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2014版将“瘦身” 编制工作已启动

中国经营报记者 · 2014-01-05 · 来源:中国经营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已运行三个月,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最令人关注的改革热土。

  2013年12月30日,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下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一位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有些人从早上六七点钟就来排队拿号。”来自上海市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底,上海自贸区内共新设各类企业1779户,平均每天新设的企业接近30户。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人虽然注册了企业,但并未想好要做什么。

  外界普遍关注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但据记者了解,虽然“一行三会”目前共计出台了51条相关的政策、措施,但实施细则的落地仍然阻力重重。值得欣慰的是,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2014版将“瘦身”,目前已启动编制工作,2014年年中将推出。

  近2000户企业抢注

  2013年12月30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基隆路9号,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办事大厅,排队咨询、注册公司的人们排成了长队。一位温州籍商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的费用加上办公室的租金,两万多块钱,先注册一个公司,占个位置再说。”

  上海自贸区挂牌以后,自然少不了以善于寻找商机著称于世的温州商人身影。这位温州商人告诉记者,第一个在上海自贸区递交企业注册申请的、拿到外资公司首张牌照的,都是温州商人,温州商人成批地跑到上海自贸区注册企业。

  上海自贸区的一大创新之处就是试行企业认缴登记制度的“宽进”原则,不再限定企业的最低注册资本,这就意味着在注册公司方面的资金占用将大幅下降。据记者了解,理论上来说,在上海自贸区“一元也可以注册公司”,但是通常来说需要花费每年2万元购买一个“虚拟地址”,或者在上海自贸区之内租下一间办公室,三四天内就可以完成企业注册流程。

  “有些人从早上六七点钟就来排队拿号。”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上海市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底,上海自贸区内共新设各类企业1779户(含分支机构12户),注册资本(金)总额达到426.3亿元;其中私营企业1556户,占新设内资企业总数的92%;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9户,比例不到10%。

  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宏透露,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以来,平均每天都有一两百家企业前来咨询、注册,其中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但很多企业在注册以后,并不明确具体要做什么业务。

  2013年12月,上海国金租赁有限公司获得母公司上海国际集团以及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的增资,希望在上海自贸区打造融资租赁平台。该公司一位高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世界航空金融中心爱尔兰相比,上海自贸区落地政策的优惠力度并不大,不止是税收方面,还涉及法律框架的问题,外资还有很多担心。”与温州商人相比,上海国金租赁有限公司所持态度可谓理性。

  金融开放阻力大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虽然还没有想好在上海自贸区做点什么,但温州商人们对于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普遍寄予厚望,希望分得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的政策红利。

  对于金融开放,好消息是,2013年12月央行已经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的意见》,包含了30条政策的这一文件已经被称为“央行30条”,加上此前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出台的21条措施,主管金融领域的“一行三会”已经出台51条支持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和措施。

  “央行30条”涉及到贸易便利化、人民币跨境结算、外汇管理等诸多外界关心的问题。据记者了解,在“央行30条”出台的当天下午,央行上海总部召集了上海自贸区内的9家商业银行、3家基金以及其他在自贸区拥有牌照的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进行座谈,征求对于“央行30条”的看法以及对于制定实施细则的建议。

  与会金融机构人士透露,央行方面表示,下一步的实施细则将对“央行30条”涉及的细节问题给出专门解释。

  但也有权威消息人士表示,“央行30条”的实施细则,由于需要协调统筹的部门太多,短期之内难以出台,取而代之的是以6~7部配套文件的形式分批发布细则。

  上海市正着手成立上海自贸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该小组由上海常务副市长屠光绍担任组长,主要有两项任务,一块是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协调推进自贸区的金融开放创新,一项是为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自贸区的金融开放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服务和保障。

  “自贸区面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金融机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经营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必须采取一些与国际接轨的措施。”屠光绍在2013年12月27日的一次会议上表示,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在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一行三会”的协调监管已经在上海自贸区启动。

  坏消息是,业界认为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阻力很大。比如,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高级研究员马宇就表示,“‘央行30条’看起来向区外辐射有点打通的意思,但实际上政策力度有限,不可能真正打通,因为打通了就等于市场全面开放了。”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叶珺也认为,“金融开放触动会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金融一旦在一个点上开放,整个资金的流动就很难管理,监管部门对此态度谨慎。”

  外界比较看好的是上海自贸区的离岸金融业务。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自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耿西岛等传统的自由港和离岸金融中心,纷纷组团到上海考察,寻求合作机会,以至于“每天都忙于接待各地的考察团”。

  但在2013年11月底,耿西岛首相Peter Harwood曾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在与屠光绍的会谈中,“我们最想做的是让耿西岛金融业进入上海自贸区,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不过,屠光绍的回答是“具体的法规政策尚未出台”。

  2014版负面清单“瘦身”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已成为一大改革亮点,从原来的审批制到现在的备案制,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皆可投资。

  但2013版负面清单出台之后,却遭到许多外界的质疑声音,表示与此前的期望不符,基本照搬《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没有体现突破。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2013版罗列了190项特别措施,其中禁止类38项、限制类152项;对比《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包括的禁止类36项、限制类78项、鼓励类中的限制措施约43项,两者的吻合度极高。

  马宇表示,“自贸区批复时间非常紧,把现有的产业目录直接搬过去比较容易。清单里牵涉到18个大类、190项,涉及很多行业门类,任何一项突破都需要与行业主管部门反复沟通,时间根本来不及。”

  记者获悉,上海市已经启动2014版负面清单的编制工作,新版清单有望于2014年年中推出。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表示,2014版负面清单正在征求意见,特别是市场主体、行业协会,负面清单仍有很大空间;下一步将考虑按国际分类,完善分类方法,进一步优化空间,管理措施有进一步缩短的可能。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王新培透露了2014版负面清单调整优化的思路:一是提高透明度,对限制类但无具体限制措施的条款分类处理,对需保留的应明确具体限制措施;对没有保留必要的,则尽量取消。二是提高开放度,主动与相关部委沟通,争取支持、取消或放宽一批对外资的限制措施。总体来说就是要按照国际通行惯例,进一步减少负面清单中的限制措施,同时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模式下的开放性经济管理体系。

  “下一稿(负面清单)肯定要往下减,实质性的突破值得期待。涉及部门法规的可以改法规,涉及法律的可以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修改,2014版有这个时间走程序。”马宇表示。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何万篷也认为,负面清单未来将有调有减,总量上是做减法的,“2013版把能想到的都写上去,到了2014版、2015版肯定会做减法,限制类会逐渐开放,这里面大有机会。”

  上海自贸区概况

  覆盖范围

  外高桥保税区(10平方公里):这是1990年9月正式启动的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目前是全国15个保税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1.03平方公里):国务院特批的全国第一家保税物流园区,与外高桥港区连成一体,距离外高桥保税区只有3公里。

  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3.59平方公里):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流域的交汇点,紧邻货邮吞吐量全球第三的浦东国际机场,2010年9月28日正式运作。

  洋山保税港区(14.1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6.85平方公里,岛域7.31平方公里):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由上海和浙江合作建设,实行海关封闭监管的特殊功能区域,2005年12月10日正式启用。

  进度时间表

  2013年8月22日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2013年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

  2013年9月3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正式发布;

  2013年12月2日,央行正式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

  2013年12月30日,有消息称上海自贸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将成立,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担任组长。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匠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3.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8.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9.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