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活动 > 乌有讲堂

秉德大姐谈人生

周秉德 · 2004-10-24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图一)尽兴演讲

(图二)济济一堂

讲座

主题:秉德大姐谈人生

主讲人:周秉德(周恩来总理侄女,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新闻社副社长)

时间:2004年10月24日下午2:00

地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区主M102教室

、北航研究生会"百家讲堂"、北航凌云社联合主办

已经主讲人审阅。

第一部分 讲座絮语

第二部分 讲座内容                 

 一 不能有特权思想:要自我奋斗,不能依赖家庭

 二 国家至上、人民至上

第三部分 周秉德大姐回答大家提问

 一 关于周恩来总理

  1.总理读书的经历

  2.总理在文革中忍辱负重

  3.总理一生的遗憾以及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

  4.总理也有发脾气的时候

 二 总理与秉德大姐

  1.总理对亲属的严格要求:让更多的人去释放能量

  2.周总理和他的亲属

 三 大学与人生

  1.大学中的理想与现实

  2.什么是无悔的人生

  3.留京还是到外地?

  4.关于入党的建议

  5.就业:毕业后的职业该如何选择?

  6.年轻人怎样追求进步、健康的思想?

  7.对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困惑

  8.该不该在社会上随波逐流?

第四部分 结束语

第一部分 讲座絮语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北航研究生会"百家讲堂"、北航凌云社、书店极其荣幸地请到了周秉德大姐跟我们讲讲他的人生经历和体会。周秉德大姐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侄女,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新闻社副社长。按照年龄说,她是我们的奶奶辈。但是我们非常乐意称她为大姐。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全国人民心中好象神话一样永存,他们的后代似乎也成了神话中的人物。周秉德大姐深受周总理和邓颖超二位革命前辈的言传身教。她这么多年来历经坎坷荆棘,但是她的乐观主义没有变,她对革命的情感也丝毫没有变,她所继承的革命传统永远不会忘,永远不会过时。所以,我们称她为周大姐。目前新一代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加强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今天周大姐的人生感悟可以为我们青年一代寻找人生道路方向提供有益的启示。下面我们热烈地欢迎周大姐给我们做报告。(掌声)

周秉德大姐(以下简称周):谢谢各位,刚才主持人说了半天,说了好多内容,我觉得有些也"过分"了。当然他说,为什么要称我大姐,我觉得这个还是有道理的。无所谓,大姐这个称呼是大大小小都可以叫的,不然就有距离感。我觉得叫我周大姐非常的平和,非常的随便,我听着也非常舒服。所以你们要叫我周大姐也都没有问题。

我这几天感冒了,可能喉咙不太好,吃点药有点头晕脑胀,有时候前言不搭后语,所以很抱歉,请各位见谅。这次让我来讲,我稍微做一点准备,练一练打字,以前从来不会打字,为了这个事逼得我慢慢学会一点打字。你们打字只要一会儿时间,一两小时就打出来了,我却费了半天劲,费了我十天的时间才打出来。但是我觉得我有进步了,快七十的人了,我还有点收获,在这个问题上感谢你们各位。

我觉得跟青年人在一起谈话是很好的。平常我们这个年龄接触的人都是差不多年龄的,所以很难得跟你们这些年轻人来一起谈一谈,我觉得今天来谈也是很高兴的事。主持人说让我来谈谈我的人生,我觉得要谈人生主要还不是我的人生,而是通过我的一些人生成长过程,谈谈伯父周周恩来对我的教育,这是大家想听的一个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 讲座内容

周: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人,在伯父伯母的教育下,也确实有很大的收获。我觉得我们所受的教育,又严格又亲切,而且是家庭式的,是潜移默化的,这样指引我一生。归结起来,就是让我们从小懂得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的利益一定要服从国家的利益。我要谈人生的话,我应该先讨论一下人生观,我们为什么活着。有人讲希望有个人的享受,希望能够孝敬父母,希望能够抚养子女,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错的,都是对的,但是不完整。更重要的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有这种责任,都要为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你自己的那份贡献,尽到你自己的那份责任,只有这种活法,我们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我们就讲讲人类发展的历史,也能够说明这一点。咱们想想几千年几万年以前,当时是原始社会,人们都是怎样的生活呢?他们住的是山洞,穿的是兽皮、树皮等等,要吃东西的时候就打猎、捕鱼,都是原始的,怎么发展到现在呢?头一个想到盖房子的人,这就是进步。头一个想到盖房子的人,我觉得他不一定住到了房子,这就是人类的发展。我们现在有这么舒适、美满又很方便的生活了,都是怎么来的?就是一代一代的人,在每一个时期,对他自己当代的社会做出了贡献,尽到了他自己的责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整个的人类社会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其实这种大道理肯定大家都知道,都懂得多多了,但是怎么样能够让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想到这一步,这就要从年轻人来培养,该要让年轻人来接这个接力棒。咱们这些年轻人就是国家的栋梁,社会发展就靠你们这些人,所以我觉得有这样的人生观,我们国家就大有希望。我觉得这种认识,从年轻的时候就很有必要,从少年的时候就有必要有这种认识。周恩来就是在他少年的时候有了这样的人生观、人生哲学。大家都知道他说过的话,少年时候他就讲过,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志在四方",要"相会于中华腾飞在世界时"这样的时代强音,这就是他的奋斗目标,这就是他的人生观,他的这个人生观指引了他的一生道路,他就是为了中华的腾飞,中华的崛起而走过了整个人生道路。

我现在就想讲一讲伯父伯母对我的教育,我伯父他们是兄弟三个人,伯父是老大,我们应该叫他大伯,我的父亲是老三,是三弟,他们相差六岁。建国前我父亲在天津做一些党的外围工作,建国之后,伯父对他工作安排上的指示是职位要低、薪水要少,这就是他对弟弟工作安排的原则。因为他说我是国务院总理,那个时候叫政务院总理,我自己的亲弟弟的工作就应该要严格要求,这就是他对于亲属关系的安排。 根据这个情况,我父母的工资水平就很低,住房也很少,在那个时候的住房分配全是根据干部职务高低来分配面积大小的。我家兄弟姐妹六个,当时三个上了学的,我上初一,老二、老三,弟弟妹妹是上小学,一个三年级,一个一年级,住一个小房子根本住不下,怎么办呢?伯父伯母就让我们三个上了学的孩子住在他家里,他家在中南海的西花厅,我们三个就住在他家。父亲母亲的工资又很低,经济上就很困难,家里孩子又多,怎么办?伯父就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给我们家里用。他说不要增加社会的负担,不要增加组织上的负担,免得我们家跟组织上申请家庭补助。有一个时期我们家用他的工资,差不多用了五分之二。就这样一直支持到我们所有孩子陆续参加工作。十几年里,我到他的卫士长那儿签字领钱出来给我妈妈,这样来用。他宁肯用自己的工资来维持我们生活上的困难,也不要把我父亲的干部级别给提起来,这就是他对家庭的态度、原则。

