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论
--------------------------------------------------------------------------------
一基本理论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基础之上的:人们要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吃、穿、住等生活资料的需要。
吃、穿、住等这些满足生活资料需要的行为就是消费生活资料的行为,即消费行为。消费行为能否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主观上是否有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取决于客观上是否已获取生活资料。生活资料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要想消费生活资料,必须首先获取生活资料。获取生活资料的行为,我称之为获取行为。
获取行为有两种:1,受供行为,即通过接受他人施舍、捐赠、赡养等供养方式而获取生活资料的行为。如婴幼儿接受哺乳的行为、终身病瘫在床者接受喂养的行为、人们继承遗产的行为。2,谋生行为,即通过谋取方式而获取生活资料的行为,包括以打工、经商、办厂等方式参与生产、向大自然谋取生活资料的生产谋生行为及以拣食、乞讨、偷盗、抢劫、诈骗等方式不参与生产、向他人谋取生活资料的非生产谋生行为。
两种获取行为截然对立。受供是消极、被动、不作为形式的获取行为,不需要受供主体付出任何主观努力,一味静待领受而已。所以它的实施,首先取决于他人的主观意愿。他人不供养,自己就无法受供。谋生行为则是积极、主动、作为形式的获取行为,非得自己首先付出主观努力不可。所以它的实施,首先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意愿。明白二者的区别,我们就容易理解:同是接受施舍,难民营难民的行为因未付出个人努力、纯属社会主动行善的结果而为受供行为,街头乞儿的行为因属个人努力的结果而为谋生行为。
两种获取行为当中,只有谋生行为能创造出新的生活资料从而增加人类生活资料总量,受供行为只能能对这个总量的分配发生影响。所以谋生是基本获取行为,受供是后起的、派生的、从而是非基本获取行为。
就个人而言,既可以单靠受供生存,也可以单靠谋生生存,所以个人生存方式有受供生存方式、谋生生存方式两种。个人生存方式当然又有生产生存方式、非生产生存方式两种。就人类而言,由于别无人类,既无法享受受供滋味,也无从体验乞讨、偷盗经历,所以只有生产生存方式。
生产是生活资料的唯一源泉;所以人们要想生存,就必须从事生产。这就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得到的第一个结论。
考察个人行为史可知:一个人总是先有受供行为而后才可能有谋生行为的。这是因为谋生需要较高质量要求的体力和脑力——谋生能力,婴幼儿不具备。此外谋生还需要工具(包括交通、照明等等一般条件)、原材料,是为谋生工具、谋生对象。谋生工具传递或帮助传递谋生能力,谋生对象吸收谋生能力:二者统称谋生资料。谋生能力、谋生资料构成谋生二大要素:一为人的要素,一为物的要素。二大要素如果缺少一个、或者虽不缺少但彼此分离,谋生都无法展开。谋生非得二大要素结合起来、即将谋生能力与谋生资料同时投入到一起不可。
谋生能力是逐渐成熟的。我们说某某具备了谋生能力,是指某某具备了完全成熟的谋生能力。谋生能力由于本来完全是、后来也基本上是劳动力,所以,完全成熟的谋生能力取决于完全成熟的劳动力。完全成熟的劳动力即完全满足当时社会生产力普遍质量要求的劳动力。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一定,对劳动力质量的普遍要求自然一定。个体总是在相近年龄段里具此劳动力的,除非出现严重病残。所以一定的年龄状况、健康状况成为判断一定时期个体具有完全成熟劳动力的两大标准。到了这个一定的年龄、一般健康状况尚可的个体,就被社会公认具备了谋生能力。但在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由于有日趋提高的规律,故对劳动力质量的普遍要求也日益提高,从而判断具备谋生能力的年龄、健康标准日趋提高,最明显的是年龄下限日趋后延。从前十三周岁就被视为成人、应当开始谋生,而现在未满十六周岁谋生早已遭到社会禁止。现在各国多以18周岁左右为完全民事责任年龄,所以,以18周岁左右为谋生年龄下限是现代社会所公认的。
谋生年龄只有下限,没有上限。这是因为:1,社会没有年老不准谋生的禁令,什么时候不谋生是个人权力;2,年纪大的体力当然不如年纪小的,但经验比年纪小的丰富,所以各有优势。
具有谋生能力的人构成谋生能力人口。
谋生能力伴生谋生责任。按理,没有谋生能力的人没有谋生责任、不必谋生,具备谋生能力的人应当履行谋生责任。但这种情况只能出现在氏族公社和共产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至今,一直存在着已具备谋生能力而不在谋生者及不具备谋生能力而在谋生者。
