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的美术宣传战
吴继金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除了与日本侵略者展开军事战外,还展开了一场包括美术在内的思想战、文化战。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沦陷区推行文化殖民政策,非常重视运用包括美术在内的各种艺术方法和手段,大肆宣传所谓“中日亲善”、“大东亚新秩序”等侵略政策。
为了粉碎日本侵略者在文化思想上进行宣传战的阴谋,八路军的广大文艺工积极投身于这场宣传战中。朱德总司令号召广大文艺工加强艺术的战斗性,给敌人的“新民主义”、“兴亚文艺”等殖民主义思想以有力的反击。
为了发动群众、宣传抗战,美术工利用美术作品为人易懂的形象化特点(特别在文化落后文盲居多的地区),在农村大街的墙上写美术字标语、画宣传画。这些宣传画题材广泛,边区军民的战斗生产、民主生活、婚姻自主等等,无一不出现在他们的画笔下。美术工还在宣传画上配诗歌。1938年底,由西北战地服务团“战地社”和边区“铁流社”共同组织了一次街头诗活动日,很多诗配上了宣传画。其中徐灵配画、丹辉的一首《消灭敌人》的街头诗是这样写的:“敌人从哪里进攻,把它消灭在哪里;对再来的敌人说:中国越打越强了!”
日军“宣抚班”对这些抗战宣传画十分头疼。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把八路军的标语和宣传画涂掉,或者撕下来,换上日军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甚至干脆把写有美术标语或宣传画的屋壁或院墙加以摧毁,用以抵消八路军抗日宣传的作用。岛崎曙海在《宣抚班战记》中写道:“八路军的建筑物的墙壁上,到处写着抗日口号,画着抗日宣传画。”“这样的标语,和共产军用枪刺杀日本士兵的壁画、还有撕破太阳旗等侮辱日军的过分的东西,满墙都是。使我们大为愤慨。”侵略者看了心惊胆寒,而人民群众却精心爱护并保卫着这些宣传画。1983年初冬,一部分晋察冀的老文艺战士到老区访问,一幅40多年前的巨大宣传壁画《看,鬼子又杀人了!》仍然完好如初地保存在原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平山县陈家院的一座三连间砖房的后山墙上。40多年的风风雨雨,其间包括敌人多少次疯狂的大“扫荡”,乡亲们一直精心地保护着它。日军来了,乡亲们就把它糊上泥,打走了日军,又把它冲洗干净。此画是美术家画的,但它是属于人民的。
美术工还利用年画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美术形式宣传抗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如鲁艺木刻工作团胡一川、罗工柳和杨筠等人在 1940年春节前推出的《送子弹》《开荒》《织布》《抗日人民大团结》《一面抗战,一面生产》等新年画,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也引起了朱德和彭德怀的关注。除夕这天,彭德怀给木刻团写来了祝贺信。信中说:“鲁艺木刻工作团诸位同志:承赠自制年画多幅,谢谢!我早已听到你们工作的努力,现在又亲眼看到你们的作品,更证明了这话是对的。这次你们的勇敢尝试可以说是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许多艺术工口喊着大众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到,而你们已向这方面走进一步了。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脱离了时代要求,不反映革命现实的作品,是没有并且也不会有艺术价值的。目前中国艺术工的主要任务在于加紧批评接受与发展民众的艺术形式,充分地反映抗战中人民的要求,成为动员民众一支强有力的力量。为了创造民族艺术,这也是必要的。特别当抗战目前正处在投降妥协危机严重的时候,进一步动员群众,成为克服投降妥协危机的重要工作。在动员群众当中,必须采取各种各样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在中国人民大多数是文盲条件下,图画宣传更占了更要的地位。我诚恳地希望你们不断地进步,并且祝你们不断地成功。谨致民族解放之礼!”
