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一位很重要的人物说:中日两国友好了一千多年,不友好的时间还不到一百年。听了以后,我怀疑他是否真的懂历史?在我看来,两国关系的说法可能颠倒了,历史上,中日友好始终是断续的,海域之间不友好是常态,甚至是主基调。
近日,美国那个不讨人喜欢的国防部长也口出狂言,恣意干涉中国领海主权,加之新加坡李显龙的不友好之举,就算不把菲越的各种行为联系在一起,我们也是有必要考虑一下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的问题。
就中日关系而言,我认为双方并没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未来的策略都会是:各走各路,不抱幻想。
日本修宪也好,扩充军备也好,参拜鬼社也好,其实中国能干预的空间几乎是没有的,既然没能力干预,我认为不如以侧面关注为主,事态变质了,他们自己所做的事终须由自己承担后果。
在中国而言,认定中日各走各路之后,就不要总是强调所谓的“中日友好”如何如何重要,两国的关系重不重要,有时需要外交语言修饰一下,有时候可以在外交上有意淡化处理,你越是强调友好的重要,这个友好可能反倒等不来。中国人爱讲礼貌,比日本人更爱提“中日友好”这个口号,我看以后少提为佳,就是正常关系,说白了,有利就来往,无利不套近。
中国走自己道路的第二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应该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外交。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世界各大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并且影响力还越来越大,凡属日本想要的外交空间,中国就极力压缩,你想什么,我就压什么。在国际上三大经济组织中,尽可能优先压缩日本的份额,把中日两国之间的竞争引入到国际舞台上的决斗。
中国走自己道路的第三个方面应该在中日双边贸易上做文章。日本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远比中国对日本要强很多,尤其是要看到日本在制造业的相对优势正在减弱,并且有可替代的第三方,必须坚持压缩日本制造业在中国的投资扩张,不要贪短期政绩,日本降低对华投资,并不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大局,国内产业界或其它国家有能力填补空白。
中国第四个方面应该要做到的是战略要坚定。日本是政党政治,同时又是门阀体制,有个别领导人可能亲中一点,但总体主线不会有太多变更,所谓亲中,也都只是在一些象征性的举止上做得得体一点而已,日本国家的基本战略方向不会表现为亲中,所以,不管日本谁主政,中国的对日战略不能动摇。
有关钓鱼岛的处理方式,我记得去年下半年写了三篇博客,不再重复引述。不过,应该看到的是:中日关系的主体不是钓鱼岛争端,是两国综全国力的竞争,这是根本。所以,在处理中日纷争的时候,中国的着眼点应当是如何有效地实现综合国力的此消彼长,如何有效地遏制日本的成长空间。过去,我们不习惯于谈遏制,其实,有敌意的对手之间,不讲遏制是假话,必须要遏制。
如果等不到中国的战略优势形成时,双方就因岛屿发生战争,那是无奈之举,坚定地应战便是,中国不想打,应当是基于世界和平的大局考虑,断不是害怕战败这样一个消极的假设。若中国能花十到二十年时间实现对日本的整体性战略优势,解决钓鱼岛问题恐怕还是有和平方式的希望。
中国往前走,日本也不可能停下来,到底中国的人口优势能否转化为国力优势尚难预料。道路问题很重要,走对了,走好了,优势就会慢慢出来,走反了,恐怕那个钓鱼岛就是个大大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还要引起一连串的灾难性问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