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科学预见
——读 《论持久战》
任何理论的价值,最主要的就在于它的预见的科学性,即准确程度;军事理论当然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战争没有绝对的确实性”,因而更难以预见得准确;战争实践对它的检验也更加迅速和直接。毛泽东《论持久战》,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十个多月时所作的,毛泽东的这篇著作是直接指导抗日战争的,因而抗日战争实践对它的预见之科学性的检验异常严峻,对抗日战争整个过程、战争的形态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战略与战术原理灵验还是不灵验,或者有多大的灵验程度,都会为战争结局、战争进程一一鉴定,如同于生产实践对科学技术的检验,不可能有半点含糊和模棱两可。
毛泽东在论述抗日战争的进程、战争形态和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原理时,谨慎地说道:战争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依目前条件来看,战争趋势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需。所以,尽管描画的东西不能尽合将来的事实,而为事实所校正,但是为着坚定地有目的进行持久战的战略指导起见,描画轮廓的事仍然是必需的。”然而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对于毛泽东的预见却没有什么“校正”。就大端而论,其预见没有例外地一一实现了。这在世界兵学史上如果不是唯一无二的,也是极为罕见的。
据我们所知,至今尚未有人从科学预见的意义上研究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至少理论界对这个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这个问题的提出,需要大量的论证。本文就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进程、抗日战争的形态以及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之论述,结合抗日战争的实际进程,分别讨论其预见为抗日战争所检验的准确度,从而显示其伟大的指导作用。
(一) 持久战的三个阶段
毛泽东“依据全部敌我对比的基本因素”的分析,充分地论证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总战略必须是持久战,悲观失望的亡国论是错误的,速胜论同样是错误的,因而说服了一切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人们奋起抗战,支持抗日战争,也说服了曾经相信速胜论的明智的爱国将士。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持久战呢?持久战的全过程会是怎样的呢?
毛泽东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及其在战争过程中的必然地消长变化,提出持久战必然经过三个阶段,即: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收复失地的战略反攻阶段。“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 然趋势。”毛泽东预见的这个“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后来完全成了事实;而令人吃惊的也是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对战争的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轮廓的具体描画,也都应验了。
关于战略防御阶段,毛泽东写道:“这一阶段我所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是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阵地战虽在此阶段之第一期,由于国民党军事当局的主观错误把它放在主要地位,但从全阶段看,仍然是辅助的。此阶段中,中国已经结成了广大的统一战线,实现了空前的团结。敌虽已经采用过并且 还将采用卑鄙无耻的劝降手段,企图不费大力实现其速决计划,整个地征服中国,但是过去的已经失败,今后的也难成功。此阶段中,中国虽有颇大的损失,但同时却有颇大的进步,这种进步就成为第二阶段继续抗战的主要基础。”正如毛泽东所预料的,日本帝国主义于1938年10月21日攻占广州,25日攻占武汉,终因兵力短缺而停止了进攻,转而巩固其占领区,中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在战略防御阶段,我国丧失了大片土地,但是建立和广泛开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面抗战,粉碎了日寇逼迫中国政府投降以征服全中国的阴谋计划;我国军民抗日斗争情绪日益高涨,日军厌战情绪已经开始发生;特别是广泛地 发动了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若干抗日民主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威望空前提高,被全国人民视为抗日的中坚,国家的救星。的确,“这种进步”成了“第二阶段继续抗战的主要基础”。
如果说毛泽东作《论持久战》的讲演之时到战略防御阶段的结束不过五个月时间,因而对它的预见还比较容易的话,那么对抗日战争的第二阶段即战略相持阶段的情况的预见,就困难得多了。但毛泽东却预见得十分准确。毛泽东写道:“此阶段内,敌之企图是保守占领地,以组织伪政府的欺骗办法据之为己有,而从中国人民身上尽量搜刮东西,但是在他的面前又遇着顽强的游击战争。游击战争在第一阶段中乘着敌后空隙将有一个普遍的发展,建立许多根据地,基本上威胁到敌人占领地的保守,因此第二阶段仍将有广大的战争。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势主要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除正面防御部队外,我军将大量深入敌后,比较地分散配置,依托一切敌未占区域,配合民众武装,向敌人占领地作广泛的和猛烈的游击战争,并尽可能地调动敌人于运动战中消灭之”。“……游击战争能够胜利,做得好,可能使敌人只能保守占领地三分之一左右的区域,三分之二左右 仍然是我们的,这就是敌人的大失败,中国的大胜利。那时,整个敌人占领地将成为三种地区:第一种是敌人的根据地,第二种是游击战争的根据地,第三种是双方争夺的游击区。这个阶段的时间长短,依敌我力量增减变化的程度如何及国际形势变动如何而定,大体上我们要预备付给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总之,“这个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不决定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丧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中国将在此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中国抗战的三幕戏,这是第二幕。由于全体演员的努力,最精彩的结幕便能很好地演出来。”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描画得如此具体,而它竟然不折不扣地成了事实。
