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政府和东部亲俄武装签署的最新停火协议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实现和平,尚在未定之天。但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此为乌克兰危机的可能转折点,倒不失中肯。可以相当肯定地说:这一最新协议,大致确定了乌克兰危机的中期终局。
这便是俄罗斯决不会容许乌克兰政府以军事力量摧毁东部的亲俄势力。一旦莫斯科以明暗两手全力介入乌克兰内战,亲西方基辅政权毫无还手之力,而背后的欧美与北约也无力改变这一现实。克里米亚半岛之外,东部俄语多数地区的事实分裂,成为“冷冻的冲突”,是乌克兰动乱的必然终局。
具体事态发展不论,我们可以从长期和短期不同角度,就这一既定终局盘点各方的输赢。
首先,最大的输家无疑是乌克兰,作为完整统一国家的短暂历史一去不返。即便是乌克兰语多数的中西部,也面临非常惨淡的前景。从经济角度,亲俄东部才是乌克兰的经济重心。例如前总统亚努科维奇的基地顿涅茨克州人口占乌克兰的10%,却创造了国内生产产值(GDP)的20%。
从政治角度,最近的血腥内战导致了尖锐的文化认同危机,在近四个世纪的斯拉夫东正教共同历史之外,凭空创造一个反俄罗斯的单独乌克兰文化认同,谈何容易。尤其是乌克兰民族主义的西部基地,大部分是沙俄及苏联从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抢夺来的领土,隐含许多潜在的内外矛盾,例如十数万持有双重国籍的乌克兰匈牙利人。
其次,从长远角度,俄罗斯也是个主要输家。十年前,在乌克兰经历第一次亲西方“颜色革命”时,我已经在《联合早报》上评论指出:乌克兰转入西方阵营,将会是对俄罗斯“国家灵魂”的震动。这一前景眼看至少出现在乌克兰西部,包括俄罗斯人最热爱的罗斯公国古都基辅。如我数次比拟,这一精神文化冲击相当于中国失去黄河流域。
这对世界地缘政治会产生深刻的长远影响,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俄罗斯知识精英数百年来的“西方情结”,以及内部近年来萌芽状态的亲欧势力,奠定了俄罗斯文明与欧美文明未来的长期对峙。
但是从短期角度,普京总统却是一个赢家。他的出色反击,挫败了欧美支持鼓励基辅政权全力争取军事胜利的战略。最新一期(9月6日)《经济学人》周刊的社论副题,便是《悲哀的现实是普京正在乌克兰获胜》。再是有北约“坚决支持”基辅的高调,欧美领袖无可奈何的沮丧,由里根政府的中央情报局高官赫伯特·迈耶斯(Herbert Meyer)居然公开建议奥巴马政府设法刺杀普京,可见一斑。
在历史上,普京奠定了自己“收复克里米亚”的民族英雄地位,但是必须回答“谁丢掉了基辅?”的责任。
从长远和短期角度,另一个大输家是欧盟。用美国助理国务卿努兰德(其夫婿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是新保守主义干将)的粗鄙但是形象的语言,欧盟这次确实被““操(fxxk)了””。
除了经济上面临严重损失(英国金融业、德国制造业、法国军工业以及整个欧盟农业)和重大负担(拯救难以救药的乌克兰经济),欧盟的政治独立性再次受到美国通过强化北约的极大制约。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主导欧洲的德国,通过东向发展“德俄轴心”成为“第四帝国”的前景,如果没有遭到灭顶之灾,也被极大地逆转推迟。
按照芝加哥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在最新一期《外交事务》上的论文,山姆大叔实在是这场乱局的主要导演。但是华盛顿的输赢局面并不十分明朗。从强化北约和大西洋联盟的角度,预防“德俄轴心”的浮现,美国当然是个赢家。但是奥巴马本人的政治地位,以及他上台后力主把重点转向亚太的国际战略,却是明显的输家。
另外便是华盛顿全力利用自己主导的现有国际金融体制,来制裁打击俄罗斯,固然有短期之效,但从长远角度却威胁到美元的垄断地位。尤其是在欧美逐渐失去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大势之下,只会促进加速“金砖五国”开始建立的独立国际金融体系。
明显的国际赢家,如果不计趁火打劫、宣布普京为下一个斩首目标的伊斯兰国组织,就是俄罗斯之外的金砖诸国。例如新德里,不顾与美国和日本的“战略联盟”,成为第一个公开承认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俄罗斯的世界大国,表明即便在“民主世界”,西方也正在失去支配性影响。
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尴尬态度不计,乌克兰危机的最大赢家,非北京莫属,甚至称得上是天上掉馅饼。这是另外的题目了。
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