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双周名家讲座
中国经济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
主 题:中国经济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
主讲人:李炳炎 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博导、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时间:2006年11月22日周三晚7:00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实验楼810
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协办: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晚上来听我们李炳炎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演讲。学校的讲座多,但是听众也是济济一堂,对大家表示欢迎。而且今天来到现场,大家也会有紧密的接触。李老师虽年龄大了,但是学术生命仍然是处于青春期,文章和著作非常多。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应该说在中国经济建设史上属于重要的战略任务,中国发展战略应该出现了非常重要的转折,我们从过去的历史上也能够看出来它的重要性。李老师会进一步强调,经济安全与和谐社会和民族兴旺与每个公民安身立命的保障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把时间给李老师,欢迎李老师演讲。
李炳炎:首先感谢首都师范大学给我这次学术交流的机会。我们这里的同学也都将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次我到北京给大家做学术讲座,感到很高兴,我担任中央财经大学的博导,每年招生,对博士生的培养计划也都安排了。我在讲座这次是第二次,第一次的演讲上网以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说我是经济学者,那就应该是工人阶级的学者,如果成为经济学家,我也是工人阶级的经济学家。这里摆着的两本书是我最近的新作。《共同富裕经济学》,讲的是我们努力了这么久,还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能不能调整过来。我既无官又没钱,就是有一张嘴一枝笔,就想改变这个思路,希望政府采纳我的建议。按照书里做的制订新的政策,肯定能够共同富裕。这是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而且为我开了30名经济学家的座谈会,发言也在网上。这本书,《中国企改新谭》是去年11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专门写我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解,更多地对国有企业进行研究,我提出了建立工人所有制,或者是工人股份制的新思路,我也觉得按照我的书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大的国有资产流失。现在很严重,国有企业下岗人数在六千万人左右,国有资产流失了三分之一。现在怎么办?我的讲演中会继续地说怎么办。我一般不批评著名的学者,但是这里面批评了,一个是美国的科斯,说产权神话,第二个人是批评了张五常,第三个人是张维迎。
今天我跟大家讲一个主题,就是中国经济安全与和谐社会构建,分成三个部分来讲:
第一,经济安全,外资的过度引进与我国经济安全有何关系。这里反思了对外开放里面外资引进的过程、成效和缺陷,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感觉到对我国经济安全形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我希望在下一步改革发展中间不能片面地过度引进外资,应该搞一点节制资本。这么一个口号,人家会感到很惊讶,但是我觉得应该注意到这个事情。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的两个原则,一个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全面发展,一个是利益分享。
第三,简要地讲一下我最近完成一篇重要论文,大概有一万五六千字,简要地说一下,这个文章会发表,是国家重大社科项目的成果,文章题目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蕴含了对现在流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设计方案、实施效果的批评。我认为应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和理论为指导,传承中国企业历史上改革下来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和理念,特别是创建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反正现在张维迎等人都是主张把外国的现代企业制度,连同对国外的雇佣劳动制度的全部引进,出现了资本主义早期企业制度典型的一些现象,使用童工、资本主宰、资本家说了算等等。这种生产关系,这种雇佣劳动性质的东西,难道不应该摒弃吗?为什么要照搬呢?我用的方法是马克思哲学一分为二的方法,同时用了一句话,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应以中国本土的改革经验为本,西方经验有选择地引用。如果说西方的东西不符合我们国情,那就是水土不服,嫁接过来也就不能成功。
这是我今天准备讲两个小时的内容。
第一,我最近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发表了《外资的大量引进与我国经济安全》,大概有一万三千字。这篇文章我没有指望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今年第8期上发表,因为比较尖锐,很少有人讲这个问题,意思是引进外国资本有问题。现在大家都说要大量引进外资,有的地方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现在讲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要落实到招商引资,把外国资本引进来。外国资本引不过来就把内资引过来,把污染项目引过来。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些地方政府压指标,党政部门、乡镇长都有任务,要几十万美金,有的要几千万美金,甚至几千万美金引不过来县长就别当,引得好的就提拔,不引进资本就要免职。我的学生很多是在职研究生,他们有的是乡镇党委书记、镇长,成天忙。我说忙什么?李老师,我没有时间做毕业论文,今年还有两千万美金没有引进。我说你不能因为没有时间而不做毕业论文。招商引资成为某些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有的地方打出大横幅“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资本崇拜到了白炽化,这个导向确实很可怕。