他对我们生活的抚育是非常亲切周到,体贴入微,把我们视为己出。 但在思想、工作上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总的来说是两点。一点伯父要求我们不能有任何特权思想,尽管他担任了国务院总理,尽管他的声誉显赫,但是孩子们、亲属们不能有任何特权思想。还有一点,我们做任何事情,说话做事都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党的利益为重,这就是他对我们总的要求,就是这么两点。


一 不能有特权思想:要自我奋斗,不能依赖家庭

先说说不能有特权思想。首先要求我们不能在外面暴露跟他的亲属关系,一定要完全做一个普通的学生,长大了参加工作要做个普通的职工,普通劳动者。他说这才是我们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不同。所以他要求我们无论是上学、工作、生活,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要自我奋斗,一切要靠自己,不能依赖家庭。所以我们从小就知道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奋斗,自己去争取一些应该得到的,自己要得到的东西要自己去争取。

小时候上学,星期六看到有的孩子家里有小汽车把他们接回家,我们就得自己坐公共汽车回家,那时候我十二三岁,就跟我伯母伯父念叨,说人家有小汽车接,伯母就说,伯父的汽车是公家配给他工作用的,家里的孩子不能使用它,你们上下学就应坐公共汽车。有一次,我弟弟在八一小学上学,他是四年级,我妹妹是二年级,到了寒假,他一看别的孩子们都有汽车接走了,过了一两天他就着急了,就写信说"七妈请派汽车来接我们,我们已经放假了"。我们叫我的伯母为七妈,因为我伯父在我们家大排行里为老七,信封上就写中南海邓颖超收,结果还真收到了。到了第二天来了一个叔叔,骑个自行车,带着两辆三轮车就回到了中南海。一回去的时候,我伯母就先给我弟弟秉军道歉,说秉军,你放假了我们都忘了接你呢?第二,你不能让我们用汽车接你,汽车只能给你伯父工作上用,你们放假拿行李了就用三轮车去接,平时周六还是乘公共汽车,以后放寒暑假我们注意按时接你。

那时候没有双休日,每个礼拜天都有晚自习,可是有时候就听说有非常好看的戏可以去看,你说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能不喜欢看吗?"不行,你们学校有纪律,应该到学校上晚自习,你就应该跟别的同学一样。"好了,把自己的心收一收回学校上晚自习,多好的节目也不行,这样就磨炼了我不能为所欲为,不能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遵守纪律,要按纪律办事,这就养成了我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到夏天,很多中央领导都要到北戴河去开会,休息,很多人家里头带了孩子们去,但是我们从来不去。伯母告诉我们说,这是国家对于干部的待遇,你们不是国家干部,你们不能享受这种待遇。所以我们就觉得这很自然,因为从小就受过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熏陶,根本就不要去争不要去想,从来没有跟着去过北戴河。那时候就很羡慕能够去北戴河,但是想着等长大了,长大了自己有工作以后争取,只能这样想。

记得一个暑假里的一天,我大清早坐在藤椅上看书。伯伯他们都有业余工作的习惯,工作了一夜,清早起来到院子里转一转,透透气,看到很多警卫连的战士在那儿打扫庭院,我一个人在那儿看书。他一看见就批评我,你怎么能够这样呢?人家在打扫庭院你怎么能在这儿看书呢?就要求我跟叔叔们一起打扫庭院。他这样教育我,我知道了在这些警卫战士面前,我应该跟他们平等,不能够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不能认为自己可以特殊化。这个是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就要跟劳动人民,跟普通的群众一致,要在群众当中。
 
我参加工作后不久,从基层农村小学,被调动到区委机关工作。伯父知道后,立即追问我:是不是因为人家知道我与他的关系,照顾我到城里的?我告诉他,区委搞运动,需要党员,而小学里党员极少,只得把我抽调上来。这样,伯父才无可奈何地说:"哦,是这样,那就没有办法了,我也不能干涉你们基层组织的工作呀!但你还是要多在基层工作锻炼才好。"他总是希望我们孩子们的工作岗位越基层、越艰苦、越边远越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劳动者。

他对自己也同样反对享受特权:他开会喝茶,自己带茶叶;理发乘车,要付汽油费;院子里树上的果子成熟了,他让分给工作人员共同品尝,他来付费。他说,这是公家的地,公家的水浇灌出来的,当然应该付费。到学校了解情况,该午餐了,他到大食堂排队买饭,照付钱票、粮票;到农村,他就坐在老乡的炕头上、门前台阶上,端起老乡的黑粗碗就喝水。

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第二天他就赶往余震仍在继续的灾区现场,了解灾情,慰问受灾群众,稳定灾民情绪,指挥抗震救灾。他召集成百上千的灾民就地讲话,他站在一个小木箱上,鼓励群众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发展生产,重建家园!讲了一会儿,他发现老乡们都对着大风,而他自己是背着风的,就立即让卫士把小木箱拿到老乡们身后,让老乡们转过身来背着风听他讲话。他非常自然地平等对待老百姓,认为他一个人对着大风比众多人对着大风更合理。在这里,我们显然可以看出他没有丝毫的特权思想。


二 国家至上、人民至上

我上初中时看过一部苏联电影,叫《乡村女教师》。主角娃尔娃娜,年轻时从城里到了农村,在农村做老师,做得非常认真、非常努力。等她年老了、满头银发的时候,很多学生来看他。那些学生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如有工程师、教授、演员、拖拉机手、飞行员……我就觉得做老师非常的崇高、非常神圣。

我觉得咱们国家刚刚建国,在建设中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自己没想好以后做什么事--那就做老师吧!做了农村的小学老师,这样我的孩子,我培养出来的学生们,就都可以在国家建设的各方面发挥他们的才能。我觉得这个工作特别神圣特别好。过去不是有那种说法吗?--"家有二斗粮,不做小孩王"。那时候很多人不愿做老师,所以北京师范学校生源,很多是考不上高中的。这对以后他们的教学水平有一定影响。所以那个时候,北京市教育局就决定,到一些主要的中学(初中)去招一些保送生,平时各门功课都要求在85分以上。虽然不经过考试,但他们平常学习不错。

我听说了以后,就积极报名,要上北师。初中学校教导主任很遗憾,但是他又不能直接说。他就找我谈话,问我:"你要做老师你想好了吗?"我说想好了。"你跟家里征求意见了吗?"我说没有。他最后说:"那不行,你要跟家里征求意见。"当时,他觉得我只是个15岁的孩子,自己不一定能够把握得住,所以要求我回家找父母。我回去跟父母说了,然后跟伯父讲。吃着饭我伯母就听着特别高兴:"对!对!做老师好!咱们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做了老师就可以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我16岁就做老师了。"她看我伯父不讲话,便对伯父说:"我说半天了,你也要讲讲呀。"伯父说:"有你一个说就好了,你得让她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她自己定下来才好。"我就定下来,继续到北师读书。

