力量。武装部队中的士兵来自于农民和劳动群众,他们不得不执行艰苦的义务。统治阶级把普通士兵与人民群众隔离开来,并剥夺他们的民主权利。警察也是用来镇压人民运动的工具。他们成为政治控制和腐败的工具,在许多地方,他们是反对穷人的剥削机制的组成部分。
与工人阶级、农民和中产阶级相比,资产阶级和它的地主阶级同盟只占全国人口的少数。而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对土地、资本和所有生产资料的占有对前者进行统治和剥削。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及其政府,即使在议会民主制度下由多数投票选举出来的,也仍然代表着少数人的政治经济权力。
印度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以成年人公民投票权为基础的议会选举制度,肯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但许多权利都被国家当局所曲解、扭曲甚至侵犯。只要发生工人、农民和其他民主的群众运动,他们的基本权利事实上就被停止了。集会自由在包括数十万人民的整个地区遭到禁止,人民被置于某些禁令之下,有时长达数月和数年。当工人、农民和其他民主群众保卫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权利与要求时,国家暴力机关就成了镇压人民的工具。不经审判而进行监禁的法官和法律比比皆是。同样,宪法规定的国家紧急状态法遭到滥用,而成了镇压民主斗争的法令。1975年宣布的国内紧急状态是对民主的最严重威胁。
在民主运动的压力下,政府被迫通过立法把中央权力下放到潘查亚特和地方机构。西孟加拉、喀拉拉和特里普拉左派政府为保证权力下放和权力向潘查亚特三级制度转移采取了重要措施。但除了左派领导的邦之外,潘查亚特制度的机构不是用来扩大民主而是用来维护农村中地主、高利贷者和承包人的权力。
资产-地主阶级几十年的统治阻碍了印度人民的文化发展。在传统和宗教的名义下,消极的习惯和观念得以保留,这种习惯和观念贬低妇女和被压迫种姓的地位。进步和健康的文化遗产被教派观念所毁灭。资产阶级文化保留了反启蒙主义和种姓制的许多内容。国家对识字率显出顽固的漠视,更不用说为人民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了。新闻、集会和宣传自由被剥削阶级和帝国主义代理人充分利用,他们控制着印刷和电子媒介、电台和电视网络。劳动群众不能占有这些巨大的资源,也就不能行使法律所赋予每一个人的这些权利。
资产-地主阶级国家的堕落表现到处可见,巨额黑钱在社会上盛行,腐败现象日益增多。自由化过程在最高层增加了大规模的腐败活动。公务员、高层官僚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构成了腐败的轴心,他们破坏法律,轻而易举地掠夺公共资金。这给民主和公民权利以极大的嘲讽。金钱政治的巨大增长,政治犯罪的增加和暗箱操作对议会民主制造成了严重威胁。
不过,为了保卫人民的利益,成人普选权,议会和国家立法也可以成为人民进行民主斗争的工具。当出现对议会民主制的攻击,比如宣布国内紧急状态时,人民也采取措施反对当局政策。印度现行议会制度虽然是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但也包括人民的进步要求。它为人民保卫自己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家事务、为民主和社会进步进行斗争时动员大众,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对议会制度和民主构成威胁的不是劳动人民及代表他们利益的政党。而是来自于剥削阶级。是他们把议会制度变成了维护自己狭隘利益的工具,从而内外破坏着议会制度。当人民利用议会制度推进自己的事业,消除大资产阶级和地主的影响时,这些阶级毫不犹豫地把议会民主制度踩在脚下,就像中央多次解散民选的邦政府那样。西孟加拉和特里普拉的准法西斯恐怖、所有这些邦赤裸裸的违宪是统治阶级所能达到的恶劣程度的活生生的例子。拟议中的总统治理的实行和议会民主的削减都是独裁的表现,而这些在自由化的体制下和国际金融资本的压力下呈增长的趋势。有鉴于此,为了人民的利益,捍卫议会制和民主机构,与上述威胁作斗争,巧妙地利用这些机构,结合进行议会活动,就成了我党的头等大事。
六、人民民主及其纲领
历史经验表明,人民没有希望从资产-地主阶级统治下的落后、贫困、饥饿、失业和剥削中解放出来。独立以来的大资产阶级一直掌握着国家权力,利用国家权力巩固他们的阶级地位,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与帝国主义和地主所有制进行妥协和讨价还价。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死灰中诞生出来,崛起的资产阶级彻底破坏了旧的制度。与此不同,印度的资本主义是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叠加,殖民统治时期的英国统治者和掌权后的印度资产阶级都不想打碎它,打碎旧制度乃是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现代印度社会是占支配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与种姓制度、教派制度和部落制度的奇异混合。因此,历史赋予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使命是:团结一切愿意打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力量,巩固内部的革命力量,完成民主革命,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基础。