为此,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也要讲到。我今天只能简略地讲一下,如果要研究我的观点可以看《马克思主义研究》上我写的论文。现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已有450家,外资大批进入中国。200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了6224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的企业达到50万家以上,其中全球500强有450家跨国公司已经进入中国。人家说狼来了,这次狼真的来了,资本是狼,是大恶,他要吃羊的。我们是羊,我们还没有那么硬,中国人还当不了狼。要培养中国的狼狗,中国的狼狗既有狼的凶,又有狗的猛,这样才行。中国狼狗何在?寄希望于海尔吗?现在在国外的海尔集团还称不上狼狗,充其量是一个狗。凶的话要把外国的狼吃掉,打败了才行。中国人现在还不是很强,还是受人欺负的。本来是东亚病夫,现在不是了,但是还不凶,还得看着美国人的眼色行事。什么时候中国人的民族脊梁树起来,那个时代才是我们的时代。
企业是民族经济最基本的实体,企业做得强经济才强。现在外资企业,2004年新批准的外资企业72%的企业和75%的投向是制造业,主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通信设备,集中化投资比较明显。现在我们引进外资达到发展中国家之首,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直接投资的国家,这么一个量,这么一个度,恐怕不得不引起重视。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也带来了一批管理经验和技术,也拓宽了我们的思路,进一步促进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这是不能否认的,现在不是讲成绩,是在看到成绩的时候要看到它存在的问题和危险。如果光讲成绩,我们就会片面,就会进一步地片面大量引进外资,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成为了外国垄断资本的附庸,大量的经营资本、品牌,市场都被外国企业占领,那我们的企业就被他们击跨了,我们的利润也被外国人大把大把地要过去了,我们的经济成果就可能被外国资本拿走,对我们的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损害、威胁。
加入WTO以来,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有了一些新的动向,哪些新的动向呢?有这么几点:
(一)加大了并购。开始是外资和内资合资,现在出现了从中外合资走向外资独资,这就说明了这些跨国公司已经把中国的市场纳入到跨国公司的整体发展规划,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他的战略,也就是说他要在全球来共享人才资源、技术、管理经验,通过把合资企业变成外资的独资企业加强控制,以实现他的战略目标。
(二)外资进入的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从一般的产业到高附加值产业,同时向第三产业挺进。除了高新技术、加工业,他现在也描准了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为什么?第三产业,特别是零售业,利润是终端利润,先做中间产品,然后到消费品,这时候就是终端利润了,外国人都看重了终端利润,于是进入了中国的零售业,像沃尔玛、家乐福等巨头,进来以后瓜分我国市场。我碰到了家乐福在南京地区的一个销售商,他说他有任务,要在两年之内在南京拓展市场,如果拓不成就要撤职。他说他现在才铺了两个点,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他都是有计划地占领市场,而且地方很大。进入以后什么都买得到,有私家车的人可以买回去,老百姓进去以后也可以。你看沃尔玛等这些零售商的大卖场和大超市里面的商品是谁生产的商品?是中国生产的商品。为什么中国人要引进外国的大零售业?我们不懂。中国人难道就不会做日用品吗?粮食、大米、蔬菜、水果,哪一样不是中国造的,你说化妆品、洗涤用品、塑料纸、服装,超市卖的东西都是中国货,为什么外国人的超市卖的都是中国货呢?这个事情很多人想不通,白白地往外国老板的腰包里扔钱。讲中国零售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的零售业受到外资的严重挑战,他会把市场瓜分了,一个大店一放,吞吐量多大,周围的居民都到那里。现在中国的零售业,个体户卖东西很可怜,打折到两折,卖三百收两百,什么意思?是被迫的。这个是很大的失误,都是外资的零售业进来,把我们的市场,个体户也好,国内开的店也好,都打击了。我就想不通政策怎么会这样子?据估计,我国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十一五”计划要达到15%,现在电子、汽车、零售业、银行、保险等等也在加快开放,还有物流、外贸、电信、咨询业等等。
(三)外资通过各种渠道向上市公司渗透,慢慢地控制中国的上市公司。因为上市公司是中国企业的行业排头兵,势力比较强大,外商选择上市公司并购,也是想渗透。
(四)外资投资主体由港澳台的中小资本变成著名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成为投资的主体部分。世界500强中的450强已经进来了。跨国公司已经变成没有国籍的企业,扩张的利益置身于某一个国家的利益之上,它的子公司分散于各个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跨国公司左右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夺取资源、瓜分市场。所以目前,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各国都在面对跨国公司的这个问题。不仅在我国,其他国家跨国公司都构成了威胁,跨国公司是一个世界性的组织,是帝国主义强国的延伸。
(五)外国资本正在整合其国内的合作企业,投资的规模化、系统化程度加强,进行相关企业的合作,进行系统投资。目前中国政府批准正在进行四个大型的石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就是属于这种类型,其中有一个是诺基亚公司在北京建成一个开发区,就是星网工业园,是一个系统化投资的案例,带动了30多个国内外著名的移动通信厂商,目前占地是一百公顷,总投资达到一百亿人民币。这样大的项目,我们批准了有四个,外资处于控制的地位。