可是,你知道我到北师读书有什么问题吗?我的初中是在北京师大女附中,也就是在现在的实验中学读书。这个学校当时有干部子弟。解放初期,干部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干部子弟教不起学费,所以我们这些孩子都在干部子弟班,也是供给制,都是公家给你吃、住、发衣服,对每个干部子弟都是一样的对待。这个班的孩子,政治上是可靠了,但他们前途是什么样的呢?上了高中以后,大部分都是留学苏联的。因为当时留苏是青年们最向往的,比现在留美还好。不像现在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等那么多国家可以选择,那时候只有苏联一家。所以,为什么教导主任找我谈话,是因为他想到了这样的前途,他想到了我将来应该走这样一条路。但他又不能阻拦。他让我去征求家长意见,可我还是选择了北京师范学校。

在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时,我的专业思想非常牢固,经常看《人民教育》杂志。从这里面,我就看到了,咱们国家从1952年到55年这个期间,有很多学龄儿童没有机会入学。原因很多,如经济落后、缺少教室等,但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师资不足。看到了这个问题,我就更加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师范学生,责任重大,我一定要投身于教师行业。正当这个时候,北京师范大学来招生,说有三分之一学生可到师大继续深造,很多同学都报了名。

我在作文里写道,我们国家有这么多的学龄儿童不能入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师资力量不够,甚至于有的小学老师,他本身就是一个小学毕业生,去教小学,这样的水平怎么能行呢?我们已经被国家培养了三年了,我们应该立即到到教学第一线,到农村到小学,去减少失学儿童,让更多的孩子有读书的机会。我就这样写的作文,而且也不去报名上大学。学校党支部看了,觉得我觉悟还可以,表现还不错,就让我入党。我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学校分配我到东坝(农村)去教学,我想着农村一定很艰苦,那儿应该是要商店没有商店,要灯没灯。结果我到那儿去报到,一看,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村里通了公交车,一天两三班。有了公共交通,这让我感到很满意了。进了村以后一看,有横一条竖一条的两条街道,一条叫白烟衣庵儿街,一条叫娘娘庙街。这两条街道上有小商店,可以买东西,日常用品可以买得到。到了学校一看,不用点煤油灯,有电灯,还有电话。感到啊呀!太好了!满意极了!我觉得简直是非常好的条件了,这有什么艰苦啊?不算艰苦,非常满意。我感到,你要有过非常艰苦生活的充分思想准备,那样就会什么都满意。我觉得知足常乐,对知识你不可知足,但是对于物质生活你一定要知足。

昨天我们有些老同学聚会。有个同学说,她跟别人讲,有一个高干子女,有高中她不上,也不上大学,她有条件留苏,她不留苏,自己在农村做了小学老师。这一说,十个人就有九个人说她胡说八道。"不可能!哪有这事?"他们后来才知道那个所谓不存在的人就是我。今天你们学校的先生让我来谈这人生,他说我有文化又有资历,我说我没什么文化。我没有去读高中,没有到苏联留学,但是我还是很快乐。

但是,我这个老师的梦也没做多久。1955年搞运动的时候,学校的党员很少,而我正好是党员,所以就把我调到区委机关去了。到区委机关工作以后,我还是希望回到教师岗位。但是过去那个年代,我们一直以服从组织分配为光荣,一辈子都是服从组织分配过来的。组织没让我回到教师行业中去,这也是我没有做成老师的遗憾。我到现在为止,也还认为,教育是非常崇高的事业。

1965年7月,因城市人口过多,政府有个政策,凡夫妻两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外地的,无论男女,都从北京调往外地。当时我在朝阳区委工作,我丈夫在西安工作。领导找我谈话,向我讲政策,想动员我。我说不用动员。四个月后,我休完产假就调到了西安。但有的人,怎么动员也不离开北京。而我认为,国家有政策,我们就应该积极响应、遵行,没什么其它可说的。

1974年初,我丈夫接到调令回北京。我们整理好所有的行李,但留出我的春夏秋冬四季衣服以及我自己的其它生活必备物品,准备两地分居。第二天他要走了,我陪他向部队领导辞行。部队领导问我们什么时候再来,我丈夫说我在这儿他还得来探亲,他还得来看我。部队领导说,你周秉德不用走吗?我说我没有调令啊。领导说,你周秉德调令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吗?我说我从来不走"一句话"的路,只能按组织手续办事。他这一听,就打电话到北京联络,北京说"让她来,让她来!"他就马上晚上打电话给我们通知,说北京部队安排我工作。丈夫去把第二天的车票退掉,把我的行李再打包。回到了北京,我们两个人到西花厅去看望两位老人家。伯父说"你出去八九年了,怎么又调回北京工作了?是不是因为我的关系?"我伯母在旁边提醒说,"你别忘了,恩来!秉德不光是你的侄女,人家还是军人家属,是随军调动回来的。"这样伯父才不再继续盘问。


1961年,我二弟秉钧高中毕业,准备考清华。这时空军来校招飞行员,他入围体检,都过好几关了。伯父去找他谈话,说"你有什么打算?"我弟弟说"如果检测不过我就考清华。"伯父说"如果飞行员不合格的话,去部队当兵怎么样?"弟弟愣了,他说"如果检测不合格就上清华大学,干吗让我去服兵役呢?"但我们从小都觉得伯父伯母讲的话是对的,因而弟弟就说"那好吧!"伯父说"你肯定不上大学了?"他说"肯定了!"这样伯父才高兴地跟他讲,"现在咱们国家农业上遭灾,很多复员的兵都要回到农村参加生产,今年征兵尽量不招或少招农村的兵,在城里头尽量多招兵。这样就增加了农村的劳动力了嘛,这样也就支持了农业生产,减轻了农业负担。"一讲这个道理,秉军就接受了。伯伯在国务院一次会议上,要求在座的人都动员自己的儿女去当兵。人家说他没有儿子,他就说"不要紧,我有侄子秉军,他可以去当兵。"后来我弟弟飞行员选上了,我伯伯也就接受了这个现实。

1965年,我四弟高中毕业了,他也去服了兵役,我伯父伯母就非常支持他。那个时候不要说干部子女,就是普通的青年,毕业后也想留学苏联。还有就是考大学,普通子弟都要考大学。四弟这样做,是支持了农业生产,减轻了农业的负担。伯父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伯父希望我们到基层,到越疾苦、越边缘的地方,他就越高兴。文革前,青年们的最好出路就是上大学,好象考不上才去当兵。但文革期间,知青不能上大学,当兵是最好的出路。大家都羡慕当兵,一个原因是,他的生活能改善。伯父在不同的情况下就有不同的要求,但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国家至上、人民至上"。伯父根据国家的利益,才让他们直接都当了兵。