印度共产党(马)坚定不移地坚持其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显然,这一目标不可能在现有国家和大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地主阶级政府领导下得到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成为可能。印度共产党(马)在我国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的目标,考虑到经济发展状况、工人阶级及其组织的政治意识成熟度,人民的直接目标是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为领导的、联合所有真正反封建、反垄断、反帝国主义的力量联合为基础的人民民主。这首先要求用人民民主国家代替现在的资产-地主阶级国家。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印度革命未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为把国家引向社会主义铺平道路。
人民民主所要执行的任务和纲领是:
国家结构
印度共产党(马)在各民族真正自治与平等的基础上,维护和促进印度联邦的统一,发展联邦民主国家结构,内容如下:
1)人民是主权者。所有国家权力机关将对人民负责。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权威是人民代表,他们是在成年选举权和比例代表制的基础上选举出来的,并随时能够撤换。中央实行两院制——人民院和联邦院。保证妇女的充分代表权。
2)印度联邦各邦拥有真正的自治和平等权力。人口种族结构和社会文化条件比较特殊的地区和部落将享有国家指导下的区域自治权,其发展将受到全面援助。
3)各邦不设上院,也不设国家任命的总督。所有行政管理服务将受到各邦或地方机构的直接控制。各邦内一律平等对待印度公民,没有任何种姓、性别、地区、教派和民族歧视。
4)议会和中央政府实行所有民族语言的平等。议员有权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并提供其他所有各种语言的同声翻译。所有法律、政府条例和决议将提供所有民族语言版本。印地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但不是强制性的。只有为其他语言提供了平等权,印地语才能成为全国范围的交流语言。到那时,将废止现在印地语和英语同时使用的安排。保证人民有运用自己的母语在各种教育机构直至高等教育机构中受教育的权力。保证特殊语言邦语言运用于所有公共行政和国家机构中。如有必要,除了邦语言之外,少数民族和地区少数人的语言也将得到使用。乌尔都语及其文字要受到保护。
5)人民民主政府将采取措施巩固印度的统一,培养和促进各邦之间、各邦的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合作。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要受到尊重,要采取措施加强多样性中的统一性。人民民主政府要特别注意经济落后的邦、地区和地方,通过财政和其他扶持手段帮助他们迅速脱离落后局面。
6)人民民主国家在地方将保证村以上的地方机构网络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并赋之以足够的权力和责任,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要千方百计地使人民积极参与到地方机构的运转当中。
7)人民民主国家将在所有社会和政治机关灌输民主精神。在国家生活的各个层面扩大民主参与和管理形式。其中,政党、工会、农民和农业工人联合会以及其他阶层和劳动人民的群众组织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将采取措施,使国家的立法和行政机制能够不间断地反映人民的民主愿望,保证人民群众及其组织积极参与国家的管理和其他工作。政府将在国家部门和行政部门中肃清官僚作风。
8)人民民主国家将打击黑钱;清除腐败,严惩公务员的经济犯罪和腐败行为。
9 )司法行政也要进行民主过渡。保证迅速而公平的司法判决。为需要的人民提供免费司法援助和咨询,以使他们容易得到司法救济。
10)人民民主政府要对武装部队官兵灌输爱国主义、民主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他们有较好的生活条件和服役条件,为其子女提供文化设施和教育。鼓励所有身体强健的人参加军训,培养民族独立和保卫民族独立的精神。
11)保证全面的公民自由权。人身和居住权神圣不可侵犯,未经审判不得拘禁任何人,保证公民有不可妨碍的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罢工自由,组织政党和结社的权利,迁徙和职业自由,发表不同政见的权利。
12)保证每个公民工作的基本权利;保证无论各宗教、种姓、性别、种族和民族的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同工同酬。逐步缩小工资和收入上的巨大差距。
13)消灭种姓间的社会压迫和不可接触制度,所有社会歧视行为将得到法律制裁。在服务和其他教育方面,为表列种姓、部落和其他落后阶层提供特殊的便利。
14)消除针对妇女的社会不平等和歧视,在继承遗产方面,包括土地,要给予妇女同男子一样的平等权利。有所有社会团体中基于妇女的平等权利强制执行保护性的社会、经济和家庭法律。保证妇女获得就业和服务。对育儿和家务要给予适当的制度支持,使之成为家庭结构民主化目标的一部分。
15)保证国家世俗性。禁止宗教机构对国家事务和全国政治生活的干预。宗教少数派将得到特殊的保护,禁止任何针对他们的歧视行为。
16)公共教育体系将得到发展,提供全面的各个层次的科学教育。保证中学以下的免费和义务教育以及教育的世俗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实行现代化,与时俱进。通过全方位的科研机构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实施广泛的体育政策,加强体育运动。