谋生依靠的谋生要素是谋生资料还是谋生能力的不同,形成谋生方式的差异。依靠谋生资料谋生的,是谋生资料谋生方式;依靠谋生能力谋生的,是谋生能力谋生方式。谋生要素只有两种,所以谋生方式只有两种。当然你也可以既依靠谋生资料也依靠谋生能力谋生,但这已是复合的谋生方式而非基本的谋生方式了。
我们已经知道谋生可以在生产领域也可以在非生产领域进行。生产谋生和非生产谋生是根据谋生领域的不同对谋生的划分。非生产谋生领域又包括公务谋生领域和非常谋生领域。公务谋生领域就是在社会公共事务机关(氏族公社的社员大会、部落联盟的酋长大会、国家的政府机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民大会)的谋生领域,就是所有具有政治色彩的国家机关的工作成员(当然包括官员、雇员)和没有政治色彩的社会公务机关成员的谋生领域;非常谋生领域就是我们熟知的乞食、偷抢等等谋生领域。
公务谋生者没有老板,基本职责是为全社会工作,从全社会的收益当中截取一部分作为他们的谋生收益;生产谋生者和非常谋生者要么自己是老板、要么给老板打工。
根据谋生领域的不同,谋生能力自然分为生产谋生能力和非生产谋生能力,非生产谋生能力又分为公务谋生能力、非常谋生能力(如偷盗能力、诈骗能力)。谋生资料自然也分为生产谋生资料和非生产谋生资料,非生产谋生资料分为公务谋生资料、非常谋生资料。比如一根撬棍,用于生产谋生领域是生产谋生资料,用于非生产谋生领域如撬窃现场却是非生产谋生工具当中的非常谋生工具。
两大谋生方式、两大谋生领域并不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阶级社会存在所有形式的谋生方式、谋生领域。氏族公社虽然也存在两大谋生方式,但每一个谋生人口都是相同地一身兼有两种谋生方式;虽然也存在两大谋生领域,但非常谋生领域狭窄,只有对他氏族的掠夺战争一种场合,不象阶级社会那样有偷抢拐骗等等“行道”。共产主义谋生人口的谋生方式与氏族公社谋生人口的谋生方式一样,但不存在非常谋生领域。
谋生是为了获得生活资料。谋生所得生活资料为谋生收益,相应有受供收益,二者构成获取收益。收益(即收入)有三种形式:一是生活资料形式,即获取所得正是自己消费所需的生活资料;二是商品形式,即获取所得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变成自己消费所需生活资料的产品;三是货币形式。
没有收益的获取自然徒有其表。所以继承债务遗产、偷鸡不成蚀把米只是形式意义上的受供行为、谋生行为。
生产谋生资料谋生方式、生产谋生能力谋生方式的收益,马克思已经指出,分别为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其实,非生产谋生资料谋生方式之所以能实现谋生目的,同样因为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收益,——难道非法工厂的老板不也是贪求剩余价值吗?当然这是非法剩余价值。而非生产谋生能力谋生方式的收益,我们可以称之为非法谋生价值收益。总之,谋生资料谋生方式、谋生能力谋生方式的收益统称剩余价值、谋生能力价值。
获取行为之外的是非获取行为,包括消费行为和裸睡于野这类的既不在消费又不在获取的行为。
正在进行获取行为的人是获取行为人,其它是非获取行为人。但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不大,因为获取行为有两种,所以单单考察一种获取行为不能揭示这种行为对行为主体整体性质的意义。能揭示这种行为对行为主体整体性质的意义的,只能是两种获取行为当中的相对关系。我把获取行为收益等于或大于消费价值(消费行为所消费的生活资料价值)的人称为获取行为人口,把获取行为收益等于或小于消费价值的人称为非获取行为人口。
获取行为人口包括谋生人口和受供人口。谋生人口即谋生收益等于或大于受供收益的获取行为人口,受供人口即受供收益等于或大于谋生收益的获取行为人口。
谋生收益占获取收益的百分比为谋生收益率,即:谋生收益率=((受供收益+谋生收益)÷谋生收益)×100%。
谋生收益等于或大于受供收益的获取行为人口,也就是谋生收益率≥50%的获取人口,就是正在谋生、并且主要依靠谋生养活自己的人,就是谋生人口。受供人口也就是谋生收益率≤50%即受供收益率≥50%的获取人口。
谋生人口、受供人口与主要依靠谋生、受供生存的谋生生存人口、受供生存人口不同,前者正在谋生、受供,而后者既可以是正在谋生、受供者,也可以是不在谋生、受供但仍靠从前的谋生、受供收益积蓄生存者。后二者是前二者的属概念。
设A某时间内消费十个单位的生活资料价值,谋生收益为五单位价值,受供收益为三单位价值,那么,他是非获取行为人口;如果他的消费价值变为六个单位,那么,他是获取人口当中的谋生人口。
二 应用
1. 关于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这里只指公有制和私有制。
什么是公有制呢?
