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之书2006年5月31日星期三
在古典汉语言中,经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经世济用、经济天下?前两天闲逛天涯,发现黄飞鸿007网友把“治国平天下”作为“经济”的概念,意图发展一套此种含义下的“中国古典经济学”,文中其它观点至今为止虽然一直平平,然最终理想终究可嘉——因为这篇帖子的大坑一直没发展到实质内容,我看后也就随手丢下了。
今晚,躺在床上看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我突然发现又碰到了一个同类的问题,原来,柯文在他的这本书中集中批判了原来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三种“西方中心”倾向(传统至现代、挑战和应战、帝国主义论),主张使用“中国中心”的全新研究工具。
隐隐约约之中,我好像感觉到从林则徐、魏源到洋务派开始的中西学之争,历时近200年还没有结束——虽然从现状来看是“国学”惨败“西学”全盛——于是我仔细观察这本126页的小册子,想从中找出,为什么以柯文为首的这些美国人会存有为“顽固派”翻案的意图呢?他们的“中国中心”式的中国历史研究是传统“国学”经史子集中的24史模式“志表传记”么?还是资治通鉴式的“纪事本末”?还是长短经人物志式的?
想来想去,美国人不可能继承“国学”,柯文肯定另有良谋。
(以下是断断续续观看中的总结与看法)
(1) 柯文试图纠正“凡是近代的就是西方的,凡是西方的就是重要的”这种偏见,认为这种研究“事先肯定”了西方的重要性,而不是在对历史的考察中认证了西方的真正作用。
(2) 三种“西方中心观”的历史研究分别是:a、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化;b、西方挑战中国回应;c、帝国主义论。前面的两种观点以为中国的问题在于罪恶的传统社会,主张西方对中国近代施加的影响有益,为帝国主义侵略作辩护,而帝国主义论主张西方入侵扼杀了中国的生机。
柯文在评价这几种观察角度的时候,自己的思维也颇为混乱,因为这些观察角度本身就是冲突矛盾的,比如说中国由传统至现代的角度,暗含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就是“中国已死,不可能独立发展出近代工业和科学”,而帝国主义论的一个前提假设应该是“中国自有生机”,这两个假设是尖锐冲突的,要同时否定这两个观察角度,比较有难度。
(突然发现我们的传统史观认为: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帝国主义,是三座大山,而我们的革命就是要推翻这三座大山,既否定了自己原来的传统,又否定了西方的传统,建国开始时还可以继承苏联传统,等到与苏联闹僵,又否定了苏联传统的时候,我们已经无路可走,只能逼迫着搞新的“文化巨革命”。残酷的现实证明:传统,可以改善,但不可逾越;否定一切,与其说是“革命”,不如说是无知背叛;路径依赖的理论必须加以研究,换药不换汤是优良的进步方式。)
(3) 柯文认为中国没必要非要象西方近代一样具有“变化”崇拜,“动态”、“变化”本身不一定会是好事, 也可能是坏事。这与我在《人性本恶》中寻找的“共同的心灵”基本相像,我相信“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但不相信有一个具体进化的“套路与方向”,马克思的历史“五段论”或者其他人各种阶段论都未必正确,优秀文明未必不会被野蛮民族淘汰,蒙族满族的游牧文明未必比中原农耕文明更先进优越,蛇与龟等爬行动物也未必先进于灭绝的恐龙。
(另外:很多西方人认为中国社会长期处于相对静态,这个有点难以否认,但其实中国文化的六经之首是《易》,就是讲如何变化的,如果说中国文化的发展也静态了,那实在是因为我们继承的不对。——其实承认了中国社会相对静态就几乎等于承认了如果没有西方外力,中国无力自己近现代化,作为一个中国人这在感情上有些难以忍受,但幸好在抛弃感情的理性分析上,柯文还在这个问题上有所保留,认为究竟“有力”与否,中国、非洲、近东等都有待于研究。我注意到他没有讲到美洲,看来美国的学术研究也有意识形态的禁区啊,哈哈)
(4) 柯文认为是越南战争解放了美国的历史学家,使他们认识到美国在政治、道德、文化等等方面全面领先是个神话,从而放弃西方准绳,建立起一种以对方为中心的对方史学研究。
(很长时间以来,社会上尤其是网上兴起一股全面否定老毛的风气,挺毛派与反毛派在激烈对决,对于毛的其它事迹暂放不表,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这两件事情上,应该是正面评价的,这些事件扩展了中国人民的生存安全空间。)
(5) 虽然还没看完全文,大概知道柯文的“中国中心观”与我最初胡思乱想的国学无关,而与西学的进一步发展有关,他主张用更全面的社会学科来综合研究历史,主张一种更贴近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主张舍弃用各种西方中心论的理论预设。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