秉和和秉建当时都在农村插队,一个在延安一个在内蒙。当时,地方组织分别推荐他们两当兵,我的伯父知道后认为不妥,知识青年都离开农村就没有起到一个好的带头作用。所以当时就运用了他的权利,都没有让他们俩当兵,而是仍然回到农村去插队,只是秉和在延安换了一个地方,秉建在内蒙换了一个旗。但还是一个当农民一个当牧民。


秉和在延安(原枣和县)换了一个地方,秉建在内蒙也换了一个旗,但都还是当农民当牧民。以后秉和在农村呆了十年,直到77年考了清华的工农兵学员。秉建考了内蒙古大学,学了蒙古文,因为她要做好内蒙的工作,要扎根内蒙的话,不懂蒙文不行。以后她就分配在内蒙的一个社科院文学所工作。她讲话跟内蒙人一样,别人根本听不出她是北京人,她的习惯完全是内蒙的习惯。到她二十几岁的时候,我伯父就跟她谈话了,说你要在内蒙古扎根,你应该在内蒙古找一个蒙族青年,成家立业,在那儿共同改变边疆的落后面貌,促进民族团结。伯父让他们带头扎根在艰苦的地方,在农村,在牧区坚持下去,真正的做牧民。

后来,秉建认识了拉苏荣,也就是后来他的丈夫。秉建真的找了一个蒙族青年,这个拉苏荣非常好。他是蒙族的歌王,现在五十好几了,跟腾格尔很熟悉,但腾格尔比他有名。本来我也有点顾虑,担心蒙族人会不会有大丈夫思想,会不会重男轻女。这个拉苏荣写了一手好的毛笔字,自称是秉建的秘书。给我妈妈写信时,信末他总是写上"周秉建的秘书-拉苏荣"。后来经中组部调动,秉建调到了北京,拉苏荣也就调到了中央民族歌舞团。秉建在内蒙工作、生活了26年,直到1974年才离开那里。

老三叫周秉宜,前段时间北京青年报的连载文章《周家有男当劳模》,写的就是他。初中毕业以后,他到了美院附中学美术。上了美院附中的学生 ,以后一般都考美术学院,而他考了工艺美术学院。美术学院讲求比较高的理论涵养的,而工艺美术学院是比较实用的。我伯父就说"好!好!你考虑考虑,咱们国家的工艺品质量非常好,但包装一直不是很好。你把这个商品包装好好学学,这样咱们国家的工艺品出口就好了,也好多赚一些外汇"。

伯父伯母经常对我们讲,我们这几十年的革命工作,随时随地是准备牺牲的。想到我们那么多的战友,那么多的同事随时随地都会有牺牲--我们已经有很多同志很多战友都牺牲了,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想着自己当什么官、图什么享受呢?只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这样想的,也确实是发自他的内心。我觉得这才是他们那一辈人的实际思想状况。这也是我所体会到的,我觉得我也在尽量按他们的教导做。当然我做的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

总之,经过伯父多年的教育,我深深感到,越是跟伯父亲密的人,伯父就越要求得严格。他对亲者严、疏者宽,对别人非常宽容,对身边亲人要求就非常严格。他始终如此。他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深处。他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咱们中华民族应有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应该有的品质。其实我所说的这些,只是沧海一粟,一点点的内容。他总的思想就是这样,他觉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如此。

第三部分 周秉德大姐回答大家提问

[主持人]:非常感谢周秉德大姐的精彩报告,现在大家可以向秉德大姐提问题。

一 关于周恩来总理

1.总理读书的经历

提问(以下简称问):周老师,恐怕我是最先一个问您问题的人了,我感到很荣幸。我也是疾恶如仇的人,我今天终于找到知己了。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眼皮很好,但可以影响你看到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说你周围的事情可能令你很无奈。但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我有一个同学非常崇敬周总理,后来他考了南开大学,想了解一下周总理在南开读书的时候有什么样的经历,或者在他求学的时候有什么影响他的事情,可以激励我们。

周:南开读书期间,他学习非常认真的,他的作文作为范文,在全国杂志上都登过的,教育杂志都登过的。他的体育也很不错,他是全面发展的。他在南开毕业以后,到了日本去求学。在日本求学的时候,他没有考取日本的大学,可是他看到了很多关于马列的书,初步接受了一些共产主义的思想。然后他就回国了,听说五四运动他就回国了。回国以后他参加了五四运动,应该说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就是五四运动,就是他积极参加了政治活动。后来,他还被当时的警示厅抓捕了,蹲了半年。他就带领天津的同学抗议,让同学们呼吁。找律师把他们救出来后,南开不能上学了,因为政府不让他们上大学。他又接受了公费的奖学金,在他们校长校董严修的帮助下,到欧洲去留学。这样他的思想就转变很大了。他接受了欧洲的进步思想,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我想应该是这样。


2.总理在文革中忍辱负重

问:我特别崇拜周总理。文革中他能顾全大局,你都知道哪些故事跟我们讲讲。文革期间,总理为了国家的利益,受了一些委屈,请问您知道他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讲给我们听。

周:这个问题不是这个时间可以讲得完的。总的来说,我觉得他在做忍辱负重的事情。他每个举动,每走一步路,他都是考虑的。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有一本书是高文谦写的,叫《晚年周恩来》。里面写道,周总理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保他自己的晚节而忍辱负重。但是我觉得他绝对不是为了保自己晚节,而是,他更多的是考虑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像有的人可以起来反对一些做法,但是他如果这样做的话,咱们党就可能是分裂,那么国家还能不能继续下去?他自己可以倒台,但当时他如果明确反对的话,真的倒台了,那么多干部谁来保护?大伙的衣食住行怎么解决?咱们的经济怎么发展?后来粉碎四人帮的时候不是说了吗?我们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他什么都不怕,他没有什么个人的考虑,他可以站起来说话。但他如果把自己搞倒了,把他拿下来了,党分裂了,那些应该受保护的干部怎么办?咱们国内的经济怎么发展?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党的团结是什么样的?大家一分裂,国家怎么维持?整个国家一混乱了怎么办?还有现在吗?我觉得他主要是这样考虑的。具体的咱们不说了,我觉得就是这样的。

问:还有一个问题。我首先说明一下,我不太喜欢歌星明星的,而是喜欢伟人传记。我看过一个关于李敏她女儿做的家庭相册,就是反映那些伟人生活的。其中一幅是你与李敏还有李讷在中南海湖边照的照片,照片下边写着"昔日的湖畔小姐妹今日成了政协委员"。您是政协委员,好像你们三位都是政协委员。刚才您提到了有人说总理忍辱负重是为了自保晚节,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站起来说话,然后总理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想这句话就解释了总理所做的一切。当然,总理国内外对他评价都很高。宋美龄问过蒋介石,"我们为什么没有周恩来这种人物?"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很伟大,我觉得总理也很伟大。总理伟大是他眼光看得高,而且不脱离实际。而毛主席之所以"文化大革命"失败,是因为毛脱离实际了。但是总理始终没有脱离过实际。我想,总理的人格魅力,以及他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正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3.总理一生的遗憾以及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

问:周总理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士,请问,您认为周总理一生当中做错了什么?第二个问题,从您的角度来看,因为您跟他生活当中接触很多,我想从您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对他有什么影响,特别是儒家文化?