(六)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两个东西,第一是地区总部,第二是研发中心。原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一定是设立在某国本部,现在移到中国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新的情况,研发机构成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新的动向,它为了以最新的技术、最快的速度来占领中国市场,把研发的产品综合中国的特点,有的是本土化,另外他通过公司大量地培养人才。我培养的一个硕士研究生,分到中国海洋石油财务部,条件很好,结果她外语很好,美国一家大的咨询公司跟中国海洋石油做ERP,中方就派他作为项目负责人,结果她去了以后学了这套程序,一下子就跳过去了,成了美国公司的雇员,原来的工资是两千块钱左右,现在是年薪40万,诱惑力很大,一下成了美国公司的项目经理,买了车,买了两套房。她英语这么好,搞财务有一点缺才,但是英语真的很好,计算机也懂,财务也懂,在财务部一下正好符合美国公司的需要。像这种年轻人、技术人员,被外国公司挖走的很多。但中国的国有企业要给这么一个人才开年薪40万是不可能的,教授也拿不到十万。差距非常大。外国企业就这么干,为人才舍得花大价钱,就把我们的人才挖走了。人才是很重要的资源。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必然利用中国本土化的人才,在中国研发便于中国化,使产品本土化。比如说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城乡都有,小孩很愿意吃,现在媒体讲了肯德基不能吃,有激素,吃了以后要发胖,很多胖孩子都喜欢吃肯德基。这一讲以后,销量就下降了。他们就开始研究中国口味,怎么既保健又好吃。这次我从美国回来,在芝加哥转机,竟然发现机场播讲中国普通话,有很多服务员会中文。现在那里有中文热,就是会讲中文也可以去做外教,说明美国很重视中国。
第二,过度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挑战。什么是经济安全?内容是什么?有多种解释,我讲的是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既有的或潜在的经济权益在主观上不存在受到侵害的恐惧,在客观上不存在受到侵害的状况。简要地说,过度引进外资,我讲的要加上“过度”两个字,适当引进是可以的。我们炒青菜要放一点盐,淡一点,如果你放了一大把盐就没法吃了,是过度了。引进可以,过度引进外资存在着经济安全问题。
(一)大量外资进入加剧了国内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充分动员利用内资为主,外资为辅。国内银行信贷资金过剩,居民的存款增长,2002年末存贷差额达4万亿,居民有的钱不敢花,为什么?要为孩子上学、买房,老了还要养老,要防一防。学过经济学的知道,银行存贷差,不贷出去就没有利润,资金不进入再生产过程就不会产生利润。我们江苏专门整治老赖,就是欠了钱不还,最少四五千,多的四五十万,全是赖,借了钱就不想还。银行最怕这个,银行效益低,也在精简机构,养不起员工了。银行员工过度膨胀,现在一个一个地下岗。银行里有了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呢?这就是一个矛盾,大量浪费了我们的资金和资源。
(二)外资为了占领中国的市场份额,纷纷击垮了中国的名牌。中国民族企业的品牌几乎是没有了。前些时候我在上海开会,晚上看黄埔江,转一圈,边上全是外国的,三洋、索尼、诺基亚等,几十家中只有一两家中国品牌。后来我跟一个朋友说你看看这个地方是中国还是外国,像不像中国,根本没有一点中国的味道,成了洋品牌了。我前年到印度访问,印度没这个样子,印度外面品牌的广告打得很少。印度主张自立更生,主张节制资本,两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不准引进。印度的跨国公司在西欧市场能够跟强者对抗,有自己的实力。印度的总理出来穿的是印度服装,而不是西装,说明他注重本国的特色,注重自力更生,注重做强自己的企业。这一点反过来成为值得我们中国学习的东西了。我在印度德里大学开会,人家说你们中国是条龙,印度像一个象,也是一个大国,我们笨,走得慢,但是你们中国人往往是大起大落,中国30%的速度上去之后一下子下去了,几次这样。94年通货膨胀,然后调整,掉下来,一下子过了头,变成经济过剩,又来调,现在说是产能过剩,又开始过热。中国的毛病就在这里,不是不行,容易反复。这是一点他的看法。第二点,我们印度不停地走,没有中国的大起大落。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睡觉了,乌龟超过了兔子,等兔子发现了就晚了。我们中国不能成为兔子,要学学乌龟的精神。中国如果不注意品牌,很容易被外国人抢注。中国的月饼被韩国人注册了。我在美国买了四个月饼,是24美金,你敢吃吗?所以他有了月饼的品牌。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汽车全是外国品牌,现在只有载重车、机械的品牌。还有很多老字号也没了。
(三)中国没有把品牌当回事,不知道保护。北京的长城价值,如果北京建设不是这样,老城区保留,老胡同保留,旧长城保留,然后到天通苑往北搞一个新的城区,那老的北京城胡同就保留了。中国人不懂得老的城区的象征。美国没有古迹,但是非常重视,中国人不懂得爱护民族的特色,弄来弄去没有了自己的品牌。现在都是特大城市,我的老家是无锡,原来有无锡大米,现在稻田都变成了房子,这哪里有民族特色?非得把无锡好的稻田都占了。就像茅台镇的水,只有它才可以生产茅台酒,到北京不行。如果把那个地方也破坏了就没有茅台酒了,茅台是咱们保留的品牌,而无锡的大米没了。这类例子多了,每个省都有品牌,一大批,民族企业做了多少年,全被冲垮了。
(四)外资企业实行转移价格对我国的影响。外国企业为了实现跨国企业利益最大化,母公司、子公司规定价格,为了逃避监管,逃避税收,利用这种方式赚钱,使我国贸易条件恶化。
(五)外资对于我国技术进步的效果是有限的,现在看起来都是二三流的技术,尖端引进很少。我们技术发展最快的行业,如电信家电制造业等,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比较少的行业,或者是根本没有投资,主要靠一个是买外国的设备,第二是靠自主开发。我们的机械制造业引进外资比较少,技术进步相当快。
(六)盲目引进外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招商引资热变成了恶性竞争,造成了一些负面东西。举一个例子,我们江苏有一个金湖县引进了一个项目污染非常严重,生产的原料为盐酸、硫酸、铅,污染物进入地下以后污染了地下水。这个项目是国外的淘汰项目,到东南亚投资被拒绝了,但是被我们当作宝贝。这种引资多了,那对中国的危害不可想象。
所以我们要减少引进外资。有的地方觉得凡是外国的就是好的,这个东西有点崇洋媚外。要建立完善监管外资项目的法律体系,加强外资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要有效地发挥国内企业作为技术进步主体的作用。我们要搞创新主体,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让企业承担这个职能进行技术开发。要建立国家经济安全评价系统,对外资进行抑制和预测,要建立一系列控制的指标,要建立一个系统。
