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美联储决策者们集中发言的一周,所以可以从美联储这些决策者的发言,去看看今年美联储货币走向,到底会不会降息,会在哪个月降息。
(1)决策者集中讲话
先看比较鸽派的发言,美国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表示:仍然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降息,但5月不可能。
梅斯特预计美联储将在2024年降息三次,不排除6月降息的可能性。
再看比较中性的发言,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在4月3日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胀会下降,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会重新平衡…我预计利率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而在去年12月威廉姆斯是说“美联储官员们“还没有真的谈论降息”,必要时还会继续加息。”
从“并未讨论降息”,到现在“预计利率下降”,威廉姆斯态度显然还是有转鸽。
威廉姆斯是美联储永久票委,有美联储三把手之称。
最后来看比较鹰派的发言,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他表达了对通胀的担忧,并预计今年只会有一次降息,而且应该是在第四季度。
博斯蒂克此前一直被视鸽派官员,但近来立场已变得较为鹰派。
博斯蒂克解释了自己对通胀和利率的看法来回摇摆的原因。他表示,从数据来看,通胀下降趋势在去年下半年表现积极,但到了今年却变得不太确定。
博斯蒂克警告称:“平息通胀的道路将是崎岖不平的,看看过去几个月的情况就会发现,相对于2023年底的水平,通胀并没有太大变化。通胀数据中的一些次要指标让我有点担心,事情可能会发展得更慢。”
还有中性言论,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也有今年美联储的投票权,他表示,存在2024年(多次)降息的路径,但我们还没有抵达那样的节点。今年降息三次是不错的预期。如果美国通胀变得更加具有粘性,可能美联储就会希望减少降息次数。
美联储每个月都会有这样一个各路决策者集中讲话的环节,这也是美联储预期管理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美联储决策者,有鸽有鹰,市场投资者很容易基于自身倾向性,去找到对应决策者的言论,形成共鸣。
所以,不管美联储最后利率怎么变化,至少都会有一部分是在市场预期之内。
这也是预期管理的一种,就是让决策机构,由不同人把正话反话都说个遍,这样不管事情如何变化,至少也能说中一部分,让市场有所预期。
从这些美联储决策者的表态看,虽然细节有些差异,但也可以归纳一些共同点。
1、5月1日降息基本是不可能了。
2、最快降息的时间点,至少也是在6月12日,并且目前也不能保证美联储6月一定会降息。
3、美国通胀比市场预期的要更顽固,没有市场之前预期那么乐观。
在看完这3个比较典型的发言,再看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4月3日的演讲。
上周鲍威尔也有跑出来预期管理称,美国经济表现强劲,当前无需急于降息。
关于他这个“美国经济表现强劲”的说法,我上周已经写文章分析过,当前美国所谓经济强劲并不靠谱。
费城联储最新的修正报告显示,美国劳工统计局夸大了去年就业数据,而且是夸大了80万就业人数。
这里我重点分析一下,鲍威尔这个“无需急于降息”的说法。
因为鲍威尔这个讲话,让市场降低了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降低。
结果鲍威尔4月3日又表示,对待降息应采取谨慎态度,在今年开始降息“可能是合适的”。
感觉鲍威尔最擅长废话文学,啥话都让他说完了。
其实鲍威尔这些前后矛盾的话,核心还是在预期管理。
市场对降息预期过高,他就说“无需急于降息”,来降低市场预期。
然后市场对降息预期下降,他就说今年降息可能是合适的,来提高市场预期。
鲍威尔就是这样来反复调教市场预期,到他所想要的模样。
只不过,这样的废话文学用多了,也很容易让市场不信任美联储的预期管理,会把美联储说的话当放屁。
(2)美国通胀很顽固
其实鲍威尔4月3日讲话,虽然说“今年降息可能是合适的”,但大体基调跟上周说不急于降息是一样的。
鲍威尔说不急于降息,这个“不急”是指5月不会降息,而不是说今年不会降息,那反正鲍威尔也没说多久不急,就是故意让市场去揣测。
鲍威尔4月3日仍然重申,美联储要对通胀持续回落到2%这一目标水平更有信心,才会决定降息。
鲍威尔提到了上世纪70年代抗击高通胀失败的教训。当时央行误判通胀形势,结果证明错得离谱。鲍威尔认为,美国目前的通胀形势并未重蹈70年代的覆辙,但他明确表示,在宣布抗通胀大功告成之前,美联储需要非常确定真正很好地遏制住了通胀。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不希望降息后又不得不为了控制物价上涨而再次加息。但无论怎样,“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将通胀率降至2%。” 他警告,如果美联储在过早降息后不得不为遏制通胀重新加息,那将是“相当有破坏性的”。
我之前也分析过,如果美联储5月就开始降息,那么下半年美国通胀很大可能会大幅反弹,那样可能逼迫美联储再度加息,这种仰卧起坐式的货币操作,会对美国经济会带来相当大的破坏效果。
