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的哲学
《雄主与拓展》这本书是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同主讲人互动之后一个朋友所赠,可能是因为朋友认为我讲述的内容同他思想有暗合之处.该书的许多命题都是对现实的中国问题的有感而发,同时也是对中国历史的一个回应。中华民族起源于中原地区,即现在的河南偃师一带,通过历史传说中的黄帝,炎帝,以及南方的蚩尤融合而成。并以此为核心,然后逐渐向四周开拓,象滚雪球似的愈滚愈大,直至形成中华文明圈。中华文明的形成对整个东亚历史的塑造起了主导作用,整个东亚文明的发展和繁荣都有赖于该文明的价值观和力量。这一论断应该不是夸张之辞。
中华文明向四周开拓的方向如下:向东南方向的夷人民居住区的拓展,向西南方向的南蛮居住区的拓展,向西戎开拓,向北狄开拓。从而形成了一块幅员广大,有生命力的国土,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繁荣的文明,并在当时交通工具允许的条件下,通过两条通道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拓展:一条是陆路,一条是海道。分别是从西安出发,穿过河套地区,翻过葱岭,进入中亚地区和远达罗马的陆上"丝绸之路",从泉州港出发,经过南中国海,穿过了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到达中东,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海上“陶瓷之路”.这两条路代表了传统中华文明拓展的极限,也暗示了中国今后可能的方向.当然,今后中华文明的拓展之路也不仅仅包括这两条道路,它理所当然地包括向太平洋地区的拓展.机械化、核动力以及信息技术 无疑为中国文明向太平洋方向的拓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中华文明传统的拓展模式主要受制于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和平拓展:通过经济和文化,地缘与血缘来实现的。即向四周边缘地带输送大量的丝绸、陶瓷和青铜祭器,以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 在战略要地设置都护府和边防军城,以及和亲政策进行民族融合。当然也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征服和归顺。这种方式往往是最后的选择,往往长期备而不用。只有当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受到挑战(形成的朝贡--册封政治体系)才加以使用,但在征服之后并不急于使被征服地区纳入中央政权的政治体系下,反而使用“土官”治理的方式进行统治(羁縻政策),这实际已是一种变相的朝贡--册封体系。这同西方国家的殖民拓展完全是两码事,这就是中华帝国能成其大,形成幅员广大的帝国的原因,相反西方国家却是小国林立.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同美利坚合众国向西部拓展,通过各州自愿加入合众国的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华文明向四周拓展之际,也是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时机.正因为这种融合的功能和作用,使各华文明更具有柔性和活力.在中华文明的拓展过程中,有两种文明对中华文明影响甚巨:一种是印度文明,一种是西方文明,前一种文明是主动吸收,后一种文明是被动吸收.通过对前一种文明的吸收利用使中华文明,特别是儒家文化有了哲学意味和系统性,而对后一种文明的吸收利用却使中华文明走向现代化。
近百年来,西方文明的冲击使中华文明的拓展受到一定的遏制,可以说困惑之处无时无之,同中华文明所推崇和实践的和平拓展大不相同的是西方文明的武力拓展。这种拓展充满了暴力和血腥.这两种文明在近代的相互拓展的过程是中华文明一辱再辱的过程,就连处于中华文明区边缘,后来转向西方文明学习的日本也使中华文明受辱.这些历史事件和现实状况使得许多青年变得迷惘了,不知道路在哪里?不知方向在何处?实际上他们记住了中华文明和平拓展的一面,而忘记了中华文明武力拓展的另一面。对西方血腥、暴力的拓展只有以其人之道 还之,才能起弊振衰。
新世纪刚一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抓住9.11事件的道德优势,打着反恐、人权的旗号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美伊战争,因其在军事上的胜利而使中华文明在地缘政治上受到极大的威胁,民族生存空间的安全边界骤然被压缩.随着以美日为核心的东亚小北约的形成和加强,美国的全球战略完成了对中国的全方位 的围堵,中华文明的生存和拓展有存亡继绝之忧,从海路和陆路获得能源、生产资料以及世界市场的通道,随时有被西方霸权国家打断的可能;同时国内改革思想的变异和失误,造成外向型经济的依附性和社会贫富差距的增大,使社会处于不安定的状态之中。在各方忧虑和质疑的情况下,东方毅先生的《雄主与拓展》无疑是一本及时而有价值的书,该书为处于迷茫中的国人指出了一条中华文明生存的道路:拓展.拓展则生,不拓展则死。拓展中人类社会的一条铁律。