说到这里就得补充一下外贸粗放型增长和负面作用对经济安全的威胁。外贸现在增长得很快,但是带来的效果很差,而且这样搞下去中国人也要吃大亏的。这个就不多讲了,只是说一说要点。200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占到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空调、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的出口依存度占到50%,DVD出口达到80%,薄熙来讲“2005年一年里世界上平均每人购买我们中国生产的一双鞋子、两米布、三件衣服”,这个不得了。世界市场的容量,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量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赚不了钱的。我们进口的能源、矿产,花大价钱了,一涨价就受到影响。我来的时候打车过来,我问师傅要不要加一块钱,南京本来是八块钱,现在九块。这一块钱不能在打车的票里,而是另外一张票,说是燃油费。石油涨价了,司机就要受损失,为此每辆出租车加一块钱给他,一个月大概可以增加收入或者减少负担900块钱。意思是说每个人的生活都跟石油挂钩,我们已经身在世界市场中。这样一来,我们的外贸战略就要重新考虑,这样干下去就会吃力不讨好,出口效益差,出口导向战略应该改变。我举一个例子,我刚从美国出来,在美国住了两个月。我的儿子在美国哈佛做研究工作,为了迎接我们去,他买了沙发,六百美金。我一看很好,躺下以后还能弹起来。我们测量了,这个沙发在南京买至少是8000人民币。美国可以便宜三千块钱。做一个沙发要有木头,有皮革,有污染,要浪费劳动力,运到美国以后居然价格下降了。中国人做生意到这个程度,贴了老本,美国人享受了便宜的产品。我们参观很多商店,小的工艺品,一个苹果,一个香蕉,在中国最多两块钱,美国要十美元,赚你多少?我一个亲戚在一个厂里工作,他专门拿订单,我说美国工艺品很多。他说你不知道,污染企业美国人不会造,但是需要,中国人就造。于是很多经济学家在喊,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业,制造东西,外国垄断资本就在喊把工厂放在中国,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占领我们的土地,水和空气被污染,资源被消耗了,然后产品给他们享受,利润被他们赚走。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造那么多产品,要出口那么多?不能少造一些?把自己作为世界工厂,有什么好处?年来发展战略要调整。美国可持续发展是落到实处的,到处都是森林和草地,看不见工厂,看不见农田,地下也不开发,留给子孙后代。但是用我们中国的,用其他国家,在南京长江边上搞重化工业,然后长三角又成为了制造中心,这些人想把中国搞坏,外国人赚了利润,污染了环境,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饿死。美国,一个是树多,草多,看不到工厂,但是他的产品很多,这个策略多高明。这样造成了两个效果,一个是空气清洁,第二是水充沛。我儿子住的地方,除了交物业管理费,24小时供热水,而且不交费。美国的自来水达到饮用标准,他们说有矿物质。人的生存有两条,一个是水,一个是空气,我们恰恰把这个最重要的资源都弄坏了。水不能喝了,北京地下已经沉下去了,空气也不行了,我在北京这几天鼻子孔都是黑的,我们很多水和空气都被污染了。
美国有个叫詹姆斯•佩特拉的写文章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增多可以改变国家的性质”,“‘中国制造’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人是它的主人”。他说,“在中国已看到外国资本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最后将占居主导地位”,“中国国家对经济的影响力下降”,中国国内“支持外国所有的跨国公司的政策的声调增多”。他所说的是要将中国变为西方大国的附庸,应引起警惕。
最近,美国凯雷集团并购我国徐工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一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并购案是危害我国产业安全的典型案例。如获国家有关机构批准,将成为一个威胁我国产业安全、误导国企改革的十分有害的样板。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势渗透,为保护我国经济安全,看来应当扭转把“吸收国外战略投资者”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途径的思路,并坚决抵制为外国跨国公司帮腔的声调。
这些问题我就简单地说一下,就是不要上外国人的当,不要钻进他们的圈套,要另辟思路,要抵制外国垄断资本的入侵,保护民族品牌、民族工业,提高我们劳动者的待遇,包括维护在外资企业的劳动者的权益,不能任人宰割。
第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讲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重要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这里要讲的问题是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原则。目前社会还有不和谐的,在《决定》里面最后讲了一句,“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警惕外国资本的渗透。讲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一个是以人为本,一个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和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面谈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正好符合中央的观点。我的文章发表在中央开会之前,是去年3月份的《现代经济探讨》杂志2005年第3期。
