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的股价在上周四突破1000美元大关后,这两天仍然继续狂飙突进。
5月28日,英伟达股价继续大涨7%,股价最高摸到1149美元,收盘总市值达到2.8万亿美元,跟苹果的2.9万亿美元,只差1000亿美元。
英伟达这波大涨有两个刺激因素。
5月22日美股收盘后,英伟达公布的财报高于市场预期。
英伟达2025财年第一财季营收为260.44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46亿美元。
第一财季净利润达到148.81亿美元,同比大增628%,环比增加21%;
与此同时,英伟达还宣布拆股,将按照1:10的比例进行拆股。
拆股就相当于A股的高送转,本来一股拆成10股,股数增加,股价就会变小。
现在英伟达1000多美元,拆完后就会变成100多美元。
其实这次英伟达股价大涨,反而拆股的刺激影响更大一些,因为市场对英伟达业绩暴增是普遍有预期了,而且当前英伟达股价也早已经兑现了这样的业绩高速增长预期。
但在英伟达如此高位的情况下推出这样一个拆股方案,引爆股价暴涨,这只是引发市场投机炒作加剧,反而在放大风险。
虽然英伟达在拆股的说明里是说,为了便让员工和投资者更容易持有其股票。
但高位拆股所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让散户去接盘。
美股一向也有炒作拆股的风气,根据美国银行全球研究中心的分析,宣布拆股的公司的股价在12个月平均上涨25.4%。
但拆股也并不一定都是推动股价上涨。
2022年8月25日,特斯拉进行1股拆成3股,但自拆股以来,特斯拉累计跌约40%。
当然,拆股后,大量散户狂热涌入,很难说英伟达是不是还有一波爆炒。
现在英伟达的股价走势显然已经进入到一个非理性炒作的阶段,你是很难用理性思维去衡量其炒作的尽头在哪里。
不过,当前英伟达的炒作,确实存在一些泡沫化风险。
这里得先强调一下,美股AI板块的泡沫化风险,跟AI产业的发展前景是两码事。
我在2020年3月,就写过文章分析预判AI时代即将到来,我还将其命名为“造梦时代”,就是可以实现“创作个人化”,包括影视动漫创作游戏等等。
我认为,创作仍然需要人,但创作工具的AI化,可以让以前需要几十个人的创作团队,精简为少数几个人。
当然,现在的生成式AI,还远远达不到创作个人化,仍然需要漫长迭代的过程,但AI发展的优势就是在于可以不断快速迭代来优化。
而且,相比生成式AI在互联网创作的应用,我更看好AI在制造业的应用,所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预期。
当然,这个仍然也只是一个远景预期,现在也仍然远远达不到可以AI工业革命的质变节点。
但至少目前市场已经有这个强烈预期。
所以,AI产业的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然而,金融市场炒作的就是预期,一旦存在这样确定的预期,市场一定会提前炒作。
所以,产业有前景,跟市场存在泡沫化风险,是并不冲突的。
就好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产业没有前景。
恰恰是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家对于未来属于互联网的预期十分确定,所以市场才会一窝蜂的去炒作互联网,直接把预期打满,从而把股价直接炒作一步到位。
这相当于短时间内,把市场未来十几年的发展预期都提前透支。
这种市场基于确定性预期的炒作,所带来的泡沫化风险是不能无视的。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整个互联网板块在随后10年里基本是萎靡不振,但这时候互联网产业反而在继续高速发展。
一直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随着美国开始量化宽松来无限印钞,美股开始进入长牛,这些互联网板块股价才开始新一轮上涨。
但即使如此,比如像现在美股市值第一的微软,是一直到2015年股价才涨回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高点。
这相当于2000年互联网炒作,是提前透支了微软未来15年的发展的预期。
这种基于确定性预期的来疯狂炒作,提前透支未来发展预期,是当前美股AI狂潮跟2000年互联网泡沫,比较相似的地方。
而且当前美股存在一个交易高度集中化的问题。
英伟达在5月28日的成交金额达到714亿美元。
排名第二的AMD成交金额达到112亿美元,这两支都是炒作AI。
特斯拉成交金额是104亿美元,市值第二的苹果成交金额99亿美元,市值第一的微软成交金额是66亿美元。
市场交易高度集中化,是容易催生出风险。
而且,美股一向有“七姐妹”的说法。
所谓美股七姐妹就是微软、苹果、谷歌、英伟达、亚马逊、Meta、特斯拉,他们是美国科技股市值最高的7支股票,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29%。
这7支股票市值加起来,远超世界第二大股市,是日本股市市值的两倍。
微软的市值与法国、沙特和英国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相当。
