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在狂欢,伦敦在哭泣!
法国每天都在上演精彩刺激,扣人心弦的奥运比赛画面。
英国每天都在上演精彩刺激,扣人心弦的“靓丽的风景线”
此情此景,可遇不可求。
法国佬收获了双倍的快乐,英吉利海峡对岸有什么痛苦的事,总是令人愉快的,反之亦然。
让你辱法,让你信不过法国佬。
不过,等奥运会结束之后,法国会不会也上演“靓丽的风景线”,那就很难说了。毕竟,英国存在的问题,法国同样存在。
英国民众的愤怒何来?是中东移民吗,是穆斯林吗,是非洲难民吗?
其实并不完全是,看看今年5月份,英国的地方选举,保守党丢了385个议席。在地方首长选举中,目前当选的市长:
伦敦市长:穆斯林。
伯明翰市长:穆斯林。
利兹市长:穆斯林。
布莱克本市长:穆斯林。
谢菲尔德市市长:穆斯林。
牛津市长:穆斯林。
卢顿市长:穆斯林。
奥尔德姆市长:穆斯林。
罗奇代尔市长:穆斯林。
……
哦,对了,刚刚下台的首相是个印度教教徒,还有非洲裔外交大臣。
这可是英国人自己的选择,一切都是民主的结果!是民意的反映,不是吗?
客观上来说,移民是英国所需要的,因为很多脏活累活体力活,英国人早就不干了。
穆斯林群体在英国也早就存在,他们并没有对英国社会造成多大的冲击。
在难民问题上,英国有装X的需要,以表示重视人权。同时又能满足一些白左的“圣母心”。
结果,装X遭雷劈。
2011年爆发的“阿拉伯之春”是一个重大转折点,这场中东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是美西方一手造成的。
而欧洲三巨头德国、法国、英国都采取了欢迎难民政策,甚至要求东欧国家也得这样做--摊派难民。
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被摧毁,这等于是欧洲人自己拆掉了一堵墙,北非难民通过地中海涌向了欧洲。
而尝到选票甜头的政客们,更是变本加厉地执行欢迎难民政策。
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难民成了一门大生意。
英国人最为痛恨的就是这些做难民生意的人。
内鬼的危害性远比“入侵者”可怕。
什么叫难民生意?
像这位叫卡萝拉·拉谢的34岁德国女人,她是“海洋观察三号”的船长。
该船属于一家叫“海洋观察”(Sea-Watch)的NGO组织,专门负责从海路接收非洲难民到欧洲。
在陆地上,还有同样性质的NGO组织“中东难民突破欧盟边境线”(Borderline.eu)
背后都是由索罗斯基金会在提供经费,另外还有美国的“自由基金”和“克林顿基金会”。
在“价值观”大旗之下,卡萝拉·拉谢这些蛇头都变成了“圣母”。
它们将难民带进来之后,还提供“指路网站、手机地图APP、语种翻译软件、帐篷、食物……”
再加上媒体煽情,慈善捐款就源源不断而来,这是一笔大钱。
非法移民还得按人头数交钱,这又是一笔钱。
非法移民哪来的钱?
这就跟英国人的怒火有很大关系,因为非法移民拿的是政府的钱(补贴),等于直接从英国人的口袋里掏钱。
问题是,难民也只是得到了小小的利益,吃掉大蛋糕的是“圣母”们。
这十几年下来,难民在英国已变成了一条产业链。
英国“极右翼”为什么要聚集起来去焚烧各地的移民局?移民律师事务所?移民咨询机构?宾馆?还有难民NGO常用的“办公室”--图书馆?
因为它们在吸英国人的血。
说白了,被袭击或抱团反击的移民、穆斯林、白的黑的绿的,都是底层互害的替罪羊。
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英国政客和难民产业链的受益者。
这些事,在西方网络上严禁出现, 我们这里可以说说。
难民产业链已到了什么程度?
比如说,英国有个叫 migrant help 的政府计划,旨在帮助新移民。
所谓新移民,是为了区分以前移民到英国的非洲裔、穆斯林、华人、东欧人,专指“阿拉伯之春”爆发以后的难民。
migrant help计划,则外包给民间人权组织来完成。
所谓帮助,就是设立一个热线电话,难民通过热线电话向其求助。
这样的工作需要多少政府经费?
一年1500万英镑,自2011年到2021年,已经拿到了1亿英镑以上。
2022年,migrant help计划发出去的合约金额高达2.35亿英镑。
通过migrant help热线电话得到帮助的难民,能获得多少津贴?
一周40.85英镑,每人每月大约为160英镑。
刺激英国人的还不是这些钱,如果单单是这些钱,他们还忍得了。
知道在热线电话工作的一个员工一年薪水是多少吗?
12万英镑(英国人上班族平均年薪为4万英镑左右)
想想吧,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真正的利益大头被migrant help这帮人拿走了,新移民只是它们获取暴利的工具。
在migrant help拿高薪的是些什么人?政客的家属、NGO的骨干。
而且他们还专门为中东和非洲的移民服务,因为这些人最具有被帮助的“合理性”。
像那些2019年之后从香港过去的移民,拨打热线电话是没有用的。
移英港人成立的都是些“互助会”,什么手足互助啦,兄弟互助啦,自己吃自己,被歧视了也不敢说。
英国新政府不是说政府没钱了吗?就是被自己人掏空的。
现在无法统计migrant help这类计划到底还有多少个?但无论是保守党还是工党,都无法叫停这些计划。
英国新财政大臣说政府有219亿英镑的财政窟窿。
怎么解决?难民的钱是不能动的,只能动老百姓的钱。
不是它们有多爱难民,而是这条利益链动不得。
不刮穷鬼的钱,你刮谁的钱?