周:我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你刚才说了以后,我在想他有一个很遗憾的事情,就是他曾经在临终的时候跟我伯母说过,"我有很多心里话没有跟你讲过。"我伯母也说,"我也有很多心里话没有跟你讲。"我觉得如果这个心里话他要说出来的话,对我们国家的历史、党的历史就更负责任了,但是他那个时候没法说。

他的儒家思想,他受咱们国家传统思想的影响确实是很深的。你看他从小就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的中华民族要腾飞,我觉得他一生的奋斗就是为了中华的崛起,中华的腾飞。他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为了中华的崛起、中华的腾飞才加入的。到现在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崛起和腾飞,确实是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我伯父他是在1岁的时候过继给一个婶婶的家里,他管婶婶叫妈,管自己的妈叫干妈。我奶奶叫万十二姑,就是第12个女儿了,最受她父亲的喜欢,所以我外公出去办什么事情都带着女儿去。十二姑很会处理各种人事关系,她长大以后她娘家的事情、婆家的事情,各种事情调解都是我奶奶在做,而伯父也是看着他妈妈长大的,所以他的是从小磨炼出来的。过继母亲在文化上给他一定的熏陶,常常讲中国传统的很多老故事,他从小就看很多书,包括《西游记》。其吴承恩我们淮安人,韩信、关天培等也是,从小他就知道了咱们中国很多老的故事,又学了古书。我觉得他最终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


4.总理也有发脾气的时候

问:周大姐您好,我曾经给自己的人生定了三个目标,第一个是要热爱祖国,第二个是我拥护中国共产党,第二个就是积极向上。这三个目标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可笑,但是我还是这么要求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波折,我老是跟自己说这三句话。可能我跟别人谈起的时候,人家就不是这样认为的,对我可能有一些意见。我知道周总理是一位非常善良、充满智慧的老人,是个伟人,但有时在原则性问题上他还是要发脾气的。我就是想问一问,能不能举一个例子让我知道,周总理也有发脾气的时候?

周:我觉得你要坚持自己的做法,不要去理会别人。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你能够坚持这样正确的、健康的、进步的思想应该是对的。他们要是讥笑你的话,那是他们的错误。他们不能推动社会前进,他们那种思想是拉社会后腿的,你不要去理他们,也用不着苦恼。

周恩来坚持原则,平常和善。他有没有发过脾气?这事确实有。比如说他一贯艰苦朴素,他住的房子是清朝一个亲王的院子,叫中南海的西花厅。这院子是清朝建筑,已经很老了,地都是过去的方砖地,就是在过去街上看到的方砖地,很潮湿。有段时间,因关节受影响他的腿经常疼。一次,他出差不在北京,大概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他的生活秘书何迁觉得他的房子那么潮湿,总住在那个地方对他身体也不好,国家领导人嘛,还是把他的地改造一下吧。就把他的住房改造成木板地,窗帘换了新的。本来窗帘是白布,没有任何装饰,也给他换成了白绸子,也是很一般的绸子。他回来以后大发雷霆,"你们为什么要给我换,为什么要跟我重新装修,你们征求我的意见了吗?跟我说了吗?"不住,就找了临时住所,当时刚刚盖了钓鱼台,他就住在钓鱼台,让人给他恢复房子原状。后来只好把白绸子的窗帘拿走,给他换了一个比较讲究的床,但他不要这床,还是把原来的拿回来。但是地板要重新弄不是更浪费了吗?他大发雷霆,批评了秘书以后也只好接受了。后来他开最高国务会议的时候,研究完了其它正事了,最后要说一件事,就是要做自我批评。他说,"我的房子被装修了,装修得太豪华了,是我没教育好。"他不说这是秘书的责任,而说他自己没有教育好秘书。以后,窗帘一直用到一溜一溜的,一条一条的还不去换。

他说过,"我们国家很穷,需要钱的地方很多,不要在我这儿花钱,只要我做一天国务院总理,国务院不盖新楼。"所以你看国务院现在没有什么新楼,到现在各个部委都有很多新楼了,但是国务院还是老房子,只不过他那个房子没有人用。有人说怎么不开辟展览,这些我都不知道。直到现在国务院没盖什么新房子,可能跟他说了这些话有关系。他就知道国家很穷,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不要把钱用在他这儿。

二 总理与秉德大姐

1.总理对亲属的严格要求:让更多的人去释放能量

问:周大姐你好,我是来自中国西北的一名普通军官。当年我在军校毕业的时候,是怀着满腔热情到了西北。但我去了以后,觉得那个地方并不是很需要我这样的人,并不是很重视我这样的人的存在,所以有一段时间我非常苦闷。我现在非常想知道,当时周总理替你们考虑人生道路,您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段,再回首看以前的经历,有没有一些遗憾。如果您当时不按着总理的意思做的话,也许会爬到更高的顶峰,您有没有这样的遗憾。当然,我想,您不可能去恨自己亲爱的伯伯,因为我们全国人民都不会这样。但是我想,您可能会有一丝的遗憾,也许可以干得更好。

周:我的遗憾就是我的文化程度太低,没能对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我觉得,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每一步都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尽管我的水平不高,但是我都还是做了最大的努力,没有什么遗憾。我绝对不会对我伯父有什么不满意,我是尽量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但是我还是做得不够,只能是这样。

问:您当初的同学,或者其他的高干子弟,他们的生活也许比您好?

周:当然,他们文化水平比我也高啊,所以他们的生活就比我好,我的水平不够啊!我那个时候不懂应该把自己的水平提得再高一点,才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也许这样对于咱们国家、对于党、对人民的利益,做得更好更多一点。但是我觉得我是很真诚的,是一心一意地要为咱们国家多做点事,我觉得当时就应该这么走,所以我做了。

问:周老师您好,我是北航的一名本科生,刚才听了您的讲座,我从内心感觉到周总理真的是很好。但是有一点我不理解,每个大学生都会追求卓越,我就不明白周总理为什么会要求他的亲人到基层去,为什么不让他们往上爬,追求更高的事业呢?