中国现行理论认为:公有制就是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的社会制度。
首先,只看到生产资料,看不到非生产资料的谋生意义,考虑不全。我们已经知道,生产不过是谋生的形式之一,生产之所以有意义,完全在于它具有谋生意义。所以谋生是生产的更深刻的本质。对占有者来说,占有的是生产资料还是非生产资料并不要紧,因为生产资料可以用作非生产资料、非生产资料也可以用作生产资料,关键在于占有的是谋生资料就行了。如果生产没有谋生意义,它对社会制度就毫无影响。显然,与社会制度有直接关系的首先是谋生资料而不是谋生资料下一层次的生产资料。
其次,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社会谋生资料的社会制度从来没有出现过,将来也不可能出现。因为尚不具备谋生能力的人既无能力也无必要占有谋生资料。且不说他们根本无力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而不是法律占有权意义上的)谋生资料占有行为,他们纵然占有谋生资料也会因无力谋生而使得这一占有行为毫无意义。谋生资料对他们而言,是无用之物。他们注定只能依靠受供生存。显然,既有能力又有必要占有谋生资料的,只能是谋生能力人口。
最后,现行理论中的“社会”一词用得不当。全世界可以说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氏族公社也是一个社会。但全世界谋生资料由全世界谋生人口共同占有的社会制度,与全世界谋生资料被各国或各氏族公社分割、各国或各氏族公社各自占有其谋生资料的社会制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无疑是公有制,后者则不然。因为各国或各氏族公社各自占有其谋生资料,纵然各社会内部实施共同占有制,但对他国、他氏族公社而言,双方谋生资料不能共享,各国或各氏族公社仍然只能是私有制。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国家:它的所有家庭同时都是不另雇人的作坊,家庭成员都和和睦睦、恩恩爱爱,有事相商而定,共同劳动、共享财产,一句话,各家庭内部都对外实施私有制、对内实施公有制。你难道不认为这个国家仍然是私有制社会吗?