17)建立广泛的卫生、医疗和产妇的免费服务机制;幼儿园和托儿所,工人活动中心和老年抚恤金将得到保证。人民民主政府要推动非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提高男子和妇女的计划生育意识。
18)采取广泛的措施保护环境。发展项目要考虑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需要。全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将免受帝国主义的开发。
19)保证残疾人作为完整公民的生活权利,使他们融入社会。国家要关心老年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总之,作为基本权利的社会权利构成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
20)人民民主国家和政府培养民族的创造力,发展具有民主和世俗世界观的进步的民族文化。采取必要措施发展文学、艺术和文化,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帮助人民摆脱种姓、性别偏见、地区偏见、奴役和迷信思想。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帮助每一个语言民族包括部族发展他们特有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从整体上使他们与国家民主民族的共同理想趋于一致。教育人民同其他国家的民族保持兄弟情谊,抛弃种族和民族仇恨观念。
21)大众传媒也将得到发展,注重电子媒介的公共广播制度。不允许媒介财产在私人手中的集中和外国对印度媒介的所有权。保证民主控制和责任。
农业和农民
印度是一个农业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因此,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民民主政府应该:
1)彻底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地主所有制,把土地无偿地分给农业劳工和穷苦农民。
2)废除穷苦农民、农业工人和小手工业者欠高利贷者和地主的债务。
3)发展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体系,保护农民免受商人、跨国公司和价格波动的侵害。保证农民、手工业者和农业工人获得长期低利率的贷款和农产品的公平价格。
4)最大限度地发展灌溉和电力设施,做到对灌溉和电力设施的恰当和平等利用;促进农业部门的本土研究和发展;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利用优良品种和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5)保证农业工人有足够的工资、社会保障措施和生活条件。
6)促进农民与手工业者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生产和其他服务方面的合作。
7)引进广泛的公共分配制度,廉价地为人民提供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印度是经济发展水平多样和多种社会经济模式共存的大国。因此,为了发展经济并稳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人民民主政府通过公有制在经济关键部门起决定作用,而国家则在其他部门中起着调控和指导作用。人民民主经济是公营部门占支配地位,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形式。鉴于世界经济的巨大变化,我国在利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努力巩固自给自足的基础。
工业和劳动领域
由于农民的购买力较低,垄断家族的控制,外国资本的日益渗透和帝国主义代理人在几乎所有生产领域各种形式的支配,工业发展遭受严重摧残。生产资料的私人垄断和集中破坏了经济发展,造成了更大的差距。对外国资本和国际金融资本的依赖更有利于剥削,出现了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扭曲的经济发展形式。因此,在工业领域,人民民主政府将:
1)通过适当的措施,包括国家没收财产,采取步骤消除工业、金融、贸易和服务行业中的国内外垄断资本。
2)通过现代化和民主化加强公有部门,使其免受官僚主义和腐败的侵蚀,制定严格的责任制,确保工人参与管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以便公有部门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3)为了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提高生产能力,允许某些部门直接引进外资。根据整体经济利益,调节金融资本的流动。
4)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它们提供贷款,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原材料,帮助它们进入市场。
5)为了实现国家经济的均衡的有计划的发展,对经济各部门和市场进行调节和协调。调节对外贸易。
6)通过下列措施迅速改善工人的生活水平:a)固定的生活工资,b) 逐渐减少工作时间,c)对各种无劳动能力者和失业者给予社会保险,d)为工人提供住房,e)承认通过秘密投票选举出的工会,以及工人集体谈判和罢工的权利。f)禁止使用童工。
7)从税收上为工人、农民和手工业者提供最大的救济;实行农业、工业和贸易多级税率政策;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有效地执行价格政策。
对外政策
为了保证印度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人民民主政府将:
1)在友谊与合作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巩固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联系。促进南南合作,复兴不结盟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支配。
2)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支持所有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
3)促进消除核战争的威胁;促进全面核裁军;清除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化学和生物武器——禁止这些武器的试验和生产;要求取消所有外国军事基地;促进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方面的国际合作。
4)做出极大的一致努力和平解决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分歧和争端,巩固与印度邻国——巴基斯坦、中国、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缅甸之间的友好关系。推动南亚合作。
七、建立人民民主阵线
为了彻底完成印度革命的基本任务,现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取代大资产阶级为首的资产-地主阶级国家。
现阶段,我国革命的性质是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反垄断的民主革命。革命阶段决定了不同阶级在斗争中所起的作用。现在一段时期,在实现社会主义的征途中,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不是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型的由工人阶级组织和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
人民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彻底的农业改革,维护农民利益,打破封建和半封建残余对农业和工业生产力的束缚。这将必须进行社会制度改革,扫清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种姓制和其他使农村与旧式落后状态保持联系的社会制度的残余。这一任务与农业革命的完成紧密相联,事实上,这是人民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第二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从帝国主义、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垄断资本代理人的控制中脱离出来。这也关系到打破垄断资本势力这一任务。
然而,在当前,除非坚决反对大资产阶级及其在国家处于领导地位政治代表并与之斗争,才能完成这些基本和根本的革命任务。为了维护他们的阶级统治,他们与地主所有制结成同盟,还运用国家权力保护外国资本,有利于外国资本的进一步渗透。而且,他们通过与外国垄断资本家的妥协与合作以及与印度地主阶级的结盟,疯狂地追求资本主义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促使垄断资本在我国的增长。因此,人民民主革命不仅要与地主所有制和外国垄断资本主义进行不妥协的斗争,还要与领导国家并对外国金融资本进行妥协与合作、和地主所有制结成同盟的大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印度共产党(马)的领导下,才能成功地建立人民民主阵线并取得革命胜利。历史证明,现代社会除工人阶级之外没有任何阶级能够充当这一角色,我们时代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一真理。
人民民主阵线的核心和基础是坚定的工农联盟。工农联盟是捍卫民族独立,完成长期的民主变革,保证整体社会进步最为重要的力量。其他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工农联盟的力量和稳定。
由于资本主义对农业的深刻影响,农民中间出现了明显分化,不同阶层在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构成农村居民绝大多数并受到地主和资本家的残酷剥削的农业工人和穷苦农民,将成为工人阶级的基本同盟军。中等农民也是高利贷资本、农村中封建资本主义地主、跨国公司和资产阶级控制的资本主义市场盘剥的牺牲品。地主支配着农村生活,用各种方式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地位,使他们也成为人民民主阵线可以依赖的同盟。
富农是农民中有影响的部分。资产-地主阶级的农业政策无疑有利于满足他们的部分利益,在独立后的政权统治下,他们也获得了好处。由于他们能够在其农场中雇用农业工人,所以他们倾向于加入资产-地主阶级。但由于他们受到价格波动的冲击,受到垄断商人和跨国公司控制的市场的掠夺,他们会起来反对资产-地主阶级政府。在某些关键时期,尽管他们可能动摇,但他们也可以被吸收进人民民主阵线,在人民民主革命中起作用。