1941年春节前,彦涵在晋东南边区刻了一幅《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新年画。图中画关公头戴红缨夫子盔,内穿铠甲,外著蟒袍玉带,足穿登云靴,坐于虎皮太师椅上,左手捋髯,右手捧书一卷。右有关平,左有周仓。画面下端,有四幅连环故事画,内容是汉将关羽身陷曹操营中,不受金钱美女诱惑,毅然闯关斩将返回汉营。此图在内容上突出了“心在汉”这个主题。比如关公持读的书,不是 一卷《春秋》,而刻的是“保卫祖国尽忠心”七字。加上图中下面的四幅连环画,就更明白地告诉那些陷入日伪铁蹄下的官兵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要勇于杀敌,回到人民这一边来,才能保卫祖国尽忠心。这幅作品当时在分化瓦解敌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正如在日后回忆录中所说:“《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张画完全套用旧的年画格式,甚至把封建的东西也利用起来了。在当时对敌斗争异常尖锐的情况下,不难理解,要利用一切可能办法深入敌伪心脏,去瓦解敌人,争取抗战胜利。”
为了瓦解敌人,美术上制作了一批对敌开展政治攻势的美术作品。“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成立以后,有个少美术工参加了他们的宣传制作工作。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华北联合会工作方针书》在关于宣传工作中指出:“要尽可能地运用图画和漫画。这方面,必须使日本人见了,不觉得可笑,不产生反感。画得过火,使人生厌,是很不好的。”在制作传单时,“为了使土兵阅读时,如同亲自耳闻目睹一样,传单不能太长。标题要有吸引力。尽可能加些漫画等。”1942年“反扫荡、反蚕食”战斗中,边区美术工对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美术宣传战。晋察冀第四军分区敌二科组织了娄霜、王一之、孙逊、高虹等美术工连夜突击创作,晋察冀日人反战同盟和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晋察冀支会、朝鲜青年义勇队华北支队也邀请了徐灵、李劫夫等同志与他们合作了几十种美术作品,对日本士兵、朝鲜士兵进行反对侵略战争的宣传,并共同编辑日文《解放画报》,印数不下数十万份,散发到敌人据点和敌占区大小城镇。第三军分区也组织了游击区艺术工作团,到敌占区进行对敌伪的思想宣传战。在唐县、完县、云彪、定唐等县,绘制了30多种对敌伪的宣传画,印发50多万份。徐灵、吴坚、凌风等参加了军区敌工部四分区武装工作队,到平山、唐县、完县、定唐县等敌占区、游击区,以闪电式工作方法画壁画、写标语、贴宣传画,散发漫画传单。
在对敌开展政治攻势的美术作品中,徐灵的《日兵之家》是当时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它刻画一个侵华日军士兵之母望着屋内凄然而卧的儿媳和孙儿默默祈祷。这盼儿、盼夫、盼父的老少三代已陷入赤贫之境,挣扎在死亡线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日军士兵多思乡厌战,我方便把《日兵之家》制成明信片,装入“慰问袋”中,向日军散发,瓦解其军心;日军士兵也暗中传观,有的甚至将这幅作品偷偷寄给亲人。古塞的漫画组画《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真相》,用“诗与画”的形式,并印有日文说明。这组漫画在敌人中间发生着难以想象的反响,竟使华北敌酋震惊,他们贴上告示,悬赏高价买的人头!这些传单的内容极富感染力,对动摇日军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徐灵日后回忆说:“在开展宣传战的斗争中,边区军民斗志愈战愈强,而敌伪内部消极厌战的情绪则飞速增长,日本士兵思家、厌战的情绪日益加深。伪军中更加动摇混乱,日伪军反正的情况不断发生。”
此外,八路军还出版了各种美术宣传刊物,计有:八路军总政治部出版的《前线画报》,晋察冀边区的《抗敌画报》,还有《冀中画报》、《战线画报》、《冲锋画报》、《晋察冀画报》、晋冀鲁豫边区的《敌后方木刻》、冀西的《山川画报》、晋东南的《前线画报》、太北的《胜利画报》、大南的《导报画刊》、陵川的《战地画报》、武乡的《大众画报》等,山东根据地的《山东画报》、晋绥边区的《晋西北大众画报》,等等。这些以抗日为主要内容的美术刊物,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很受大家喜爱。其中尤为值得 提的是《晋察冀画报》。该画报于1942年7月7日,即抗战五周年纪念日正式创刊出版,遵循聂荣臻“晋察冀画报的编辑方式应该是把边区抗日军民的英勇斗争、光辉史绩反映出来”的指示,办成一本以出版照片为主、包括美术作品在内的大型期刊。该刊的美术作品均反映边区内部和各抗日根据地及后方生活,通过富有战斗性的绘画,集中地宣传了斗争在抗日前线的八路军在反“扫荡”斗争中和在反攻阶段中攻城夺垒、消灭敌人的辉煌战绩。以漫画和木刻为主。该刊出版后,受到国内读者的欢迎,重庆进步杂志《国讯》发表文章称赞“这是一种奇迹”,“那样美的清晰而华丽的图片,比之战前上海出版的最好的画报也不逊色,而且活跃在纸上的人民姿态,丰富的敌后斗争内容、则更非那些兴趣放在‘大腿’‘曲线’上的消遣品可比”,“在那画面上呈现出烈士的血,军民的汗”,“是二千五百万得自由解放的人民的民主生活”。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