周:因为他不是考虑他自己,也不是为了他的亲属们的前途去考虑,他是想让他的亲属们怎么样做出一些表率吧,反正不是为了自己。

问:总理是不是在限制他们(亲属)的发展,就是限制他们能力的发展?

周:那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去释放这个能量。


2.周总理和他的亲属

问:我想知道您伯父对您留苏是怎么想的。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当时您的姑姑让您给总理带去一句话,就是有关她丈夫的一个问题,我想详细了解这个问题。

周:他让我独立思考,看我是不是很坚定地想要去读师范。如果他要想让我去上大学,去留苏的话,他不会这么直接告诉我的,因为他的身份在那儿呢。如果他这么说,我跟学校一说,学校肯定让我去上高中,去留苏了。但是他能这么说吗?以他一贯的作风他会这么做吗?不会这么做的!有的人听我说了这一段以后,也就是最近这些天,他们讲,"其实你伯父就是想让你读高中,去留苏的,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是你已经下了这么大决心,他不好硬要纠正你,实际上这就是牺牲了你的前途去做的。"这话我以前没有想过,现在我想也许是这样的。

我的姑姑沈谱,就是我先生的姑姑,我先生的父亲是沈钧儒的长子,我先生是他的长孙。我姑姑的丈夫范长江在解放初期做过人民日报的社长,后来就在国家科委工作。文化革命的时候把很多人打成黑帮,也把他也打成了黑帮,他就关到牛棚里。我这个姑父一直是党的部级的领导干部,所以我姑姑就想不通,说他怎么是黑帮了,他一直在总理领导下,是总理介绍他入党的,而且他做了那么多工作。

1965年我已经调到西安去了,当年初到北京出差的时候,姑姑就写了一封信,让我交给总理,申明范长江不是黑帮,他不应该关在牛棚里。那个时候是文化革命初期,很多干部都被打倒关牛棚,戴帽子(黑帮),很多人都是想不通的。别人想不通但没有办法,我姑姑想不通就觉得有我这一条路可以给她走,就让我送信。但是我很了解我伯父的为人,我了解他为人的原则,他绝对不让利用亲属关系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我要给她送了这封信我伯父会生气,生了气以后明明可以解决的问题他都不解决了,他会觉得你会走这条路,该解决的他都不会解决了。所以我不敢送这封信。

后来,伯父知道我没送信,他就说对,你没有白当我侄女。我从来没有在他面前要他帮我解决工作上的任何问题,包括我的工作调动。我不能这么做,如果我越这么做他越不做。反正就不能利用家庭关系来解决工作上的问题,所以我就没敢去送这封信。结果我这姑父就继续做黑帮,被人家赶到五七干校,后来在井里头发现了他的尸体,当时就说他是跳井自杀。可是我的姑姑想不通,在一个星期之前他给家里写信要换眼镜,要茶叶,要洗脸盆,难道这是他要自杀的前提吗?他前一个星期的思想境界是这样的话他可能自杀吗?完全不可能!但是到底怎么死的,一直到现在搞不清楚,一直是一个谜。我很遗憾,但也只能如此。文化革命牺牲的人太多了,何止是我这个姑父呢?

三 大学与人生

1.大学中的理想与现实

问:我个人感觉,我上大学我就遇到一堵墙,我感觉我跨不过去,我现在感到很烦恼,我不知道在面对这堵墙的时候我怎么办?我个人对自己有一个比较高的期望,但是我发现,来到大学之后我达不到这种期望,和我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我很苦恼,而且我现在也确实是比较消沉。

周:前面我说过,对于物质生活我们不要有过高的要求,因此就可以知足常乐。你现在考虑自己的前程要实事求是一点,太高达不到的话就会很消沉。但是我们要一步一步来,不要一下提得那么高,要实事求是。我希望做到150,现在已经是在90的位置上,那么我先把眼前目标摆在100、110,等到了110我再往140攀登。你不要在80、90的时候一下想爬到140去。你跳高也不能那样,不能一下子要求得太高。这样你才会不断有动力。你不要那么消沉。


2.什么是无悔的人生

问: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关心我们大学生的生活。我想问一下,您对"成功"这个词怎么看的呢?您刚才说,您认为您的人生是无悔的人生,但您认为您的人生是成功的吗?

周:成功算不上,因为我没有功可成。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我没有那么大的成就,工作非常一般。我只是无愧于我的人生。我没有专业,没有发明创造,我也没有伟大的事业,我有什么成功的呢?只是不遗憾就够了。


3.留京还是到外地?

问:秉建大姐的故事我知道一些,但不是很了解,您能不能再多给我们讲一讲。还有,您能不能跟我们谈谈,关于留京还是到外地去。

周:秉建的事情,我知道的可能还不一定有你们多,她要跟别人讲起来我也不知道。她实际上在内蒙受的苦回来也不怎么跟我们讲,反正我知道她对蒙族是非常有感情的。

她小的时候是比较胆小、不爱说话的这么一个人。15岁就离开北京,离开了父母,到了内蒙。在内蒙她就一直在蒙古包里,她并不在农场,她完全在牧区。在牧民的家里,半夜三更她就得起来赶着羊出去,或者是挤羊奶,或者是其它。在需要杀羊的时候她都学会了杀羊,哪个骨头怎么着哪个骨头怎么着,她熟练了极了,因为这是她日常的生活。她最初做牧民的时候,放羊去好远好远的地方,有的时候回来羊臊味儿也很重。在广阔的草原牧羊的时候,你要想尿尿就尿吧,一开始小姑娘出去什么都不懂,当时不知道怎么解决那个困难,什么都害怕,也害羞,后来憋得肾都有毛病。

她回到北京以后,我们感觉她的一切习惯都是蒙族的习惯。我们家里聚会,跟妈妈过生日,小时候不爱说不爱笑的她,就主动起来唱祝酒歌。她小的时候不唱的,现在可爱唱了。到她家里去的时候,她给你招待的永远是羊肉、奶茶,都是蒙古习惯。一来就说我们内蒙如何如何,她张口闭口都是我们内蒙。

她前些年回到北京,总还是念念不忘内蒙。她在内蒙买了两间小屋,虽然不贵,但她是牧民她就买了两小间。等到她退休了以后,她还要回到内蒙去。我觉得她的思想还是挺健康的,还是挺好的。

留京还是到边疆,西部大开发是咱们国家多么重要的事啊!我们国家需要发展。有的人说,你们中国这么富了,你们还要求人家援助什么?为什么还要这么节俭?他不想想,咱们北京、上海、广州看上去是很富了,沿海地区是富起来了,可是咱们贫富差距太大了!咱们国家这么大,西北又是那么一大片的地方,如果不开发怎么办?我们怎么平衡?美国原来西部也不是很发达的,他们也是在逐步开发西部。我觉得我们也要把咱们国家的西部开发起来。