我的长篇论文的题目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大家现在讲改革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完全按照马克思原著,包括《资本论》的观点进行论证。马克思有一个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是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因此要完善社会主义的体制原则就是落实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个观点符合我们的现状。我们的改革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促进生产的发展,是为的人民大众的生活过得好,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是我们这些年来看到有些敷衍的东西,原来中国的改革都是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就变了,转了,转到产权改革,大批的职工下岗,化公为私,教育改革产业化。你们这些同学最清楚了,你们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还小。现在大学生用多少钱,学费要缴四千、五千,还有每个月吃饭,一年算下来以后要很多钱。这样就把国家财政应该负担的费用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教育产业化后果很严重,学校为了培养人才,而不是为了赚钱。而学校的校长们却变成商人,占地、圈地、贷款、扩招,一扩招就造成大学生无法就业,破坏了计划性,不是根据社会需要按比例发展,而是根据赚钱的需要。把很多学校并起来,不是办学,而是当工厂,不是培训人,而是造产品,然后有的高校把课程也削减了,四节课变成三节课,上课的时候没教室,就少讲,但是照样收学费。这不是偷工减料吗?学生的课程都没学完就毕业了。出来以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今年也是,甚至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
医疗市场化,医疗是公益事业,是为劳动人民服务,怎么能够为了赚钱呢?医疗市场化,以医疗为中心,然后药品提价,一个感冒两千块,挂号费提价,老百姓拿着钱大把大把地数出去,心疼啊。更有甚者下岗职工和农民他们没钱看病,有些病本来可以看,就等着不看,就自然地衰老和死亡,缩短了寿命。我去年夏天访问过俄罗斯,俄罗斯解体倒霉的是老百姓,钱缩水,一千块成一块。俄罗斯整个经济倒退20年,生活消费品缺乏,什么都没有,我们到俄罗斯去就常吃不饱,商店里头只有两个东西买,即啤酒和面包。并且大批的妇女拖着很多在中国进的纺织品去卖。有一个统计数字,由于苏联改革失败,工厂垮台,导致了俄罗斯人的寿命平均缩短十年。怎么来的?就是这样来的,没钱了,饿肚子了,有病看不了,学生上不了学了。俄罗斯改革的失败,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希望这种灾难千万不要再在中国呈现。这是我们正直学者呼吁的声音。
为什么要重述马克思的观点?一些改革不是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而是让人萎缩。我每年买一套新衣服,住的房子是60平米,我换成100平米,100平米我换成200平米,以前是自行车,现在换成小汽车,这就是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人的身体健美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这就是人达到不断发展了。我上到初中,我儿子要上到大学,我大学毕业,我儿子要博士后,这行了吧,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扩大发展。现在倒过来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学不要钱,上学都是人民政府掏钱,十块钱可以养一个人,那是60年代。现在你们家里一个小孩,两个大人还供不起上学,这个压力太大了。我们现在讲构建和谐社会原则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劳动人民,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通俗说的,说好一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发挥自己的才能,现在一不能全面发展,二不能个性发展。现在很多学生吃不上饭,很难的。这个不是全面发展,而是萎缩,是倒退。我发现了这个现象,觉得要重申马克思主义原则,要崇尚老祖宗的话,要保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不能保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不能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倒过来造成人的萎缩、死亡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改革。我这个观点是够尖锐的,是不可以含糊的。从这样的高度审视才能保证我们改革的正确和效果。这是我写这个文章的意图,谁也不能推翻我,他说我的观点不对就是说马克思的话不对,他不敢。这个看起来是成熟的理论。
第二篇文章是《应将利益分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原来的观点,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这是新写的,在网上也有。改革发展成果要为全体人民共享,这个提法是对的。我早前提过一个经济理论,就是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本人联系中国改革实践,运用马克思资本论的方法对它进行提炼,形成一套理论,叫“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分享经济理论是针对总结我国改革初期企业改革的经验,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四川,一个是南京,然后总结出一套理论,叫分享经济理论。你们都学过经济学,我讲了你们也明白,我的导师卓炯先生有一句话,我一直忘不了,他说你要懂得资本论要懂得三个字,哪三个?“C、V、M”。商品价值W就等于C+V+M,C是物化劳动,V是必要劳动,M是剩余劳动。V是代表工人工资,M是资本家的利润,是对立的。我写了这么多书,这里面还有形成的新经济理论等等,好多都是围绕这个公式。我们做了一个创作,CVM形成了整个资本论的运转,成本价格、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调剂整个经济运行的,说明在资本面前资本家是平等的,是整个资本社会运转的调节。社会主义怎么办?我把C拿出来,V是个人需要的价值,M是公共需要的价值,满足需要。企业生产的目的目标是人,也就是说企业不能光涨利润不涨工资,企业是工资和利润同步增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价值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样一来,把企业净收入切成三块,第一是国家收入,第二是企业收入,第三是个人劳动收入,三个收入切开以后,按照一定比例,谁来确定?政府。确定一例比例,然后运行。企业的指标要改,原来是利润指标为中心,现在是企业净收入指标为中心。因为在资本主义中利润要上去,就要压低成本和工资。我这样一改就是同向的,都能够同步升同步降,这个公式就变成W=C+N。