城市和农村中产阶级在资产-地主阶级的统治下也受到严重损害。大批的白领工人、教师、自由职业者、工程师、医生和新型知识分子成为重要的有影响的力量。随着资本主义和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中产阶级内部的分化也加深了。上层中产阶级得到好处,与其他中产阶级在世界观上有所不同。然而,这一部分人中的大多数受到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危害,受到国家强加的高税收、尖锐的失业问题和基本生活条件匮乏的影响。这些人也有可能成为人民民主阵线的同盟。要尽一切努力争取他们参加革命。在动员这一阶层参加民主革命事业的过程中,进步的知识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印度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半封建农业秩序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但大资产阶级和垄断阶层,独立后利用对国家权力的掌握,通过妥协、压力和讨价还价解决了这些冲突和矛盾。在那一过程中,他们与地主共享权力。它在本质上是反人民、反共产主义的,并且坚定地反对人民民主阵线及其革命目标。
非垄断的中小资产阶级面临着大资产阶级和外国跨国公司多种方式的不平等竞争。随着资本主义危机和跨国公司不可阻挡的进入,他们与外国资本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大资产阶级利用其经济权力和政治领导地位,以牺牲其小兄弟的利益为代价,努力解决这些危机;这一资产阶级阶层也反对国家权力,他们也可以在人民民主阵线中找到一席之位。但必须牢记,他们仍旧与大资产阶级分享着权力,梦想在同一政权中取得进一步发展。无论其客观进步作用怎样,由于其相对于印度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阶级地位较弱,它是不稳定的,在大资产阶级与外国资本与人民民主阵线之间摇摆不定。由于其两面性,作为不稳定的同盟参加革命要看具体的情况,看阶级力量关系的变化,看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人民之间矛盾的尖锐程度,看大资产阶级领导的国家与其他资产阶级矛盾的加深程度。要细致而具体地研究他们的问题,尽一切努力争取他们到民主阵线中来。工人阶级在反对印度垄断资本家和外国帝国主义竞争者的斗争中,不能失去获得他们支持的任何机会。
工人阶级和印度共产党(马),一刻也不能忽视建立人民民主阵线实现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目标,也不能忽视不可避免地要与大资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发生冲突的事实。同时,也要承认,印度资产阶级包括大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之间存在着矛盾。印度经济的开放使跨国公司和外国金融资本不可阻挡的自由进入会加剧这些矛盾。印度共产党(马)在认真研究这一现象的同时,努力利用这些差异、分歧、冲突和矛盾孤立帝国主义,巩固人民争取民主进步的斗争力量。在关乎真正国家利益的所有世界和平与反对帝国主义的问题上,在与帝国主义发生冲突的所有经济和政治问题上,在涉及所有巩固国家主权和独立外交政策的问题上,工人阶级都会毫不犹豫地全力支持政府。
即使在独立后也仍然存在着反动的和反革命的力量。他们通过封建意识的巨大影响利用人民的落后。几十年来,他们利用人民对国大党的日益增长的不满和国大党的逐渐衰落,努力填补国大党留下的空白。印度人民党是一个具有分裂倾向的教派平台的反动政党,其反动内容是建立在对其他宗教的仇恨、不宽容和极端的民族沙文主义基础之上的。印度人民党不是一个普通的资产阶级政党,它受法西斯的国民志愿团的领导和支配。印度人民党掌握政权时,国民志愿团也获得了国家权力和国家机器。印度教意识形态支持复兴主义,反对印度的文化多元,目标是建立一个印度教的民族国家。这种教派世界观的传播导致少数原教旨主义的发展。这对国家的世俗基础造成严重后果,对左派和民主运动产生严重危害。而且,大商人和地主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正在全力支持印度人民党。
基于这些原因,印度共产党(马)要继续团结所有意在扫除一切前资本主义社会残余的爱国力量;以农民的利益为本,完成彻底的农业革命;反对外国资本无休止地进入;扫除阻碍印度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迅速重建的一切障碍。
通过一切爱国民主力量以工农联盟为核心的革命团结实现人民民主革命目标的斗争是复杂而长期的,要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不同阶级,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在革命运动的不同阶段必然会有不同的立场。只有发动群众运动和利用适当的统一战线策略实现战略目标的强大的共产党才能利用这些变化,使这些力量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严以律已和富有革命牺牲精神的政党才能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度过革命运动事业中必然出现的曲折和挫折。
为了适应迅速变化的政治形势,党必须提出各种过渡性口号。即使在进行驱逐现有统治阶级、建立基于巩固的工农联盟基础之上的新民主国家和政府的任务时,党也将利用一切机会进入现存政府,实施为人民谋福利的计划,努力在现有条件下提出和执行替代性的政策。这种政府的形成将加强劳动人民的革命运动,加速建立人民民主阵线的进程。然而,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因此,党应该继续教育人民群众,即使在根据具体情况,利用一切机会在各邦和中央建立这样的政府的时候,仍然需要取代现存的大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地主阶级国家和政府,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群众运动。