西部开发靠什么,主要靠当地人。应该当地的青年多学文化,当地的老百姓多做些工作。但是,恐怕他们的人数不够,力量也不够,他们学的内容跟发达地方相比差距也很大,如果光靠西部当地人,发展绝对是很缓慢的。西部那么多的学龄儿童不能入学,为什么咱们不到第一线让更多的学生去入学呢?投身到国家大的事业,我们就不会遗憾自己的待遇了。当代每一个人对这个时代、对这个社会,要尽他自己的一份责任。我觉得如果你到西部去,你就会尽到更多责任,作出更多贡献。在大城市你也可以做得很好,但到西部去你发挥的作用一定是更大的,因为那边的天地实在是太广阔了。你在这儿做一个科员,你在那儿可能要做一个处长,因为那儿地方那么大,人那么少,对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你在这儿允许你释放的能量如果只能30%,可能你在那儿就能释放出100%的能量。你在西部释放的能量会更大。

我记得青海一个大学的校长,他就是从清华去的。他到那儿以后,他能够发挥到那么大的作用,但是他如果在北京,我想,可能他连系主任也做不到。但是如果你贪图个人享受那么你就不要去,那儿肯定比这儿艰苦,就看你如何选择了,看你是从个人考虑还是从国家考虑。

问:我小时候读过一篇文章,就是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还读了《大无大有周恩来》。今天,我听了他对您的严格要求,让我产生一种感悟,就是他给您留下了"永远用之不尽的财富"。我想知道周恩来在教育您的时候,有没有跟您谈到如何安排您的人生,我就想知道有没有这么一句话?

周:我们都是在生活琐事当中理解的,归结出来一些人生哲理,我刚才讲的就是这样。没有专门的一句话、两句话。

问: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军人,我非常感谢周大姐跟我们交谈。我92年从地方毕业以后是自愿到部队工作的,我感到我把自己的身体都献给国家了,没什么可说的。我现在成了北航的一名学员,感觉特别快乐,正如周大姐讲的,你把物质生活要求调低以后,到西北体会那种荡气回肠的生活,回到北京就感觉到非常非常快乐。


4.关于入党的建议

问:刚才听说您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还是政协委员。我也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您对我们年轻一代有什么建议呢?

周:这当然是好事情了!有什么需要犹豫的呢?听到你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鼓掌,就说明你这个问题太带有普遍性了,是很多人想提的问题。

问:现在有人说,党员干部几乎都是假公济私,他们觉得以前的优良革命传统几乎已不存在。周大姐,我想知道,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周:这现象我们不应该有,但我觉得不是那么普遍。因为有了这种现象以后,有的报道,有的流传,确实有这样的事,不是没有。肯定有这样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还不是特别普遍。健康的力量还是主要的,总是有这种健康的力量。我发现有不少这样的健康力量,但是宣传的还不是太够。比较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能够按照党的要求去办事的人,还是有的,只不过力量比较弱。但是那些好像有了权就肯定去贪的人,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他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为什么希望咱们这些年轻人能够积极地加入到共产党里来,因为你们的思想很健康,要求不断地进步。这样你们加入党,与他们进行斗争,目前很不理想的状况将来一定能够得以改变,能够有所进步,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5.就业:毕业后的职业该如何选择?

问: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变化,可以选的职业越来越多,我在自己的理想选择上感到有些迷茫。我觉着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您觉得,现在祖国什么地方最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二个问题,我昨天听了大庆石化总经理喻宝才的讲座,他是在毕业之后保留推研两年,如果是您选择的话,你您择推研还是到基层工作?

周:至于你们适合哪种工作就看你们自己是怎么考虑的。我觉得,首先要考虑的是专业,你学的专业在哪儿能发挥作用,就到哪儿去。因为我听说有些年轻人,为了能生活舒适,却到了他的专业不对口的地方工作。我觉得这是太大的浪费,对他自己来说是浪费,对国家来说也是浪费。人生要考虑的是什么?我觉得还是刚才那位同学说,你是考虑国家的利益?考虑民族的利益?还是考虑个人的享乐?你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选择对,你把这个选择对了,我觉得其它什么都无所谓了。你学了半天专业,为了生活安逸,就一定要到一个跟自己专业完全没有关系的地方去工作,你觉得合适吗?你觉得这样能对得起自己的学业吗?我觉得这个选择你完全可以自己作出。

问:生活是现实的,虽然我们有爱国情操,但是有时候面对就业的时候,人又向现实低头了。这种问题经常困惑我们大学生,您能在大学生的爱国和就业上给予一点看法吗?

周:就看你是怎么要求了。你若要求得特别高的话,就会觉得生活条件不好。我觉得,对于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生活的美满程度也是无止境的,好了还要好,永远有更好的生活,你怎么追求呢?你要追求最好最好的,你能达得到吗?对生活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但我们还是比较实事求是来看问题才好。


6.年轻人怎样追求进步、健康的思想?

问:刚才我听到有同学提到忍辱负重的问题,还有您说周总理对人是亲者严疏者宽,我相信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为人民为国家着想的,这是无庸置疑的。我担忧的是当今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自从我们国家大学分立以来,今天我们市场经济、民主建设都有一定规模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充裕了,但我觉得精神更匮乏了。现在我觉得,我们需要更多的像周总理这样的人。我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把周围的人带动起来,提高大家的修养?

周:我觉得,有这么多有头脑的年轻人在这儿不断地成长,我们的国家前景应该是很好的,因为年轻人是层出不穷的,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今天这个座谈这么多学生来,我就觉得是你们愿意听。不然,就觉得听那些老一套干什么,周恩来早就死了,我们还听他干嘛,我们去享乐吧,都不爱听。现在你们这么多人都来听,而且还有很多人站着来听,我真是很感动。我觉得,你们是一批健康的力量,是一批不断成长的力量,有这样的年轻人在这儿,这是刚刚升起来的太阳。当然不是空谈,还是需要咱们每个人做出努力,还是需要咱们的自我修养不断提高,把自己的学识和思想状况不断地提高,我觉得这是个前提。

我们将来应该是有前途的,因为社会总会往上走,大家都会往上走。你们这么多人来,我是很高兴的。我觉得年轻人,不光是你们这些人,我还知道有个"周恩来学习青年研习会",他们有网站,网址是www.xuezhou.org你们知道这个会吗?这是一个自发的组织,参加者有上海的,有北京的,还有浙江的、山东的,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联系起来的。他们在网站上讨论周恩来的为人,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意见不同,他们就争议。但是他们总的是很敬仰周恩来。希望年轻人都向他们学,而且我们应该走这一步。我们现在有这么多年轻人,这么往好的方面去考虑问题,去追求这些进步的思想、健康的思想,这就是咱们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一种好的象征。这个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但是还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

周:前几年,国家教委,就是现在的教育部,在200个县里调查了2万个高中生,对他们做问卷调查。问卷有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崇拜的人是谁?"调查结果是,第一名就是周恩来,占了24.7%;第二名是崇拜自己的父母,占了7%。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差距很大,当时我没想到。因为我觉得,当时社会上都流行歌星、舞星等,大家都崇拜这些人,我以为年轻人也都崇拜这些人。没想到,调查结果是,这些明星加起来大概只有8%,但是它不是第二位。表面上,年轻人热热闹闹的,好象他们崇拜这些明星,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思想上崇拜的是健康的、正派的力量。我觉得这些年轻人就是咱们国家的希望。


7.对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困惑

问:以您的思想境界,对现在社会的现象您有没有困惑?有时候看着明明不对,但怎么还这么盛行?