关于第三阶段,即收复失地的反攻阶段,毛泽东写道:“收复失地,主要地依靠中国自己在前阶段中准备着的和在本阶段中继续生长着的力量。然而单是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这个阶段,战争已不是战略防御,而将变为战略反攻了,在现象上,并将表现为战略进攻;已不是战略内线,而将逐渐地变为战略外线。直至打到鸭绿江边,才算结束了这个战争”。“这个阶段我们所采用的主要战争形式仍将是运动战,但是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毛泽东的这个预见,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看,也是基本上正确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945年展开了对日军的夏季攻势作战,对日军占领的据点和交通线的包围越来越紧,打通了若干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实现了由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进入我东北境内,歼灭日本陆军之主力,俘虏日军51万人,决定性地促成日本之崩溃和无条件的投降。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全国规模的反攻,各个抗日根据地当即根据延安总部的命令对日伪军发起了猛烈的全面反攻。……由于国际因素的作用,直接的是苏军出兵与日军作战,反攻阶段比毛泽东预计的要短促得多,但是他所估计的必然“依靠国际力量”、“单是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则是正确的;如果不计苏军对日军的作战主要是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作阵地攻击,就我军反攻来说,“采取的主要的战争形式仍将是运动战,但是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这个估计,也是正确的。
(二)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
毛泽东指出:“犬牙交错”是中日战争的特有形态,说它“将在人类战争史中表现为特殊的光荣的一页”。毛泽东分析,这种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有以下四种表现:(1)内线和外线——抗日战争是整个处于内线作战的地位,但主力军和游击队的关系,则是主力军在内线,游击队在外线,形成夹击敌人的奇观;各个游击区都以自己为内线,而以其他各区为外线,又形成了很多夹击敌人的战线。(2)有后方和无后方——主力军利用国家的总后方把作战线伸至敌人的后方作战,但每一游击区仍各有自己的小规模的后方,并建立非固定的作战线,而每一游击区派出去向敌后临时活动的游击队,他们不但没有后方,也没有作战线。(3)包围与反包围——从战争整体看来,我方处于战略防御和内线作战地位,在敌人的战略包围之中,这是敌对于我的第一种包围,我以数量上优势的兵力,对于从战略上的外线分数路向我前进之敌采取战役上、战斗上的外线作战方针,把分进之敌的一路或几路包围,这是我对于敌人的第一种反包围;每一个敌后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处于敌人四面包围或三面包围之中,这是敌对于我方的第二种包围,各个游击战争根据地联系起来配合作战,各个游击根据地又和正规军阵地联系起来,我又把许多敌人都包围起来,这又是我对于敌人的第二种反包围。这样,敌我各有加于对方的两种包围,大体上好似下围棋,敌对于我、我对于 敌的战役和战斗作战,好似吃子,敌人的据点、我方的根据地好 似作眼。如果把世界战争的“围棋”计算在内还有第三种包围 和反包围:敌人以法西斯侵略阵线(德、意、日)包围中、苏、法、捷等国,我则以反法西斯和平阵线反包围德、意、日。(4) 大块和小块——一种可能,敌占区将占中国一部之大半,而中国 本部完整区域只占一小半;但是敌占大半中,除东三省外,实际上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依重要性来说它是一等的,依面积和人口来说可能只是敌占区中的小半,而游击战争根据地反居其大半。如超越本部范围来说,“把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算了进来,则在面积上中国未失地区仍然是大半,而敌占地区包括东三省在内,也只是小半”。毛泽东在把我方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敌占区将出现的变化进行分析之后指出:“总起来看,中国将是大块的乡村变为进步的和光明的地区,而小块的敌占区,尤其是大城市,将暂时地变为落后和黑暗的地区。”这个犬牙交错的战争,“就是中华民族自求解放的战争形态,是半殖民地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举行的解放战争的特殊的形态”。
当毛泽东提出和分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时,中日战争不过进行了十个多月,毛泽东分析的犬牙交错的四种情况,在当时只不过是略见端倪,而且只有明眼人才能看得出来,至于它的轮廓则远远没有形成。而毛泽东竟预见得与后来的事实丝毫不差,以致如果把它作为中日战争的胜利的总结,只消把“可能”这样 的字眼去掉,而用不着任何修改。预见得如此准确,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二) 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与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毛泽东根据对于敌我力量对比及其消长的分析,根据对于中日战争全过程及这一战争之特殊形态的预见,提出了正确的战略方针。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但是怎样进行持久战呢?