而且,美股去年的大涨,更多也只是七姐妹的大涨。
去年美股七姐妹大涨71%,但标普500其他493只股票仅上涨了6%;
这是美国历史上市值和交易集中度最高的时候。
上一次市场集中度达到如此高水平是在1929年大萧条爆发前。
此外,现在就连七姐妹内部也进一步分化。
首先是七姐妹变成四巨头,苹果、谷歌、特斯拉今年的涨幅走势,是明显掉队。。
然后又从四巨头变成英伟达一枝独秀,这个月七姐妹明显都有点涨不动,大家都在围观英伟达一路飙涨。
5月23日,英伟达财报公布后暴涨9%时,美股七姐妹其他也基本都是跌的。
这种交易高度集中化,并且已经带不动其他个股的时候,是比较强烈的风险信号。
当然从估值来说,当前七姐妹的市盈率并没有2000年互联网泡沫那么夸张。
美股七姐妹目前的追踪市盈率为45倍,这虽然也高于正常25倍左右的市盈率,但七姐妹作为成长股,市场是一直愿意给更高的估值。
1989年日本股市泡沫破裂之前,日经指数的市盈率是67倍,2000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市盈率是65倍。
所以,从市盈率来看,美股七姐妹的泡沫似乎也还没那么夸张。
但我也一直强调,市盈率只能反应过去,不能用来预测未来。
美股七姐妹当前是作为成长股,面临戴维斯双击的加成,所以市场愿意给更高估值,这样未来业绩上升,市盈率就可以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不高的水平。
但只要未来七姐妹的业绩出现停滞甚至反转,那么就会从戴维斯双击,变成戴维斯双杀,原本好看的市盈率,也会一下子变得不好看,股价就会出现较大回落。
七姐妹过去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对全球互联网发展近乎垄断的基础上,世界其他国家用户基本都会用七姐妹的产品。
所以,美股七姐妹的用户群体并不仅限于美国,他们的发展是基于全球庞大用户群体基础上。
然而,当前全球有60%人口已经接入互联网,还有40%人口未联网。
看好七姐妹的人,就会着眼于40%人口未联网,认为七姐妹发展潜力还很大。
而不看好七姐妹的人,会着眼于60%人口已联网,认为七姐妹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难度会越来越大。
我个人认为,当前美股七姐妹确实已经暂时告别低成本快速获取用户的阶段。
虽然全球还有40%人口未联网,但这基本都是一些十分贫穷的国家,能低成本开发的国家基本都开发完了,剩下的都是不太好开发的。
而且,当前全球互联网,也会面临较大的地缘风险。
逆全球化虽然目前还集中在产业链和贸易,但很难说未来逆全球化会不会刮到互联网领域。
对于英伟达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因为中国市场一直是英伟达重要的市场之一,但过去一年拜登政府也屡屡出台禁令,限制英伟达出口高端芯片。
虽然英伟达基于自身业绩需要,一直反对美国禁令,也一直想办法搞很多阉割版,来跟拜登政府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但从长远来看,美国对英伟达出口的限制只会越来越强。
而美国这种搞小院高墙的行为,只会加强我们独立自主研发的动力。
当前英伟达股价暴涨,一个最核心的预期,就是基于英伟达在AI芯片上的垄断,英伟达基本占据AI芯片90%的市场,所以显示芯片排名第二的AMD市值只有英伟达的1/10。
如果我们能在显示芯片领域打破英伟达的垄断,才能给英伟达带来极大的挑战。
目前英伟达因为垄断,所以利润率是超高的,达到69%的利润率,基本就是卖金铲子。
像英伟达专业用于AI的高端芯片H100,一直是各大科技公司大批量抢购的对象。
H100单个售价超过3万美元。
但几个科技巨头买H100都是几万张的购买。
像一季度Meta发布了Llama 3 AI大模型,使用了2.4万个H100 GPU。此外,特斯拉也正在使用3.5万个H100来帮助训练自动驾驶模型。
Meta在今年初还宣布要在今年底之前,购买35万个H100芯片,单单这个购买规模就超过百亿美元。
不过这里也有几个问题。
一个是英伟达能否实现长期在AI芯片的垄断。
另外一个问题是,当前各大科技公司疯抢AI芯片,更像是前期拓荒时去堆AI算力的基建,一旦这个AI算力的基建达到一定规模时,各大科技公司在AI芯片的支出就会逐步减少。
AI算力并不像消费级芯片,对于更新换代的需求没那么强。
比如,一家科技公司现在买10万张H100去堆算力,不可能在H200出来后,把这10万张就扔了,拿去换成H200。
起码得等这些H100用报废了,才会用动力去更新换代。
因为对AI大模型来说,重点是在于“堆算力”,至于是用什么显示芯片去堆出来的算力,要求并不高。
所以,当前英伟达虽然业绩增长非常快,但并不能长期保持如此高速增长,一旦AI产业的前期堆算力基建达到一定规模时,市场对AI芯片的需求也会慢慢退潮,会从疯狂需求阶段,转入一个温和需求阶段。
但从长远角度来说,人类对于算力需求的上限,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上升,因为人类芯片当前仍然是有算力瓶颈,所以这些科技公司才需要动辄用几万张、甚至几十万张AI芯片去堆算力。
AI产业的发展,核心仍然还是在于芯片,在于算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