所以说,氏族公社制仍然是私有制。因此,它一样存在着私有观念、一样存在着商品经济、一样存在着对其它社会的掠夺战争,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不可能存在的现象。
我把全人类公共事务由一个公共事务机关管理的世界称为一体化世界,与此相对的是分裂化世界。分裂化世界就是自氏族公社至今的世界,其本质是全人类谋生资料被分割为各个氏族或各个国家的谋生资料,各个氏族或各个国家形成多个公共事务机关、各自管理各自氏族或各自国家的公共事务(当然也就包括了各自的谋生资料了)。分裂化世界的各个氏族或国家称为这个世界的子社会。
所以,所谓公有制,只能是全人类谋生能力人口共同占有全世界谋生资料的一体化世界的制度;此外都是私有制。
显然,只要存在利益独立的子社会,必然产生维护子社会独立、狭隘利益的私有观念,必然是私有制世界。
我不知道是否存在原始共产主义。如果人类果真起源于一个人类始群、而这个人类始群又实行谋生资料的共同占有制,那么,人类存在过原始共产主义。如果人类起源于若干个人类始群,各群散居各处、彼此不知对方的存在、各自实施公有制,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彼时人类尚未成为一个类、世界尚未形成,即彼时存在几个人类、几个世界,所以可以承认它们均为公有制社会。但如果它们知道了彼此的存在、并且不允许他方共享己方的谋生资料,那么,私有观念已经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已然瓦解,人类社会第一个私有制形式悄然登场。
在分裂化世界里,私有制历经氏族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四个发展阶段。但私有制并非只存在于分裂化世界,一体化世界同样也可以存在私有制。眼下的世界一体化进程充分证明了马克思阐述的资本主义资本不断集中的规律。先是诸国林立的竞争,而后是少数大国或联邦的竞争,最终必然世界一国。这时的国家与世界等同。这时的一体化世界依然是仅部分谋生能力人口占有谋生资料的私有制社会。但这是最后形式的私有制,它为公有制即共产主义的到来扫除了最后一个障碍之后,再无革命性可言,自然退出历史。共产主义社会在人类梦想了几千年之后终于成为现实。
一个社会的谋生能力人口对谋生资料的占有方式有两种:一为集体占有,一为私人占有。集体占有制即共产主义、氏族公社制的占有方式,其本质是谋生资料在其集体内部不作分割,每一个谋生能力人口均有相等管理权;也叫共同占有制。公有制的集体占有制是集体公有制,而私有制的集体占有制是集体私有制,区别只在于集体之外是否还有集体存在。公有制都是集体公有制,这是题中之意。私人占有制又分两种形式:一为个人占有,一为国家占有。个人占有即个人私有制,其特点是个人占有自己名下的谋生资料,包括自然人占有、法人占有两种形式。国家占有即国家私有制,其特点是国家直接占有谋生资料。它不同于法人占有,因为法人占有的谋生资料源于自然人占有的谋生资料,而国家是一无所有的,仅凭借政权才占有到谋生资料。它也不同于氏族公社的集体私有制。集体私有制下的每一个谋生能力人口有相同的谋生资料管理权,而国家私有制只有国家官吏按级别高低来分享大小不等的谋生资料管理权。
在当代,一个国家谋生资料如果多为个人占有,人们通称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或个人资本主义国家;如果多为国家占有,人们通称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如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
私有制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谋生能力,而公有制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所有能力。二者的优劣一望而知。
私有制虽然产生了无数的血腥和肮脏,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它更带来了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且日益人性化。如果不是私有制,人类大概还在过着现在残存的部落土著一样的生活。私有制以全人类人性的异化(所谓人性的异化,就是个人利益对全人类利益的背离)为代价,换取了全人类更快的进步速度,这个代价是值得的。私有制功大于过,应当得到肯定:这就是我对私有制的评价。
2. 关于阶级
消除分歧应当从最近一个共同观点开始。承认阶级存在的人有几点共识:1,阶级是由人组成的一个集合;2,阶级是私有制的产物;3,至少所有的新生儿不具阶级性,不属任一阶级。我们的讨论就从“阶级是私有制部分人口之集”入手。
私有制人口当中,究竟是哪部分才隶属于阶级呢?