周:所以,我在会上从来不做言不由衷的发言,或者就是不说话。

问:周大姐您好,首先,我非常感谢您能带给我们这么精彩的一个演讲,谢谢您给我带来一个非常美好的下午。我是学新闻专业的,大家知道,新闻要真实,但是现在我的困惑是,真实的不能真说,该报的不能报。作为政协委员,您能跟我说一下吗?我现在很困惑。

周:我也很困惑。

问:那您说,是不是现在就不能谈国事呢?或者离政治远一点?

周:搞新闻的不可能不谈国事,不可能就远离政治。但是,现在新闻这一块,确是有关领导有各种各样的考虑。我现在还没有到那种思想境界,所以我也很困惑。抱歉得很,不好说这个话。


8.该不该在社会上随波逐流?

问:我们历史文化中讲究的是仁义、真诚,我也要求自己这样,但有人说我是傻瓜。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学习那些狡猾阴险的东西,我觉得我很困惑。我想知道我究竟应该是随波逐流,还是应该改变这种看法?

周:我觉得,说你傻瓜的人才是傻瓜。目光短浅的人不会考虑远大的目标。我就想说一下社会的发展,最早的人、原始的人没有房子住。第一个想到要盖房子的人,他可能来不及住房子,但是他想到了。不然的话,都住在山洞里头,怎么知道做砖。把砖摞起来,有了墙再弄个房顶,这肯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最初想到这事的人,他并不一定住到房子里。他想到时也许很老了,他把这个想法说了以后,别人做起来了。你说这种人是不是傻?他不傻,而是被人尊重。当时也没有文字记载,现在肯定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但是当时的人肯定会尊重他的,肯定认为他是了不起的人,因为他给大家做了贡献。至今,我们还要纪念炎黄二帝,他们做了多少事情?他们发明了耕种、纺织、易经、太极什么的,现在我们都还在纪念他。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想得远一点,如果只想自己的话,早晚会跌跟头。江青她当时的权力多大啊!呼风唤雨,把知道她老底的人都整死,她是不是为了自己?她确实为了自己,但是最终她怎么着?她还是被人民所制裁啊。

第四部分 结束语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们敬爱的周大姐跟我们谈了这么多有意义的话。

周:我有什么不对的,你们说话。

[主持人]:今天,苏铁山老师陪同周秉德大姐来到我们学校。苏老师也是一位革命老前辈的后代,欢迎他给我们讲几句话。

[苏铁山老师]:今天,很多同学代表他们的学校,邀请周大姐去他们那儿讲课。我在这里有一个解释,秉德大姐从年龄上来说是一位快七十的人了,当然她看起来很年轻。她自己各种各样的活动也比较多,包括在外地也有很多活动。比如说,在北航的这次活动,前后安排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所以,我在这里表示这么一个意思,秉德大姐很愿意接受各个学校同学们的邀请去讲课,去做报告,但是时间要容我慢慢来跟他商量安排,这一点向大家表示歉意,这是我表达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点,刚才同学们谈到了,秉德大姐讲到她的伯父周总理的一些事情,周总理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的事业,他没有在革命上牺牲,但是,不等于他不愿意为革命牺牲,在他走向革命道路的时候,他是准备牺牲他自己的。正是这一代人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周总理没有亲生的孩子,他把秉德大姐和她们弟妹们看成自己的孩子。周总理对她的一生做了怎样的安排呢?他把她牺牲了,跟牺牲他自己是一样的。 在这里,我也想说毛泽东。毛泽东的儿子也都牺牲了,这些大家都知道。

还有一个情况,今天秉德大姐没有说过,就是,她自己选择到师范学校去上学,这事是跟毛主席说过的,而且毛主席也没有劝她去留苏去考大学,也支持她去做一个乡村女教师。这个细节,也说明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这一代人,都是宁可牺牲个人,牺牲家庭,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

周:当时我是找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去玩,正好碰见他了。他在后边门上坐在小石凳子上,问我几年级,我说我报了师范。他说"好,好!我就是学师范的。"然后,他就讲,"女孩子学师范好,你们培养建设人才,赶明儿我让李敏也去学师范。"结果,果然李敏就上了师范大学的历史系,虽然没有做老师,但是她也上了师范。

[苏铁山老师]:这一代的革命伟人,当然不仅仅这一代的革命伟人,大家都知道,凡是在历史上,在世界各国受到人民尊敬的人,全是为人民献身的人。如果你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人民、献给祖国,你就会得到人民的爱戴。

[主持人]:现在我们有一个心愿,我们北航的全体同学,要送给周大姐一份有特色的礼物--"神州五号的模型"。

周:你说杨利伟有多么伟大,虽然前面已经有四艘没有载人的航天飞船成功返回了,可是他这次如果不成功的话,他还能回得来吗?所以我们说他是英雄,而且他的确是个英雄。有的人说他不就上天转一圈吗?有什么了不起?!我觉得这样的人太对不起英雄了!这真是我们的英雄,而且也是我们国家的光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我觉得,以后因为有你们这些年轻人,咱们还会有更辉煌更灿烂的成功,更光荣更伟大的业绩。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周大姐的光临,给我们做了一次非常深入的报告。我们将一直继承周总理的遗志,把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好。谢谢大家,谢谢周大姐。

周:四个现代化建设是周恩来的遗愿,他1954年就提出来了,希望大家能够建设好。

[主持人]:今天的现场讲座就到这里,还有许多网友和同学想提问,但因为时间有限,无法一一作答,希望下一次能有机会,再次邀请周大姐来和大学生朋友们谈谈人生。

[周秉德大姐]:谢谢大家!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yew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3.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4. 侯立虹|谁在动摇“两个毫不动摇”?
  5. 以色列会亡国吗?
  6. 从两处战火看东方和西方思维方式
  7. 司马南:美国为什么没能把巴基斯坦彻底拉过去?
  8. 这才是最难打的战争,国安部门刚发出积极信号
  9. 郭松民 | 评普京年度记者会:“过度轻信”及其他
  10. 举办纪念130周年座谈会: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这是一股妖风
  5.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