现在我要做大劳动人民的收入该怎么做?第一,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产量。原来企业生产一百个产品,现在一百五十个,产值也增加了二分之一。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如果比例不变,都上升了。第二是压低生产资料的价值,压低生产资料的成本,增加蛋糕收入,国家只要控制比例,可以调剂,国家不能多拿,企业不能多拿,剩下的给工人,是劳动收入,越多越好。现在不能说工人赚一千块就行了,两千块就行了,我是想工人赚到一万块钱一个月,是中等收入者。国家控制调节分享比例,处理好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企业拼命地生产产品,提高效率,增加产量,然后控制成本。这个体制下,国家、企业、个人三者都会朝一个方向努力,因为经济收入增加一倍,大家都翻了一倍,同舟共济,一定要紧紧地把握,谁多干了就是谁的。现在是利润被少数人多赚了,不是利益分享了,而是利益被独占了。我这个文章网上有一个数字,今年经济增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不和谐现象,基尼系数达到0.47,现在达到0.5,0.4就是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据2005年专家调查,中国人口中10%的最贫困人口拥有的财富份额只占总财富的1.4%,而中国人口中10%的最富人口拥有的财富占总财富份额的45%,这是差距。这个数字说明一个东西:现在中国不是利益分享,是利益被少数人独占了,不是广大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而改革成果被少数人独享了,造成了一批数量不多的人上了富豪榜,少则几千万,多则几十个亿,几百个亿。富豪榜中的人不能说是慢慢起来的,是靠资本积累慢慢起来的。现在的资本家怎么当的?一个晚上就当了,昨天是党委书记,昨天是国有企业总经理,一个晚上变成拥有资产几个亿。我亲眼看到一个人,他原来是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工资不高,一下改制使他成了亿万富翁。富豪榜中有不少这样的暴发户,钻了改革的空子。
我们现在提出利益分享,要针对这种现象建立一种经济运行的机制,建立制衡机制,使它保证不会越轨,要从经济学管理学开始,不是说利益分享之后还是那个样子的。所以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达到全体人民共享。为什么提全体人民共享,私人资本所有者他们也应该得到合法合理的收入,劳动者应该为主,多得一些收入,因为他们辛辛苦苦劳动了。除了劳动者要得到劳动收入,管理者也要得到比普通劳动者多一点的报酬,我想的模式是中国工人阶级有三种收入,一种是工资收入,由市场供给关系决定。第二是把国有企业改建成工人持股的工人股份制企业,由工人集体控股,工人能够分到股息。第三种收入是工人有劳动力,而劳动力也应该有所有权,劳动力的所有权是工人的。工人应得到劳动力产权的报酬,参与利润分割。资本家有资本,就有资本所有权,应该得到资本所有权的报酬,就是利息,他应该得到利息。工人三块,一块工资,一块股息,一块是劳动力产权报酬,我这本书里封底写的几句话就是这个,意思是中国只有把工人阶级按照这个模式尽快地致富,成为中等收入者,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变成一个橄榄形的社会。工人阶级不能边缘化、弱势化、贫困化,我要重振工人阶级的雄风,成为共产党的阶级支柱,要把资本家成为弱势,工人阶级应该成为强大力量,不能把资本家弄上去。然后在社会生活中,整个社会工人阶级当主体,工会说了算,既有力量谈判,讨价还价,工人团结起来重振工人阶级雄风,恢复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提高收入,提高经济地位,成为中国和谐社会的主体,然后有一点暴富的也可以。你可以叫他办学。比尔盖茨知道吧,资本主义的资本家尚且发善心,社会主义的资本家就不管,去年经济年度人物中的房地产开发商发表讲话,说要表爱心。要慢慢地解决问题,尽量使贫富分化的问题减少。现在社会是金字塔的,最底层是农民、下岗职工,上面最高的是政府官员,是大款,你们看有各种分类,反正工人农民是最底层的。这个不得了,差距很大。差距大了以后,造成社会矛盾,动荡不安、社会不和谐。
所以讲社会和谐就不能离开经济基础,不讲经济基础就是空的。讲经济基础就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按照中央的规定、宪法规定,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现在的问题不是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已经被削弱了。我念几个数字,是统计学家权威统计的,2005年我国公有制经济跟私有制经济比较三个指标:第一,资本,公有经济占的比重是53%,私有经济占的比重是47%,今年又增加了。第二,就业人员,公有经济就业人员是39%,在私有企业就业的人数达到61%。公有制企业不是雇佣劳动者了,是主人了。第三,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公有经济里面占了39%,私有经济占到61%。两个四比六,就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虽然目前资本05年是53%,我想06年应该不是,最近私营经济发疯似的地涨。所以这样一来,这个风不扭转,那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是一句空话,劳动者都是为老板干活,不是为自己,资本变成私人的多了,现在可能已经超过50%,就是另一种资本了。资本是很重要的创造财富的一个物质条件,资本掌握在谁手里是很重要的。掌握在私人手里就意味着我们为他们打工,他们要发财了。
今年一季度资本增长的速度,私人经济增长了51%,全国增长29%,全国平均资本增长是29.8%,私营经济增长50%,一半,50%的速度是惊人的,这都是累积的,私人资本增长的速度是相当可怕的,比狼还凶猛。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有些人说你不要管公有制、私有制,但这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所有制、公有制是经济基础,不管就变成私有制,公有制搞掉了,就没有公有制的地位了,那就不是社会主义经济了,像外国那样的。共产党的先进性在哪里呢?所以公有制绝对不能搞掉,公有制搞掉就是违宪的。现在有些问题不顾宪法了。
我围绕这个问题讲的一些观点,其中还有一篇新写的文章就把标题说一下,叫《重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分成三个部分:中国社会主义新的企业制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我引用了马克思讲的原话。什么样的企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马克思指了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企业是自主劳动的实体,工人是企业的主体,工人使用生产资料为自己生产财富。
第二个要点,企业为职工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使工人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改善。
第三个要点,职工持股占有企业财产,工人是企业的直接主人,工人要通过持股直接占有本企业的财产。工人是很神气的,是有权的。