我们还是先来考察一下私有制下的人吧。私有制社会里一个人出生了。这时他没有阶级性。他一天天长大,只要不去谋生,就永远不会成为任一阶级的成员。即使有了谋生行为、若收入微薄或开支巨大而仍然主要依靠他人养活自己,也不足改变其无阶级身份的状况,至多只能说,他具备阶级身份的因素增加了,但增加的量尚不足以导致质的改变。而一旦不仅开始了谋生、且主要依靠谋生养活自己时,他立即获得了阶级身份:如果主要靠打工养活自己,他是工人阶级一员;如果完全靠摆个烟摊养活自己,他是个体劳动者阶级成员;如果流浪四方、偷抢为生,他属于流氓无产阶级;等等。只要仍在谋生并且仍然主要依靠养活自己,他的阶级身份就始终保持。只有发生拒绝就业、失业、退休、死亡这些情况,他才会暂时乃至永远丧失阶级身份、退出阶级队伍。
阶级身份既有获得,当然也有保持、改变、中断、丧失。
分析一个人的阶级身份,不能与这个人的阶级意识相混淆。阶级身份是客观产物,阶级意识是主观产物。所以:1,有阶级身份的人未必有阶级意识,没有阶级觉悟的阶级成员的存在就是证明。所谓阶级觉悟,就是对阶级的本质、分类及其历史使命等的认识而已。而认识是需要时间的。所以阶级意识的建立一般后于阶级身份的获得。2,没有阶级身份的人未必没有阶级意识。从来没有阶级身份的人总是生活在有阶级身份的人周围的,一旦受其影响,阶级意识的出现就可以先于阶级身份的获得;而曾经拥有阶级身份的人可以不因阶级身份的丧失而立刻丧失原有的阶级意识。3,有此阶级身份的人可以有彼阶级意识,阶级异己分子即是如此。
也许有人会问:按你的说法,陈胜、吴广抛开锄头、揭竿而起的刹那就已经脱离了农民阶级了?马克思也不是无产阶级成员了?是的,他们不在谋生,所以并不属于任何阶级。但不是阶级成员的人未必就不能为某个阶级服务、未必就不能成为某个阶级的领导,正如不是军人也一样可以参战、正如总统并无军籍却可以是三军统帅一样。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不在谋生、并且主要不是依靠谋生养活自己的人没有阶级身份、不属于任何阶级。也就是说,私有制非谋生人口都不是阶级成员。所谓阶级,只能是私有制谋生人口的集合。那么,是否所有的私有制谋生人口都是阶级成员呢?
已经阐明,氏族公社制也是私有制。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氏族公社全体谋生人口都不具有阶级属性。
为什么单单这一私有制不存在阶级呢?
比较氏族公社私有制与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质区别在于:公社谋生人口由于共同占有谋生资料,都以依靠谋生资料和谋生能力谋生,而其他私有制由于仅一部分谋生人口占有谋生资料,所以仅一部分谋生人口能够依靠谋生资料谋生,另一部分谋生人口就只能依靠谋生能力谋生了。依靠谋生资料还是依靠谋生能力谋生,我们已经知道,是谋生方式的差异。可见,氏族公社谋生人口的谋生方式是一致的,而其他私有制的谋生人口的谋生方式是不一致的。谋生方式一致,则利益相同,阶级无从产生;谋生方式不一致,利益有别,阶级遂得产生。阶级原来是谋生资料占有不均致谋生方式不一致而产生的。
除了谋生方式都相同的私有制社会里的所有人和谋生方式有别的私有制社会里的非谋生人口,私有制的其他人即谋生方式有别的私有制社会里的所有谋生人口,均有阶级性、均属某个阶级、均为阶级成员。
所以,所谓阶级,就是谋生方式存在差异的一体化世界和分裂化世界的子社会里的谋生人口全集。
阶级既然是由于谋生方式的差异产生的,那么,阶级的分类必然取决于谋生方式的分类。
谋生方式只有两个:谋生资料谋生式和谋生能力谋生方式。所以,阶级只有两个:谋生资料阶级和谋生能力阶级。
一个人当然可以兼有两种谋生方式。主要依靠谋生资料谋生的阶级成员即谋生资料谋生收益率(=((谋生资料谋生收益+谋生能力谋生收益)÷谋生资料谋生收益)×100%)等于或大于50%的阶级成员,构成谋生资料阶级。主要依靠谋生能力谋生的阶级成员即谋生能力谋生收益率(=((谋生资料谋生收益+谋生能力谋生收益)÷谋生能力谋生收益)×100%)等于或大于50%的阶级成员,构成谋生能力阶级。
谋生资料谋生收益率等于50%的阶级成员,也就是谋生能力谋生收益率等于50%的阶级成员。他们既属于谋生资料阶级,也属于谋生能力阶级。这是正确分类必然产生的现象。
由于谋生资料可以分为生产谋生资料和非生产谋生资料,谋生资料阶级也可以分为生产谋生资料阶级和非生产谋生资料阶级。生产谋生资料谋生收益率(=((生产谋生资料谋生收益+非生产谋生资料谋生收益)÷生产谋生资料谋生收益)×100%)等于或大于50%的谋生资料阶级成员构成生产谋生资料阶级;非生产谋生资料谋生收益率(=((生产谋生资料谋生收益+非生产谋生资料谋生收益)÷非生产谋生资料谋生收益)×100%)等于或大于50%的谋生资料阶级成员构成非生产谋生资料阶级,如非法工厂老板、毒枭、巨贪。同样,生产谋生能力谋生收益率(=((生产谋生能力谋生收益+非生产谋生能力谋生收益)÷生产谋生能力谋生收益)×100%)等于或大于50%的谋生能力阶级成员构成生产谋生能力阶级;非生产谋生能力谋生收益率(=((生产谋生能力谋生收益+非生产谋生能力谋生收益)÷非生产谋生能力谋生收益)×100%)等于或大于50%的谋生能力阶级成员构成非生产谋生能力阶级,包括公务阶级和非常阶级。