印度共产党(马)努力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转变。通过发展强大的群众革命运动,把议会内外的斗争形式结合起来,工人阶级及其同盟军将尽最大努力击败反动力量的对抗,从而通过和平手段带来这些转变。但是,永远不要忘记,统治阶级不会自愿放弃他们的权力。他们极力藐视人民的意愿,试图通过法律和暴力来倒行逆施。因此,革命力量必须勇敢而坚定地开展工作,才能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才能面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任何曲折和困难。
八、建立共产党
印度共产党(马)把建立人民民主的革命纲领摆在了印度人民面前。人民民主革命将开辟通向社会主义和没有剥削的社会的道路。解放印度人民的革命必须由与农民结成联盟的工人阶级来领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必须领导反对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地主阶级的军事斗争。党必须通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全国各种具体情况,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条战线上的长期斗争,直至取得胜利。
随着社会主义的倒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进行猖狂的反共产主义运动,与之进行坚决的意识形态斗争是共产主义者面临的紧急任务。共产主义者要揭露构成统治阶级主要意识形态武器的反共产主义思想,并与之进行斗争。共产主义者要对封建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持久的斗争,使人民免受其影响,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反对一些人对帝国主义发动的全球化、自由化和自由市场经济所作的宣传。
宗教原教旨主义、蒙昧主义、教派主义和种姓制分化人民,阻止他们民主意识的觉醒。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一起,它们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力量的利用,破坏民主运动的发展。共产主义者必须与这些分离思想和分离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
必须在各条战线上建立群众性政党进行斗争,指导革命运动。这样的党必须通过发动群众运动不断在群众中扩大基础,相应地巩固其政治和思想影响。这要求建立一个强大的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有纪律的政党。为了向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履行其历史责任,党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和再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自己的组织力量。
人民民主政府的建立,这些任务的成功完成和工人阶级对人民民主国家的领导将保证印度革命不只是停留在民主革命阶段,而要通过发展生产力进入到实现社会主义转型的阶段。
印度共产党(马)为印度人民制定这一纲领,并宣布当前亟待完成的主要任务,以便他们在为民主民族进步而斗争时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我们党要号召那些关心发展真正的民主发展和创造富裕生活的劳动人民、工人阶级、农民、妇女、学生、青年、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为完成这些任务、实现这一目标而团结在人民民主阵线里。
印度共产党(马)发扬我国人民的战斗传统和我国文化与文明中优秀的有价值的传统成分。印共(马)把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在所有活动和斗争中,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原理和原则作指导。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能为完全的解放指明正确道路。党团结各个阶层最先进、最积极、最无私的劳动人民的优秀儿女,坚持不懈地把他们培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者。党竭尽全力在民主事业的斗争中团结所有的爱国民主力量,建立一个强大的人民民主阵线来实现革命纲领。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竭力实现其世界霸权。印度的经济、政治制度乃至主权均受到威胁。在这种形势下,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主要任务是广泛团结所有反对帝国主义的进步力量,迎接这一挑战。我们只有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在思想和行动上努力团结全世界的共产主义力量,正确地吸取共产主义运动在领导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教训,分析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原因,才能尽到我们的革命责任。印共(马)誓言继续进行反对右倾修正主义和左倾宗派分离主义的斗争。继续在斗争中发动印度人民改变阶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人民民主阵线。
印共(马)相信,我国人民,在工人阶级及其革命先锋队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引下,一定能够实现这一纲领。我们的党相信,我们伟大的国家——印度,一定能够成为一个胜利的人民民主国家,并前进在通向社会主义的大道上。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