第四个要点,企业是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马克思肯定了企业是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像合作社这些劳动组织。
第五个要点,工人通过劳动不仅取得工资收入,而且应该参加利润分享。
这五点是我从马克思原话概括的。我觉得现在企业改革说制度,是大牌经济学家从西方照搬过来的东西。他们根本不讲马克思主义。弗里德曼说产权是私有化的,所以国企一走上产权改革就是为私有化提供条件。一个美国经济学家叫斯蒂格利茨的说科斯的产权理论是一种神话,说行不通,是伪科学。现在我们有些人还在吹捧,有两个人写了张五常的学说,想把中国引向美国的私有化道路。你们看我归纳了马克思说的,提炼出了观点,这五点多好,马克思真是为工人说话的。现在我们中国,有人说不讲马克思。我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敬佩马克思。马克思的《资本论》你读一遍有一遍的理解,是一个富矿。中国国企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而不是西方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是借鉴西方企业制度,传承我国企业制度。美国有一个经济学家叫威茨曼,跟我的观点基本相同,我是1981年发表的论文,他是1984年,他有一本书是十万字,我有好几本。《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是25万字,全是讲这个问题。后来都说我们两位是东西方经济学者站在同一个角度研究的问题,是不约而同的。我不认识他。我们讲了基本的共同点,不同的就是一个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一个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个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上,一个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说上。我花了多少心血研究这个分享经济理论,现在可以用了。现在西方也在改变工资制度,走向分享制,这是一个趋势。为什么?如果再搞那种工资制度就不行了,它是古典企业的工资制度。现在我们中国引进古典的企业制度,已经落后了,它有一个特点是资本说了算,资本主导型,它的治理结构是什么样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出资人,资本所有者委托给董事会,董事会是资本所有者任命,资本结构是一个核心问题,董事会代表出资人老板,老板跟经理的关系,既要有这匹马跑,又要马不多吃草。所以我们说现在企业治理机制是研究这个问题,资本家怎么样让他好好干,又要防止他把资本吸掉。劳动力市场有的是劳动力,不研究劳动者的问题,这种东西拿到中国行吗?中国企业是劳动者作主。日本也搞了分享制,搞了团队精神,发展趋势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把劳动者不当回事,这种东西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吗?
后来再讲鞍钢宪法是好东西,是了不起的,是当代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工人成为管理层,干部也参加劳动,改革规章制度,这是体制改革,要调整生产关系。这是体制改革的作用。工人参加管理是经济民主思想的核心,日本企业的工人干得好,不仅是有奖金的问题,还要升职,也是跟升官结合在一起。我们中国是升官跟干得好不好脱钩,官一做就不行了。日本注重激励。我们不能象熊瞎子掰包米一样一边掰一边掉,日本就讲了这句话,鞍钢宪法好,我们是民主管理,都是向鞍钢宪法学来的,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我们相信中国肯定也发扬了。中国人当场脸发红,无言以对。他们说你们大跃进的时候发明的插秧机,我们学来了,也改进了,现在很好。中国人不重视自己的成果,掌握不了就什么都没了。我们应该善于学习,特别是继承我们的遗产。刚才讲到文化遗产,现在讲技术,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中国不是没有,是空白吗?不是的。鞍钢宪法应该挖掘出来,要结合改造,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文章里已经有了。因为太复杂,我就不讲了,感兴趣的同志可以看看我网上的文章。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下面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回答,我能回答就回答。
提问:我听到一个说法,毛泽东时期总的评价是经济增长也是比较快的,尽管有过几年比较困难的时期,但是经济增长保持在10%以上。您赞同这个说法吗?
李炳炎:这个问题可以看一下昆明大家思想网上的一个演讲,如何评价计划经济。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增长不是你讲的10%,而是6.1%。那个6.1%是在什么情况下取得的?我们恢复国民经济,然后抗美援朝,然后政治运动、反右,然后大跃进,政治活动十分频繁,在这个情况下取得6.1%,不容易。原来我们把计划经济说得一无是处。我们现在是9%,这个9%是不是有水分?不敢说。有些地区都是20%、30%,吓人。你的产值达不到30%,你的镇长就要撤职,所以拼命地GDP崇拜,GDP崇拜就大量引资,污染也大了,出了问题就不得了。所以现在的9%或10%也要打一个折扣。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比6%高一点,但是绝对不能超过10%,要选择一个区间。我希望我们的增长不要有水分。这是一个看法。第二个看法,我想不在于经济GDP增长速度、增长率指标,而在于实在。像美国增长2%、3%,增长到5%就很不简单了,美国跟中国不同,它的基础设施早就建好了,尽管地铁外头旧,但是里面很好。地上能穿过的尽量穿过,地铁能方便地为人,地铁不停地运转。你说不用吗?人家照样用。开电车、地铁的是老头老太太。中国的高楼都是瓷砖,美国的大饭店都是水泥的,但里头的设施非常好,很豪华。现在中国人弄得造价很高,不实用。我们这个地方今天弄了明天拆,还有的地铁往下走,老年人都爬不上去。马克思讲了一个原则,基本建设是光有投入没有产出,造一个铁轨要多少年才能回来,要等到若干年以后。现在我们造了这么多桥,这么多路,这么多大的广场,放那儿白白地浪费。美国人把钱不放在基建上,花很少的钱创造很好的效益,尽管是3%、4%。我们不是没钱,钱是浪费在基本建设上了。你们不要以为搞高架桥,搞水泥建筑是好事,这都是要算钱的,是劳动人民的。消费促进不了,提高不了消费水平的原因,我们现在是东西生产得多,老百姓没钱买,东西放在商店里一放就是一堆,所以开始打折,2折、3折,这就是浪费。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经济原理,我们是重复建设,全浪费了。