谋生资料阶级、谋生能力阶级与“有产阶级”、 “无产阶级”或“剥削阶级” 、“被剥削阶级”的区别如下:一,现行理论将全靠负债经营的老板划入无产阶级、将占有但闲置其谋生资料而另靠打工谋生的富家子弟仍划入有产阶级,显不合理;所以归类相反。二,非生产谋生资料阶级的归类不详。如果将它与非生产谋生能力阶级都划入一个阶级,则抹杀了非法企业的老板与其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三,现行理论对公务阶级的归类不详。
如果一个老板雇用了一两个工人,自己同时承担采购、销售、质检、管理等等工作,那么,其收益除去这部分劳动的劳动力价值之后才是剩余价值。如果这个价值小于其劳动力价值,他属谋生能力阶级,反之属谋生资料阶级。
谋生资料占有者不等于谋生资料谋生者。因为,一者他可以不去谋生,二者他可以闲置、无偿借出、转赠乃至毁坏其谋生资料而采用谋生能力方式谋生。同样,不占有谋生资料者也不等于谋生能力方式谋生者。因为,一者他可以不去谋生,二者他可以通过向谋生资料占有者借用谋生资料而采用谋生资料方式谋生。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谋生资料占有者即为谋生资料方式谋生者、非谋生资料占有者即为谋生能力方式谋生者。因为,谋生资料占有者依靠谋生资料谋生不但条件现成而且易于得到最大经济利益;至于非谋生资料占有者,因为借用谋生资料不易,依靠谋生能力谋生多是无奈之举。但理论是力求其精的。
传统理论认为阶级的本质取决于生产资料占有状况,一错在不识生产资料背后的谋生资料,二错在不识占有方式与谋生方式区别。
有人可能存疑:历史上不是存在过很多种阶级吗?疑问产生于对阶级的本质与种种非本质特征的迷惑。
阶级的种种非本质特征构成阶级的外在形态。
阶级最基本的形态是其历史形态。阶级的历史形态表面上看是随时代而变,实际上是随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而变。所谓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农奴阶级与农奴主阶级、雇佣阶级与资产阶级,不过是谋生资料阶级与谋生能力阶级在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三大阶级社会里呈现出的有所变化的历史形态而已,哪里就是六大阶级了呢?就像童年张三、青年张三、中年张三、老年张三仍然只是一个张三一样。人生百年,外貌变化尚且如此之大,阶级已存在了几千年之久,形态怎么会“风景不殊”呢?所以以工人阶级现期形态异于早期形态而认定工人阶级消失了的观点,实在不值一哂。旧形态的残余、现形态的典型、新形态的萌芽往往共存,三者一脉相承、依次新陈代谢,犹如蛇的新皮与旧皮、蝉的新壳与旧壳。
阶级形态还包括阶级的行业形态。资产阶级本来不过是资本主义形态之下的生产谋生资料阶级,自然包括工业资产阶级、商业资产阶级、农业资产阶级、食利阶级等等,各阶级谋生方式一致,只是谋生领域不同而已。
分析一个人的阶级属性应该不难的,只要看他的谋生方式就够了,不必沉溺在其缤纷的色彩当中。比如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收入、财产虽为谋生资料谋生者所占有,但这些并不构成谋生资料谋生阶级的本质。所以完全靠贷款经营的老板可以不占有生产资料而仍为谋生资料谋生阶级;所以店员的收入可以高于店主,倘若店主几无盈利乃至亏损时;所以长工的财产可以多于地主,倘若他拥有价值连城的祖传古董而不愿变卖的话。
阶级分为谋生资料阶级和谋生能力阶级,是阶级的本质分类结果。分类还可以继续下去,比如谋生资料阶级可以再分为大、中、小谋生资料阶级。而且本质分类丝毫不排斥一般划分。比如阶级可以按照谋生领域的同异划分为生产阶级(包括生产谋生资料谋生阶级与生产谋生能力谋生阶级)和非生产阶级(包括非生产谋生资料谋生阶级与非生产谋生能力谋生阶级),可以按照投入的谋生要素的组合差异分为自立阶级和非自立阶级。自立阶级就是主要依靠自己投入的谋生资料与自己投入的谋生能力相结合的方式谋生的阶级,由自耕农、个体手工业者及部分小的个体户等构成,包括一部分谋生资料阶级成员和一部分谋生能力阶级成员;非自立阶级包括剥削阶级(主要依靠自己投入的谋生资料与他人投入的谋生能力相结合的方式谋生的阶级,由非自立阶级成员的另一部分谋生资料阶级成员构成)和被剥削阶级(主要依靠自己投入的谋生能力与他人投入的谋生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谋生的阶级,由非自立阶级成员的另一部分谋生能力阶级成员构成)。