事实上人类还生活在莽莽榛榛的原始大森林的时候,人类还没有从动物界里分化出来的时候,拓展就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从猿--类人猿--类猿人--智人--现代人的过程中,拓展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向外的拓展中不但改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自身。不独如此,人类社会的各大文明的形成也离不开拓展,譬如,中华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玛雅文明,拓展也厥功甚伟。据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表明,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二十一种文明,保存和发扬光大到今天的只有几种文明,许多文明都消失于历史的滚滚黄沙之中.这剩下的几种文明只有西方文明处于强势地位——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和西方文明优越论的论调。各种文明交替作为历史领头羊的事实才是历史的真实.中华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哪一种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没有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呢?
为什么有的文明会消失于历史的黄沙中而有的文明却长盛不衰呢?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见仁见智,但拓展会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有没有拓展,以及拓展的力度如何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一种文明只有在拓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拓展,并借鉴和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才会有不竭的活力和生命力。文明的载体是人民,人民的载体是国家。国家在这里是一个空间地域概念,如果没有一定的空间地域,一切文明都可能消失于历史的迷雾中,犹太人的文明可能是一个并不太完整的特例,因为犹太人的文明同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可以说它本身也是西方 文明 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拓展是一种弗洛伊德笔下的力比多,是一种原始的意志和欲望,它充塞于宇宙中,充塞于万事万物之中,充塞于人的心灵中。然而人与人殊,它在每一个个体中的强度就不一样。于是就分出了强者和弱者,智者与愚者,英雄与凡庸之辈。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英雄的历史,也是一部人民的历史。英雄与人民混为一体,形成大我与小我的同一。没有那样的英雄就没有那样的人民,没有那样的人民就没有那样的英雄;没有那样的将军就没有那样的士兵,没有那样的士兵就没有那样的将军。是雄主选择了人民,也是人民选择了雄主。雄主提供了精神力量,人民提供了物质力量。这两种力量混合在一起的力量力大无比,可以扫荡一切阻碍其前进的东西。中华文明的历史显示如果没有黄帝,秦始皇,唐太宗,朱元璋以及毛泽东是不可想象的 ,中华文明的香火可能会断绝 ,历史的轨迹可能会变道。而且历史上成吉思汗和康熙大帝的事例也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一个唾弃中华文明,一个服膺于中华文明,他们文治武功的成效就大相径庭。可见拓展,不论是和平的拓展,还是武力的拓展,如果不附丽于某种文明之上,就不会绵延太长的国运,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拓展!拓展!拓展!既是一种宣示,也是一声号角。人民在拓展中获得永生,英雄在拓展中实现自我,文明在拓展中薪火传承。拓展者是英雄,是人民的化身,是文明火炬的高擎者。拓展者总是眼高千古。盱衡全局;拓展者总是交替使用软力量,硬力量和粘性力量,为人民的利益和未来服务;他从不划地为牢,自缚手脚;他总是服从心灵的召唤,上帝的启示,做一些凡庸之辈意想不到的事;他不畏一切艰难困苦,总是勇猛前行。因为他深信他从人民中来,是人民之子,他的身后总是有千千万万的信奉者跟着他迅跑,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有了英雄而不加珍惜和关爱的民族则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民族。今天的中国是一个需要英雄,呼唤英雄,产生英雄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来营造一个可以诞生英雄的土壤和环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