我还是比较遗憾,美联储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现在来看5月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了。
但这不代表美联储就能避免美国通胀反弹的风险。
大家别看当前美国通胀率是降至3.1%,比起2022年9.1%的峰值来说,是下降不少。
但通胀率只是CPI同比数据,我们如果看CPI环比数据就会发现,最近两个月,美国通胀已经出现一波反弹。
只不过,今年1月和2月的CPI环比增速,略低于去年1月,所以才显得通胀率持平,没有反弹。
我们可以直接看美国CPI指数,会清晰发现,最近两个月,美国通胀已经开始新一波反弹。
考虑到去年3月开始,美国CPI环比增速开始下降,如果今年3月美国CPI环比继续保持当前增速,那么美国通胀率就会出现较大反弹。
这是本周各路美联储决策者,不管鹰还是鸽,都提到“通胀回落的过程崎岖不平”。
美联储自己也很害怕,如果美联储贸然降息了,一旦通胀大幅反弹,美联储被迫再加息,等于宣告美联储的失败,对美联储信用会有毁灭性打击。
这是美联储对降息一直很谨慎的原因之一。
(3)金融危机何时爆发
美联储一直拖着不降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前美国对全世界的金融收割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美国这把收割镰刀挥舞了半天,并没有见到多少血,起码得收割了日本这个大血包才行,不能无功而返。
所以,除非爆发金融危机,不然美联储肯定是会尽量拖延降息的时间。即使降息,也会先小幅降息,尽量不大幅降息。
但只要爆发金融危机,美联储肯定会大幅降息,甚至一口气降至0利率。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
既然美国不惜捏造比较好看的就业数据,让美联储有拖延降息的理由,那么也说明美联储是能不降息,尽量不降息,能少降息,尽量少降一些。
那么我为什么仍然认为,美联储今年大概率会降息?
因为美国今年如果继续维持5%以上高利率,金融流动性大概率是会出问题。
我一直追踪的美联储逆回购指标。
我在去年底也分析过,按照当时的下降速率,最快是今年4月美联储逆回购就会枯竭。
但最近这两个月美联储逆回购下降速度比较慢,目前最新数据仍然还有4366亿美元。
这也是美联储鲍威尔有底气说“不急于降息”的原因。
要是当前美联储逆回购已经跌到1000亿美元以下,你看鲍威尔还敢不敢说“不急于降息”。
美联储逆回购下降速率下降,主要也是因为美债最近这三个月的发债速度有所下降。
去年5月,美债总额还卡在31.4万亿美元的上限。
6月解除债务上限后,美债总额就快速飙升,在今年1月2日首次突破34万亿美元,半年增加了2.6万亿美元。
而现在3个月过去了,美债总额是34.6万亿美元,增加了6000亿美元,这个增加速率比起去年下半年,显然是慢了很多。
美国发债就是朝国债市场里抽水,美国发债速度越快,那么抽水力度越大,国债逆回购下降速度越快。
现在因为发债速度下降,抽水力度没那么大,国债逆回购下降速率就放缓。
不过,下半年美国又会面临一波偿债高峰,到时候发债速度势必加快,所以今年美联储逆回购枯竭,是大概率的事情。
只要美联储今年继续维持高利率,那么美国金融市场仍然有较大概率发生流动性紧张,到时候才会迫使美联储降息。
这里需要注意,从流动性紧张,到流动性危机,乃至金融危机,还是需要一个传导过程。
如果只是流动性紧张,可能美联储降息个3次,或者临时定向扩表一下,还能应付。
但如果爆发流动性危机,甚至爆发金融危机,那么美联储就会跟2020年3月,还有2008年一样,一口气去降至0利率。
所以,美联储开始降息,还不一定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标志。
但如果美国一口气大幅降息,比如连续降息到2%利率以下,那么就会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标志。
并不是说美联储降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而是金融危机爆发,才会让美联储大幅降息。
所以,当前判断美联储货币政策,需要区分是否爆发金融危机。
如果不爆发金融危机,那么美联储就会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计划去降息,会尽可能拖延降息步伐,长期维持高利率,那么今年可能只会降息2-3次,这意味着美联储至少还要维持4.5%以上高利率接近一年的时间。
但如果爆发金融危机,美联储就会在短时间内连续降息到2%利率以下,甚至降息到0利率。
至于啥时候爆发金融危机,这个就不大好说,世界上也没人能准确去预判这个时间点。
我只能是根据历史经验去总结规律。
之前也分析过,1980年以来,美联储首次加息开始算,2-4年内会大概率爆发金融危机。
2018年加息,是只加息到2.5%,加息幅度太小,因为2019年钱荒危机戛然而止,只能算是失败的加息,所以没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
但2018年之前,美联储每次加息到5%利率以上,都会在2-4年内引爆金融危机,无一例外。
当然,这不能因此就断定这次也不会有例外,我们也不能完全刻舟求剑。
但历史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还是需要重视。
我只能说出现例外的可能性比较低,我们还是得更多去考虑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
从2022年开始算,2-4年内,就是2024年-2026年,这个时间段还是有挺大可能爆发金融危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