在历史上,对阶级的最有名的一般划分是按照是否掌握政权来进行的,结果得到“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两个概念。统治阶级就是掌握政权的谋生人口集合。所谓统治阶级的民主程度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所能代表的阶级成员、阶级类别的所属利益的广狭深浅而已。
4.关于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既然是公有制,而公有制只有在一体化世界才能实现,那么,共产主义必然只能在一体化世界之后才能实现。要实现共产主义,首先必须实现世界一体化进程。因为只有在一体化世界里才能实现真正的、彻底的公有制。实现一体化世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当代一体化运动的共产主义意义。
共产主义既然要求公有制、要求全体谋生能力人口集体管理全人类谋生资料,那么,就必然要求有发达的信息业、通讯业、交通业等等,否则无法胜任这一任务。现在的信息业、通讯业、交通业等等尚不敷共产主义之需,所以现在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条件尚不成熟。
共产主义既然要求每一个谋生能力人口都参与管理谋生资料,必然要求每一个谋生能力人口都具备极高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等。现在的谋生能力人口显然不胜任这一任务。所以,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新一代谋生能力人口的出现。在未来的一体化私有制世界里,由于人类一国,文明高度发达,民族、阶级、语言、人种、思想、文化等等的充分融合,才能而且必将能产生一个崭新的文化——人类一体化文化。在人类一体化文化当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就是共产主义所需的人。共产主义将由他们实现。他们将是第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到了一体化世界的私有制社会,资产阶级由于竞争使得成员极少但财富极巨,并且互相持股,形成一个空前规模的资本云团。竞争消失了;计划经济自然产生。为避免生产相对过剩即经济危机,资产阶级不得不一方面大力降低无产阶级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又将生产相对过剩商品免费送无产阶级消费掉以免其冻饿而死。这样,剩余价值又回归无产阶级了,资本主义再也不能给资产阶级带来任何好处了,资产阶级不得不将其当成累赘而抛弃。
不要以为共产主义十分遥远。正如人体的细胞更新不是一齐进行的一样,新的社会制度总是在旧的社会制度里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雇佣劳动不是早已存在了吗?共产主义的“细胞”也已在资本主义体内产生了。人们无私地帮助他人,这不正是共产主义“细胞”吗?资本主义的婚姻法规定:夫妻财产共享。这个法律的本质就是否定私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性,肯定了个人无偿分享他人谋生资料、谋生收益的合理性。这是资本主义从法律上第一次肯定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其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或者更准确地说,共产主义其实是资本主义的最后的必然要求。
以上分析可见,没有“谋生”概念,是不可能正确认识公有制及阶级的本质的,从而无法正确回答共产主义及其它的种种课题。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主要是建立在“生产”这个概念基础上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谋生”是比“生产”更基础的概念。正如在分子水平上解释不了的现象至少必须在原子水平上才能解释一样,我坚信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谋生”概念层次上展开必将有一个崭新的发展。
熊山申
(工作单位:江西赣州市中顺国际会所保安部)
(电邮:[email protected])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