毛泽东写道:“我们的答复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即敌人进攻和保守阶段中,应该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和战斗的外线作战。” 他解释说:敌分数路向我进攻,敌处外线,我处内线,敌是战略进攻,我是防御,我利用地广兵多两个长处,采用灵活的运动战,以几个师对他一个师,几万人对他一万人,几路对他一路,从战场的外线突然包围其一路,打他个措手不及,迅速解决战斗。这样,敌人战略上的外线和进攻,“在战役和战斗的作战上,就不得不变成内线和防御”,而其战略的速决战也不得不变成持久战;我之战略上的内线、防御和持久,在战役和战斗的作战上就变成了外线、进攻和速决。毛泽东的这个方针中包含着把 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这个重要原则。 在中外战史和兵学史上,游击战只有战术地位,而没有战略地位。毛泽东认为在抗日战争的第二段“游击战将升到主要形式”,并且游击战逐步向正规战发展。第三阶段运动战将升为主要形式,“但这个第三阶段的运动战,已不全是由原来的正规军负担,而将由原来的游击战提高到运动战去担负其一部分,也许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
毛泽东的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指导了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进程又检验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他的预见都应验了,从基本上说,都一一变成了现实。它指导我军用战役和战斗上的外线、进攻、速决战的方针,大量杀伤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逼迫敌人不得不把他 的外线、进攻变成内线、防御,把侵华战争的速战速决变成持久战。这就是说,毛泽东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实际上还指挥、调动了敌人的军队。对敌人的消耗和损伤最大的是敌后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也是在游击战争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1945年上半年敌后游击战完成了向正规战的转变,在反攻阶段除了苏 军对日军的歼击不计,真正的反攻力量就是在敌后游击战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它在反攻阶段已达一百万人,较之抗战开始时的四万余人增长了25倍,部队的质量显著提高,武器装备也大为改善,它成了决定中国命运的正规部队。毛泽东对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的论述和对于实施这个战略方针的进 程、结局的描画,与后来的事实对比,几乎不用进行校正,只要去掉几个“将”字,就好像是事后的总结了。
毛泽东《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进程、战争形态及其结局的预见,为什么能够如此准确?归根到底在于他的高水平的哲学思想。因为有了杰出的哲学思想,因为把经他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中日战争,所以才能够用客观的科学的态度,对中日战争的基本因素作出全面的深刻的分析,从而发现中日战争的特殊规律性,所以才能够集中和概括实战经验,集中和概括各级将领和广大抗日军民的创造、智慧,提到理论的高度,得出正确的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
经过长征到达延安之后,毛泽东利用相对安定的环境,对中国革命、中国革命战争进行了理论的研究和概括。1936年12月,毛泽东作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讲演,其中系统地提出了研究战争的方法论;1937年7月作了《实践论》讲演,这一著作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年8月毛泽东又作了《矛盾论》讲演,这一著作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三部著作标志着毛泽东哲学的成熟。毛泽东研究中日战争、准备作《论持久战》的讲演,就是把达到新水平的毛泽东哲学应用于实际。当然在进行这种研究中,又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哲学就是在应用中发展的。毛泽东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革命、中国战争,写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毛泽东阶段;他又将毛泽东哲学应用于研究中日战争,写出了《论 持久战》,则又把作为中国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十年内战”的最概括的理论总结——毛泽东哲学向前发展了一大步。要想了解《论持久战》之所以能够预见抗日战争的进程、战争形态及结局的非常准确,只能从毛泽东哲学,从《论持久战》中所包含的毛泽东哲学中去找。社会科学中当今最引人注意的是未来学,亦即预测学,这是根据过去、当前的事实预见下一阶段的大趋势的科学。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中日战争进行了十个多月之时对中日战争的全局、进程、结局所作预测的科学,其预测被事实证明异常准确,说明它预测未来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论持久战》是未来学或预测学的范例。当然战争有其特殊性,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更有其特殊性,但是一般寓于特殊,科学研究就是要从特殊中发现一般。抗日战争及其胜利已经是距今半个世纪左右的历史了,我们今天研究《论持久战》的目的,就是要从中发现一般,将其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加以概括,亦即找出未来学或预测学的方法论,这对于发展未来学或预测学,对于我们预见未来,预见下一阶段世界、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将是十分有益的。
(本文与曹家廉合作。原收入魏先铬主编的论文集《继承珍贵遗产开创光辉未来》一书中,该书是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讨论会论文集,未正式出版;现作为附录收入《古代社会文化探究》一书中,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