如何看待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不是坏东西,计划的概念是中性的概念,它既可以跟产品经济结合,又可以跟市场经济结合。原来我们干的是计划产品经济,有计划,但是有指令性计划,是产品经济。我们现在要计划,是市场经济的计划,计划经济不能变,要变成把产品经济体制改造成为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而很多大牌经济学家,包括有一些文件都搞错了,吴敬琏有一本书,书的标题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吴敬琏的意思是不要搞计划经济,而是搞市场经济。我有另一本书,2000年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的《从产品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扩大了的商品经济,产品经济是扩大了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一个村落为单位,产品经济以社会为大工厂。市场经济对立面是产品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了,计划经济是对经济过程的控制和规划,这绝对是不错的。计划经济有没有对立面?有,无政府状态,或者是自由经济,放任自由,政府不干预。计划经济对立面不是市场经济,而是无计划经济,吴敬琏搞错了,他把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的对立面,一下子就错了。政府没计划行吗?这个事情,一方面把中国引导到搞自由市场,没宏观调控,政府不起作用。另外把计划经济的功能也否定了,基本概念错误了。我的观念是没错的,一分为二的,但是有很简单的道理。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错误,理论错误导致实践错误。新自由主义三个要点,一是市场化,二是全面私有化,第三是政府不干预,所以提了口号,“小政府,大市场”。改革中的所有问题要靠市场解决,政府不要作为。这是自由市场观念,现在很流行,这些都是不能成立的。
提问:李教授您好。您不愧为是一位工人阶级经济学家。刚才听您说要提高工人阶级的地位,工人阶级分享改革的成果,但是农民呢?农民占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问题仍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来自农村,对农村比较了解。现在城市占地,农民失地,土地是农民的根子。这是失地问题。还有农民的医疗问题,很多人看不起病等死,医疗方面从来没有什么保障。教育都是自己想办法,政府好像没有什么帮助。我的很多同龄人,很多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很多上不起学,他们一代一代地受不起教育,几代人贫困下去。还有农民出来打工,现在青少年一般都出来了,留下来的都是老弱病残,出来打工的人长期在外,跟下一代之间的感情隔阂越来越加深,传统的亲情和伦理道德都在遭受冲击。农村的问题确实很多,如何根本改变农民的问题,还是前途可忧的,不知道您对农业的问题感兴趣吗?
李炳炎: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中国的问题归结为农村问题,实质就是农民问题。农民得不到解放,中国不能和谐化,农民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实现社会和谐。我现在的研究看法有这么几点:
农民确实比工人还贫困,特别是失地农民,怎么办呢?一个是建立符合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就是要使农民转化为工人,改革劳动制度,建立劳动力市场,让农村青年也进入到工人阶级的队伍。城市农民工要有一样的待遇,办理三金等待遇。人家说把农民转化为市民,我不希望农民再去卖菜。第三个是新农村建设要注意践行邓小平临终前的指示,第二次飞跃。邓小平在晚年有明确的指示,他讲到中国的农村要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就是废除人民公社,推行农民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次飞跃是人民生活改善以后要搞集体经济,走向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所以现在我们写的文章是巩固壮大,甚至重建农村集体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农村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体,不要把农村搞成私有化。我们江苏的乡镇企业都是集体的,后来全部卖给私人了。于是有人就写了文章。有一篇文章还这么说:“苏南模式的终结”,为私有化拍手称好。有人写了“人间正道私有化”,后来我写了“人间正道公有制”。不搞私有化就不是走正道,他不是倒过来了吗,公有制,阳光大道。现在说共产主义是歪道,资本主义是正道。结果我也要喊了,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声音小,我们人少,没有话语权,但是毕竟我们掌握了真理,我们代表了劳动者群众。所以农民的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走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金光大道,不能走私有化。国家财政支出要向农村倾斜,要预算到位,不能是空话。现在发现一个问题,是个乡镇长跟我说,上边要他们掏钱弄一个村,是示范村,大家筹钱建公路,说是新农村,其他的都是旧农村。
另外一条,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要组织起来才能进入市场,农民永远要联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你们看到农民拉着一车西瓜到城里,这里不能放,那里不能放,要收费。山东的一个农民卖枣子,他到城里,这里不能卖,那里不能卖,结果拉到河边倒了,一天卖了几块钱。农村种一亩地辛辛苦苦下来只有挣100块钱,有什么用。农民收入太低,农民得病在家里等死的不少,还有自杀现象。不得了,同志们。所以农民的问题一定要解决。
最后一条,建议像韩国一样组织农民协会,是农民自己的协会,像工会一样。如果地方政府不给权力就向上告。没有农会还能打土豪吗,不可能。现在没有农民协会新农村怎么建设?怎么样改善农民待?这几条我觉得完全可以做。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大家可以会后再跟李老师交流。
李炳炎:再说一下,我在中央财大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向的博士生,欢迎报考我的研究生。我的文章和著作你们在网上可以查,需要回答问题的可以从网上发过来。谢谢。
主持人:再次感谢李教授的精彩演讲,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谢谢大家。
——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