对英国老百姓加税就对了。
英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好吗?好也就罢了,问题是不好。
2023年,来到英国并登记过的难民为11095人,比2022年的9984人增加了一些。没登记的是多少?是个谜。
保守党说,不管登记没登记,都要送他们到卢旺达(就是行凶少年的父母出身地)
“卢旺达计划”耗资7亿英镑,但实际只遣送了4名非法移民。
卢旺达只收到2亿英镑安置费,如果英国取消合同,卢旺达拒绝退款。
还有那5亿英镑哪里去了?
就是被migrant help这类计划的受益者给吞了,包括参与的公务员、承包商,以及英国航空。
目前英国等待获得难民身份的人数为11.8万人。
这些人在等待期间住哪里?
由各地移民局安排临时屋,临时屋满了,住哪里?住宾馆,由政府买单。
再看另一个数据,英国无家可归的老百姓有多少?
2022-2023年底,以家庭为单位,是45000个。一个英国家庭平均为2.4人,换算一下,为10.8万人左右。
一边是11.8万可以住宾馆,住临时屋的非法难民;
一边是10.8万人无家可归睡马路的英国人。
你当英国人是傻的吗?尤其是那些陷入经济困境,面临睡马路的英国人怎么想?
自己都没有地方住,找政府,政府也不管,而非法难民却得到了照顾。
他们不烧宾馆才怪,不烧移民局才怪,不烧难民NGO才怪,还有那些移民律师事务所、咨询处。
斯塔默领导的英国政府,是个不祥的政府。
上来没几天就宣布破产,紧接着整个国家又乱成这样,都快变成了风景区了。
伦敦、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布里斯托、贝尔法斯特等多个英国城市,皆出现了大规模的和平示威。
光复英国!XX革命!五大诉求,缺一不可!
明明是英国民众自发的抗争,却被英国当局直接定性为“暴乱”,参与者被定性为“暴徒”。
BBC、路透社,正在进行严格的自我审查,也将和平示威称为“暴乱”。
英国黑警已经逮捕近千人,斯塔默大喊“这不是抗议,这是罪行、暴乱!极右翼暴行!”
英国法院设立了“24小时”法庭,遵照政府指令,快抓快审快判。
和平示威者为了证明自己手无寸铁,脱光了上衣,但照样被捕。
我真不是在调侃英国,因为示威者没有政治口号、也没有“颜色革命”常见的统一手势、也没有被西方媒体捧成领袖的光环人物。
回想五年前,在中国香港,英国媒体却把那些黑暴分子捧成了明星。
连郑三嫖这样的人渣都能得到英国外交大臣的称赞,被说成是“被迫害者”,把他接到了英国。
BBC还对他进行专访,硬生生地将一个嫖客说成是“英雄”。
现在呢?天道好轮回,一切都是报应。
英国想要什么,它就能得到了什么。
“靓丽的风景线”不就是你想要的吗?你当然值得拥有。
抓了和平示威者之后,英国黑警又开始抓英国网友了。
英国政府规定:只要被认为在网上发假消息的人,警察都可以抓,按照散布仇恨言论论处。
它们不是一直在高喊“言论自由”吗?不是一直在高喊“自由表达”吗?不是一直在高喊“网络开放”吗?
2019年,香港那些“独立记者”不是英国的宠儿吗?
所有谣言,BBC都照单全收,再进行二次传播。
如果按照英国今天的标准,BBC这台谣言机器早就可以收摊了。
英国对网络言论的控制仅仅是逮捕网友吗?
当然不止,千万别小睢它们的钳制言论能力。
英国数字市场部(Digital Market Unit)派驻谷歌、X(推特)、脸书、tiktok、油管等网络平台的代表警告:
如果在其社交平台传播错误信息,它们将受到处罚。同时,它们还要与英国政府合作,让制造错误信息者无处藏身。
如果不是英国上演“靓丽的风景线”,外界还不知道原来英国政府与各网络平台是这样“合作”的。
而这些平台当然也会“合作”。否则,你在英国就可能被封杀(失去市场)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知道。2019年,这些平台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量关于香港的谣言,为什么澄清香港事实的帖子不能存在?
英国网络上很干净了。比如,油管博主如果要发布相关视频,得先“宣读”一段标准文案:
此前,有一名17岁少年在利物浦附近持刀杀害了三名女童,虽然嫌犯是在英国出生,但是网络上却迅速流传他是穆斯林移民的假消息……在极右翼煽动下,英国出现了13年来最大的街头暴力冲突,英国首相表示绝对不会姑息暴徒……
一些天天讲“硬事”的油管博主,这些天都在回避英国话题,只讲奥运、讲兴奋剂、讲美国大选……
可以理解,不是他们不想讲,而是因为英国当局所说的“错误言论”范围到底有多大?标准到底是什么?非常模糊。
如果一不小心踩到炸点,号会被炸了。
看了美英这些年的表演,如果谁还相信西方的“言论自由”,恐怕智商不会超过五岁。
我对英国上演“靓丽的风景线”没有丝毫的不安,反正就是抱着“看出殡不怕殡大”的心态。
你同情它有什么用?等它缓过劲来,照样黑你,咬你,害你。
永远双标,永远恶毒。
英国“靓丽的风景线”起因是偶然的,但事件本身是必然的。
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英国人民觉醒得还不够!“靓丽的风景线”还不够靓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