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卒。
她常与太宗从容商略古事,所呈见解、增益良多。太宗尝恨魏征屡次犯颜直谏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皇后乃易朝服道贺:“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乃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太宗遂转怒为喜。及卒,太宗痛叹“内失一良佐”。
641年(贞观十五年),太宗命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女文成公主至吐蕃与松赞干布完婚。
643年(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立晋王治为太子。
长孙氏共生三子,太子承乾、魏王泰、晋王治。承乾与汉王元昌、大臣侯君集密谋起兵,事泄被废。朝臣中支持李泰者多为新进之士,而支持李治的都是长孙无忌等元老旧臣。李世民权衡再三,诏立晋王为太子。
653年(永徽四年),高阳公主与其夫房遗爱谋反。
655年(永徽六年),高宗命李勣持印玺册立昭仪武则天为皇后。
其父官至工部尚书,14岁时、太宗闻其美貌,纳入宫中、赐号武媚。李治做太子时,也对伊一见倾心。太宗死,武氏入感业寺为尼。李治继位后,思念旧情,又经皇后屡劝,遂召还宫。
5月,中书舍人李义府上表请立武后。武氏开始培植新兴势力,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皆为心腹。9月,高宗召见长孙、褚遂良等元老表明废立、拒谏;另有李勣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 高宗意决。贬褚遂良潭州都督。10月废王皇后、肖淑妃为庶人,诏立武昭仪。11月,命李勣持玺立皇后武氏。
659年(显庆四年),4月、武则天以谋反罪、诛杀长孙无忌等老臣,自是归政武后。
6月,许敬宗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时人谓之“勋格”。
10月,唐廷禁世族自为婚姻,并定嫁女受财之数、不得收取所谓因女方门望高于男方而令其纳财帛以陪门望的“陪门财”。
662年(龙朔二年),薛仁贵等大败铁勒于天山。
663年(龙朔三年),唐将刘仁轨大破倭兵于白江口,百济尽平。
664年(麟德元年),武后垂帘,“二圣”共治。
宰相上官仪进言:“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府之以顺人心。” 李治名上官仪草拟废后诏书,上官氏下狱死。自是高宗每视事、武后则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
665年(麟德二年),颁行李淳风所撰麟德历、以代戊寅历。
666年(乾封元年),高宗和武后祭天于泰山、祭地于射手山。
668年(总章元年),唐军攻入平壤、平定高丽,设立安东都护府。
668年(总章二年),裴行俭等定铨选法,严格官员选拔。
673年(咸亨四年),因许敬宗所记多不实,诏刘仁轨等改修国史。
674年(上元元年),8月、被尊为“天后”。12月,针对连年遭灾、四方兴兵之状,诏行“十二条”。
676年(上元三年),唐颁“南选法”,行进京述职、御使督选。
681年(永隆二年),裴行俭大败突厥,尽平突厥残部。
684年(光宅元年),武则天增置右肃政台,常设按察史、每年出巡。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